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兰天4号1 系甘肃省兰州农校以庆丰1号为母本,76-89-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冬小麦品种.1994年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兰天4号.  相似文献   

2.
生产     
甘肃陇中1号旱地冬小麦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由甘肃省农牧厅、定西市科技局列项下达,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承担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陇中1号,近日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3.
唐麦8号是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中麦9号为母本、唐94鉴38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多代单株选择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03~2006年河北省中北部冬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6 500 kg/hm2。2006年9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06004号。该品种集优质、高产、抗病、抗寒、抗干热风于一体,适合京、津、唐、廊坊地区及辽宁葫芦岛等地种植,是1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4.
津麦七号冬小麦品种为天津周边大部分干旱少雨地区适宜种植的冬小麦新品种,系本文作者经过7年努力定向选育而成,已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津麦七号”。本品种具有抗旱性强、稳定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属半矮杆小麦作物,最高667m^2产量可达600kg,且抗倒伏、抗病虫和抗后期干热风。栽培技术简单,容易被大部分农民朋友所掌握,同时更是我市周边干旱区种植对路的冬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5.
优质强筋冬小麦保优节本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品种上应选用株型较紧凑、单株生产力高、抗倒、抗病、不早衰的优质强筋或中筋冬小麦品种。我省中南部麦区可选用优质强筋冬小麦品种8901-11、高优503、科农213、师栾02-1、白硬冬2号、蔓优9415等品种,或选用优质中筋冬小麦品种邯优3475、冀5385、石新733、邯6172、河农822、NC2号等品种。中北部麦区可选用优质强筋冬小麦品种中优9507、宝麦3号或优质中筋冬小麦品种唐麦6号、宝麦8号等品种。种子要经过精选、加工和种衣剂包衣,质量达到小麦良种标准。  相似文献   

6.
该品种是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1993年用石92-5096做母本、冀麦23做父本,经有性杂交后连续7年异地交替定向选育而成的矮秆抗倒、高产稳产的冬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审定,审定定名为石麦12号(审定编号:冀审麦2004004号)。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阿克苏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2019年引进疆内外已审定和推广的14个中(强)筋冬小麦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在阿克苏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新冬22号表现高产稳产,仍可作为主栽品种推广种植;邢麦18号、垦冬杂4号、新冬55号、新冬60号4个冬小麦新品种表现适应性、丰产性较好(尤其是邢麦18号表现早熟高产),可作为重点品种进一步做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新品种石冬八号(原代号95-7)是新疆石河子农科中心小麦室以73-13-36作母本,82-4009为父本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早熟、抗病、优质冬小麦新品种,2002年底通过石河子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石冬八号.  相似文献   

9.
正一、试验目的通过品种比较试验,鉴定新审定冬小麦品种在本地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品质、综合表现,及与对照品种的差异,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二、材料与方法1.参试品种参试冬小麦品种有良星99号、中麦175、新冬22号、邯郸5316(对照)、邯00-7086、豫麦207、豫麦198。邯郸5316、新冬22号、邯00-7086为我市推广  相似文献   

10.
高产小麦新品种石农086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农086是以鲁麦14为母本、邯6172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14年5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14001号),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中高水肥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1.
<正>"东农冬麦1号"是东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专家佟明耀教授和郑家兰教授夫妻二人退休后从1 994年开始,在不能立题的情况下,经过14年的艰苦努力而育成;并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从2007年开始在黑龙江省东北部(北纬45°~47°)正式推广。这样"东农冬麦1号"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能在黑龙江省高寒地区安全越冬的冬小麦品种,填补了黑龙江省不能种植冬小麦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1品种来源石麦14号是由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河北省农科院合作研究选育的超高产冬小麦新品种。组合为石4185×92R137(原代号为石01-Z056)。该品种2004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04005号。2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抗寒性较强;根系发  相似文献   

13.
冀麦585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利用改良的高产太谷核不育群体,经多品种聚合杂交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产量潜力大、适应性广、抗寒性强、抗病性强等,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10),2012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13004号), 201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CNA20101081.4),适宜在我国黄淮北片冬麦区的山东省、山西南部以及河北中南部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农大399是以[(Torino×河农2552)×农大9516]×石4185为亲本组合,利用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和穿梭育种等手段选育出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农艺性状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2012年通过了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12004号)。  相似文献   

15.
<正> 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1年9月在石家庄召开了第6届4次会议,审定通过了6个冬小麦新品种,现介绍如下: 1 邯6172(邯95-6172;编号:冀审麦2001004号) 该品种是邯郸市农科院用邯4032做母本,中引一号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主要特征特性: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叶片绿色,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亩(1亩=667平方米)穗数中等(成穗40万左右),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饱满度较好。穗粒数34个左右,千  相似文献   

16.
1品种来源 冬小麦新品种静宁10号(原代号静9703)是静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引进品种Tk82—2作母本、日本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2004年通过平凉市科技局组织的鉴定验收,同年12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17.
一、河北省冬小麦主推品种区域布局建议 冬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在3500万亩左右。全省冬小麦生产按生态类型划分,一般可为冀中南、冀中北及黑龙港三大麦区。各麦区在品种应用上,主要依据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品种审定时划定的种植区域种植。近两年来,生产上年种植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品种主要有邯6172、石家庄8号、石新733、衡95观26、邯麦9号、衡4338、京冬8号、济麦20号、石4185、邯4564、中麦9号、藁优9409、冀5385等。根据近年来冬小麦品种表现及新审定品种情况,对各麦区品种布局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培 《农技服务》1997,(6):22-23
<正> 花940小麦是河北省粮油作物研究所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的冬小麦新品种。1996年4月3日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花940在1992年省旱地区试,平均亩产352.9公斤,居第1位。  相似文献   

19.
区域试验是品种审定的基础,冬小麦区试工作是每年品种审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品种审定工作已形成一套客观、公正、科学的管理体系,综合评价新育成小麦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及抗逆性,筛选出适宜天津市种植的冬小麦新品种,加速新品种转化,并为品种审定和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奎花2号(原代号花冬91-26)由农七师生物工程研究室采用花粉育株技术培育而成.1998年11月通过奎屯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