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生猪散养户防控生猪传染病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道伦 《饲料广角》2009,(21):31-33
近年来由于生猪价格持续走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猪养殖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生猪规模养殖场得到了迅猛发展。农村生猪散养户仍然是现阶段我国生猪养殖的重要生力军。由于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一旦生猪发生传染病,很难得以全面控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生猪散养户对生猪品种的引进、改良、流通、交易等的日益频繁.外来生猪传染病的传播机会与日俱增,生猪的疫病更加复杂化.严重地威胁着生猪散养户的发展.本文结合现阶段农村中生猪散养户的生猪养殖实际.从3个方面提出了农村散养户生猪传染病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虽然近年来由于生猪价格持续走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猪养殖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生猪规模养殖场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农村中生猪散养仍然是现阶段我国生猪养殖的一个重要的生力军,农村中的生猪散养多以一家一户为一个养殖群体,猪舍往往附属于人居房屋的周围,养殖规模大小不一,且饲养方式多种多样,加上人员随意出入猪舍频繁,一旦生猪发生传染病,很难得以全面控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生猪散养户对生猪品种的引进、改良、流通、交易等的日益频繁,外来生猪传染病的传播机会与日俱增,生猪的疫病更加复杂化,严重地威胁着生猪散养户的发展。本文结合现阶段农村中生猪散养户的生猪养殖实际,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农村散养户生猪传染病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猪养殖产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疫病的防治,只有疫病防治科学高效才能助推生猪养殖产业良性发展。与规模化养殖相比,我国农村地区主要以散养生猪为主,散养生猪的猪瘟病毒、圆环病毒2型等病毒致病几率较高,这与部分养殖户的散养技术水平、资金投入、观念意识均较低有关。散养生猪疫病防控成效不显著以及防治不及时将直接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如何防治生猪疫病、保证生猪健康生长成为散养户需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通过探析散养生猪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助推生猪养殖产业稳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畜牧产业进程加快,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思茅区倚象镇生猪养殖业稳步增长,在保证市场供给及群众增产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适度规模养殖及标准化养殖发展缓慢,农村散养仍然支撑着整个生猪产业发展,小而散的养殖方式难以应对错综复杂的致病因素的影响。根据疫病普查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倚象镇范围内农村散养户生猪普通病常发,传染病零星散发,疾病的发生增加了生猪养殖成本和养殖风险。如何因地制宜推行科学的生猪疫病防治技术,培  相似文献   

5.
散养户具有自给部分饲料资源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以及可形成生态良性循环体系的基础优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生猪养殖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生猪规模化养殖取得长足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家庭散养户的生存状况不断恶化,疫病流行成为家庭散养户最无法抗拒的亏损因素,养殖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和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使散养户的养殖风险骤升,加之政府的奖励、扶持政策又相对较少受惠,并在生猪销售价格上常处于劣势,使散养户的发展举步维艰。但就目前我国生猪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生猪养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业发展势头迅猛,养殖模式逐步由散养向集约化养殖转变.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步上升的生猪疫病发病率、死亡率给生猪疫病的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防控工作,成为每一个养殖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综述目前国内集约化猪场疫病现状,浅析了猪场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虽然我国规模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但还是不能满足我国生猪的市场需求。又因2018年8月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规模生猪养殖场及农村散养户养殖影响大、损失多,其数量也明显减少。为提高我国生猪市场供给,发展当前农村散养户生猪养殖业就十分重要。1农村散养户生猪养殖的优势1.1当前农村散养户生猪养殖的现状是利用早晚空余时间进行养殖,不请专人进行饲养,减少了用人成本。1.2剩余农产品增多饲养成本降低。散养户是利用当地自种的一些南瓜红薯、马铃薯及生活剩余饭菜进行饲喂,大大降低饲料成本,农村散养户出栏1头商品猪的饲料成本比大型  相似文献   

8.
生猪养殖中,非洲猪瘟是“头号杀手”,严重阻碍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和规模猪场相比较而言,农村散养生猪由于饲养、防疫、消毒不到位,因而患病率更高,给养猪户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积极做好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生猪散养户养殖现状;其次探讨了农村生猪散养户非洲猪瘟防控举措。  相似文献   

9.
散养农户大规模退出生猪养殖业是当前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乐山市274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生猪散养户退出的特征与原因。结果表明:年轻农户和高收入农户更倾向于退出生猪养殖业;经济发达地区较之经济落后地区农户退出率更高;猪价太低、猪价波动大、饲料价格高、养猪亏损、疫病难以控制等风险因素是造成散养农户快速退出的根本原因。另外,经营非农项目、饲养者健康不佳和年龄偏大、得不到技术服务、资金支持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农户退出。  相似文献   

10.
进入冬季生猪养殖面临着多种疫病的困扰,很多疫病是冬季多发和易发病,严重影响着生猪发展。笔者和同行们着手调查并分析生猪疫病冬季发生和流行特点,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控制和预防疫病发生流行。1冬季疫病发生及流行特点1.1生猪口蹄疫冬季寒冷季节多发,特别是散养生猪较易发生,主要是有些生猪养殖场(户)缺乏科学的免疫程序,少许散养户对免疫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着侥幸心理,致使生猪体内疫苗抗体低下,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  相似文献   

11.
<正>1养殖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小规模养殖模式的优势分析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一直困扰着养殖业,尤其是生猪养殖近年来最为明显。一种观点认为散养户多是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只有发展规模养殖,减少散养户,才能减小波动幅度,缩短波动周期。作者认为猪价周期性的波动,不能完全把责任归咎在散养  相似文献   

12.
我县目前生猪养殖业的主力军为农村的生猪散养户.因此,农村的散养户必须掌握各种办法来有效预防各种疫病,这样才能减少生猪养殖户的经济损失,这一问题已经被政府和群众逐渐重视.笔者根据长期的农村工作实践经验,针对生猪疫病防制问题,提出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农村生猪分户散养占据主导地位,该生产方式在圈舍、品种、饲喂技术、管理措施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只有成立农村养猪专业合作社,推广生猪良种和猪科学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疫病发生,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生猪的流通、交易等的日益频繁,外来生猪传染病的传播机会与日俱增,生猪的疫病更加复杂化.严重地威胁着生猪散养户的发展.因此.生猪散养户应树立生猪传染病的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5.
母猪是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基础,其繁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新生仔猪的出生数量,成活率和后期养殖成本,直接关系养殖效益。母猪繁殖障碍类疾病近些年来频繁出现,变异株毒性不断增强,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养猪业的巨大难题。云南省镇沅县者东镇是当地仔猪生产大镇,据统计2018年末我镇生猪存栏5.5万头,出栏5.3万头,猪肉总产量达到了4186t。但我镇生猪规模养殖程度较低,主要以千家万户的散养为主。近年来,不断有养殖户反映所饲养的母猪难受孕,繁殖率降低,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的比例不断增加,造成生产效益较低,养殖收益不理想。为此笔者走访者东镇者东村、新文村、马邓村、学堂村等40户农户,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供养殖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生猪养殖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变了农村地区的贫困面貌,但是农村地区生猪养殖多为散养,养殖模式不标准,生猪的生存环境也比较差,容易发生疫病,猪疫病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利益和农村生猪养殖的发展。针对当前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地区养殖生猪环境条件仍然较差,多数散养户不具备生猪养殖管理、疾病防治的知识,因病猪不能够及时治愈而增加养殖成本,猪病流行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损失,都严重影响生猪养殖获得的经济效益.探寻提高猪病防治技术的措施,让散养户掌握生猪科学饲养相关的基本知识,树立信心步入生猪养殖业,通过养殖少量生猪来解决家庭生活所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国家出台了生猪养殖扶持项目等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生猪养殖业,使中西部地区的生猪养殖向产业化、专业化方面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规模化猪场为主,中小专业户为辅,农村散养户陆续被淘汰的养猪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环保压力上行,生猪养殖准入门槛及生产标准日益严格,小规模生猪散养户大规模退出是当前生猪养殖业的突出现象。文章以吉林省2007—2016年生猪养殖户规模变动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小规模生猪散养户(以下简称小散生猪养殖户)退出生产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猪价格波动、获利水平、环保规制因素对吉林省小散生猪养殖户退出决策有显著影响作用,机会成本对吉林省小散生猪养殖户退出决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家鼓励并大力扶持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同是出台了相关生猪养殖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然而,农村生猪在散养过程中通常会感染一些传染病,因此,农村生猪养殖户在生猪的散养过程中,应当树立生猪散养传染病防范意识、注重生猪免疫接种以及科学使用兽药,有效降低和减少农村生猪感染传染病风险,不断提高生猪散养户的生猪养殖效益,推动我国农村生猪散养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