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2.
球花石斛人工授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表明球花石斛通过人工异花授粉才能结实,同株异花在开花后第3、5、10 d授粉的座果率依次为43%、52%、15%,异株异花相同时间授粉的座果率依次为45%、54%、18%,两者座果率差别不大;花开后第3~10 d都能人工授粉,但以花开后第5 d左右授粉的座果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2个8年生攸县油茶优良无性系为试材,研究了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去雄不授粉及自然授粉四种授粉方式对其坐果率、落果动态及果实生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攸县油茶不同授粉方式的坐果率有差异,坐果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异花授粉自然授粉自花授粉去雄不授粉。四种授粉处理的落果高峰期均出现在授粉后两个月内,其中以去雄不授粉落果率最高,异交落果率最低。果实横、纵径生长规律均呈现单"S"曲线,授粉4个月以后,异花授粉处理果实的横、纵径均大于其他3个处理。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不同授粉方式对岑溪软枝油茶家系林座果率的影响,采取异株异花授粉、同株异花授粉、同花人工授粉、同花授粉、对照5种不同方式对岑溪软枝油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岑溪软枝油茶异株异花授粉处理的座果率最高,为43.33%~63.33%,显著高于其他4种处理。油茶为自交不亲和物种,可通过人工异株异花授粉提高座果率的方式改善岑溪软枝油茶家系林花多果少、产量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燕红、燕丰、燕昌等 10个板栗品种雌花的自花授粉 ,不授粉 ,人工定向授粉试验结果的对比 ,来探讨板栗授粉后结实的情况。结论为 :1 板栗不授粉不结果。 2 套种授粉 ,板栗异花结实率比自花结实率显著提高。 3 自然状况下板栗杂交亲合力增强 ,但果实大小不一 ,良莠不齐。 4 板栗建园必须配置好授粉树 ,并配以人工辅助授粉才能实现丰产  相似文献   

6.
苹果的落果高峰每年主要有两次 ,一次是花后 1~ 2周 ,另一次是花后 3~ 6周 ,又称“6月落果”。主要原因是授粉、受精不充分 ,树体贮藏营养少 ,修剪不当造成。生长过旺以及干旱、春寒、冬季低温不足等影响同化养分的形成 ,从而引起落果。为提高苹果的座果率 ,针对每个果园的具体情况 ,我们试验和总结了几项花前、花后的管理技术措施 ,取得了明显效果。1 配置授粉树及高接授粉枝苹果属异花授粉植物 ,大多数苹果品种的自花结实率很低。如果授粉树配置不当 ,会造成授粉、受精不良 ,影响苹果的座果率及产量。没有授粉树或授粉品种配备不当以及…  相似文献   

7.
不同杏品种花粉对金光杏梅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金光杏梅自花授粉坐果率为0,说明金光杏梅自花不实,属异花授粉结实果树。用金太阳、新世纪、二花糙、八达杏、凯特5个杏品种花粉进行授粉,坐果率分别为14.2%、11.7%、10.8%、8.3%、8.3%,均极显著地高于自花授粉和自然授粉处理的坐果率,认为上述5个杏品种可作为金光杏梅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8.
以5个杂交榛子主栽品种为试材,进行花粉活力测定及自花和异花授粉后花柱的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1-21的花粉活力最高,异花授粉亲和力最强,最适合做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9.
正梨树为自花结实率低的果树,合理配置授粉品种和辅助授粉,合理疏花疏果和果实套袋对提高梨果产量、提高商品果率具有重要意义。经人工授粉后,一般可增加产量15%~20%。本文以河北威县梨树管理实践为依据,总结出几项梨树花期管理关键技术。1人工辅助授粉1.1辅助授粉的原因梨的绝大多数品种自花不实,或自花结实率低。如果建园时忽略了授粉树的配置,或授粉树配置不合理,尤其是处于初果期的梨园,当花期遇有大风、干  相似文献   

10.
巴旦杏授粉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英吉沙县巴旦杏4个主要品种纸皮、鹰嘴、双果、麻壳的开花物侯学、授粉生物学研究得出:同一栽培区4个主栽品种的花期是一致的;自花授粉几乎不座果或座果率低,异花授粉亲和性良好;花期的浮尘天气影响其授粉;人工养蜂授粉可使巴旦杏座果率与人工异花授粉座果率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7种新记录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7种江西新分布的植物,即小叶南烛Vaccinium bracteatum var. chinense (Lodd.) Chun ex Sleumer、仿栗Sloanea hemsleyana (Ito) Rehd. Et Wils.、厚叶石斑木Rhaphiolepis umbellate (Thunb.) Makino、狭叶黄牛奶树Symplocos laurina (Retz.) Wall. ex G. Don var. bodinieri (Brand) Hand.-Mazz.、深圆齿堇菜Viola davidii Franch.、光枝米碎花Eurya chinensis var. glabra Hu&L. K. Ling、菱叶菝葜Smilax hayatae T. Koyama。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稳定可靠的野杏SSR-PCR反应体系,以3个野杏无性系170号、240号、263号和1个西伯利亚杏无性系50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野杏SSR-PCR反应的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DNA模板浓度、引物、dNTP、Mg2+、Taq聚合酶。野杏SSR-PCR最佳反应体系(总体积20μL):dNTPs 0.45 mmol/L、Mg2+2 mmol/L、Taq酶1.125 U、引物0.125μmol/L、DNA模板20 ng。选用引物X128和60个野杏样木对该体系进行稳定性验证,扩增产物集中在100~200 bp,稳定度高,多态性良好,该体系可应用于野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3.
永嘉早香柚授粉及保水措施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永嘉早香柚的低产原因和降低内裂果措施。进行了授粉和保水措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授粉能有效提高永嘉早香柚的座果率;授粉配合保水措施能有效降低永嘉早香柚的内裂果和裂瓣率。  相似文献   

14.
10种观赏竹秋季滞尘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时间、高度和方向3个方面对福州市江滨大道的10种观赏竹在秋季的滞尘效应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大小排序为银丝大眼竹>早园竹>绿槽毛竹>斑竹>唐竹>人面竹>泰竹>鼓节竹>青丝黄竹>黄金间碧竹,其中银丝大眼竹的滞尘量是黄金间碧竹的4.63倍,与竹种叶片大小、分枝方式和栽植形式相符合;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在距离地面150 cm处高于距离地面200 cm处,尤以银丝大眼竹、早园竹、绿槽毛竹和鼓节竹差异极显著,而在同一高度,银丝大眼竹滞尘效应最高,黄金间碧竹效应最低;各个竹种不同方向滞尘量存在差异,与秋季风向、竹种栽植位置和车辆行驶方向有关。  相似文献   

15.
半干旱区沙地矿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榆林沙地矿区为例,通过3个试验研究,探讨了半干旱区沙地矿区植被恢复技术。结果为引进樟子松、沙地柏更新改造原有植被,可增加防护植被类型,改变林分结构;以北沙柳为例,平茬可以更新加快灌木生长发育,改变衰老长势,春季平茬效果好于秋冬季;沙地柏、紫穗槐、北沙柳、樟子松等林分消耗利用水分较少,可作为较好的防风固沙林类型,而塔落岩黄耆、柠条、沙蒿耗水量较大,不适宜大面积营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包括:2个种的补充记载,3个新名,4个天然杂种,5个新组合,11个新异名和2个新种。  相似文献   

17.
丛生竹无性繁殖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近两年来,对分布云南境内用途较广的近20个丛生竹种进行了多种方法的无性繁殖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节间切口埋秆法(包括带蔸和不带蔸)和竹苗分株育苗法,其育苗成活率可达70%以上;龙头竹、黄金间碧玉、佛肚竹、绵竹等,用枝条扦插法育苗也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生长素类药剂对龙竹、慈竹、绵竹等竹种的次生枝以及黄金间碧玉、油勒竹、甜龙竹的主枝有促进生根的作用,生根率可比对照提高20%~40%。  相似文献   

18.
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普文试验林场思茅松种子园开展了 16个无性系的雌雄球花空间分布特性及人工辅助授粉的研究 ,结果表明 :各无性系间雌雄球花数量及雌雄比均差异极显著 ,存在偏雌偏雄的变异 ;雌雄球花数量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在垂直方向上 ,79%以上的雌球花分布于树冠的中上部 ,80 %的雄花分布在树冠的中下部 ;在水平方向 ,东、西、南、北 4个方位球花数量的分布基本一致。种子园的落花现象比较严重 ,且不同无性系的落花率不同 ;人工辅助授粉有助于雌球花的保存和座果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几个丛生竹开花授粉特性及麻竹苗期初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麻竹、绿竹、大头典、吊丝单、撑篙竹几个丛生竹种进行开花生物学特性观测和人工授粉;对麻竹进行苗期选择.结果表明:麻竹花雌雄蕊异时成熟,柱头和花粉发育良好,易于授粉;绿竹属3个竹种竹花雌蕊退化,花粉少或无,授粉困难;撑篙竹花雌雄蕊同时成熟.2002~2003年、2003~2004年分别收获麻竹种子388粒、麻竹种内和麻竹×绿竹种子1 495粒,育苗成苗率分别为32.5%,36.5%.19个月龄的麻竹实生苗平均每丛发笋量为8.89秆,平均竹高187.08 cm,平均地径1.66 cm;在竹高、地径方面占优势的群体发笋数量中等.  相似文献   

20.
连续5年在樟子松种子园3个小班进行施肥、灌水、人工辅助授粉,结果表明:在树龄10年生时,施肥可提高母树生长量2.3%~7.1%;灌水对母树生长和结实无显著促进作用,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球果产量46.6%.待母树树龄12年生后.上述措施可不必再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