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钾肥在加工型甜椒中施用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棚栽培对不同用量的钾肥在加工型甜椒上进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钾肥能显著的提高产量,增加单果重、果肉厚度,但对痤果数、出品率的影响不大,能降低硝酸盐含量。提出张掖市加工型甜椒K20最佳用量为15kg/亩  相似文献   

2.
河西灌漠土地区加工型甜椒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肥、磷肥、钾肥对加工型甜椒产量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三因素影响加工型甜椒产量的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各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经过计算机模拟,得到加工型甜椒产量达到最高值时,其相对应N、P、K肥用量分别为N600kg hm-2、P2O597kg hm-2、K2O273kghm-2。对试验结果进行的验证表明,模型选优所得氮肥、磷肥和钾肥配比的产量最高,施肥成本、施肥利润、肥料投资效率分别为0.34万元hm-2、0.65万元hm-2和1.91万元,栽培效果明显优于其它配比。证明构建的模型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对28份加工型甜椒品种(自交系)硝酸盐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加工型甜椒硝酸盐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变异幅度从10.16mgkg-1到91.00mgkg-1。经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三大类群:高硝酸盐含量类群、中硝酸盐含量类群、低硝酸盐含量类群。进而估算其遗传参数,结果为:GCV:0.49%;广义遗传力:87.23%;遗传进度:43.097%。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重庆两翼山区发展加工型辣椒的优势,指出加工型辣椒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发展加工型辣椒的建议:加速加工型辣椒品种的示范推广;加速加工型辣椒安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示范;改变净作模式,开展辣椒生物多样栽培;发展初级加工,提高辣椒附加值;鼓励企业建基地、基地建厂,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建设重庆辣椒交易平台,规避市场风险;组建辣椒专业合作社,培育辣椒营销队伍应对市场。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甜椒有机土壤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麦秸与玉米秸、菇渣、草坪草等农产废弃物与土壤有机肥混合配制有机土壤进行了日光温室甜椒栽培越冬生产。结果表明,不同有机化土壤处理均有促进甜椒生长,提高甜椒座果数而增产的效应,有机土壤栽培还可明显提早甜椒成熟期及提高甜椒产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辽宁省喀左县日光温室甜椒反季节栽培面积逐年扩大。随着生产的专业化,多年连作,重茬严重,土传病害逐年加重,尤其是疫病、根腐病等,一旦流行,会造成大面积死秧,用药物治疗效果甚微,对甜椒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嫁接技术作为克服日光温室甜椒连作障碍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优I315是用高异交率优质不育系优IA为母本,与自选恢复系测315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早籼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直链淀粉含量高(26.8%)、制种产量高等特点,可作为米粉加工型专用稻利用。该组合于2003年2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文章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2):F0002-F0002
江苏大学拥有全国第一个农产品加工工程博士点、首批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江苏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为特色,对中国的农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麦秸与玉米秸、菇渣、草坪草等农产废弃物与土壤有机肥混合配制有机土壤进行了日光温室甜椒栽培越冬生产。结果表明,不同有机化土壤处理均有促进甜椒生长,提高甜椒座果数而增产的效应,有机土壤栽培还可明显提早甜椒成熟期及提高甜椒产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络的农产品精细加工技术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产品精细加工技术体系的不完善,在充分考虑到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目前面临的一些主要形势和任务,综合运用网络技术、可视化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自动控制、现代管理、先进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等多学科知识,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可视化、集成化、智能化农产品精细加工技术体系,并对该体系中的可视化、集成化、智能化以及柔性加工和敏捷加工等先进技术进行了概括的阐述。同时对该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提出了科学务实的措施。该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有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胡萝卜精细加工技术及其综合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面对中国胡萝卜生产中高产、低价、增产不增收的现实,分析了胡萝卜加工现状及存在问题,试验研究了生产胡萝卜全粉、彩色胡萝卜纸工艺及参数;提出胡萝卜精细加工及其综合应用技术:通过对胡萝卜精细加工,提取胡萝卜素,并将其加工成纳米粉体,利用胡萝卜渣加工食品内包装纸和快餐盒;胡萝卜叶经干燥粉碎后,可做家禽粗饲料;分析表明,胡萝卜精细加工不仅能提高胡萝卜加工与转化技术水平及其资源利用率,同时可增加胡萝卜生产的附加值,为胡萝卜的精深加工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加工和贮藏工艺对最少化加工毛笋外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最少化加工毛笋在贮藏过程中的外观品质的研究,探讨了工艺条件对最少化加工毛笋贮藏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笋切分越小,贮藏品质越差;钝刀的切割效果较好;0.04 mm PE袋包装能明显减轻最少化加工毛笋在4℃贮藏过程中的褐变,其货架期达15 d左右;3~5 min的离心(700 r/min)脱水能较好保持最少化加工毛笋的水分;经1.5%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最少化加工毛笋在4℃下,贮藏18 d后仍具有良好的感观。经过对最少化加工毛笋的货架期进行综合评分,切割条件、脱水速度、包装方式、贮藏温度对最少化加工毛笋的货架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该试验主要研究了南方温室中一天内不同时段遮阳降温效果及对甜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遮阳降温效果显著,最大降温幅度可达7℃,但不同时段及不同时间长度遮阳降温效果差异不大,有效降温和有效降温时间段基本是一致的。不同时段遮阳降温对甜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在中午12:00至下午15:00时间段进行遮光降温,植株净光合速率最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促进生殖生长,提高坐果率,甜椒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显著提高。随着遮阳降温时间的段前移和延长,植株表现徒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坐果率降低,产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文献数字化加工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应用“统筹法”原理对图书馆数字化加工流程的优化进行了研究,提出加工流程的优化,并通过实施得到验证,同时还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浙薯系列鲜食及食品加工型甘薯品种系谱和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评价不同类型甘薯品种品质育种指标以及提高育种效率,以2005-2016年育成的13个浙薯系列鲜食及食品加工型甘薯品种为材料,分析亲本系谱,统计品种特征特性,并依据品种用途、干率等对其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表明,浙薯系列甘薯品种系谱来源主要是胜利百号和南瑞苕衍生品种栗子香血缘。浙薯81及其衍生品种浙薯13在作为骨干亲本时表现出理想的育种效果。从品种的特征特性来看,鲜食型品种(包括迷你型鲜食品种)具有相对较高的干率(>30%)和淀粉率(>20%);不同类型品种生薯、熟薯的糖分(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因品种而异;不同加工用途品种类型对胡萝卜素含量指标要求不同。不同类型品种的品质育种指标应进行综合评价,鲜食型甘薯主要以食用品质指标为主,干率是重要的品质指标之一;食品加工型甘薯主要以加工适应性目标为主,需注重中高干率、中高胡萝卜素含量、糖化快等材料的筛选与利用。本研究结果为优质鲜食及加工型甘薯新品种选育的种质创新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选育不同加工用途的马铃薯品种,对马铃薯块茎进行品种烹饪加工适宜性研究,以12份马铃薯品种(系)为材料,大西洋和布尔班克分别作为蒸制和烘焙加工的对照品种,通过改变蒸制和烘焙的温度及时间,测定蒸制和烘焙后块茎的干物质、淀粉含量;分析加工后块茎的硬度、粘性、内聚性质地参数;评价加工后块茎色泽,分析块茎质地参数与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并对蒸制和烘焙的不同加工条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2份品种(系)在蒸制加工后淀粉含量为50.76%~83.69%,干物质为15.77%~31.64%,硬度为936.65~12 231.82 N,黏性为13.07~163.66,内聚性为0.07~0.14。110℃蒸制30 min后,以大西洋的质地参数(硬度7 240.81 N,黏性53.23,内聚性0.07)为对照,甘农薯7号(硬度6 978.40 N,黏性52.27,内聚性0.09)和H0916(硬度7 629.74 N,黏性63.16,内聚性0.07)的质地参数与之相近。烘焙加工后12份品种(系)淀粉含量为46.12%~70.57%,干物质为18.49%~38.66%,硬度为1 048.07~6 997.7...  相似文献   

17.
彩色甜椒(Capsicum annuum var.grossum.Bailey)属茄科辣椒属,是多种不同果色甜椒的总称,又称"彩色辣椒"、"五彩辣椒"、"七彩辣椒"。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荷兰、以色列、美国等国家引入。对适合我国南方种植的部分彩色甜椒作品种简介,包括热甜1号、虹云、苏彩椒1号等自育、引选品种,红苏珊、斯卡蒂诺、金华星等引进品种。对彩色甜椒栽培技术作简单提示。  相似文献   

18.
以甜椒品种‘中椒5号’为试材,以芦苇末和蛭石(体积比3∶1)混合基质为栽培基质,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了营养液中不同磷、钾、钙水平对甜椒幼苗生长及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末混合基质栽培甜椒时,提高营养液中磷和钙水平,甜椒幼苗的株高、生物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显著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幼苗体内营养元素含量较高;而提高营养液中的钾水平对甜椒幼苗没有明显的影响。总之,营养液中磷和钙处于较高水平、钾处于较低水平时,芦苇末混合基质栽培的甜椒幼苗生长势良好;用芦苇末基质栽培甜椒时应具有较高的磷和钙营养管理水平,浇灌营养液中磷、钾、钙浓度的最佳配比组合为:1.66、3、3 mmol.L-1。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6):F0004-F0004
现代农装畜禽机械事业部,原中国农机院畜禽机械研究所,始建于1976年,是从事饲料、饲草、饲养和有机肥加工机械设备的国家专业研究开发机构。曾先后为国家科委和各地用户成功完成有机肥加工成套设备多套。  相似文献   

20.
陇中旱作区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为筛选出陇中旱作区优质抗旱的淀粉加工型和全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以陇薯3号为对照品种,在陇中旱作区对引进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8个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筛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16号、陇薯17号、甘农薯9号这3个品种生育期长(120~125 d),为晚熟或中晚熟品种;出苗率高,植株生长旺盛,主茎数多,大中薯率均高于80%;薯形为圆形或长卵圆形、薯皮光滑、芽眼浅、食味优(蒸煮食味综合评分分别为7.00、7.50、6.63分);干物质含量高,分别为253.0、243.2、249.0 g/kg,分别较对照品种陇薯3号增加6.0、-3.8、2.0 g/kg;还原糖含量分别为2.70、1.40、1.10 g/kg;折合产量分别为29 670、30 855、31 055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陇薯3号增产5.62%、9.84%、10.56%,可作为陇中旱作区全粉加工型品种推广种植。由于陇薯16号淀粉含量高达232.0 g/kg,也可作为陇中旱作区优质的高淀粉加工型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