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蹄病是偶蹄兽趾间皮肤化脓坏死性炎症。该病临床上多见于乳牛,猪较罕见。1 临床症状 患猪站立不稳,两后蹄趾间皮肤及蹄底破损处流黄色水样液,蹄匣松动,触诊疼痛反射敏感。前蹄底及蹄趾间皮肤明显肿胀,两趾外展,经穿刺,黄色脓汁很快渗出。口腔、乳房以及心率、心音等其它检查未见异常。2 实验室检查 从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采集病料制片,经复红———美蓝染色,镜检见有不均匀的淡蓝色长丝状或细长杆状的坏死梭杆菌。3 治疗 改善圈舍环境,将病猪移至质地柔软、环境安静的地方进行治疗。治疗时,用青霉素和普鲁卡因对…  相似文献   

2.
腐蹄病是偶蹄兽趾间皮肤化脓坏死性炎症。该病临床上多见于乳牛 ,猪较罕见。1 临床症状患猪站立不稳 ,两后蹄趾间皮肤及蹄底破损处流黄色水样液 ,蹄匣松动 ,触诊疼痛反射敏感 ,前蹄底及蹄趾间皮肤明显肿胀 ,两趾外展 ,经穿刺 ,黄色脓汁很快渗出。口腔、乳房以及心率、心音等其它检查未见异常。2 实验室检查从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采集病料制片 ,经复红─美蓝染色 ,镜检见有不均匀的淡蓝色长丝状或细长杆状的坏死梭杆菌。3 治疗改善圈舍环境 ,将病猪移至质地柔软 ,环境安静的地方进行治疗。治疗时 ,用青霉素和普鲁卡因对患猪四蹄打封…  相似文献   

3.
蹄病是危害乳牛生产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有蹄底刺伤、蹄叉腐烂、蹄叶炎、腐蹄病四种,其中以蹄叉腐烂和腐蹄病为主。在临床上表现的共同症状是跛行,严重时导致乳牛卧地不起,从而造成乳牛淘汰。单纯采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乳牛蹄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正>腐蹄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蹄部疾病。它是由化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坏死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的化脓性病理过程的一种疾病。若不及时治疗,轻者会引起奶牛泌乳量下降,病牛消瘦,常并发蹄关节炎,严重的会导致蹄壳腐烂、坏死、脱落,或出现败血症,甚至引起死亡。病牛往往卧地不起,不愿站立,站立时病蹄负重差,常半悬提,行走时跛行,有疼痛感,触之避让。检查蹄底时会发现蹄底枕部有黑斑,或嵌满粪污的  相似文献   

5.
本地某鹿场鹿以蹄、口腔、咽喉及肝、肺等脏器发生化脓及坏死为特征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 ,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坏死杆菌病。临床症状患鹿精神沉郁 ,体温升高 ,食欲减退或拒食 ,跛行 ,或患蹄不敢着地呈三肢跳姿势 ,如双蹄或多蹄同时发病则不能站立。病蹄外观呈黑色 ,蹄冠肿胀、发热 ,触压敏感 ,重症病例侵及腕关节、飞节 ,发生化脓、坏死、肉芽肿 ,使关节变形或强直 ;部分病例口腔感染严重 ,口腔粘膜、舌粘膜溃疡 ,吞咽困难 ;少数病例咳嗽、气喘。病理变化蹄外侧肉缘与肉冠的间隙或蹄底缘、趾枕、悬蹄间溃烂、化脓、坏死 ,内有黄绿色恶臭脓汁…  相似文献   

6.
<正>1牛局限性蹄皮炎(蹄底溃疡)该病是指蹄底后1/3处(蹄底和蹄球、结合部)的非化脓性坏死。患指(趾)的动脉搏动增强,患侧蹄壳增温。乳牛可能试图以趾的前部负重,伫立于水泥沟沿上,踵部不负重。去除蹄底后部及蹄球部的增生角质,在蹄底后1/3处,接近底、非接合部的位置,初期可见角质变软、崩解、脱失,局部有压痛,后期露出蹄底真皮,局部有出血区或死区。或者已长出菜花样或莲蓬状肉芽组织。削去角质,可以发现深层的坏死,但一  相似文献   

7.
漏蹄分湿漏、干漏两种。湿漏多见蹄底有洞孔,洞内充满湿而臭的腐烂物质和灰黑色液体;干漏是削开病蹄时内有干屑。治疗六柱栏内站立保定,助手用绳拴于患肢的系部或腕关节,提起患蹄使蹄心向上,削去蹄底外层,挖去腐败物质,用酒洗净。将头发剪碎添入洞内;将清油在火上煎到快起火时,灌入洞内,再用黄蜡或矿蜡密封洞孔,待蜡凝固后解除保定。一  相似文献   

8.
1病因造成腐蹄的原因很多,一般认为是牛只体弱,磷钙不平衡,蹄角质疏松。此外,牛床潮湿,牛蹄经常为粪、尿、泥浆等浸泡,可使局部组织软化,容易刺伤软组织而引起发炎,也有因蹄冠与蹄角质裂缝而发生感染的,多数病例可发现坏死杆菌,或由于化脓状杆菌及其他细菌感染。本病例在出现跛行的蹄病中在占40%~60%,一般后蹄发生的几率比前蹄高,热天潮湿季节比冬天旱季发病多,成年牛比犊牛多发。2症状病初,患畜喜卧地,站立时间短,患蹄不能完全着地,跛行,有痛感,蹄底角质比较完整,看不出炎症,当叩击或用手按压时牛只出现疼痛感,当用刀削扩创后,在蹄底的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乳牛骨质疏松症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常表现为四肢运动机能障碍,除了易发骨和关节疾患外,常常引起蹄病。我们在北京和太原都遇到这样的病例,甚至在某些乳牛场成为群发疾病,对生产影响很大。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牛只蹄病,临床上常常误诊为腐蹄病或坏死杆菌病,长期治疗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发生与症状:由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蹄病,多发于高产牛群,犊牛、公牛、育成牛群发生较少,如  相似文献   

10.
在奶畜综合场和机械化农场中看到的非传染病中,大多为外科病,并以蹄病为主。最常发生的有蹄底、蹄踵挫伤和创伤及蹄底、蹄踵、蹄冠、蹄间隙穹窿溃疡,蹄壳脱落,蹄冠蜂窝织炎,蹄皮炎。肢近端部疾病和蹄病的原因与动物的饲养管理不良有关。设计建筑中的错误,地面构造或格子地面个别处破坏,粪尿沟结构不好,牛栏或隔离室的地面小。在一些地面上,牛被迫四肢垂直站立,稍有移动(?)到地边或粪尿沟,来不及同时移开两后肢,使其中  相似文献   

11.
周明洁 《畜牧市场》2010,(10):46-47
奶牛蹄叶炎主要是由于饲喂精料过多或长期站立在坚硬地面上,造成蹄部负重过度以及牛舍阴暗潮湿等原因致使奶牛蹄部充血而引起的一种以蹄部变形、蹄底溃疡等为特征的蹄部弥散性、无败血性炎症,中兽医称之为五攒痛。急性病例表现为患蹄疼痛、步态拘谨、蹄踵肿大、蹄叶坏死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常转为慢性,恢复慢,不易痊愈。而一般的治疗方法多半是用西药对症治疗,但治疗后易复发,而仅用中药治疗,则疗效较慢,笔者通过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依据西医治标、中医治本的治病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奶牛蹄叶炎17例,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就笔者对本病的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牛腐蹄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高接触性传染病,为了使牛群饲养人员在牛群饲养的过程中减少牛腐蹄病的发生,保护饲养人员的利益,因此,对牛腐蹄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加以预防是非常有必要的。1牛腐蹄病的症状当牛患有牛腐蹄病后,患病牛会出现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的情况,在针对牛群观察时,会发现患病牛不喜站立,经常出现躺卧的情况。当饲养员使牛站立时,牛会出现患病蹄不愿意着地或出现将患病蹄抬起的行为,在牛行走时出现较为明显的跛行,四蹄受力不均匀,在针对患病牛的病蹄进行检查的过程中,牛的病蹄角质较为完整,对病牛牛蹄叩击或按压时,患病牛经常由于疼痛而挣扎或鸣叫,用刀扩创后,会发现牛蹄蹄底出现小孔或大洞,洞中含有乌黑恶臭的脓水,在病牛牛蹄趾间也可找到溃疡面,病牛创面经常附着有坏死物。出现蹄壳脱落、蹄趾皮肤肿胀溃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奶牛蹄病的预防与保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蹄病是蹄子所有疾病的总称,是严重威胁奶牛健康的、仅次于奶牛乳房炎和不孕症的疾病之一。蹄病主要有蹄叶炎、蹄底出血、蹄底溃疡、创伤性蹄部真皮炎、踵裂、腐蹄病、趾间坏死杆菌病、趾间增生、趾皮炎、白线病等11种。急性蹄病的组织学病变主要是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但外观则为站立和行走姿势异常、跛行、生产性能下降等。  相似文献   

14.
腐蹄病是羊的一种常见的疾病,以蹄间皮肤和软组织腐烂,发生出恶臭气味为主要特征。1临床症状患病羊蹄部不敢着地、站立不稳,驱赶呈明显的肢跛症状。叩击或用手按压患部时有疼痛感。扩创后,在蹄底的孔洞中有黑臭水流出,趾间可找到溃疡面,履盖着恶臭的坏死物。病羊食欲减退,消瘦。2治疗进行治疗时,首先将患部用温水冲洗干净,然后除去腐肉。临床采取2种治疗方法,第一种:用硫酸铜外敷包扎,在清洗后的患蹄上撒一层硫酸铜粉,再敷上拌有1/3硫酸铜的碳胺软膏,包扎后保持24小时干燥,2次即可治愈;第二种:把100%硫酸铜水溶液放在一个药浴池中,然后把患…  相似文献   

15.
中药治疗牛腐蹄病腐蹄病是牛的常见蹄病,尤以奶牛为多,治疗较棘手,其损失不可低估。笔者从收集到的验方中验证筛选出"雄胆矾散"治疗30例,治愈26例。(一)症状站立时频频举肢或不敢负重,跛行,蹄底、趾间有破损,角质崩解、溃疡,从趾间或蹄冠部流出恶臭脓性分...  相似文献   

16.
蹄跛行是乳牛的常见病之一。据1980年英国乳酪工业的调查,乳牛跛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500万磅,其中88%是蹄跛行,上海某些奶牛场蹄病占60—70%,北京某些奶牛场蹄病也达50—60%。乳牛的蹄跛行大部分是由于蹄损伤、蹄叶炎、白线部疾病、蹄底溃疡、蹄裂、腐蹄病等引起。蹄跛行直接影响乳牛泌乳量和繁殖性能。为了提高人们对乳牛蹄跛行的认识和重视,本文对乳牛蹄跛行作以概述。病因目前认为乳牛蹄跛行的病因主要有营养不良、管理不善、环境失宜、遗传因素、传染性  相似文献   

17.
牛肢蹄病是牛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养牛的3大疾病之一,是影响牛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在奶牛场奶牛肢蹄病是常见病之一,成年母牛发病率高达10%,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会降低奶牛生产性能,提高淘汰率。奶牛发生肢蹄病最主要的症状是跛形,站立姿势不正。在肉牛场牛尤其是黄牛,在冬季经常发生肢蹄肿胀、溃疡、坏死,  相似文献   

18.
中药治疗奶牛腐蹄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蹄病是牛常见蹄病,尤其奶牛更为多见,治疗较棘手,其损失不可低估。笔者通过临床实践,用“雄鸦矾散”治疗牛腐蹄病18例,治愈16例,收到了较好疗效。1症状站立时频频举蹄或不敢负重,跛行,蹄底、趾间有破损,角质崩解、溃疡,从趾间或蹄冠部流出恶臭脓性分泌物,严重者波及蹄冠部,甚  相似文献   

19.
将患畜的四肢固定,用清水洗净患蹄。在蹄底找到创口,用消毒的小刀挖去角质及软中.使腐败发臭的脓水流出。剪割掉坏死组织,用脱脂棉球蘸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创口后,再将少许高锰酸钾粉包在纱布中敷于创口上,最后用绷带扎好患蹄。  相似文献   

20.
乳牛蹄病是乳牛场乳牛较易发生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会引起乳牛繁殖性能障碍和泌乳量下降,严重的会导致跛行直接被淘汰,给乳牛场带来不可低估的经济损失。该文就乳牛蹄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广大乳牛养殖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