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奶牛酵母菌性乳腺炎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中药方剂在防治奶牛酵母菌性乳腺炎方面的作用,以期为治疗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病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消乳灵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新城  褚景生  赵兴华  刘永超  邱凤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46-11147,11213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消乳灵"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8头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试验组(20头)和对照组(8头)。选用清热燥湿中药黄柏、大黄和公英经乙醇提取后加入冰片制成涂搽剂"消乳灵",局部涂搽乳房治疗奶牛乳房炎,试验期为2周。[结果]涂搽"消乳灵"2周后乳房炎治愈率达89.47%,泌乳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乳汁中体细胞数明显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血浆中SOD和GSH-Px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结论]消乳灵对奶牛乳房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效果。[方法]根据中兽医学理论和中药特性,组成复方中药制剂"增乳健牛散"4种不同的方剂,制备水煎液对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4种不同的方剂水煎液都有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方剂3为极敏,其他3种不同的方剂为高敏;方剂3抑菌作用最强。[结论]该研究为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相关中草药方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张家口市奶牛场进行了奶牛乳腺炎调查并对25头患有急性乳腺炎奶牛的64个乳区64份乳样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共分离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棒状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6种致病菌,其中,酵母菌最多,占32.81%,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之和占40.63%.  相似文献   

5.
石河子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中药抑菌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使用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52头奶牛的260份乳样,用乳腺炎诊断液(SMT)诊断奶牛乳房炎,并从奶样中分离鉴定出乳房炎病原菌;在此基础上,选取4株肠杆菌2、株链球菌和3株葡萄球菌进行中药及其复方的抑菌试验,根据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评价中药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从260份乳样中共分离出176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71株,占总数的40.34%,肠杆菌62株,占总数的35.23%,链球菌25株,占总数的14.21%,这3个细菌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75.57%的乳房炎由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所致。[结论]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对单味中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中药复方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赵香汝  李寸欣  张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76-7178
[目的]探索奶牛乳腺炎病因及其防制措施。[方法]分析奶牛乳腺的免疫学机制,总结乳腺炎发病的原因,并提出奶牛乳腺炎的综合防制措施。[结果]奶牛乳腺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免疫学机制。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可采取加强卫生管理、实行干奶期治疗、疫苗免疫、选育高抗乳腺炎病的奶牛品种等方法进行防治。[结论]该研究为预防奶牛乳腺炎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郑州市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情况,为奶牛隐性乳腺炎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结合LMT检测方法进行隐性乳腺炎细菌学分析,对郑州市泌乳期960头奶牛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感染的细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和酵母菌等27个菌株,其中3个乳区为混合感染。结果显示,郑州市奶牛隐性乳腺炎感染普遍存在,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是奶牛隐性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兽医学理论和中药特性,组成复方中药制剂"增乳健牛散"4个不同的方剂,制备水煎液对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4个不同的方剂水煎液都有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方剂3为极敏,其他3个不同的方剂为高敏;方剂3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已发表的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临床试验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为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1)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起至2015年4月,全面收集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试验研究.按照Cochrane方法纳入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3419头患病牛,其中试验组2481例,对照组938例,试验组均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青链霉素治疗.复方中药治疗牛乳房炎的总治愈率显著高于青链霉素对照组[OR=2.03,95%CI(1.56,2.63),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青链霉素对照组[OR=2.25,95% CI(1.57,3.22),P<0.05],乳区总治愈率高于青链霉素对照组[OR=1.54,95% CI(1.43,1.66),P<0.05],乳区总有效率极显著高于青链霉素对照组[OR=1.20,95%CI(1.15,1.26),P<0.01].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所纳入文献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性.[结论]复方中药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显著优于青链霉素,即奶牛乳房炎的中药防治研究存在重要潜力.  相似文献   

10.
以奶山羊为实验动物模型治疗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健康泌乳奶山羊为实验动物模型,进行了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的治疗试验。将30头奶山羊分为发病用药组,发病未用药组和健康对照组。给发病用药组和发病未用药组同时乳导管注射1mL的白色念珠菌的菌液,结果在48h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并从患羊乳汁中分离到白色念珠菌。给发病用药组用水煎的自拟中药方剂灌胃,5d后发病用药组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精神状况明显好转。分别于用药前后对30只奶山羊进行颈静脉采血用于血流变学分析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并分别于用药前后对30只奶山羊采集奶样进行乳成分分析,结果发病用药组的各项健康指标均接近或达到正常。但产奶量比健康对照组稍低。而未用药组的各项健康指标仍显著低于正常水平,证明本方剂对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具有有效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研究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奶牛乳腺炎的治疗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通过设计,筛选较适宜的粉碎时间和混合比例;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建立新中药组方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结果]确认了该组方最佳制备工艺为粉碎时间45 min,混合比例为1.0∶1.0∶0.4;确定有效成分中蒲公英、漏芦、当归、川芎薄层鉴别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均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论]优选粉碎时间和混合比例是组方制备的安全有效方法。建立的检测项可以用于有效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中药复方制剂对奶牛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0头健康奶牛和30头隐性乳房炎奶牛进行中药复方制剂饲喂试验,对奶牛的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进行测定,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对奶牛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健康奶牛的EAC花环形成率、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高于隐性乳房炎奶牛(P<0.01或P<0.05);中药复方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健康奶牛和隐性乳房炎奶牛的EAC花环形成率、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T淋巴细胞转化率(P<0.01或P<0.05).试验表明,中药复方制剂可以增强奶牛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促使隐性乳房炎奶牛免疫机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为选择有效防治奶牛乳房炎的方法,选取100头确诊患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Ⅲ组各30头,对照组10头,试验Ⅰ组采用中药治疗,试验Ⅱ组采用西药治疗,试验Ⅲ组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药物,试验期为15d。结果表明:①试验Ⅲ组共治愈25头,治愈率为83%;好转2头,治疗有效率达90%;试验Ⅲ组分别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多治愈10头和14头,治疗有效率分别高出30个百分点和47个百分点(P<0.01);②3个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前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用药15d后,试验Ⅲ组提高较为明显,平均日产奶量为(32.16±5.68)kg,分别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提高了6.79kg和7.01kg(P<0.01);③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有效治疗数分别为18头、13头和27头,头均日产奶量为25.37kg、25.15kg和32.16kg,日总产奶量分别为456.66kg、326.95kg和868.32kg,试验Ⅲ组分别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多产411.66kg和541.37kg,收入增加1 812元和2 382元(P<0.01)。以上结果表明,中西药结合治疗奶牛乳房炎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佳兰  茹彩霞  王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58+14259-14158,14259
[目的]分析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情况,为隐性乳房炎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个牛场2009年DHI报告的体细胞数大小来分析隐性乳房炎在不同牛场、泌乳阶段和胎次的发生情况。[结果]不同牛场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存在差异,牛场1泌乳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另外2个场(P〈0.05)。随着泌乳时间的增加,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呈增加的趋势,牛场3在第6、7、8和第12泌乳月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泌乳月。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呈增加趋势,牛场1在4胎以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且与其他2个场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与泌乳阶段和胎次有关,与牛场自身的饲养管理有关。各个牛场应根据自身条件及DHI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药方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作用,为畜禽病毒病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方法]将15日龄蛋公雏160只随机分为4组,即中药方剂组、病毒灵对照组,攻毒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3组于15日龄攻毒,并于攻毒后48h饮水给药,连续给药5d,于18、24和30日龄测定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结果]18日龄时,中药方剂组与病毒灵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24和30日龄时,中药方剂组各项指标显著增高(P〈0.05),并在30日龄时与攻毒对照组呈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能提高IBV感染雏鸡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