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一、猪伪狂犬病的特点1.病原。伪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的脑组织中。处于发热期的病猪,其鼻液、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血液及实质脏器中都含有病毒。伪狂犬病病毒耐干、耐酸、怕碱,因此碱性消毒剂对其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狂犬病固定毒株适应Vero细胞生产株3aG—V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毒株的形态、抗原结构、培养条件、致病性、免疫原性、纯毒试验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形成尼氏小体检查。结果表明狂犬病病毒3aG—V株具有抗原性好,培养产毒量高,保持有aG固定株弱毒性、传代稳定、无变异,可作为替代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aG毒株,用于Vero细胞培养病毒生产出毒液毒力高,灭活后效力高,安全性好的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生产用疫苗株。  相似文献   

3.
陈淑芳 《科学种养》2010,(12):44-44
<正>猪伪狂犬病系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体温升高为主要症状。新生仔猪除表现神经症状外还可侵害消化系统;妊娠母猪感染后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系统症状。现将一起规模猪场暴发伪狂犬病的病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发病情况发病猪场共有6010头猪,其中有143头哺乳仔猪发  相似文献   

4.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危害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疫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一、流行病学猪伪狂犬病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季节和产仔旺季多发。猪伪狂犬病毒传播迅速,流行范围广泛,能够在多种家畜和禽类之间传播。病猪、带毒猪和带毒鼠类  相似文献   

5.
猪伪狂犬病是困扰和影响现代养猪业的重要疫病,做好预防、净化和免疫工作是保证猪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的一种严重接触性传染病,多在4~5月和9~11月发生。急性型病死率很高,慢性型常能耐过。猪伪狂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于冬、春季,发病猪主要是15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可达85%,常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门诊中遇到一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的典型病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成为猪场的常见和多发病,不但可直接造成猪发病或死亡,而且常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流行性感冒、伪狂犬病等并发或继发,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成为猪场的常见和多发病,不但可直接造成猪发病或死亡,而且常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流行性感冒、伪狂犬病等并发或继发,严  相似文献   

9.
<正>负链RNA病毒是一类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病原微生物,该类病毒包含(禽)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埃博拉病毒等极具危险性的人畜共患病毒;也包含对农业生产具有严重威胁的植物病毒,特别是番茄斑萎病毒属和纤细病毒属病毒在农业生产上危害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不同日龄猪感染后表现症状也不同:母猪表现为返情、屡配不孕;妊娠母猪表现为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仔猪以中枢神经症状为特征,呈现非化脓性脑炎,表现发热、呼吸困难、呕吐、腹泻以及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河南部分地区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基因缺失苗的猪场是否发生了PRV野毒感染,了解新流行株的主要毒力基因g E是否发生变异,利用PCR方法,对南阳、周口、巩义、济源、漯河、原阳等地采集的疑似PRV感染的病料进行检测。对PCR检测为阳性的病料接种猪睾丸细胞,传至6代,分离出9株PRV,克隆其g E全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9株PRV均能扩增出1 862 bp的g E基因,且彼此之间同源性为99.9%~100%,与其他PRV毒株同源性为97.5%~99.6%。9株分离株处于一大分支上,且均含有2个氨基酸插入,在448位和510位均发生氨基酸置换。结果表明,分离株均为PRV野毒株,且g E基因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河南省伪狂犬病的重新流行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猪病越来越复杂,临床常常出现混合感染致死的病例,本文对一例猪伪狂犬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病例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养猪生产。2015年7月下旬,北京市郊区某猪场的育成猪发生咳嗽、腹泻,后发展为后肢跛行,病程10~15天后出现死亡,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但仔猪和母猪未见明显临床症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  相似文献   

13.
《科学种养》2008,(5):59-59
1.以健康为标志的种猪受到格外关注种猪的健康程度是客户引种的第一位制约因素,一些疾病,如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等的净化,对种猪企业的发展迫在眉睫。此外,随着猪种知识的普及,人们对品种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种猪不仅需要好的体质外貌,而且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繁殖能力、肉质等性能的选择更是客户选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新疆农垦科技》2012,(2):60-60
狂犬病即疯狗症,又名恐水症,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它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一般认为口边出白色泡沫的疯狗咬到传染,其实猫、白鼬、浣熊、臭鼬、狐狸或蝙蝠也可能患病并传染。患病的动物经常变得非常野蛮.在唾液里的病毒从咬破的伤口进入下一个病人。  相似文献   

15.
1小麦品质育种工作现状 河南省的小麦品质育种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处于徘徊状态,90年代末期有了较大发展.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育成的主要品种豫麦14、豫麦23、豫麦28等,在产量和品质上仍有一些不足.90年代中后期以来育成了一大批优质小麦新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品种类型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以东北地区近40年生产上应用的18个代表性品种为材料,依据育成年代分为2000年以来、上世纪90年代、80年代和70年代(本文所指70、80、90年代均为20世纪),研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穗部性状和品质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品种改良,产量均呈增加趋势,平均每个年代增长0.841 t/hm2,平均增长率为11.6%,主要是由于总颖花量的增加,其关键在于每穗粒数的增加.随年代演进,结实率逐步提高,近3个年代千粒重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低于70年代.由70年代至90年代,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分别提高1.5%、7.1%、25.9%,而近年来育成的品种出糙率显著下降,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无显著变化.粒长和长宽比随年代演进呈增加趋势,白度、垩白度、蛋白质含量下降,直链淀粉含量略有增加,食味品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高义昌  刘爱国 《种子》1992,(2):57-59
玉米自交系黄早4是北京市农科院70年代初选育出的,该自交系高抗玉米大、小斑病和矮花叶毒病,株型好,配合力高。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成为我国北方夏玉米区种子生产中的骨干自交系。但80年代中  相似文献   

18.
单抗夹心LAB-ELISA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伪狂犬病病毒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该病毒抗原的单抗夹心LAB-ELISA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与其他常见病原体产生交叉反应,抗原的最低检出含量为8.9μg/mL。检测时最佳采样部位是猪脑及扁桃体。对人工感染兔、自然感染猪以及临床可疑病猪的检出率分别为75%,75%及72.7%,因此本方法是一种具有良好特异性及较好敏感性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SPI的潍坊市近50年的干湿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干旱与洪涝是影响潍坊市的主要气象灾害,对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分析其演变特征和发生规律,能够为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潍坊市抗旱防涝减灾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基于1961-2010年潍坊市9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为指标,计算出潍坊市近50年逐月的SPI指数,分析了潍坊市的干湿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潍坊市干湿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20世纪60、70年代相对较为湿润,并且由60年代初期的极端湿润向70年代末期干旱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潍坊市区域持续干旱,20世纪90年代-21世纪00年代震荡波动变化趋于平缓。潍坊市干湿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区域性,20世纪60年代中西部区域相对较为湿润,东南部区域较旱;70年代各区域干湿程度相差不大;80年代各区域普遍较旱,其中东南部干旱最重,北部最轻;20世纪90年代-21世纪00年代各区域干湿变化基本一致。由于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造成局地的干湿分布异常现象,如1999年;各年代间干湿时间长度的空间分布也有各自特点,为抗旱防汛部门的统一部署带来难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生育全程根系特性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对我国20世纪50、70和90年代玉米品种的根系生理特性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我国不同年代的品种根系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根系的吸收和合成功能上.在生长发育前期,随着品种年代的进展,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单株根条数以及根系SOD和CAT活性显著增加,且不同年代的品种间差异显著;在生长发育后期,随着品种年代的进展,高层节根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