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子宫切除对抢救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例经积极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患者行紧急切除子宫。结果:子宫切除指征包括:胎盘因素4例(重型胎盘早剥2例.胎盘植入、中央性前置胎盘大出血各1例).产后宫缩乏力、晚期产后出血各2例,羊水栓塞、疤痕子宫完全破裂各1例。10例均行次全子宫切除,9例抢救成功.1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因术后出现DIC抢救无效死亡。11例胎儿中活产8例.死胎2例.死产1例。结论:子宫切除是抢救难治性产后大出血快速、有效的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晓  管艳 《长江大学学报》2009,6(3):136-137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探讨其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发生时间最短为术后21d,最长80d,平均为57d;B超示子宫切口处不规则液性暗区1例,切口处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2例;经输血、抗感染及宫缩剂等保守治疗,2例出血停止,行次全子宫切除术3例,子宫切口修补术1例,手术4例病检示切口出血、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或炎性肉牙组织;6例均痊愈出院,随诊情况良好。结论:提高术者的剖宫产技能,严格控制感染是减少、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病原因、诊断、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10例中有2例患者行子宫切除,8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可行保守治疗,对出血多、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则应行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因产科出血而行次全子宫切除的原因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0年在我院分娩的3326例孕产妇中因产科出血致子宫次全切除的12例患者的出血原因及子宫切除的并发症。结果:产科出血致子宫次全切除者占分娩人数的0.36%。其中产前出血3例,阴道分娩2例,剖宫产术中5例,剖宫产后晚期出血3例。出血原因为:胎盘粘连3例,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凝血功能降碍.子宫切口裂开各2例,宫缩乏力1例。次全子宫切除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当发生产科出血危及病人生命时,次全子宫切除是最快、最安全的抢救措施;同时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手术基本操作,减少剖宫产后子宫切口裂开以减少产科出血所致的次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总结影响其诊断的因素、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1991年1月~2001年9月胎盘早剥70例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3.5‰,产前确诊率为58.6%,误诊率为41.4%;尤其轻型胎盘早剥产前误诊率高达89%,轻型胎盘早剥B超阳性检出率只有10%,而重型胎盘早剥B超阳性检出率占69.6%,但误诊率仍达30.4%,重型胎盘早剥新生儿重度窒息达32.5%围产儿死亡率达25%,重型胎盘早剥剖宫产率达72.5%,重型胎盘早剥发生产后出血13例占32.5%,子宫胎盘卒中4例占10%,并发DIC3例占7.5%,子宫次全切除1例。结论:胎盘早剥发病诱因多以妊高症、产前出血等为主,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意义,B超诊断胎盘早剥虽然是一种重要辅助手段,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诊断应注重病史及诱因,予综合分析,重型胎盘早剥主要以剖宫产终止妊娠,轻、重型胎盘早剥均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前置胎盘处理方法,以减少产前产时的出血,而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65例前置胎盘病例的阴道流血、宫缩情况、期待治疗及术中出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周达36周的6例部分性前置胎盘和4例边缘性前置胎盘者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均存活。4例孕周为33 4、34 3、35 4、35 5周,阴道流血>600 mL者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均存活。1例孕35 6周,出血量中等且合并重度子痫前期者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存活。其余有活动性少量出血的50例则行期待疗法,结果48例有效,有效率为96%;无效2例于孕34 4和33 6周时行急诊剖宫产。有效的48例均期待治疗到36周后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延长孕龄3~47 d,新生儿轻度窒息6例,无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结论:期待治疗可延长孕周,提高婴儿存活率,减少大出血对母婴生命的威胁;剖宫产则为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B超在宫角妊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子宫角部妊娠患者术前行B超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术前超声明确诊断为宫角妊娠3例,宫外孕6例,误诊1例。10例均行剖腹探查证实为宫角妊娠。结论妊娠早期进行常规B超检查,可提示孕囊是否位于宫角,可减少宫角妊娠的误诊,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确定手术时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1]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可引起大量失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因此,积极预防、有效治疗是提高产妇围生期生活质量的保障.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1],子宫收缩乏力影响子宫肌的收缩和缩复功能,导致子宫壁胎盘剥离处血窦不能很好闭合从而引起产后出血.现主要就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产后出血的概念 1.1一般产后出血 国外诊断标准为第三产程后24h内失血量>500ml.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诊断标准为胎儿娩出至产后24h内失血量>500ml.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后再次剖宫产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间医院70例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的围手术期不同结局及护理过程,分析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70例产妇中均再次剖宫产,正常结局47%,产后出血27%,子宫切除发生率为4%,胎盘植入发生率2%;1例延迟哺乳,6例出院纯母乳未达标,61例在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100%。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应在术前给予充分评估,术中充分准备,以降低不良结果发生率。护理对策应加强孕期保健知识教育,落实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落实早吸吮促进母乳喂养达标,才能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0.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7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7例DI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7例患者均采用以肝素及补充凝血因子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本组治愈15例,死亡2例,6例因产后出血难以控制行子宫切除术。死亡2例均为急性羊水栓塞。结论:早期诊断、合理使用肝素、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对减少阴道流血,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24例子宫腺肌症误诊为子宫肌瘤的声像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24例子宫腺肌症误诊声像圈的分析,对子宫腺肌症声像圈及诊断作初步的分析。方法:对346例B超及临床均诊断为子宫肌瘤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46例病例中,有24例子宫腺肌症B超及临床均误诊为子宫肌瘤,误诊率为6.9%,结论:对于生育期妇女,如果有痛经史,发现子宫增大,质地变硬,宫内光点增租,应警惕子宫腺肌症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分析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颈段顽固性出血的适宜止血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施行宫颈段剖开浆肌层和肌层"十"字交叉重叠缝合止血.结果20例均于术后出血停止,无中转行子宫切除术和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术后恢复良好,3~6月左右月经复潮.结论本法对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颈段顽固性出血止血效果良好,既能挽救生命,又能保留子宫.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妊娠期合并上尿路结石肾绞痛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妊娠期合并上尿路结石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临床表现为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和血尿;首诊误诊率达47.4%;B超检查发现结石16例,未发现结石3例;经保守治疗后,所有患者肾绞痛均能缓解,6例尿中排出结石;有8例妊娠期内肾绞痛复发(其中6例行再次保守治疗有效,2例肾绞痛频繁发作者行输尿管镜下逆行插入输尿管双J管引流);分娩后2例结石自然排出,3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排出,5例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出;孕妇均无产科并发症并娩出健康婴儿。结论妊娠期上尿路结石致肾绞痛的临床表现与非妊娠期相似,易于误诊,保守治疗对大多数病例有效。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脾破裂11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至2007年8月外伤性脾破裂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8例中,手术治疗112例,其中脾切除术106例,脾修补术2例,脾部分切除术2例,脾切除脾片大网膜移植术2例;非手术保守治疗6例。本组118例中,除1例合并重型颅脑损伤行脾切除后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结合腹穿、B超是减少外伤性脾破裂漏误诊的重要保证;其治疗应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以达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检查对宫内胎物残留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ALOKA——SSD500型B超诊断仪对56倒产后、引产及流产后的患者在充盈膀胱后经腹常规检查子宫大小及宫腔内回声情况。结果:56例子宫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子宫内膜线模糊或消失.宫内均见实质性回声团(中强回声38例、中等回声16例及低回声2倒).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1.1%.误诊4例.漏诊1例。结论:对子宫内胎物残留的患者超声不仅能迅速、直观地做出诊断,并可确定残留物的大小、部位.指导清官.避免子宫损伤.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cvcrcacutepanereatitis,SAP)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SAP 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8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24例.死亡2例。结论:B超、增强CT检查有助于SAP的早期诊断,大多数患者可行内科保守治疗,少数需要中转外科.成内科保守治疗病情仍急速发展者行手术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电视腹腔镜胆羹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4 7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胆囊动脉、胆囊颈丝线结扎、顺式或逆式游离胆囊或顺逆结合游离胆囊、胆囊颈套扎等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4 7例患者中无并发症4 1例,平均住院日(6 .2土1.0 ) d。出血2例,保守治疗6~9d治愈;胆漏4例,其中3例经保守治疗9~15 d治愈,另1例行剖腹胆囊管引流,16 d治愈。结论: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应用得当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抗菌药物的应用,减少剖腹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对合并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急性胆囊炎患者,更适合腹腔镜治疗。  相似文献   

18.
尿潴留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 ,导尿治疗易增加感染机会 ,也增加产妇的痛苦。本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38例 ,效果良好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8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住院病例 2 0例 ,门诊病例 18例 ;在本院分娩者 12例 ,院外分娩者 2 6例。年龄 2 5~ 35岁 18例 ,35岁以上 2 0例 ;初产妇 15例 ,经产妇 2 3例 (其中多产妇 9例 ) ;尿潴留发生于产后 6~ 12 h者 15例 ,产后 12~ 2 4h2 0例 ,产后 2 4h以者上 3例。 38例患者均无明显发热 ,血常规示 WBC>10×10 9/者 15例。1.2 治疗方法1.2 .1 中医中药 选用“黄芪伏苓汤”加减 ,…  相似文献   

19.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双手经腹部压迫和按摩子宫、宫腔纱布填塞、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等。笔者重点介绍了各种手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为剖宫产手术中减少因产后出血切除子宫及降低孕产妇死亡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机会,以获得良好结局。  相似文献   

20.
江枫  阮晓文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3,21(4):379-379,383
目的:总结耳源性脑脓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对38例耳源性脑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例中行乳突根治术6例,死亡3例;行乳突根治术 脑脓肿穿刺引流术19例,死亡6例;行乳突根治术 脑脓肿切除术10例,死亡4例。结论:临床特点及CT有助于诊断和治疗,行乳突根治术 脑脓肿穿刺引流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