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5):195-200
日光温室墙体与地面吸放热量测定分析 为研究日光温室土质后墙与地面对室内的放热情况,测定了晴、阴天气条件下土质后墙和地面的表面温度及热通量。结果表明,单位面积墙体与地面各自的放热量与室内太阳辐射密切相关 .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土质梯形截面墙体温度与热流量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日光温室土质梯形截面墙体热量环境,测定了温室墙体内表面上、中、下3点太阳辐射照度、热通量及3点距墙内表面0.05m和0.30m处2个层次测点的温度。结果表明:墙体表面上、中、下3点太阳辐射和墙内温度由上向下均逐步升高,3点日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别为2.21、2.30、3.08MJ·m~(-2);0.05m处上、中、下3点平均温度分别为2.37、13.83、14.13℃,0.30m处分别为11.13、12.62、13.34℃;3点吸热量也是由上向下依次升高,试验期间3点分别累计吸热85.60、85.80、92.89MJ·m~(-2);墙体上部平均放热量最小,下部次之,中部最大,上、中、下3点放热量分别为76.47、96.88、93.70MJ·m~(-2);墙体吸热和太阳辐射直接相关,也和墙体放热显著相关,墙体放热又与墙内温度相关,因此太阳辐射直接影响到墙体热量环境。试验证实日光温室土质梯形截面墙体不同高度太阳辐射与热环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结果运行特性评价太阳能干制装置重要的是了解采集器的效率。除了采集器的效率外,最有意义的是加热干制空气的最大可能性。图5是通风量为750m~3/h 时,采集器内温度的升高与总太阳辐射量的关系。辐射量大约为125w/m~2时,采集器开始向干燥器提供热能。随着总太阳辐射量的提高,温度增高量呈直线上升,在950w/m~2时达到最大值。干燥器内空气的温度在中午达到60℃。根据通风量的不同,采集器的效率在37~43%之间。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氮肥用量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氮互作对番茄生长发育影响显 著,适量施用氮肥对番茄叶面积增加有促进作用,所有处理均在240 kg·hm-2施氮量时达到最高。遮光处理使番茄株高、叶面 积增加,茎粗降低。坐果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水平后下降。在同一施氮水平下,70 %自然光对番茄生长有 促进作用,50 %、30 %自然光对其有抑制作用。综合番茄生长发育的测定结果,100 %、70 %自然光处理以240 kg·hm-2施氮 量较为适宜,50 %、30 %自然光处理以120 kg·hm-2施氮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光氮及其互作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氮肥用量及其互作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氮及其互作对番茄产量及品质影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番茄可溶性蛋白和有机酸含量增加,产量和硝酸盐含量增加到一定水平后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100 %、70 %自然光条件下以120 kg·hm-2施氮量(纯氮)最高,而后下降,在50 %、30 %自然光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持续降低;VC含量在30 %自然光处理下随施氮量增加显著降低,在其他光照处理下则是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又下降;光照强度显著促进了番茄产量及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降低了有机酸和硝酸盐含量。综合番茄产量、品质测定结果,100 %、70 %自然光处理以120 kg·hm-2施氮量较为适宜,50 %、30 %自然光处理以不施氮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西藏高原辣椒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菊  陈锋 《辣椒杂志》2010,8(1):21-22,24
<正>西藏位于北纬27°~37°之间;全区平均海拨4500m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气温偏低,无霜期短,降雨不匀,6~9月份为雨季,多为夜雨、雷雨和冰雹;气候干燥,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光  相似文献   

7.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大,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暂且凉爽,平均气温在4~9℃,无霜期短,海拔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检验便携式蜜柚光谱仪(PPS)监测金沙柚叶片氮含量(LNC)的准确性,构建基于PPS的金沙柚LNC光谱监测模型。【方法】通过实施不同施氮量的试验,于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利用便携式蜜柚光谱仪(PPS)、ASD高光谱仪和RapidSCAN光谱仪测定冠层光谱反射率,计算得到归一化红边指数(NDRE)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析比较3种光谱仪测定的冠层植被指数变化规律与相关性,检验PPS的测定精度,构建基于PPS的金沙柚LNC光谱监测模型,采用不同试验点的数据检验模型。【结果】金沙柚LNC、NDVI和NDRE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表现为递增趋势;PPS和ASD测定的NDVI、NDRE间拟合的决定系数(R2)依次为0.909 5和0.900 5,PPS和RapidSCAN测定的NDVI、NDRE间拟合的R2依次为0.954 3和0.900 2,证明PPS的测定结果与ASD、Rapid SCAN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的光谱监测模型的监测效果比生长中期好;PPS测定的NDVIPPS与NDREPPS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温室光环境研究中采用的室内栽培试验手段中所存在的不足,利用Ecotect软件,以螺旋式立柱为对象,模拟了其在温室内外的光环境特征,并与实际测定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Ecotect软件进行光环境模拟,室外的模拟值与测定值之间结果基本一致,室内模拟值略高于实测值.该模拟方法可以更加直观的得到温室内部光环境空间变化特征,为设施作物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油橄榄为试材,分别从气候、栽培管理、遗传因素研究了四川油橄榄主产区花朵败育现象.结果表明:主产区温度均不影响油橄榄花芽分化,但主产区除西昌外,三台、广元、开江的光照、太阳辐射量及降水量与原产地有较大差异,成为油橄榄花芽正常分化、花朵败育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1.
三种室内多浆植物的耐阴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三种室内多浆植物龙骨(Euphorbia trigona)、石莲(Gymnoca lycium)、量天尺(Hylocereusundatus)进行不同遮阴处理,测定其在不同光处理下的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变化。比较三种多浆植物耐荫性特点,将三种植物的耐阴能力进行排序为:龙骨>量天尺>石莲。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活虫捕捉,预测田间种群发生规律,了解田间种群抗性发生动态,通过韭菜迟眼蕈蚊在4科9种不同寄主上的产卵趋性和对6种不同颜色LED光趋性测定,获得最佳寄主与光源,结合韭菜迟眼蕈蚊采集笼制备与野外田间应用,成功获得活虫。韭菜迟眼蕈蚊在马铃薯上产卵量最大,为93.56粒,占产卵总量的45.27%,且对绿色光趋性最强,诱虫量达26.75只,占全部诱虫量的40.38%。在韭菜迟眼蕈纹采集笼的野外应用中,露地捕虫量为700~800只,温室100~200只,大棚300~400只。  相似文献   

13.
喀左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8.3℃,降水量500.9 mm,日照时数2 869.7 h,年太阳辐射量为588.7 J/m2,≥10℃积温3 480℃,无霜期145 d.  相似文献   

14.
<正>甘肃省天祝县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属寒冷高原性气候,无霜期短,气候凉爽,太阳辐射紫外线透过量大,各种土传病原菌少,虫口密度小,病虫害发生轻微,是生产夏季冷凉型高原夏菜的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花境下垫面、水泥地下垫面、湿裸地3种不同下垫面太阳辐射、气温、地温、风速、气压5个小气候因子的测定,结果显示花境下垫面小气候舒适度更高,间接证明花境作为园林植物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充分改善园林小气候,创造舒适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6.
某些苹果品种花粉量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之胜 《北方果树》1992,(4):14-14,21
花粉是植物的重要器官之一。有关苹果品种花粉的形成过程、形状、结构、大小等前人已做了大量研究。花粉量是果树的重要性状之一,陈清西测定了几种柑桔的花粉量,并探讨了花粉量与果实性状的相关性。苹果的花粉量至今未见报道。本项研究目的是测定苹果不同品种的花粉量,为拟定苹果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虽然在过去的45年中有数十名研究者对苹果树的二氧化碳同化作用进行过许多测定,但是关于气候因子对苹果叶光合效率的影响方面的知识仍然稀少。而且不同来源的实验结果经常互相矛盾。例如某些研究者曾报导在光合率和太阳辐射之间在整个白天存在普遍的相关性,而另一些研究者则宣称光合率常常受到抑制。用于实验的叶片所处的实际情况很少测定过,周  相似文献   

18.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居住区场地的分析主要是以对周边使用人群、用地范围、周边环境的分析为主。对于居住区场地的科学分析,尤其是在日照时间分析与太阳辐射分析方面的研究还属于初级阶段。文章就Ecotect Analysis在居住区场景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为主题,以北京市某居住区项目为例,对建筑阴影、日照时间与太阳辐射对居住区场地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证,最终确定Ecotect Analysis的科学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9.
LED不同光质对洋桔梗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切花洋桔梗组培苗为试材,采用LED红光、蓝光、绿光及无色光进行不同光质配比组合,对组培苗增殖量及增殖率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红蓝复合光(2RB)处理的组培苗增殖量最高,为42.7123株/瓶,红蓝复合光(1RB)处理的组培苗增殖量较高为36.1429株/瓶,蓝光(B)处理的组培苗增殖量最低,为20.7143株/瓶.红蓝配比光(2RB)处理的组培苗增殖率是蓝光处理的2.062倍,是对照组日光灯处理的2.047倍,是红蓝复合光(1RB)处理的1.181倍.因此,红蓝配比光(2RB)是洋桔梗组培苗增殖阶段的最佳光源.  相似文献   

20.
果树秋季采果后,虽然由于日照变短、气温变低等影响着果树营养物质的同化、吸收和合成强度,但此时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光中散射光的比例增加,而且由于呼吸强度变低,果实采收,新梢停长,光合产物几乎近于纯积累。因此,采果后保护叶片完好,防止叶片早衰,维持叶片较强的光合功能,可以明显增加营养的积累和贮备,起到扶养树体和促进翌年生长发育的作用。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