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淮安地区枣树的主要害虫发生种类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危害枣树的主要害虫有枣芽象甲、枣尺蠖、枣粘虫、桃蛀螟、黄刺蛾及球坚壳虫等6种,并初步摸清了这些害虫的发生规律,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5个枣品种叶片过氧化物酶与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江苏省目前主栽的5个枣品种叶片的过氧化物酶与酯酶同工酶的酶谱进行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法对其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月测定枣树叶片的过氧化物酶与酯酶,其谱型稳定,重复性好;(2)5个供试枣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共显现3种谱型,5条酶带,酯酶共显现4种谱型,14条酶带;(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冬枣是较其他4个枣品种亲缘关系最远的品种,泗洪沙枣与蜂蜜罐的亲缘关系最近,蚂蚁枣与泗洪大枣介于冬枣与蜂蜜罐之间, 泗洪大枣与泗洪沙枣的亲缘关系较远,是2个不同的枣品种.  相似文献   

3.
以转Bt基因南林895杨树叶片饲喂杨扇舟蛾,研究 Bt 毒蛋白对害虫体内代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酯酶和羧酸酯酶明显受到抑制。中肠酯酶活性在取食 4 ~ 48 h 内持续下降,羧酸酯酶活性在前期 4 h 有所上升但随后持续下降。多功能氧化酶活性从 24 h 起,受抑而下降,但不显著。谷胱甘肽 S - 转移酶活性在前 36 h 内波动不大,48 h 后显著受抑。乙酰胆碱酶的活性无明显受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12 h 后略升高,然而在取食 12 ~ 48 h活性持续下降,与之相反,过氧化物酶活性在 4 ~ 48 h呈上升状态。过氧化氢酶活性在 4 ~ 12 h 呈下降状态,24 ~48 h呈上升状态。转 Bt 基因杨树主要通过抑制酯酶和羧酸酯酶并扰乱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协调作用干扰害虫的正常生理代谢,起到杀虫作用。  相似文献   

4.
陕西枣树病虫防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是我国红枣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红枣生产得到迅猛发展,面积达8万多公顷,产量约1.3亿kg。红枣已发展成为我省一大支柱产业,并在黄河沿岸诸县脱贫致富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枣树病虫害的猖撅流行严重制约着红枣的优质丰产,现就当前陕西枣树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对策,谈谈笔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1枣树病虫害主要种类1.1主要种类据我们调查,陕西枣产区枣树病虫害计165种,其中害虫155种(不包括红蜘蛛),病害10种。害虫占全国(290种)枣树害虫种类的53.45%。陕西枣产区严重危害的病虫害种类…  相似文献   

5.
陕北枣树主要害虫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陕北黄河沿岸枣树害虫的调查发现,原来的常灾性害虫枣尺蠖、枣镰翅小卷蛾、桃小食心虫、枣飞象等继续蔓延成灾,以往被认为次要的虫种如蚱蝉、大球胸象、黑绒金龟及日本蜡蚧等已上升为主要虫种。本文根据上述8种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已有的技术成果及群众的防治经验,结合陕北当前枣树生产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木材白腐菌在分解木质素的过程中会产生非特异性的分解木质素结构的酶系统,这些酶系统主要包括细胞外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MnP)、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LiP)]和细胞外酚氧化酶[漆酶(laccase)].因此,在生物修复方面,白腐菌能够有效地降解废水和土壤中难被降解的多氯联苯、多环芳烃、DDT、染料、炸药和其他氯化物、叠氮化合物等.  相似文献   

7.
枣树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金昌芝(方城县林业局)根据多年观察,方城县枣树绝产的主要原因是枣粘虫和桃小食心虫危害。从1986年开始,我们定点进行试验观察,摸索出了这两种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1枣粘虫发生规律枣粘虫,属鳞翅目,卷蛾科,主要危害叶片...  相似文献   

8.
陕西黄河沿岸枣区害虫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了陕西省黄河沿岸枣树害虫种类和危害情况,结果发现危害枣树的害虫有64种。其中鞘翅目害虫和鳞翅目害虫分别为21种和17种,分别占32.8%和占26.6%,这两类害虫占全部害虫种类一半以上。枣飞象在陕北枣区发生严重,造成植株二次抽梢,推迟开花和结果,影响果实如期成熟。绿盲蝽在渭北沿黄区域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9.
太谷县是山西省红枣主产区。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改变、栽培模式单一和感病寄主增加,导致枣树害虫发生日趋严重。通过在该县调查、分析,介绍了该县枣树主要害虫以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欧李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叶果生理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欧李同工酶在数量性状遗传变异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113份同一生境条件下野生欧李实生群体材料的叶片进行了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同时对同工酶酶量大小(酶带宽窄)与叶片和果实生理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欧李实生群体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共分为7种酶谱类型,谱带数量最...  相似文献   

11.
陕北枣林土壤动物与枣林健康及其害虫生态调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枣林土壤动物与枣林健康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枣林土壤动物与枣林害虫生态调控的关系,并根据陕北枣林害虫类群,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和生态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2.
枣树低产林改造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造成成龄枣树低产的原因,提供了沙土类型区枣树低产林改造的关键性技术:科学调控水肥、增加树体营养;对衰老树刺激多年生隐芽萌发新生枣头,培养青壮年结果母枝(3~7a生枣股),增加结果能力;通过人工修剪措施或化学调控技术对花果进行量化管理,提高单产和果实品质;可持续综合控制病虫危害;对新技术进行组装配套,提供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3.
Even though agronomists have considered the spatial root distribution of plants to be important for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in agricultural intercropping, few experimental studies have quantified patterns of root distribution and their impacts on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in agroforestry systems.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ot distribution and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between intercropped jujube tree (Zizyphus jujuba Mill.) an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inn.) in Hetian, south Xinjiang province, northwest China. Roots were sampled by auger in 2-, 4- and 6-year-old jujube tree/wheat intercropping and in sole wheat and 2-, 4- and 6-year-old sole jujube down to 100 cm depth in the soil profile. The roots of both intercropped wheat and jujube had less root length density (RLD) at all soil depths than those of sole wheat and jujube trees. The RLD of 6-year-old jujube intercropped with wheat at different soil depths was influenced by intercropping to a smaller extent than in other jujube/wheat intercropping combinations. 6-year-old jujube exhibited a stronger negative effect on the productivity of wheat than did 2- or 4-year-old jujube and there was less effect on productivity of jujube in the 6-year-old system than in the 2- or 4-year-old jujube trees grown in monoculture. These findings may partly explain the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effects in jujube tree/wheat agroforestry systems.  相似文献   

14.
大棚内栽培桃树与露地果园生长的桃树病虫害种类与发生特点有所不同,通过对大棚栽培桃树病虫害调查,查明主要病虫害的种类与发生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棚桃树主要病虫害种类共有20种,其中病害6种,虫害14种,主要的必须进行防治的病虫害有桃细菌性穿孔病、桃流胶病、桃根癌病、桃蚜、桃粉大尾蚜、山楂红蜘蛛、桃潜蛾、小绿叶蝉8种。通过对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的观察,总结出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15.
枣裂果原因与预防措施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是北方经济林发展的主要树种,但由于裂果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商品价值,给生产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从裂果的种类、症状、时期3个方面对裂果发生的机理进行了阐述,并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枣裂果的原因,归纳了8种导致裂果发生的因子。同时总结了防治枣裂果的具体措施,如:选育抗裂品种、保持中庸树势、喷洒钙化物、适当采用新型避雨棚等,为预防枣裂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枣园生态系统中主要害虫、天敌生态位及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太谷地区枣园生态系统中主要害虫、天敌的时间、空间生态位及不同营养层物种间竞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用相同资源的物种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生态位重叠和种间竞争现象。枣园间作物(或杂草的有无)和用药与否对时间生态位的宽度有明显的影响,但对生态位重叠与种间竞争的大小以及空间生态位的宽度没有影响;明确了害虫与天敌在时间与空间序列上的分布变化规律,为枣树害虫的综合生态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枣园害虫生态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枣园有害生物防治的历史,介绍了生态控制的概念、害虫生态控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枣园害虫生态控制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害虫生物防治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三种组培枣树气孔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报道了组培枣树大田苗与原种枣树大田苗在气孔性状上的差别。研究表明:三种枣树中骏枣组培苗的气孔密度与原种苗的气孔密度差异最小,狗头枣的差异最大;气孔长度狗头枣组培苗与原种苗的差异最大,木枣的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了 解杏树林 害虫的 为害与 发生 规 律, 给 防 治提 供依 据, 采用 标 准地 方法 对 不同类型的 杏扁林进 行了系 统调查。 结果表明 , 杏树林 害虫群 落共有6 目25 科55 种, 优势 种集中于蚧虫 、蚜虫、卷 叶蛾等 类群及天 幕毛虫、 舞毒 蛾等 。树 木 年龄 可 影响 害 虫 群落 的 组 成、优势种数 量及危害 程度 。管 理水 平 对 害虫 发 生 有明 显 影响 , 一 般 管理 水 平高 者, 害 虫 种类 少、危害较轻 。杏树林 害虫的 年发生规 律 是发 生周 期 短、优 势 种高 峰期 出 现早 、为 害期 集 中、群落凋落 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