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生命表技术的胭脂虫适生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生命表技术,结合采样测定,对胭脂虫在干热河谷区、南亚热带区及中亚热带区的代表点上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亚热带地区胭脂虫雌成虫虫体较大,怀卵量较多,质量较大,种群趋势指数最大,为最适生区域;中亚热带区域胭脂虫最大,怀卵量最多,质量最大,但种群趋势指数小,世代历期长,年世代数少,为次适生区域;干热河谷区培育的胭脂虫雌成虫虫体小,怀卵量少,质量小,种群趋势指数较小,为适生区域;在各气候条件下,影响胭脂虫种群数量变动的主导因素为卵的孵化率及1龄若虫或2龄若虫期的强降雨。各试验点均未发现大量胭脂虫天敌。  相似文献   

2.
家扁天牛是古建筑房屋木材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浙江龙游该虫1 a发生1代,成虫、幼虫均在木材中取食,幼虫6龄,以2~4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4龄幼虫占78%,6月中旬始羽化,6月底至7月初为羽化高峰期,7月中旬终见;成虫羽化后,夜间出孔活动,爬行,啃食原被害木作补充营养,未见有迁飞行为.雌成虫平均孕卵数80.17(27~148)粒,卵单产或条产或片状无规则成块产于木材的缝隙、虫孔内,偶产木材表面.该虫适生在干燥、通风的古旧建筑房屋木材内.综合运用检疫管理、8%绿色威雷200倍液喷雾能有效地防治该虫.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湿地松粉蚧Oracellaacuta(Lobdell)侵入广东后的扩展与为害情况;从此虫的发生情况、我国湿地松、火炬松的引种栽培范围、栽培区域的地理纬度、气候条件和原产地美国发生区域的相比较,分析了此虫在广东虽然发生已相当严重,但并不是最适生长区,它的最适生境应在中国的东南部。在调查研究新侵入区害虫天敌的基础上,提出了引进天敌,开展生物防治的防治决策,是有效地控制这种新害虫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芳香木蠹蛾对沧州市的柳树、榆树、刺槐、国槐、杨树等适生树种造成严重危害。因该虫具有分布广、扩散能力较强、天敌种群数量相对较少、自然死亡率较低、隐蔽性危害等特点,给防治带来很大困难。该文详细地介绍了芳香木蠹蛾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生活史、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镇安大板栗的适生区域,探讨了板栗产量与地理和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板栗单株产量与海拔及年平均气温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式。分析结果认为,在镇安,板栗的适生区域海拔为610—1010米,年均温为11.5—14.4℃。  相似文献   

6.
屈年华 《林业科技》2012,37(3):47-48
美国白蛾(Hyphatria cunea)属鳞翅目灯蛾科自蛾属,又叫秋幕毛虫,是世界性检疫害虫,具有食性杂、寄主植物多、适生能力强、繁殖量大、传播蔓延快,以及疫情暴发危害大等特点。寄主植物受害严重时树叶可被全部吃光,从而削弱了树木的抗害、抗逆能力。该虫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对园林树木、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美国白蛾作为世界性检疫害虫,食性杂、繁殖量大、适生区域和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根据美国白蛾种群在山东省的主要发生规律和各个虫态的主要生活习性,提出了一系列相对应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侵入害虫──湿地松粉蚧的防治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Lobdell)侵入广东后的扩展与为害情况;从此虫的发生情况,我国湿地松,火炬松的引种栽培范围,栽培区域的地理纬度,气候条件和原产地美国发生区域的相比较,分析了此虫在广东虽然发生已上严重,但并不是最适生长区,它的最适生境庆在中国的东南部。在调查研究新侵入区害虫天敌的基础上,提出了引进天敌,开展生物防治的防治决策,是有效地控制这种新害虫的一条重  相似文献   

9.
构树是桑科构树属植物,基于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2015年构树被确定为国家精准扶贫树种,构树扶贫成为国家战略,为了解构树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结合ArcGIS技术对构树在国内的潜在适生分布区域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预测结果的精度采用ROC曲线法检测,结果显示数据精度为0.935,预测结果极准确,获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2)模型预测认为构树适生区域面积为307.104万km~2,适生区域占国土面积比例为31.99%;高适生区和极高适生区面积为178.752万km~2,占比为18.62%,长江流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为高适生区域。(3)降水和温度是影响构树潜在分布的气象要素。构树潜在适生区的研究对了解构树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合理制定构树扶贫开发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4号紫胶虫气候适生性,推广紫胶虫良种,1994年始,我们从云南元江引进4号虫在广东茂名的久树上放养,到2001年已连续繁殖了16个世代,4号虫产胶性能良好,4号虫胶胶质优良,引种获得成功,为广东省增加了一种新的资源昆虫。  相似文献   

11.
油茶象甲(Curculio chinensis)是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果实的重要钻蛀性害虫,在我国油茶产区对油茶果实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危害.文章依据FAO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从油茶象甲在中国的分布情况、潜在经济危害性、受害寄主的经济价值、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的风险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油茶象甲在中国的综合风险值R为1.98,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2.
不同植被条件下两种天牛对四合木的危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Pallas)和槐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diadema(Motschulsky)是危害四合木的重要天牛.作者调查了两类不同土质及植被组成的样地,全株解剖受害四合木,统计幼虫的危害位置.结果显示,两种植被条件下,植被种类、长势及天牛幼虫对四合木的危害程度不同.其中,在四合木长势好的环境中,害虫危害轻.两种天牛幼虫倾向于危害直径在0.5~1.6 cm之间的四合木枝条,集中分布在地上7 cm以下的枝条内.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绥宁县楠竹虫害的持续调查与分析,并对发生状况作了简要阐述,总结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与措施,以期对防治楠竹虫害有理论与现实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绥宁县楠竹虫害主要有黄脊竹蝗、竹异缕舟蛾、灰顶竹毒蛾、竹长尾小蜂、竹笋禾夜蛾五种,其中黄脊竹蝗、竹异缕舟蛾、灰顶竹毒蛾危害严重,竹长尾小蜂、竹笋禾夜蛾存在潜在危害;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和建立科学的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4.
可升降太阳能灭虫装置由可升降支架系统和太阳能灭虫系统组成,工作时日间太阳能帆板电池收集光能,经转化后储存于蓄电池供黑光灯诱虫和高压电网灭虫使用。在应用于林区防虫试验时采用单一变量法对各项试验参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灭虫效果受工作高度、作业环境和灭虫时段等因素影响。分析各因素对灭虫效果的影响程度,从而拟定适宜东北林区防虫的最佳工作参数。  相似文献   

15.
黄胸木蠹蛾是多种阔叶树种的重要蛀干害虫。为正确认识云南省黄胸木蠹蛾对林木所造成危害的危险性,加强管理,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和防止其进一步扩散蔓延,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 isk Analysis)的方法,对黄胸木蠹蛾在云南省的危险性进行了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通过综合评估,认为黄胸木蠹蛾在云南省属于中度危险性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6.
参照国内外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对安徽省油茶软腐病和栗新链蚧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油茶软腐病为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栗新链蚧为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该结果能够为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萧氏松茎象是我国南方近年来爆发成灾的钻蛀性害虫。本文通过对固定样地的监测,研究萧氏松茎象入侵湿地松幼林的时空动态。结果表明:随着湿地松林龄的增加,萧氏松茎象幼虫危害加重,同时湿地松的耐害能力也在提高;萧氏松茎象入侵初期,主要在离虫源地较近的地方,后逐渐扩散;上坡的危害致死率超过60%,高于下坡的30%;随着林龄的增加,萧氏松茎象危害的高度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18.
枣实蝇是一种高度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对吐鲁番市、KSS、HSX和HMS4个不同地区采集的枣实蝇mtDNACOI基因片段测序,并进行序列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采自吐鲁番市、HSX、HMS的枣实蝇遗传距离最近,为0.002,其相似性高达99.8%。吐鲁番市枣实蝇和HMS枣实蝇分别与KSS枣实蝇的遗传距离最远,为0.062,其相似性为94.1%。对以上几个地点采集的枣实蝇基因序列与已公开报道的外群蔷薇咔实蝇Carpomya schineriR248FJ571365.1、蔷薇咔实蝇Carpomya schineriR141FJ571364.1、樱桃绕实蝇Rhagoletis cerasiGQ175823.1同源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HMS枣实蝇与蔷薇咔实蝇相似性高达96.5%。根据进化树对比分析,吐鲁番市、HSX和HMS的枣实蝇来自同一地区,而KSS枣实蝇从另一地区传入。  相似文献   

19.
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是危害樟科(Lauraceae)植物的主要害虫。文章依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对樟巢螟在中国和广东省的分布、潜在危害性、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樟巢螟在中国和广东省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樟巢螟在中国的综合风险值 R为1.59,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在广东省的综合风险值 R 为1.45,属于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20.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栽培面积大,经济价值高。油茶虫害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采集林间油茶害虫于室内饲养,对获得的成虫标本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黑缘棕麦蛾、沙罗双透点黑斑蛾、柑橘黄卷蛾、大钩尺蛾、间掌舟蛾、条纹艳苔蛾、星黄毒蛾、簪黄点足毒蛾以及绢祝蛾、佐尺蛾等是油茶的新害虫。记述了10种油茶新害虫的形态特征、寄主、分布及生物学特性等,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