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松毛虫的天敌种类很多,有卵期寄生蜂(赤眼蜂、黑卵蜂、平腹小蜂等),幼虫期寄生蜂(姬蜂、茧蜂等)和寄生蝇(寄蝇科的某些种类),蛹期寄生蜂(姬蜂、大腿蜂)等。本文着重介绍寄生松毛虫幼虫期  相似文献   

2.
1987~1988年,对湖南省洞口县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及天敌寄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寄生性天敌昆虫27种,重寄生者14种。据此,构造了松毛虫—寄生者系统食物网及营养级数量金字塔,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表明,各代松毛虫的寄生天敌种类和寄生率均存在着差异。寄生率以第2代为最高;害虫种群变动趋势与天敌种类有关;寄生数量与寄主密度成正比;赤眼蜂、平腹小蜂的寄生率与卵块密度呈微弱负相关或无关,卵总寄生率与卵块密度呈轻微负相关,幼虫和蛹的寄生率与寄主密度无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我区马尾松毛虫寄生天敌种类和作用,为保护和利用天敌,开展协调防治提供依据。我们结合预测预报工作,对全区松毛虫蛹期、卵期寄生性天敌进行了初步考查。通过考查,发现我区松毛虫寄生天敌优势种群,蛹期主要有松毛虫黑瘤姬蜂、花胸姬  相似文献   

4.
1985~1989年,对广元、简阳、金堂等部分柏木林区柏木松毛虫卵、蛹期寄生天敌进行了调查研究,经鉴定寄生天敌昆虫6种。卵期以白跗平腹小蜂寄生率最高,1986年平均为12.1%,1989年为60.0%;蛹期以黑角洼头大腿小蜂寄生率最高,平均为46.5%。 柏木松毛虫Dendrolimus sp.(俗名大柏毛虫)为我省柏木林区一大害虫。每年发生1代,幼虫于3~7月取食柏木Cupressns funebris Endl叶片或嫩枝,严重时造成整个林分似枯焦,甚至死亡。自1980~1987年此虫在全省柏木林区为害较重,近年逐渐减轻。其原因是柏木松毛虫受到自然寄生  相似文献   

5.
<正> 落叶松毛虫是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害虫,其种群消长多受各虫态众多天敌的制约,特别是松毛虫卵,最易遭受天敌侵袭。通过近几年调查研究发现,卵期寄生天敌对松毛虫种群影响最大,往往使90%以上的卵不能孵化。在10多种卵期寄生天敌中,前期以松毛虫黑卵蜂为主,寄生率高达34.4%;中期以宽缘金小蜂为多,寄生率达40%以上;后期各种天敌共、过寄生现象普遍发生,因此,搞好松毛虫卵期寄  相似文献   

6.
寄生马尾松毛虫卵期的寄生蜂有10多种,优势种有赤眼蜂、黑卵蜂、平腹小蜂。通过研究不同林分类型的马尾松毛虫卵期天敌寄生率的变化,探讨马尾松毛虫卵期寄生性天敌对马尾松毛虫的控制作用。利用接种式调查方法对东至县金寺山林场马尾松毛虫卵期天敌寄生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不同林分类型条件下,第二代卵期黑卵蜂寄生率马尾松林样地大于湿地松林样地,黑卵蜂平均寄生率差异性显著,说明马尾松林和湿地松林样地内黑卵蜂寄生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舞毒蛾天敌昆虫及其自然控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1996~1997年在北京地区进行了调查,通过采集舞毒蛾在室内饲养,共得到舞毒蛾天敌昆虫23种,其中寄生性昆虫17种,捕食性昆虫6种。卵期天敌有大蛾卵跳小蜂、舞毒蛾卵平腹小蜂;采集地最高寄生率为52%~109%。幼虫期天敌有绒茧蜂、斑痣悬茧蜂、寄蝇类等;7个采集地平均寄生率为955%。蛹期天敌有寄蝇类、广大腿小蜂、舞毒蛾黑瘤姬蜂、脊腿囊爪姬蜂等;7个采集地平均寄生率为1908%,不包括捕食性天敌昆虫捕食和病毒致死率,在舞毒蛾卵-蛹期,累计约有301%的个体被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而致死。  相似文献   

8.
寄生蝇是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 Walker)幼虫期和蛹期有重要自然控制作用的天敌类群,据报道,寄生蝇尤其对越冬代蛹期有较高的寄生率,1984~1985  相似文献   

9.
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e Germar)在鄂尔多斯地区1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5月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6月中旬开始化蛹,成虫于6月下旬羽化,到10月下旬结束。第2代幼虫始见于8月上旬,结束于9月中旬。第1代和第2代幼虫为害期共约5个月。试验研究表明:相同条件下,雌蛹比雄蛹重;在23℃条件下,雌蛹最重,为(0.59±0.02)g;产卵量受温度影响显著,在23℃时,单雌产卵量最大,为每雌483.25粒。杭锦旗地区灰斑古毒蛾幼虫—蛹期的寄生性天敌平均寄生率达72.2%;卵—茧期的寄生性天敌平均卵寄生率3.23%,平均茧寄生率为61.03%。  相似文献   

10.
林间挂放喷涂有松毛虫病毒的赤眼蜂卵卡,试验结果表明,林间赤眼蜂对马尾松毛虫卵的寄生率平均39.4%,室内赤眼蜂对马尾松毛虫卵的寄生率80.0%。林间观察到刚羽化的第二代赤眼蜂在松毛虫卵上活动。携带松毛虫病毒的赤眼蜂通过其寄生行为可把病毒传递到松毛虫幼虫期,松毛虫幼虫病毒感染率3.0%,松毛虫蛹期没有观察到松毛虫病毒传递现象。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Butler)]各发育阶段,均受到寄生性、捕食性和致病性等自然天敌的控制与影响。根据调查,落叶松毛虫越冬后幼虫期自然天敌控制率75.1%,其中:寄生率33.0%,捕食率27.0%,致病率15.1%;蛹期自然天敌控制率60.6%,其中:寄生率32.0%,捕食率11.4%,致病率17.2%;卵期自然天敌控制率55.1%,其中:寄生率33.5%,捕食率16.2%,致病率5.4%。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竹叶涓夜蛾Rivula biatomea(Moore)寄生性天敌23种,其中小蜂13种,姬蜂3种。茧蜂4种,细蜂1种,寄蝇1种,真菌(白僵菌)1种;广赤眼蜂、涓夜蛾绒茧蜂、广大腿小蜂分别为卵期、幼虫期和蛹期的天敌优势种,其最高寄生率分别为30%、80%65%。天敌优势种的数量占寄生性天敌昆虫的80%以上,对害虫的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柳杉毛虫寄生天敌初步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龙泉、遂昌等地柳杉毛虫卵期、蛹期寄生天敌的考查,获得卵期天敌昆虫5种,蛹期天敌昆虫7种;卵寄生率10.42~45.69%,蛹寄生率26.63~65.98%。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应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的推广工作中,于1975年第一代松毛虫蛹期,从林间采集到一种松毛虫蛹期寄生峰——大腿峰(Brachymerqa SP)。通过松毛虫和柞蚕蛹(茧)接种,发现都能产卵繁殖后代。在林间初步试用,可提高寄生效果40.5%。为了利用蛹期天敌、对该蜂进行了一些观察、繁殖利用试验。现将其结果整理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松毛虫的寄生性天敌种类较多,寄生蝇是其中主要的一类,有时寄生率也比较高。笔者对松毛虫寄蝇进行了一些观察研究,并于1980年7月下旬在金华县东方红林场采集两代松毛虫蛹茧进行了寄蝇的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集舞毒蛾卵块、幼虫、蛹在实验室内培育,共发现舞毒蛾寄生性蝇类6种、寄生蜂类4科8种。其中,幼虫期寄生天敌有金小蜂科1种,即黑青小蜂Dibrachys cavus;广肩小蜂科2种,即粘虫广肩小蜂Eurytomaverticillata和Eurytoma sp.;以及茧蜂科3种,姬小蜂科2种和寄蝇类,平均寄生率12.89%。蛹期的寄生天敌有毛瓣奥蜉寄蝇Austrophorocera hirsuta、日本追寄蝇Exorista japonica、条纹追寄蝇Exorista fasciata等,平均寄生率是13.30%。卵期未发现任何寄生性天敌。从幼虫到蛹期,寄生性天敌平均可降低舞毒蛾种群数量22.17%。  相似文献   

17.
1993年在大邑县共收集到舞毒蛾天敌30种,其中寄生性昆虫19种,捕食性昆虫9种,病毒和虫霉菌各1种。卵期平均寄生率为27.06%±0.54%,大蛾卵跳小蜂是主要天敌。幼虫期天敌有病毒、斑痣悬茧蜂、毒蛾镶颚姬蜂和绒茧蜂等,平均杀死幼虫51.59%±6.48%。蛹期主要天敌有寄蝇、广大腿小蜂和脊腿囊爪姬蜂等,平均寄生率达32.91%±26.40%。在舞毒蛾卵-蛹期,累计约有87.62%的个体被天敌致死。  相似文献   

18.
松毛虫平腹蜂(Anentatu chspar)是马尾松毛虫卵期的主要寄生蜂。1983年我们在广西来宾县马尾松林内调查,卵粒寄生率为32.1—40.4%,加上黑卵蜂等天敌的作用,卵粒寄生率高达77.7—95.4%。可见它们是控制松毛虫群体数量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为我省江淮丘陵地区和皖南部分山区绿化荒山的先锋树种,全省面积达1400万亩左右。马尾松毛虫为马尾松之大敌,常年发生面积达200万亩,大发生年为300万亩左右,严重影响松林正常生长。在松毛虫发生、为害过程中,有很多天敌制约,其中以卵期的赤眼蜂、黑卵蜂和幼虫期、蛹期的寄生蝇寄生率最高,特别是寄蝇的制约是影响松毛虫数量变动的重要因子。两年来,我们在全椒、嘉山林区进行多次调查实践中认识到:寄蝇是人们与松  相似文献   

20.
枣镰翅小卷蛾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9-1993年在山西太谷枣区对枣镰翅小卷蛾的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调查,编制了1-3代5年的生命表及平均生命表。分析得出,第1代的卵和1-2龄幼虫是其世代及年度的薄弱环节;1-2代,2-3代,3代-翌年1代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45、2.7和0.21,在年份间种群由上升到平衡;第1代的风雨致死,第2代的4-5龄幼虫及蛹的虫寄生,越冬代(即第3代)的打枣致死、蛹期天敌取食及冬季消亡对种群的控制作用较大;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关键因子是作者提出的新方法,文中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步骤,关键因子:第1代为4-5龄幼虫天敌取食,第2代为蛹期虫寄生,越冬代为4-5龄菌寄生和蛹冬季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