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缬氨酸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M.D.Tokach等认为,缬氨酸可能是泌乳母猪高蛋白日粮中的限制性氨基酸.缬氨酸缺乏,可能会限制合成赖氨酸的效用.猪营养学家B.J.Kerr发现,缬氨酸是生长猪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第四限制性氨基酸.美国NRC提出,生长猪日粮中至少应含缬氨酸0.80%,猪体重50~110千克重期间日粮缬氨酸含量减至0.40%.妊娠母猪和泌乳母猪日粮中的缬氨酸含量则分别为0.32%和0.60%.  相似文献   

2.
一、晶体氨基酸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的使用现状 目前,赖氨酸作为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已经被广泛认识,因此,在生长肥育猪玉米一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晶体赖氨酸已经被广大饲料厂和养猪场所接受。在满足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需要以后,根据理想蛋白的原理,我们应该考虑第二、第三限制性氨基酸的满足程度。苏氨酸作为猪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在降低生长肥育猪日粮中大宗蛋白原料含量的条件下,往往得不到满足。  相似文献   

3.
Lewis等(1979)认为,色氨酸与赖氨酸在以玉米为基础的生长猪日粮中具有共同等的限制性,但关于生长肥育猪色氨酸需要量的资料却很少。我们用间接氨基酸氧化试验对喂以玉米三明胶日粮的生长猪,测定了色氨酸需要量。试验中用公猪代替了小母猪或阉公猪,因为前者对日粮色氨酸水平的变化较敏感,且每单位增重中沉积的胴体蛋白质较多。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的利用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粮中氨基酸的组成,日粮氨基酸组成与猪的氨基酸需要越接近,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就越高。据英国ARC(1981)估计的生长猪氨基酸需要量,在玉米—豆饼型日粮中色氨酸是继赖氨酸和蛋氨酸之后的第三限制性氨基酸。因此,在玉米—豆饼型日粮中添加色氨酸成为提高日粮蛋白质利用率的措施之一。现在市场供应的色氨酸都是DL-异构体,而有关D-异构体对猪的生物活性方面的资科很有限且差异大,Shelton等(1951)及Thompson等(1952)作了用DL-色氨酸喂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母猪比过去猪种具有更高的产仔率和泌乳性能,因而对营养摄入要求更高,例如饲料中氨基酸需增加,并以一定比例添加。缬氨酸(Valine,Val)是这些氨基酸中的一种。一些研究学者认为Val是泌乳母猪日粮中的第三种限制性氨基酸。前人研究的缬氨酸∶赖氨酸(lysine,Lys)的比值结果不一,主要分布在(0.45~1.44)∶1范围内。一项研究优化了仔猪生长对Val和Lys的需  相似文献   

6.
蛋白饲料中氨基酸缺乏会降低蛋白质利用率和猪的生长性能。赖氨酸是谷物和豆饼基础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是木薯和豌豆基础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欧洲木薯豌豆日粮使用比较普遍。一种日粮中限制性氨基酸可能有几种,其中一种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另一种或数种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猪日粮中第二限制性氨基酸通常是色氨酸和苏氨酸。  相似文献   

7.
冯尚连 《饲料广角》2009,(15):26-27,40
近年来,蛋白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给饲料成本带来不少的压力。目前,饲料工业正逐步朝着绿色、健康、安全方向发展,为了降低饲料成本,节约蛋白质原料.降低动物应激.减少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人们利用理想蛋白质模式.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来配制低蛋白质日粮。但合成氨基酸的应用.会导致日粮中支链氨基酸特别是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缺乏。Sohwedel等(2006年)研究表明.在泌乳期平均日失重1.20kg的高产母猪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缬氨酸为第3限制性氨基酸。因此.支链氨基酸的合理配比对于猪的正常生长发育、泌乳、免疫功能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金银 《饲料广角》1999,(4):16-18,8
对于仔猪玉米-豆粕型低蛋白日粮的限制性氨基酸及其限制性序列认识尚不一致。Russell等(1983)给始重14和23Kg的仔猪分别饲喂粗蛋白含量为16和12%的补加赖氨酸的玉米-豆粕型日粮,28d和更长的生长试验表明色氨酸和苏氨酸不是一种限制性氨基酸;并且,他们发现在负对照日粮中,异亮氨酸不是一种限制性氨基酸,但蛋氨  相似文献   

9.
《猪业科学》2017,34(2):28-28
<正>缬氨酸(Val)被认为是猪玉米-豆粕日粮中的第五个限制性氨基酸。商品饲料会添加过量的亮氨酸(Leu)以弥补由于缬氨酸被氧化所引起的缬氨酸缺乏。该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日粮中亮氨酸和缬氨酸浓度的增加对仔猪的影响。试验对象为44日龄的杂交(大白×长白)公猪(n=75),平均初始体重为13.5?kg,将其中的3头在试验开始前进行屠宰,以确定它们的平均初始化学组成。首先将含缬氨酸的饲料用  相似文献   

10.
哺乳母猪的氨基酸营养正受到养猪学者的极大关注。目前已确定哺乳母猪每日赖氨酸的需要量,在玉米-大豆日粮中赖氨酸为第1限制性氨基酸。除赖氨酸外,其它各种重要氨基酸的需求,以及这些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例,对哺乳母猪获得最大的泌乳量和最小机体组织损失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确定哺乳母猪日粮中氨基酸的水平,就要求饲养者记录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仔猪断奶重以及哺乳天数。通常在猪日粮中补充盐酸L-赖氨酸以降低饲料成本和含氮物的排泄量。然而,猪日粮中加入盐酸L-赖氨酸改变了其它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例。研究结果表明,缬氨酸、苏氨酸(羟…  相似文献   

11.
一、晶体氨基酸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的使用现状 目前,赖氨酸作为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已经被广泛认识,因此,在生长肥育猪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晶体赖氨酸已经被广大饲料厂和养猪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通常饲喂生长猪的玉米豆粕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如果,这种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减少2%,添加赖氨酸之后,仍可达到正常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再进一步降低蛋白质水平,就会出现其他氨基酸的不足。含12%蛋白质的玉米豆粕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其次便是色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水平都处于临界点,而其它氨基酸则多于需要量。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确定,用含12%蛋白质并以赖氨酸强化的玉米豆粕日粮饲喂生长猪时,有哪些氨基酸是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13.
玉米和豆饼粉是用于猪营养研究和生猪饲养的基本日粮成分。这些日粮的氨基酸组成表明,赖氨酸属于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它氨基酸则表现不同程度的过量。研究人员提出,由于将过剩氨基酸中的非必需氮转化为尿素需要消耗能量,因此改进生长猪日粮氨基酸平衡就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还有研究人员则报道,通过利用多种蛋白质减少氨基酸的过剩,挺高了试验猪的生长速度;但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则未能提高生长速度。低蛋白添加氨基酸不起作用的原因可能是,蛋白质含量降低到了推荐量以下可能限制了非必需氮的含量。另外,减少日粮中豆饼粉用量会使日粮中钾的含量下降,因为豆饼粉中钾的含量差不多是玉米的7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效、绿色、安全"已成为国际饲料工业的发展趋势.为节约蛋白质饲料,降低饲料成本,减轻动物应激并减轻环境污染,人们利用理想蛋白质模式,添加合成氨基酸来配制低蛋白日粮(刘超,2004).合成氨基酸的应用,将导致日粮中支链氨基酸特别是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缺乏.在蛋鸡玉米-豆粕型口粮中,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是第三限制性氨基酸(袁森泉,1990).支链氨基酸的足量和合理比例供应对家禽的正常生长发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结构单元、也是生猪生产的必需营养成分。在10种必需氨基酸中,一般认为赖氨酸是猪的玉米、玉米-鱼粉、玉米-肉骨粉和低蛋白玉米-大豆饼粉饲粮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色氨酸是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了提高猪氨基酸需要量的准确性,还需了解饲料中氨基酸的利用率。利用率的定义是:蛋白质中某种氨基酸能用于动物生长、发育和维持的那一部分。业已报道过若干种测定饲料中氨基酸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效、绿色、安全”已成为国际饲料工业的发展趋势。为节约蛋白质饲料,降低饲料成本,减轻动物应激并减轻环境污染,人们利用理想蛋白质模式,添加合成氨基酸来配制低蛋白日粮(刘超,2004)。合成氨基酸的应用,将导致日粮中支链氨基酸特别是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缺乏。在蛋鸡玉米一豆粕型日粮中,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是第三限制性氨基酸(袁森泉,1990)。支链氨基酸的足量和合理比例供应对家禽的正常生长发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苏氨酸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氨酸(Thr)自1935年从纤维蛋白水解的产物中分离和鉴定出来,并证明是最后发现的必需氨基酸(EAA).此后,人们对Thr的营养代谢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通常认为,在猪的实用日粮中,Thr是第二或第三限制性氨基酸.随着赖氨酸(Lys)、蛋氨酸(Met)合成品在配合饲料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Lys、Met不再是常规型日粮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Thr在猪日粮中的缺乏,对猪的生产性能的影响也日渐突出.Hansen等(1993)研究表明,在低蛋白高粱-豆粕基础日粮中添加合成Lys后,Thr成为生长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因此,对Thr的营养代谢的进一步探讨也显得极为必要,本文特对Thr的应用作一综述,以便有效的指导饲料生产.  相似文献   

18.
配制优质的猪饲粮,不可完全靠饲粮中粗蛋白水平,而需要确定猪饲粮中第一限性氨基酸—赖氨酸的最小用量。如果配制的不是玉米、豆饼型饲粮,这一点显得格外重要。猪饲粮中的第二和第三限制性氨基酸,一般认为是苏氨酸和(或)色氨酸。研究表明,苏氨酸是籽用高梁、大麦和小麦中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以及玉米中的第三限制性氨基酸。然而猪苏氯酸需要量的试验报道甚少。不同文献资料提出的前仔猪苏氨酸需要量相差甚大。甚至NBC多年来还逐渐降低了仔猪苏氨酸的需要量。NRC标准中5~10千克仔猪苏氨酸需要量,1968年为0.70%,1978年为0.62%,1977年为  相似文献   

19.
猪苏氨酸营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氨酸通常是猪的第二或第三限制性氨基酸,对其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猪日粮中添加合成苏氨酸,可提高其生产性能,节约日粮蛋白质,增加养猪效益。本文综述了苏氨酸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并介绍了苏氨酸在猪生产中的应用和猪对其需要量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苏氨酸(Thr)是猪的第二或第三限制性氨基酸,它在动物体内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如促进生长、提高免疫机能等;并且添加Thr可以更好地平衡日粮氨基酸,使氨基酸比例更接近于理想蛋白质从而降低猪对饲料中蛋白含量的要求。Thr这些作用使其在饲粮中的添加愈来愈重要。本文就Thr的代谢途径、生理作用、猪Thr需要量等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