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摸索和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了红麻的AFLP—银染实验体系,获得了清晰的红麻种质资源AFLP指纹图谱。通常不同品种的红麻种质资源在形态特征上差异很小,但AFLP—银染技术检测到不同来源和不同品种的在红麻种质资源中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这一技术对红麻种质资源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的检测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2.
用扩增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了来源于世界不同国家地域的23份红麻种质资源和2份红麻近缘种玫瑰茄资源.用选取的6对引物组合获得了505条AFLP分子标记.结果认为AFLP分析是红麻品种鉴定和遗传关系检测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同时根据AFLP分子标记检测到的红麻与玫瑰茄之间的遗传差异支持了它们在分类学上的独立性.红麻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结果支持了红麻起源于非洲的假设,并证实了栽培红麻首先被引到亚洲,并进一步被传播到中北美洲.  相似文献   

3.
用扩增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了来源于世界不同国家地域的23份红麻种质资源和2份红麻近缘种玫瑰茄资源。用选取的6对引物组合获得了505条AFLP分子标记。结果认为AFLP分析是红麻品种鉴定和遗传关系检潮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同时根据AFLP分子标记检测到的红麻与玫瑰茄之闻的遗传差异支持了它们在分类学上的独立性。红麻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结果支持了红麻起源于非洲的假设,并证实了栽培红麻首先被引到亚洲.并进一步被传播到中北美洲。  相似文献   

4.
我国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评价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麻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种质资源拥有国.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红麻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并促进其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利用.本文讨论了我国红麻的种植历史、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利用创新等问题.同时还探讨了红麻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了持续发展和利用对策.我国红麻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的成功经验,可为红麻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红麻种质资源的保存技术和方法,比较了它们之间的优缺点.提出了构建红麻种质资源核心种质的程序和方法,为红麻种质资源的精确鉴定评价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评价利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麻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种质资源拥有国。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红麻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并促进其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利用。本文讨论了我国红麻的种植历史、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利用创新等问题。同时还探讨了红麻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了持续发展和利用对策。我国红麻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的成功经验,可为红麻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红麻种质资源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的 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随机扩增多态 DNA(RAPD) 方法对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6个引物对14份日本使用的红麻品种扩增出总共 30条 RAPD多态性条带.根据 RAPD图谱模式可将红麻品种区分开来,区分范围从 6份(用 OPA- 20引物扩增 ) 到 12份(用 OPA- 11引物扩增 ) 的品种.用这 30条多态性条带构建出的聚类分析树状图,将这 14份红麻品种聚成源于印度、中国、越南的三大类.在随后进行的用四个引物对 19份从美国引入的红麻种质资源的 RAPD分析中,获得以 35条多态性条带为基础的 RAPD图谱并构建了树状图.结果认为这 19份材料的大部分源于 EI Salvador种系.起源相近或亲本来源相同的红麻品种资源随着时间、环境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农艺性状不断变异,但在 DNA分子水平上的变异相对较小.根据红麻的农艺性状等很难判定品种的来源,而 RAPD方法可区分鉴定品种以及明确品种资源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黄/红麻种质资源利用创新与遗传基础研究的进展,重点介绍红麻抗虫、抗除草剂、耐盐转基因育种的意义及研究进展,提出了深化黄/红麻种质资源创新及遗传基础研究的重点,以期为提升我国黄/红麻基础科学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红麻种质资源保存及核心种质库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述了红麻种质资源的保存技术和方法,比较了它们之间的优缺点。提出了构建红麻种质资源核心种质的程序和方法,为红麻种质资源的精确鉴定评价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红麻种质资源耐旱性的初步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鉴定和筛选红麻耐旱种质资源,本研究选用10份红麻野生种和41份红麻栽培品种为材料,51个红麻种质资源进行盆栽和干旱胁迫试验鉴定,根据干旱后叶子的萎蔫程度进行鉴定、比较,获得了51个红麻种质资源的耐旱性评价.已鉴定和筛选出的7个耐旱性较强和8个耐旱性较弱的红麻种质材料,结果对红麻种质资源的评价和进行红麻耐旱性的分子基础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祁伟徐建堂  祁建民 《中国麻业》2007,29(A02):404-407,424
本文简述了黄/红麻种质资源利用创新与遗传基础研究的进展,重点介绍红麻抗虫、抗除草剂、耐盐转基因育种的意义及研究进展,提出了深化黄/红麻种质资源创新及遗传基础研究的重点.以期为提升我国黄/红麻基础科学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红麻种质资源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对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6个引物对14份日本使用的红麻品种扩增出总共30条RAPD多态性条带。根据RAPD图谱模式可将红麻品种区分开来,区分范围从6份(用OPA-20引物扩增)到12份(用OPA-11引物扩增)的品种。用这30条多态性条带构建出的聚类分析树状图,将这14份红麻品种聚成源于印度、中国、越南的三大类。在随后进行的用四个引物对19份从美国引入的红麻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中,获得以35条多态性条带为基础的RAPD图谱并构建了树状图。结果认为这19份材料的大部分源于EI Salvador种系。起源相近或亲本来源相同的红麻品种资源随着时间、环境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农艺性状不断变异,但在DNA分子水平上的变异相对较小。根据红麻的农艺性状等很难判定品种的来源,而RAPD方法可区分鉴定品种以及明确品种资源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鉴定和筛选红麻耐旱种质资源,本研究选用10份红麻野生种和41份红麻栽培品种为材料,51个红麻种质资源进行盆栽和干旱胁迫试验鉴定,根据干旱后叶子的萎蔫程度进行鉴定、比较,获得了51个红麻种质资源的耐旱性评价。已鉴定和筛选出的7个耐旱性较强和8个耐旱性较弱的红麻种质材料,结果对红麻种质资源的评价和进行红麻耐旱性的分子基础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红麻种质资源创新是育成突破性品种的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外源DNA直接导入、辐射诱变和轮回选择等技术,在我国首次创新两份茎杆光滑无刺稀有红麻重要种质901和902,并转育成高产、中偏迟熟无刺红麻新品种金山无刺。采用双列选择交配和穿梭育种法于1992年育成比照青皮3号增产15%以上,高产高纤维支数的红麻新品种福红7号,1995年育成比对照粤74-3增产15%左右,丰产性好、稳定性高、适应性广的红麻新品种951和952。  相似文献   

15.
红麻种质资源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红麻种质资源创新是育成突破性品种的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外源DNA直接导入,辐射诱导和轮回选择等技术,在我国首次创新两份茎杆光滑无刺稀有红麻重要种质901和902,并转育成高产,中偏迟我刺红麻新品种金山无刺。采用双列选择交配和穿梭育种法于1992年育成比照青皮3号增产15%以上,高产高纤维支数的红麻新品种福红7号,1995年育成比对照粤74-3增产15%左右,丰产性好,稳定性高,适应性广的红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方法,总结了种质创新利用技术,并详细阐述了黄麻、红麻在优异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黄麻、红麻种质资源研究领域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黄麻、红麻种质资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对引进的7份红麻优异种质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等在信阳市进行了比较鉴定研究.结果表明,7份红麻优异种质均比对照中红麻10号增产.其中,福红航992的纤维产量为2984.8 kg/hm2,比对照增产12.79%,增产达显著水平;福红952、福红992纤维产量分别为2959.1、2932.2kg/hm2,比对照增产11.82%、10.80%.这3个品种在信阳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马西亚红麻研究利用现状 1.1红麻种质资源的引进和评估 近年来,马来西亚从世界各地收集到红麻种质资源100多份,对其进行了农艺和经济性状的鉴定,为马来西亚红麻饲料和纤维品种栽培直接利用和选育高产、优质、高抗的红麻新品种提供广泛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88年8~9月,国际黄麻组织派遣的第五考察队赴坦桑尼亚搜集黄麻红麻及同类纤维种质资源,共征得资源190份(其中黄麻57、红麻87、同类纤维16、其它30)。它们以野生状态和杂草形式在沼泽和溪流边的草甸,半干旱草原或蒺藜丛等不同生态条件下生长。主要分布在农田、休闲地和篱笆、绿篱丛中。株高、生长习性以及花、果和种子形状均有极大的多样性。有个别黄麻红麻资源在农田里生长良好,叶与嫩梢作蔬菜,但当地并不栽培。所采资源具有纤维用、食用、饲用、药用和观赏用等类型,且适应性广,抗性强(如野生红麻抗根结线虫)。深入鉴定其特性,并用来改良现有栽培品种,扩大综合利用将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红麻种籽油中油脂及脂肪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油脂抽提、甲基化以及气相色谱等实验步骤实现对红麻的八个品种的种籽油的提取及含油率和脂肪酸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学分析和UPGMA聚类方法得出系统树,分析红麻品种间含油率和脂肪酸之间、各脂肪酸之间以及在品种之间的差异,得出各个品种间的遗传关系.认为红麻具有作为食用油资源的潜在价值,并探讨了优质种籽油红麻品种改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