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蚕桑产业是吕合镇的传统产业,是一个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的优势产业.从2001年起,吕合镇党委、政府认真分析镇情,结合资源优势,反复研究、论证,提出把蚕桑产业作为该镇继烤烟之后的又一项经济支柱产业来培植,将蚕桑生产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并进行了蚕桑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通过抓蚕桑专业村、重点户、优质蚕桑示范基地建设等方式,引导、鼓励农民大力发展蚕桑产业,为吕合镇的蚕桑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方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楚雄市吕合镇地处云贵高原,滇中腹地,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17.8℃,最高温度33℃,年日照时数2351h,年降雨量834mm,雨水集中在5~10月,年相对湿度64%,全年无霜长达290d,1年可饲养4次多丝量春用蚕种。土壤多呈微酸性,pH值在5.5~7,吕合镇是蚕桑生产的"天然温室",比较适宜发展蚕桑产业。1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蚕桑产业是楚雄市东瓜镇的传统产业,是一个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的优势产业。从2001年起,镇党委、政府认真分析镇情,把发展蚕桑业作为该镇的主要产业来抓。到2010年底,全镇有桑园面积297 hm2,投产面积290.9 hm2,全年发放蚕种6 600张,产茧202 t,产值603万元,蚕桑产业已成为该镇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4.
正略阳县是陕西省蚕桑基地县之一,在历届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蚕桑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蚕桑产业在略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十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农村经济多元化演变、蚕桑产业自身管理体制与市场利益分配机制矛盾等问题影响,使我县蚕桑产业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挖桑、毁桑、弃管现象严重。近期我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原养蚕村、组、农户对蚕桑产业发展进行了认真调研,结合当前产业扶贫政策、机遇,就恢复蚕桑  相似文献   

5.
蚕桑产业是云南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云南省依托资源优势,采取有力措施,把蚕桑产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主要工作来抓,指导和扶持农民种桑养蚕,把蚕桑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培植,蚕桑产业已逐步成为云南省又一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普洱市作为蚕桑产业发展新区,因缺乏蚕业科技人才,不能及时有效地培训农民,蚕农科学生产意识淡薄,桑园管理和养蚕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直接影响了桑叶的产量质量,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低,影响了蚕农对桑园的投入和管理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农民对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在对普洱市蚕桑产业生产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增加蚕桑产业科技投入、加大培训力度、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依靠科技搞开发选准产业上规模●李蔚全南县是全省三个蚕桑大县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蚕桑生产作为一项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来抓,坚持“依靠科技,系列开发,主攻单产,力增效益”的经营战略方针,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三高”蚕桑产业的创业之路,形成了具有...  相似文献   

7.
<正>截至2021年底,芒市江东乡蚕桑产业发展已有10个年头,但因多年来产业种植规划不够合理,多种产业争地矛盾突出,劳动力比较缺乏,生产管理不规范,科技水平较低等原因,严重阻碍了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江东乡具备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只要进行科学谋划,样板示范带动,多种模式创新发展,规范管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企业及农户间通力配合、相互支持,定能推动江东乡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蚕桑产业是中国传统优势产业,中国的蚕丝产量占全球产量的70%,蚕丝出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90%以上,蚕丝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强的优势垄断地位,出口创汇位居各类农产品之首。发展蚕桑产业,符合国家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产业"的政策导向。近年来,普洱市委、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蚕桑产业作为周家镇转型发展中的主导产业,成功将经济由"黑"变"绿",在全省同类产业中独树一帜,被四川省农业厅授予"四川省特优蚕茧生产基地"称号。然而,如何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是周家镇党委、政府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实践探索,成功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高台县宣化镇党委、政府把发展壮大玉米制种产业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宣传发动、强化领导、靠实责任、规范合同、加强监管等措施,使玉米制种产业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11.
<正>泾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发展蚕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栽桑养蚕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县委、政府十分重视。经过多年的发展,茧丝绸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之一,蚕桑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蚕桑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优势1.我县蚕桑产业现状全县现有桑园3万亩,养蚕户约1.6万户,全年实养蚕种2.7万盒,产茧量1147.5吨,养蚕农户1.97万,占全县总户数的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海盐县于城镇党委、政府以抓农村成人教育为经济腾飞突破口,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把农民引向富路。几年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先后举办了水稻、蚕桑、农税、农电、企业管理和推广省柴灶、配方施肥、高产模式栽培以及西瓜、食用菌、葡萄种植、甲鱼养殖等10多个门类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80期,累计受训14590人次。占全镇青壮年农民总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沾益县把培育新兴主导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来抓,努力实现由少数产业支撑向多种类产业拉动转变。在积极改造提升粮食、烤烟、畜牧三大传统产业的同时,把万寿菊、蚕桑、中药材、泡核桃等产业培育成长为新的优势产业,向着打造曲靖市第一特色农业县目标迈进的同时,为新农村建设增强了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1995年以来,海阳县发城镇党委、政府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把强化财务管理作为深化农村改革、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一近几年来,发城镇的农村经济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农村财务管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村级领导干  相似文献   

15.
蚕桑产业是麒麟区传统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1958年曲靖县丰登公社的蚕桑获国务院周恩来总理的嘉奖。麒麟区发展蚕桑产业具有四大优越条件:一是优越的自然条件;二是良好的社会条件;三是充足的技术力量;四是蚕桑产业自身的特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但由于认识不深、体制不顺、财力不足、产业配套滞后、基地规模小、  相似文献   

16.
蚕桑产业由部经济发达地区向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成为必然趋势,地处我国西部且有传统蚕桑产业优势的千阳县,如何顺应当前国内蚕桑产业发展的大形势,理顺蚕桑产业中的各种关系,做大做强蚕桑产业,为此,笔者通过分析千阳县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众所周知,蚕桑产业是中国传统优势产业,是中国加入WTO后能主导市场的少数优势产业之一,同时又是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的产业。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等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我们预测2010年茧丝绸出口形势会更加严峻。要稳定和发展蚕桑产业,笔者认为,要创新发展蚕桑产业,即以蚕桑生产为主,发展生态桑园和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经济收  相似文献   

18.
发展蚕桑产业既可改善山区单一的种植结构,促进生态平衡,也可为农民提供新的致富途径,是一项优质产业.为进一步推动都安瑶族自治县蚕桑扶贫产业发展,结合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都安瑶族自治县蚕桑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并从养蚕技术、养蚕产业链、政府政策支持和文化传播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江苏省东海县石榴镇党委、政府把蔬菜批发市场建设作为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先后投资600多万元,除在镇驻地兴建了专业蔬菜批发市场外,还在讲习、杨圩、西榴等村开辟了季节性田头瓜菜批发市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云南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把如何提高蚕种质量放在首位来抓,同时加强质量检验管理,加大检验仪器设备投入,建立蚕种质检中心,对所属的家蚕原种场、家蚕普种场、蚕种研究室等部门繁育生产的各级蚕种进行统一管理与检验。并实施了“云南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蚕桑技术规范”。通过2001年农业部蚕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抽样检验,各项指标都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要求,并列为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