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摸索能防治家蚕病害,又能增强蚕儿抗病能力和增加蚕茧重量的综合性蚕药,1991年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阳春县丝绸公司和韶关市王业科学研究所三方协作,在阳春县黎湖管理区刘屋角方村,进行蚕田复方抗菌增茧素添食家蚕试验调查,现将调查小结如下。一、试验材料 1.试验药物:蚕用复方抗菌增茧素,是韶关市工业科学研究所生产。对照药  相似文献   

2.
“蚕用复方抗菌增茧素”自1992年3月6日通过了省科委主持的技术鉴定以来,据不完全统计,该新药已在全省33个主产县使用,销售量达90万盒(900万支),各地蚕农反映良好。为了及时总结各地使用情况.尽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广东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于1992年7月19日在韶关市召开了“蚕用复方抗菌茧素”推广应用现场会,到会的育省丝绸公司、肇庆、茂名、清远、河源、惠州、韶关等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我省有关科研单位所研制的新蚕药复方抗菌增茧素和新型的养蚕消毒药剂——消毒净,90年下半年开始于我县农村养蚕生产进行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通过宣传,这两种新药物已经在我县迅速地推广应用。一、复方抗菌增茧素的实验与推广。 90年夏秋期,我县于鱼湾镇水头村进行用复方抗菌增茧素的实验并以氯霉素为对照。实验方法:(1)选取发生蚕病比较严重的蚕户为实验户,蚕病主要为脓病和“白口仔”病。亦选取个别实验户为发生蚕白僵病的。(2)实验区与对照区同样进行常规的消毒防病处理;即养蚕前用漂白粉药液消毒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选择多种中西药研制添食类多功能新蚕药、探讨复配工艺、对象动物人工攻菌感染后添食药物对比试验、扩大区域应用中试及毒性试验的方法和结果。表明复方药剂防治多种蚕病、增茧增丝效果极显著优于氯霉素等,特别是能抑制病毒增殖、推迟感染蚕发病时间,增产上茧10%以上,茧层量提高7%,深受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5.
为寻求蚕桑生产的高产栽培和优化饲养技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我们于1985年在虎头山乡茶圩里村周樟美户进行了试验。该户有4年生沙壤土桑园1.84亩和7年生菜地桑园0.28亩及相应的蚕室。周樟美全年饲养6期蚕,比一般农户增养一期晚秋蚕,饲养12盒蚕种,产茧449.45公斤,茧款收入2471.4元,拆合亩桑产茧210.02公斤,亩桑产值1154.86元。  相似文献   

6.
养蚕是江苏省农村的一项重要副业,而多种蚕病对蚕茧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每年因此而损失的茧量难计其数。尤其是病毒性蚕病,常占发病率的70~80%,当病毒性蚕病发生时,往往导致绝收。为了提高养蚕业的经济效益,我们研制了蚕用新型添食剂“健蚕增丝灵”,业经春、秋蚕的小试和中试,证明具有健蚕促长和抗病增茧的双重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4~5龄期、5龄期添食不同浓度的丰产增茧素,探讨其对5龄发育经过、熟蚕体重、公斤茧颗数和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5龄添食5%丰产增茧素能明显增加熟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减少公斤茧颗数和5龄发育经过时间。5龄添食2.5%丰产增茧素能明显增加熟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减少公斤茧颗数和5龄发育经过时间。从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考虑,以5龄期添食2.5%丰产增茧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巩固和发展蚕桑生产,必须革新技术,节省养蚕的劳力,降低养蚕成本是革新技术的目标,在养蚕生产过程中熟蚕上簇是用劳力较多的环节之一,目前我县蚕区在生产上不少蚕户因劳力不足捉熟蚕上簇不及时,造成“窝边茧”较多,使茧质下降,直接影响蚕户的经济收入。为此,我们协助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省丝绸(集团)公司蚕茧分公司,开展了“适熟蚕自动登簇剂”的生产中间试验,经1992年6月至10月和1993年5月至6月在三坑、太平、浸潭、石潭、白湾、桃源等镇进行试验,取得了省工、省力和提早熟蚕又保持茧质的效果,蚕农满意。现将生产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仙居县土产公司科技人员娄永竹等,为提高溪滩地桑园亩产茧,进行模式栽培研究,经过7年多的潜心研究试验,分别提出了亩产茧100、150、200kg的栽培模式。在1990年12月1日召开的鉴定会上,中国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对这项科技成果给予了很高  相似文献   

10.
由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和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蚕茧分公司合作研制的“适熟蚕自动登簇剂”最近在广州通过了由省高教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该研究成果从养蚕生产中熟蚕上滚环节进行技术改革,经过研究人员4年多的研究,终于获得了成功。熟蚕上簇使用“适熟蚕自动登簇剂”,能使90%左右熟蚕快速、自动上簇,省力省时,比传统的熟蚕上簇方法,提高工效3—4倍,减少窝边茧、死笼茧、污染茧等下茧发生,单张产值提高9—11%,使用后对蚕无毒害,不影响蚕丝质量。专家们认为该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建议在养蚕生产上推广应用。适熟蚕自动登簇剂的使用方法是:每张蚕种用药剂1支,兑0.8公斤清水稀释,均匀  相似文献   

11.
布局合理、措施到位、效益提高──建德市三河乡养蚕布局情况调查建德市农业局聂雪风,吴生泉三河乡是我市蚕桑生产重点乡,年产茧3000担,1987年跨入杭州市重点产茧乡行列。该乡在养蚕布局上,坚持“养足春、中秋蚕,适当增养夏、早秋蚕,看叶养晚秋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正> 大河区产茧万斤村之一的关坝村,有11个村民小组,养蚕户145户,占总农户的54%。近年来,蚕病为害严重,成为蚕桑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1989年秋季,在安康市科协、市蚕桑站的帮助下,组织了养蚕消毒服务队,负责对全村养蚕户的消毒防病服务和技术指导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全村饲养秋蚕130张,产茧3315公斤,平均张产茧25.5公斤。张产茧比大河区高6公斤,比该村上年秋蚕高  相似文献   

13.
<正> 青石乡蚕桑辅导员沈定秀根据山区柴多的有利条件试验用蒸汽消毒蚕具的办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今春专业户陈泽英家建直桶消毒灶一座,社员刘孝敬利用这座灶消毒蚕具,养春蚕2张产茧183.1斤,张蚕产茧91.5斤,总产值323.9元,比他81年1张春蚕产茧31斤,82年1.5张春蚕产茧3.6斤高3倍到30倍。陈泽英今年养蚕四次8张共产544.9斤,平均张产茧68.1斤,早秋蚕2张产茧144斤,张产72斤,中秋蚕1.5张产茧94斤张产62.7斤,比去年1.5张中秋蚕产茧30斤高2.1倍,全年总产比上年多244斤;  相似文献   

14.
高惠芳 《蚕桑通报》2001,32(2):56-57
解放以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蚕桑科学技术的提高 ,我市养蚕布局也进行了多次改革 :1966年以前只养春蚕、中秋蚕两期 ;1967年始养夏蚕 ,全年三期蚕 ;1969年增养晚秋蚕 ,1970年又增养早秋蚕 ,达到了一年养5期 ,秋季早、中、晚3期蚕的格局 ,充分合理地利用桑叶 ,增加了蚕茧产量 ,秋蚕生产成为全年蚕桑生产重要组成部份。但是 ,近几年来 ,随着乡镇企业及个私经济的蓬勃发展 ,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田除虫频繁、污染严重 ,使秋蚕特别是早秋蚕中毒损失严重 ,产量低 ,茧质差。1995年下半年更由于国…  相似文献   

15.
<正> 4号“蚕保素”是西南农学院邹文川老师主持研制的新型蚕药。据多点试验证明:添食后蚕体壮、蚕病少,一般全茧量可增加10%以上。尤其对空头软化病蚕,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为此,从今年夏秋蚕起,在我区进行了多点对比试  相似文献   

16.
浙江是全国蚕茧主要产区之一,最高的1931年产茧136万担,后因日寇的入侵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蚕桑生产奄奄一息,1949年下降到21万担,亩桑产茧仅16斤,张产茧春为24斤,秋19.7斤,蚕病严重发生,损失巨大。新中国建立以来,组织小蚕共育,推广蚕桑技术,提高蚕种质量,贯彻预防为主开展消毒防病,使大面积的蚕病流行逐渐  相似文献   

17.
<正>原蚕桑园的冬季管理是提高蚕种质量和种茧防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树势、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延长桑园的盛投产期、防治桑树病害和降低虫口基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原蚕基地桑园冬管质量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翌年的生产成败。现结合南充蚕种场原蚕基地的实际情况,简述原蚕春伐桑园的冬季管理。1认真组织落实原蚕桑园封园,降低来年虫口基数种场原蚕部门在当年晚秋蚕售茧后,及时组织蚕农在无雨天气用20%杀灭菊酯乳  相似文献   

18.
省细蚕共育经验交流会于91年10月16日至18日在湛江市遂溪县召开。参加经验交流会的有各市、县丝绸公司(茧站),蚕桑办、华农大蚕桑系、省蚕研所等单位正式代表76人。其中还特邀蚕、桑、蚕病等方面的部分蚕业界老专家到会作指导。会议总结交流了我省20年来推广细蚕共育的经验。特别是近几年来细蚕共育在我省遂溪廉江,海康等地取得的新发展,新经验。重新学习,再认识了细蚕共育这一科学养蚕生产形式。探讨,提出了恢复和加快推广细蚕共育的意见。会议安排了遂溪、湛江、廉江、化州等15个市县代表在大会上交流了经验,组织参  相似文献   

19.
正南充蚕具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创立于1 997年,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蚕桑产业的省力化、自动化、智能化领域,业务遍及国内外各大蚕区。作为大型蚕业机具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在桑园管理、蚕桑育种、家蚕饲养、蚕茧收烘、蚕桑副产品加工等领域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南充蚕具公司发起人最早从事蚕业机具研制可以追溯到1974年,开始试制"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45年来,南充蚕具以创新的技术和卓越的解决方案坚持不懈地为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以优质的产品性能、令人信赖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在业界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0.
夏秋用蚕品种“东43×湘晖”经省新蚕品种鉴定工作小组两年来室内和农村鉴定结果基本上一致,从农村鉴定成绩看,克蚁产茧、产值分别比对照(新九×7532)增产4.26%和7.03%。五龄50kg桑产茧亦增8.54%,蚕儿孵化、眠起、上簇均齐一,食桑快,体质强健,好养,抗逆性能较强,是一个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品种,于1994年3月17日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召开桑蚕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宣布“东43×湘晖”作为合格种可在我省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