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牛肉消费占整个肉类消费总量的比重仅为11%左右,与国外发达国家30%以上的比例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肉消费需求增长迅速,特别是高档牛肉的消费需求.国内奶业经过迅猛的发展,每年都有大量奶公犊牛产生,但仅作为血清的生产材料,没有充分发挥经济效益.文章就被誉为高档牛肉中精品的小白牛肉国内外的生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国内的小白牛肉尤其是今后的有机小白牛肉的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1鲍布小牛肉(Bob veal) 犊牛的屠宰年龄少于4星期,有的甚至公犊牛出生2~3天就被屠宰,活重少于57千克(胴体重为31千克),其瘦肉颜色呈淡粉红色,肉质极嫩. 2小白牛肉(Milk-fed veal或者White veal) 我国把用全乳、脱脂乳或人工代用乳培养的犊牛所产的肉定义为"小白牛肉".小白牛肉的肉质软嫩,味道鲜美,呈白色或稍带浅粉色,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比一般牛肉高,脂肪却低于普通牛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齐全,又容易消化吸收,属于高档牛肉.我国小白牛肉饲养期为100天左右,体重在100千克左右时宰杀.  相似文献   

3.
小白牛肉生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白牛”生产即犊牛肥育,又称小肥牛肥育,是指犊牛出生后100d内,在特殊饲养条件下,完全用全乳、脱脂乳或代用乳进行饲喂,育肥至90~150kg时屠宰,生产出风味独特,肉质鲜嫩、多汁的高档犊牛肉。犊牛肥育在不喂青、粗饲料的缺铁条件下饲养,所以肉色很淡,颜色呈全白色或稍带浅粉色,近似鸡肉,带有乳香气味,故称“小白牛”生产,日本称为“肉用乳犊育成新法”。小白牛肉营养价值在人们所食的肉类中最高,蛋白质含量比一般的牛肉要高63.8%,脂肪却低95.9%,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齐全,而且容易消化吸收,是所有人特别是老、弱、病、残人的理想肉食。目前,“小白牛肉”的价格高出一般牛肉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小白牛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白牛肉”是高级宴席上的一道名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优质高效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小白牛肉”这道菜也会很快端上普通百姓的餐桌。所谓“小白牛肉”是指犊牛出生后,在人为控管下,完全用全乳、脱脂乳或代用乳进行饲喂,饲喂100天左右,当其体重达到100kg左右时屠宰,所得之肉肉质细致软嫩、味道鲜美,呈全白色或稍带浅粉色的牛肉。其营养价值在人们所食的肉类中最高,蛋白质含量比一般牛肉高63.8%,脂肪却低95.9%。目前,“小白牛肉”的价格高出一般牛肉10倍以上。 怎样才能使犊牛长出“小白牛肉”呢?生产“小白牛肉…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考察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VE)对小白牛肉(中国荷斯坦公犊牛)贮存期间滴水损失率和TBA值的影响。试验选取16头小白牛,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在屠宰前30d每天添加不同水平的VE,添加水平分别为0mg/d、500mg/d、800mg/d和2 000mg/d。屠宰后将牛肉贮存14d。贮存期间选取滴水损失率和TBA值作为肉品质的考察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各组牛肉滴水损失率增加,而不同添加水平间差异不显著(P>0.05)。TBA值随时间延长而升高,从第4天开始,VE0组和VE500组,与VE800组和VE2000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VE0组与VE500组,VE800与VE2000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饲料中添加VE800mg/d可使小白牛肉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档牛肉和小白牛肉的生产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小白牛肉的生产 小白牛肉是指生后3月龄左右(100天),完全用全乳、脱脂乳或代用乳饲喂的犊牛肉,因尚未喂青、粗饲料,肉呈白色,故称小白牛肉。日本把这种生产方式称为“肉用乳犊育成新法”。它绝大多数来自乳公犊,或是以肉用种公牛与乳用母牛杂交所生的后代,所以也可以说是一种乳肉牛。这是淘汰乳公犊有效利用的一个新途径。 小白牛肉的生产,在荷兰开始的较早,发展很快。其它如欧共体、德、美、加、澳、日等国也都生产。它已成为国际上旅游、贸易业的大宾馆、饭店、餐厅的“抢手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小白牛肉产生的历史背景、营养特点、发展现状及其生产技术要点,并预测了我国小白牛肉产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小白牛肉规模化生产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100头3日龄荷斯坦奶牛公犊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全期用鲜奶饲喂,Ⅱ组以代乳粉和代乳料饲喂。通过6个月育肥试验,结果显示:在0~2个月体重显著(P<0.05)低于Ⅰ组,3~6个月体重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胴体重、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P<0.05)低于Ⅰ组,分别比Ⅰ组低9.3%,6.4%,8.4%;但Ⅱ组饲料成本比Ⅰ组减少994元/头,降低34%,毛利比Ⅰ组多664元/头,提高62%;两组肉质均能满足市场要求。试验表明:Ⅱ组以代乳粉和代乳料饲喂犊牛可保证生长增重和肉品质量,在小白牛肉的规模化生产中可作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公司种猪场为了克服仔猪早期断奶负增重及提高饲养效益 ,曾于 1 999年 1 0月份用 1月龄断奶仔猪75头作了为期 2 0天的氧化锌添加效益试验 ,其中试验组 50头 ,对照组 2 5头 ,其结果 :试验组比对照组耗料比降低 0 .2 7,饲料转化率提高 1 0 %,增重率提高 1 4.85%,每增重 1kg体重降低耗料成本 1 7.9%( 0 .4 8元 ) ,净增饲养效益 1 0 .2 %,氧化锌投入产出比为 1∶2 9,综合效益显著。1 试验材料及方法1 .1  试验日期 :1 999年 1 0月 2~ 2 1日。试验仔猪 :本公司古路头种猪场三元杂交 1月龄仔猪。1 .2 试验日粮 :本公司姚江饲料厂超级 51 1…  相似文献   

10.
供与求     
1河北省唐山滦南县的读者陈先生(0315-7130881)来电咨询:我在贵刊上看到关于饲养犊牛生产小牛肉和小白牛肉效益很好的报道后,自己很想试养一部分,但我不知道具体的饲养方法、饲养多长时间和到哪里能够买到所用的饲料,能给我详细介绍一下吗?  相似文献   

11.
欧盟犊牛福利养殖措施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白牛肉为高档肉品,深受欧美一些国家消费者青睐。本文介绍了在小白牛肉生产中,传统的犊牛养殖方式在动物福利方面的弊端,欧盟国家为保障犊牛的基本福利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对于有效利用我国丰富的小公犊牛资源,发展小白牛肉产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档牛肉及其生产技术(上)高档牛肉的基本要求宁夏农学院冯家保随着我国养牛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创收的需要,我国高档牛肉的生产已引起重视,有些地方开始试验育肥生产高档牛肉。高档牛肉是肉类中总增值及盈利创汇最高的产品,目前还不能满足国内的...  相似文献   

13.
郭爱珍 《中国奶牛》2011,(19):28-32
小白牛肉生产是荷兰企业综合利用奶公犊资源的成功范例,其成功涉及到与全产业链相关的各个方面,包括“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屠宰加工和“安全卫士(Safety Guard)”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管理系统,从饲养、繁殖配种到疾病诊治的高度社会化服务体系,技术培训和推广服务,高度环保的建筑和粪污处理设施,政府和银行扶持产业...  相似文献   

14.
1 育肥牛的分类选择 1.1 初生犊牛育肥选初生重在35kg以上的奶牛公犊,或由利木赞、夏洛来、海福特等国外优良品种与本地优秀母牛杂交产生的犊牛进行强化育肥.从出生到90~100日龄,完全用牛奶饲养,后期可辅以高蛋白、高能量、易消化的配合料,体重达到100~150kg时屠宰上市.所产肉称为"小白牛肉”,属高档消费品,用于制作名贵菜肴.  相似文献   

15.
1 小白牛肉生产的概述当今国际上牛肉的消费量,已占食肉总量的40%左右,而相对的其需要量越来越大。在国际市场上把牛肉分为三种,一是“牛肉”,它虽然是牛肉的总称,但严格来说,现今是指以成年牛所出的肉而言;二是“小牛肉”(Barley  相似文献   

16.
小尾寒羊为多胎多产、常年发情绵羊品种 ,由于繁殖母羊负担相当重 ,往往是奶着 2~ 4只羔 ,又怀着 2~ 4只羔 ,空怀期较短。为此 ,加强小尾寒羊繁殖母羊的饲养管理比其他品种羊显得更为重要。本项试验研究了小尾寒羊繁殖母羊在舍饲条件下 ,各生理阶段的饲养水平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 ,为以后繁殖母羊的合理饲养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羊的选择与分组试验羊选择年龄 2~ 2 5岁小尾寒羊繁殖母羊6 0只 ,体重相近 ,试前进行相同饲养条件的预试 ,并空腹称重 ,随机将试验羊分低、中、高饲养水平组 ,每组 2 0只。1 2 试验羊的饲养管理1 2 1 各组饲养水平的确定 根据试验羊的体重 ,结合所处生理阶段 ,参照肉毛兼用绵羊品种饲养标准 ,制定高、中、低三个饲养水平 ,高水平组饲养水平比肉毛兼用品种高 2 0 %左右 ,中水平组低 0~ 10 % ,低水平组低 2 0 %左右 ,不同饲养水平营养组成见表1。1 2 2 饲养管理 试验羊粗饲料有青干草、苜蓿干草、玉米秸、花生秧、红薯蔓、青贮玉米等。精饲料有玉米、豆饼、棉籽油粕、葵花籽油粕、麸皮、骨粉、食盐等 ,根据营养要求进行日粮配制。表 1 ...  相似文献   

17.
<正> 1.试验目的为生产高质量的牛肉和牛排、推动高档肉牛饲养的发展,1986年7月至1987年9月,我们采取高精料直线快速育肥技术,对利用经济价值较低的奶公犊进行了个14月的饲养试验。2.材料和方法试验奶公牛选用哈尔滨市松花江奶牛场1986年6~7月出生的黑白花奶公犊,共20头。试前喂过5~7天乳。同时购入本地黄牛公犊10头参试,以资对照。试牛饲养在同一栏舍内。0至3月龄在舍内木板畜床上单栏饲养。3月龄后实行群饲、自由采食草、料及饮水。按犊牛期(0~6月龄)、生长期(6~10月龄)和育肥期(10~14月龄)三个阶段分别使用  相似文献   

18.
小白牦牛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白牦牛肉是高档牛肉,具有肉味鲜美、肉质细嫩、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小白牛肉和牦牛肉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并浅析了我国小白牦牛肉产品市场化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小白牦牛肉是高档牛肉,具有肉味鲜美、肉质细嫩、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小白牛肉和牦牛肉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并浅析了我国小白牦牛肉产品市场化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添加 VC(试验组 )和不添加 VC(对照组 )对以放牧或谷物为饲养主牛的牛肉肉色和脂肪稳定性的影响 ,牛肉在 4℃下放置 8d后观察肉色和脂肪稳定性。采用近红外线反射分光镜预测碎牛肉的脂肪酸组成 ,并评估此法在鉴别不同营养背景下牛肉的潜在价值。以放牧为主牛的牛肉总脂肪含量要比以谷物为主牛的低 5 3% (P<0 .0 5 )。放牧为主饲养牛的牛肉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 (P<0 .0 1)和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以及较少的单一不饱和脂肪酸 (P<0 .0 1)。在以谷物为主饲养牛的牛肉中 ,添加 VC试验组比对照组 ,从第 2~ 8d脂肪氧化减慢 (P<0 .0 1) ,肉色更深(P<0 .0 1) ,颜色更红 (P<0 .0 1)。以放牧为主牛的牛肉 ,添加VC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 ,脂肪的氧化差异不显著 (P>0 .0 5 ) ,但在 8d的试验期 VC可延缓肉色加深 ,从而提高肉色的稳定性 (P<0 .0 1)。采用最小二乘均方模型结果表明 ,使用近红外线反射分析法可准确预测饱和脂肪酸 (标准误 SEP=1.16 % ,准确度 r2 =0 .87)、不饱和脂肪酸 (标准误 SEP=1.18% ,准确度 r2 =0 .90 )、硬脂酸 (标准误 SEP=1.2 0 % ,准确度 r2 =0 .91)、油酸 (标准误 SEP=1.2 7% ,准确度 r2 =0 .92 )和亚麻油酸 (标准误 SEP=0 .0 7% ,准确度 r2 =0 .93)的含量。然而其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