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黑龙江省马铃薯3个主栽品种的淀粉品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淀粉黏度较高的品种为尤金、费乌瑞它和早大白,黏度值分别为6 5566、0185、985 cp,糊化温度都相对较低,是较为出色的淀粉性状;克新13与大西洋相对其它品种,淀粉含量较高,各项淀粉性状指标处于平均水平,将有一个较大的使用空间,有利于淀粉企业加工生产。克新18淀粉体积平均粒径最大达到72.49μm,反映出该品种淀粉颗粒具有较大的质量;东农303淀粉粘度值为2 793 cp相对较低,淀粉颗粒小,糊化温度高。  相似文献   

2.
正马铃薯是我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绥棱县在大型马铃薯企业嵩天薯业的牵动下,马铃薯种植面积也在逐年上升,2016年全县达到10万亩。为了提高马铃薯种植水平,提高产量,在马铃薯栽培技术做一些探索,仅供参考。1品种选择用于淀粉加工的品种主要选择克新13、克新16号和克新12号,用于鲜食品种,选择克新4号、克新13号、克新14号、东农303、早大白、黄麻子等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湖南省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2009年引进7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克200373-218产量最高,达21 900 kg/hm2,比对照东农303增产44.6%,达到极显著水平;克新17号和克新19号产量分别比东农303增产5.0%、3.0%。根据综合表现,克200373-218、克新17号和克新19号抗性强、综合性状表现好,均适宜在湖南省种植;克新18号、克200373-205、红皮、马尔科均较对照减产,有待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4.
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马铃薯的品种选择、轮作、整地、施肥、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等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佳木斯地区马铃薯生产。2品种选择及种块处理2.1品种选择早熟品种可选择东农303、克新6号和早大白;中晚熟品种可选择克新2号、克新3号、克新7号和克新9号。2.2种块处理睏种  相似文献   

5.
以5个脱毒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在日光温室中的生长发育、产量等性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脱毒马铃薯生长发育有显著差异,以费乌瑞它生长势较强,以克新4号生长势较差。不同品种的产量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费乌瑞它产量最高,其次是中薯3号、东农303、早大白,产量最低的是克新4号。表明费乌瑞它可以在吉林地区日光温室内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6.
3年生料慈竹纤维形态及组织比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贵州赤水的料慈竹3年生竹植物纤维形态及其组织进行显微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年生料慈竹纤维长度平均为2.62mm、宽14.2μm,长宽比187,壁厚5.3μm,腔径3.58μm、壁腔比4.07、组织比量45.02%,同时各部位纤维形态和组织比量具很大的变异性,纤维长度以壁中部和竹秆中部最长;纤维宽度和腔径以竹秆基部最大,梢部最大,竹壁则以中部最宽,内侧次之,外侧最小,壁腔比以梢部最大,中部和基部  相似文献   

7.
以马铃薯脱毒种薯东农303、克新4号、费乌瑞它、大西洋为供试材料,分别选择平原区龙井市和高寒山区敦化市对两地马铃薯喷施防治蚜虫药剂,探究两地喷药处理在翌年的生长过程中对植株病毒病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龙井试验地的东农303、克新4号两个品种试验处理病毒病发病情况比对照轻,并且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大西洋病毒病发病情况为试验处理比对照轻,但产量差异不明显;费乌瑞它病毒病发病情况为试验处理与其对照相近,而产量差异不明显;敦化试验地的东农303、克新4号、费乌瑞它、大西洋病毒病发病情况为试验处理与对照相近,产量方面处理和对照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新老品种比较试验,找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马铃薯主栽品种和后备品种,为马铃薯生产的稳步发展打下基础。1试验基本情况1.1试验材料马铃薯种薯:东农303、旱大白、鲁引1号、津引8号、克新4号、花525、嫩薯7号、休皮略、春天9个品种。由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绥化市东富乡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抗性鉴定和室内接种鉴定的方法对黑龙江省7个主栽马铃薯品种进行抗感性鉴定。在田间抗性鉴定中,克新18表现为高抗,荷兰七、克新12、良四和花525表现为中抗,中薯1号和东农303表现为感病;室内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花525表现为感病,其它品种抗性表现与田间抗性鉴定结果一致。地下部块茎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东农303、克新18、良四、花525和克新12表现为中抗,中薯1号和荷兰七2个品种表现为感病。  相似文献   

10.
呼伦贝尔市岭南地区马铃薯高产优化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和"东农303"为试材,采用"416-A设计之X表"和"四因素通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1/2)"为实施方案,通过5年的田间试验及生产示范,确定了呼伦贝尔市岭南地区中晚熟马铃薯产量2500kg/667m2以上,早熟品种产量2000kg/667m2以上的高产优化栽培技术规程,为该区马铃薯高产高效提供了科学的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马铃薯块茎不同部位淀粉及相应酶活性差异,选用不同淀粉含量品种(高淀粉品种克新22号,低淀粉品种克新19号)为供试材料,分析块茎不同部位(顶部、右侧、脐部、左侧和髓部)干物质、淀粉含量(包括直、支链淀粉含量)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块茎淀粉品质(粗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由基因型可知,克新22号均高于克新19号;由块茎不同部位可知,两品种均表现块茎两侧脐部顶部髓部。淀粉形成关键酶活性,由基因型可知,克新22号SSS、GBSS和SBE活性均高于克新19号,而两品种AGPase活性差异不大;由块茎不同部位可知,总体表现块茎两侧脐部顶部髓部。其中,块茎不同部位SSS、GBSS和SBE活性差异显著,而AGPase活性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为马铃薯块茎淀粉品质测定和淀粉合成酶活性合理取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脱毒早熟马铃薯品种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适应宜昌市东部平原丘陵种植的高产优质脱毒马铃薯品种,对引进的南中552等4个早熟品种进行了多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费乌瑞它的产量和商品薯率均位居第一,为首选早熟品种:中薯5号块茎大、商品薯率高,可同时选用;东农303特早熟,三熟制田块可选用;南中552生育期偏长,不宜在平原作旱熟品种,可在丘陵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锗在马铃薯—土壤体系内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锗在马铃薯—土壤体系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方法]用0、0.01、0.30、0.60、0.80、1.00、1.50μg/ml的GeO2溶液对不同品种马铃薯进行浸种处理,研究锗对马铃薯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小区模拟试验,探索锗在马铃薯—土壤体系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结果]各个品种的马铃薯幼苗对锗毒性的抵抗能力存在差异。0.60μg/ml的锗对东农303号、延薯4号的农艺性状没有影响,但对克新2号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1.00μg/ml的锗对马铃薯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毒害作用。锗进入土壤后,能够迅速且大量地被马铃薯吸收并运往地上部分,其在马铃薯体内的积累规律为:叶>块茎。[结论]马铃薯对锗是主动吸收过程,锗在马铃薯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60μg/ml。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茎段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克新12号、克新13号、东农303和早大白4种马铃薯试管苗茎段为材料,研究各品种的组织培养体系。结果发现,克新13号和克新12号的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6-BA+1 mg/L 2,4-D;东农303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6-BA+0.5 mg/L 2,4-D;早大白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6-BA+0.5 mg/L 2,4-D。用上述最适诱导培养基培养,各品种的愈伤诱导率分别为100%,100%,100%和90%。克新13号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4.0mg/L 6-BA+0.1 mg/L NAA+1.0 mg/L GA3;克新12号和早大白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0 mg/L 6-BA+0.5 mg/L NAA+1.0 mg/L GA3;东农303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0 mg/L 6-BA+0.1 mg/LNAA+1.5 mg/L GA3。用上述最适诱导培养基培养,各品种的分化率分别为80%,90%,100%,76.7%。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淀粉粘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6个品种分别种植在6个不同地点,对各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淀粉粘度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克新12和中大1号的淀粉粘度较高,且稳定性好;早熟品种东农303和尤金淀粉粘度较低,且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马铃薯东农303对两种抗生素敏感性,为进一步改良与利用东农303提供依据。[方法]以马铃薯东农303无菌苗的无腋芽茎段和单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东农303在诱导愈伤组织和芽的过程中对卡那霉素或头孢霉素的敏感性。[结果]东农303无腋芽茎段对两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东农303以卡那霉素作为无腋芽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抗性筛选时适宜浓度为50 mg/L,作为单芽茎段芽生长的抗性筛选时适宜浓度为100 mg/L。东农303对头孢霉素也较敏感。无腋芽茎段在含头孢霉素100 mg/L的培养基中培养时芽的诱导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东农303对两种抗生素均较为敏感,对头孢霉素的抗性要高于卡那霉素。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氮量对马铃薯氮素吸收、积累及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施用不同量的氮素,对马铃薯植物氮素积累、吸收速率、块茎生产效率、氮肥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植株内氮素的积累量随生育时期的推移逐渐增加,在淀粉积累期达到最大,之后又有降低的趋势;氮素吸收速率随生育期变化,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出苗后35~55 d(块茎膨大期),氮素吸收速率达到最大,之后呈降低的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块茎生产效率、氮肥的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呈现下降趋势,氮素收获指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氮肥的农学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均为施氮量225 kg/hm2最高。  相似文献   

18.
江淮地区春季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适宜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廖华俊  董玲  江芹  陈静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12-5914
[目的]筛选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品种。[方法]以东农303为对照品种,对10个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植株形态特征、薯块性状、产量和商品薯率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筛选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品种。[结果]在10个参试品种中,中薯3号表现最好,产量高、薯块较大、结薯集中、芽眼中等、表皮光滑、薯形优美,且大中薯率高,高于对照12.51%;其次为费乌瑞它和郑薯5号。中薯3号、费乌瑞它和郑薯5号生育期短,薯块膨大速度快,产品上市早,经济效益好,同时不影响下茬水稻种植,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结论]该研究为江淮地区发展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增施钾肥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为马铃薯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东农303为试材,在施用NPK及农家肥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用量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随增施钾肥量提高产量明显提高,当钾肥用量达到一定量时(190 kg/hm2),继续提高钾肥量产量增加缓慢。块茎淀粉含量、干物质量和大中薯率的变化与产量一致。不同钾肥用量(90、140、190、240 kg/hm2)的处理分别较对照增产2 913.34、423.55、994.96、387.7 kg/hm2,淀粉含量较对照提高4.10%、7.38%、8.20%、9.02%,干物质量分别提高2.76%、5.52%、7.18%、8.84%,大中薯率分别提高8.00%1、3.50%、17.50%、21.50%,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9.58%、14.70%、16.93%、18.53%,叶面积系数分别提高4.11%、7.40%、8.49%、9.04%,净同化率分别提高14.30%1、8.91%、22.64%、25.99%。[结论]马铃薯的钾肥适宜用量为190kg/hm2。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育期追施钾肥对高淀粉马铃薯增产提质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克新12号脱毒薯为材料,通过2 a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期追施钾肥对高淀粉马铃薯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钾肥的时期对马铃薯的增产提质的效果有显著影响.以"苗期+块茎形成期"分次追施钾肥的效果最佳,其次是块茎形成期一次追施钾肥,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2.1%、27.1%,大中薯率分别较对照提高21.1%、18.8%,淀粉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7.89%、7.50%,净同化率分别较对照提高34.7%、25.3%,叶绿素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3.7%、12.4%,根系活力分别较对照提高13.8%、13.0%.对产量和品质指标、生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大中薯率、净同化率相关极显著,说明产量主要受大中薯率、净同化率的影响,追施钾肥是通过提高净同化率、大中薯率实现产量提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