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通过对11个高粱品种在乳熟期的各叶粒,各部位叶片疽病发生程度比较,制订了以整株为基本取样单位叶疽病情分级标准,经比较验证,该标准准确可靠,通过对品种抗叶疽性分析方法选择和高感叶疽对品种筛选,确定了以矮了高粱(水557)为高感对照的品种抗疽性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及其与植株生长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春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水浇地不同品种在不同年份、地区及农艺栽培措施下的幼穗分化规律及其与植株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春小麦幼穗分化开始于出苗后的ll~16d,穗分化全过程持续32~41d,不同品种之间以及同一品种在不同水肥条件下均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密度的增加,幼穗分化提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幼穗分化推迟,分化持续天数延长,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对促进穗分化的效应明显。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与生育时期、叶龄指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叶龄指数可作为判断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和实施栽培措施的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明了红麻新品种红引135的主茎生长、叶龄、叶型、叶面积、生物产量积累等动态变化规律。该品种为晚熟类型的红麻品种、株高、茎粗、皮厚等主要性状优良,抗逆性强,生长势强,纤维产量高,适宜在我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明了红麻新品种红引135的主茎生长、叶龄、叶型、叶面积、生物产量积累等动态变化规律。该品种为晚熟类型的红麻品种,株高,茎粗,皮厚等主要经济性扶优良,抗逆性强,生长势强,纤维产量高,适宜在我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利用6a的时间,对空育131的生育进程、分蘖消长规律、出叶周期以及产量性状进行调查分析,比较详细地描述了该品种在上述方面的一般性规律,进而明确了穗分化的两个关键时期,提出了该品种高产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
棉叶螨综合防治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军  马艳  崔金杰 《中国棉花》2007,34(6):11-13
概述了不同棉区叶螨的主要种类及其发生危害规律,归纳总结了目前生产上采用的农业、生物、化学以及抗螨品种选育等多种害螨防治技术和方法,结合当前棉花种植结构和害螨发生特点,对今后棉叶螨的综合防治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2009~2010年,在广西区武鸣县开展不同木薯品种、不同栽培方式、不同间套种作物的朱砂叶螨(红蜘蛛)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朱砂叶螨有2个发生高峰期,第1次高峰期在7~8月份,第2次高峰期在11月份;耐朱砂叶螨危害的木薯品种是华南8号;起畦覆盖地膜和间套种短期作物,可减轻木薯上朱砂叶螨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夏玉米叶片出生与穗分化关系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9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在夏播条件下进行叶片出生数与穗分化关系的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各品种的雄穗与雌穗分化时期之间均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总叶片数相同的品种,其各出叶数所对应的雄、雌穗分化时期是相同的;不同品种的叶龄指数所对应的雄、雌穗分化各时期是基本一致的。结果揭示了夏玉米出叶数、叶龄指数与穗分化进程的对应关系,为夏玉米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旗叶光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为明确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的光合作用机制 ,以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小麦旗叶的光合性能。结果表明 ,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旗叶生育期间的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具有相同的特点 ,在叶片功能旺盛的前中期 ,光合底物 CO2 对光合速率的限制主要是非气孔限制 ,在叶片老化后期 ,光合底物 CO2 对光合作用的限制同时存在着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 ;不同生态型品种小麦旗叶光合功能和碳代谢特性具有与生态型表现相关的规律。春性品种叶绿素含量高 ,光合面积大 ,功能高值期 (RSP、PAD)长 ,叶源量 (L SC)大。半冬性品种光合速率高 ,叶绿素含量较低 ,功能高值期较短 ,叶源量最小。冬性品种叶绿素含量最低 ,功能高值期最短 ,叶面积和光合速率与半冬性品种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0.
川棉56的生育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蒋贤辉四川省中江县棉花原种场618107我县原种场1990年开始扩繁、示范和推广川棉56。为了做到良种良法配套,1991~1993年在我场基地对该品种的生育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3年共计调查高产田45块...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寒地水稻各叶片的生长规律及叶龄识别方法,分别从苗期、分蘖期、生育转换期详细说明了叶龄诊断、叶龄跟踪的具体做法,根据实践经验阐述了调控水稻生长态势对全面提高水稻栽培技术水平,实现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叶穗同伸规律及其在生产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东近年种植的8个杂交水稻优良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杂交水稻稻穗发育同伸叶的规律和稻穗发育与叶龄余数的相关关系,并且结合过去的研究,建立了广东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的叶齿模型。  相似文献   

13.
捕食小绿叶蝉的茶园蜘蛛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8~1993年,采用室内外控制观察和固定地块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明了茶园蜘蛛是捕食叶蝉的主要类群,明确了茶园蜘蛛中的跳蛛、管巢蛛是捕食叶蝉的优势类群,其优势种主要为白斑猎蛛、花腹纽蛛、警戒蝇豹、棕管巢蛛。在叶蝉高峰期的6月,跳蛛和管巢蛛的发生量分别占该月蜘蛛总量的23.06%、41.47%。本文揭示了茶园蜘蛛及优势种群数量消长规律。考查了施药及栽培农艺措施对蜘蛛数量的影响。为利用蜘蛛控制叶蝉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崔路平 《杂粮作物》2001,21(4):30-31
研究了夏谷高矮秆品种茎叶和根的发育及物质积累变化,矮秆品种前期发育较早,开花后体内的营养输出和积累变化不明显,矮秆品种在拔节期追肥或拔节期和抽穗期分作2次追肥的效果最好,高秆品种则以抽穗期追肥的效果最佳。另外,直品种的行距密植具有较好的效果,高秆品种则适于宽行距适宜密度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黄河流域棉花品种抗病性水平,根据2015―2021年国家审定黄河流域的53个棉花品种的抗病性鉴定数据,分析了该时期国家审定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对黄萎病和枯萎病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2015―2021年各年审定品种整体抗枯萎病性和抗黄萎病性稳步提高,各年度平均枯萎病相对病情指数达到抗或是高抗级别,各年度平均黄萎病相对病情指数波动降低,且均在耐病级别。可见,其间审定品种抗枯萎病性相对较好,而抗黄萎病性相对较差。针对品种的抗病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今后应加强抗黄萎病棉花品种的选育工作,同时做好棉花黄萎病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6.
亚麻派斯莫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学 《中国麻业》2004,26(4):170-172
从亚麻派斯莫病的发生、发展、危害及病原菌侵染规律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抗性、耕作栽培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明确了种子带菌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同时建立综合防病体系。  相似文献   

17.
亚麻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学 《中国麻业》2004,26(3):121-124
本文叙述了亚麻白粉痛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茸侵染规律及病害综合防治措施,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抗性、耕作栽培厦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明确了种子带茸是该病害主要慢染源和传播途径,为综合防治亚麻白粉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红麻叶龄促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麻裂叶型晚熟品种青皮3号为材料,研究了叶,叶龄的变化及其与麻株生长、干物质积累、纤维发育、生理变化、纤维产量、纤维品质的内在相关性,进行叶形、叶龄指标的生长阶段划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叶龄指标管理技术,为红麻叶龄模式栽培体系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槠叶齐12号等5个茶树品种在河南茶区的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立哲  魏慧 《茶叶通讯》1995,(1):8-10,15
槠叶齐12号等5个茶树品种在河南茶区的适应性吕立哲,魏慧(河南省信阳地区茶叶试验场464100)1试验概况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选育的槠叶齐12号、槠叶齐9号、尖波黄13号、白毫早和福大61号5个茶树品种于1988~1993年参加了第一批国家茶树品种区域试...  相似文献   

20.
浙农34是浙江大学农学系选育的中熟早籼新品种,2007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诸暨市于2007年引入该品种进行多点试验示范,表现为好种、好看、抗性强,生育期适中,产量潜力大。2008年加大试验示范和配套技术研究力度。经两年试验示范基本摸清了浙农34的特征特性和高产规律,总结完善了浙农34单产500kg/667m^2的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