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是保护棉农收入的一项惠农政策,也是提高棉农植棉积极性的一项重要举措。首先,从理论出发探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收入的影响机制,揭示影响棉农收入的主要因素。其次,以新疆玛纳斯县为调研地区,以棉农为调研对象,以446份棉农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棉农收入的因素。结果表明:是否外出务工、补贴领取金额、种植规模和受教育程度对棉农家庭纯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种棉劳动力比值和种棉年限对棉农家庭纯收入没有影响。最后,为确保棉农种棉收入和推动新疆棉花产业健康发展,基于实证结果,从加大农户素质教育培训力度、拓宽棉农增收渠道和提高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效率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南疆棉农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南疆地区农户棉花生产中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化学品的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化肥施用量状况、农药配制状况、地膜回收程度受农户个体信息影响较小。其中,化肥施用量状况受家庭人口数、种植面积、是否从化肥销售人员处了解信息、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对土壤状况的认知、对造成污染的认识、对化肥价格的认知等变量影响较大。能否看懂说明书、对选购农药毒性的了解程度、是否了解禁用农药、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对农药配制状况影响较为显著。家庭纯农人口数、地膜面积、种植模式、是否接受过培训均对棉农地膜回收有着显著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鼓励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污染宣传力度、对农资店主的行为进行规范等。  相似文献   

3.
陈晨  石晶 《贵州农业科学》2016,44(2):195-198
为促进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参考,基于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375位维吾尔族棉农的调查数据,分析少数民族棉农采用机采棉意愿的影响因素,探讨其采用机采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少数民族棉农的文化程度及家庭农业种植面积与其采用机采棉的意愿呈正相关,棉农的年龄和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其采用机采棉的意愿呈负相关,男性棉农采用机采棉的意愿强于女性棉农.机采棉的经济效益不显著、政府扶持力度不足、棉农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与棉农的土地规模较小是阻碍少数民族棉农采用机采棉的主要问题.应加强对机采棉的政策扶持,加强对棉农的教育与培训、信息服务与技术指导,并积极树立示范户,加大适宜机采棉的棉花品种培育和采棉机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新疆南疆兵团棉农对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补偿意愿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年收入、家庭总人口数、棉花种植面积、是否拥有秸秆还田农机、是否两委成员、兼业收入、周围是否有高学历者、周围是否有高收入者、周围是否有政府工作人员等18个指标对棉农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受偿意愿水平和支付意愿水平的影响,并分别采用碳汇法、直接成本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对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受教育年限、年收入、棉花种植面积、周围是否有高学历者、周围是否有高收入者、周围是否有政府工作人员、是否了解其他技术、是否容易获得政策、是否增加收入9个指标对棉农的补偿意愿水平产生显著影响,较为合理的棉花秸秆资源化利用补偿标准为351.75元/hm2.  相似文献   

5.
宁河县是棉花种植大县,种植面积1.6万hm2,占全县农业土地面积40%.种植棉花已经成为宁河县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使宁河县棉花种植稳产、增产,棉农增收、增效,文章总结了宁河县近年来棉花种植中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参考,基于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375位维吾尔族棉农的调查数据,分析少数民族棉农采用机采棉意愿的影响因素,探讨其采用机采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少数民族棉农的文化程度及家庭农业种植面积与其采用机采棉的意愿呈正相关,棉农的年龄和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其采用机采棉的意愿呈负相关,男性棉农采用机采棉的意愿强于女性棉农。机采棉的经济效益不显著、政府扶持力度不足、棉农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与棉农的土地规模较小是阻碍少数民族棉农采用机采棉的主要问题。应加强对机采棉的政策扶持,加强对棉农的教育与培训、信息服务与技术指导,并积极树立示范户,加大适宜机采棉的棉花品种培育和采棉机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评价棉花产业和棉农经济效益,现根据市场情况对2005年乌苏市农户棉花种植成本进行核算与分析。该农户棉花种植成本核算严格按照2005年市场价格进行核算,主要包括农资成本、农机具成本、水费、人工成本、其他费用五大成本。不包括土地租金、成本利息、土地生产风险金、税金等其他费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疆阿克苏市棉花种植模式、管理方法、产量结构及一些配套技术措施等情况的调查总结,全面了解外因和内因对棉花高产的影响,为当地的棉农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集成技术方案,切实增加植棉效益,增加棉农收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06-2008年3年的棉花主产区调查,明确了中国棉花生产成本与收益的状况,分析了各项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及其影响因素,指出中国棉花生产价格波动巨烈,成本居高不下,植棉效益较低,棉农生产积极性不高,棉花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等问题.提出了中国棉花健康发展对策,即良种配套良法、推进规模化种植,提高机械化水平,以降低成本;国家出台相关措施,以确保棉农合理收益,稳定棉花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10.
硼肥是棉花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棉花缺硼会引起棉花花药干瘪,幼铃脱落,严重影响产量.近几年来,南疆棉田缺硼现象越来越被棉农重视,美国硼砂集团生产的速乐硼和美络硼是南疆地区使用较多的两种硼肥,现就其在棉花上的运用效果并与以往常使用的磷酸二氢钾做对比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1.
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新疆棉田杂草调查结果表明,新疆棉田杂草为中度危害,南疆重于北疆.通过对新疆棉田杂草调查,提出了目前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药剂防治为主导,人工除草为补充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疆超高产棉花需肥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在南疆兵团植棉农场,现行施肥水平已能满足棉花实现超高产对大量元素的需求,限制产量提高的因子不再是施肥量,应从微量元素施用、改善施肥方法及提高精细栽培水平方面入手。一般肥力水平的条田有实现高产的可能,但若要持续高产、稳产,必须培育地力、增加或保持土壤较高的基础肥力。  相似文献   

13.
肥料投入攀升之风不应再长:再论地膜棉高产施肥原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南疆棉花生产迅速发展,肥料投入也不断增加,肥料投入量应该有个限量,应适应棉花的产量水平,还要考虑土壤供肥能力的变化,南疆土壤已不能再说是缺磷少氮的状况了。缺氮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应是第一位的,而磷的问题有了很大的好转,适当调低磷氮比值,减少磷肥的投入量,只会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而决不会影响棉花的产量。地膜棉前期易旺长,后期易早衰,通过施肥与灌水,化调密切协调配合,控制前期的旺长,防止后期的早衰,是地膜棉花高产施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化肥市场价格和销量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新疆11个地州市的12家农资(化肥)经销店在2012~2019年间进行长期定点动态跟踪调查,按月采集化肥价格及销售量信息,综合分析新疆化肥市场价格和销量的变化趋势.[结果]新疆化肥仍以传统的尿素、磷酸二铵为主,两者销售量在化肥中占比为74.61% ~83.03...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棉花合理的化肥减施量和有机肥替代量,筛选化肥减施与有机肥替代最佳模式,为新疆南部棉区棉花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肥和无机复混肥为对照,分析化肥有机替代比例(20%、40%、100%)对棉花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施肥可改善棉花产量构成,提高棉花产量。与无机肥处理(CF)比较,化肥减量20%下施用400 kg有机肥、化肥减量40%下施用800方有机肥处理,通过提高棉花单铃重和衣分,改善棉花产量构成,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处理3、处理4处理棉花产量分别为423.50和403.76 kg/667m 2,比空白处理(CK)增产27.70%、21.75%,比CF处理增产5.81%、0.88%。【结论】新疆南部棉区棉花种植以化肥减量20%、化肥减量40%,即每667 m2基施有机肥400 kg,无机复混肥65.39 kg,追施尿素22.35 kg(每667 m2基肥施用有机肥800 kg,无机复混肥49.04 kg,追肥尿素16.76 kg)较为适宜。处理3、处理4模式(20%、40%的化肥减量)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长远的土壤环境问题考虑,棉花无膜滴灌栽培模式将成为解决南疆棉田地膜残留污染的有效途径。为了探讨南疆地区棉花无膜滴灌栽培模式的可行性,设置27(I1)、36(I2)、45(I3)、54(I4)和63 mm(I5) 5个无膜滴灌灌水定额处理,并以膜下滴灌灌水定额36 mm(I6)作为对照处理,研究土壤水分分布、棉花耗水及产量等对不同灌水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相同灌水定额时,无膜滴灌棉田的土壤含水率低于膜下滴灌;无膜滴灌条件下,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呈增加的趋势;其中I5处理的土壤含水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上升,而I1、I2、I3及I4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在60 cm深处达到峰值,之后随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相同灌水定额时,无膜滴灌I2处理的籽棉产量显著低于膜下滴灌I6处理,减产14.25%。无膜滴灌条件下,籽棉产量随灌水定额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水分利用效率则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逐渐降低。其中,I4处理的籽棉产量最高,与膜下滴灌I6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因此,结合产量水平,棉花无膜滴灌的适宜灌水定额为54 mm,灌水次数以10次为宜,为棉花无膜滴灌制定科学的灌溉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疆三个主要棉区棉花专用肥施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疆南北疆三个主要植棉区进行的棉花施肥技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在南疆以施 N36 0 kg/hm2 ,P2 O5180 kg/hm2 ,K2 O90 kg/hm2 ,微量元素以锌和锰为主 ,可获得高产。在北疆以无机掺混肥和有机 -无机复合肥 ,施肥量以专用肥 875 .0kg/hm2作基肥 ,追施尿素 2 17.5 kg/hm2 ,可获得高产。在施肥方法上 ,南北疆均以氮肥用量的 40 %作追肥 ,其余氮磷钾肥料作基肥的施肥方法产量较高 ,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栽培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棉花种植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棉农的收入也在逐步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研究的是棉花的管理以及高产栽培技术,从肥料运筹、化学控制、适时打顶以及病虫害防治这些方面分析了棉花的管理,从育苗、适时移栽、田间管理以及适时摘花这些方面研究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苜蓿作为优质的高蛋白饲料,被称之为“牧草之王”。新疆作为中国五大牧区之一,人工饲草料地建设滞后,长期以来饲草生产中普遍存在灌溉管理水平差,水肥利用效率低,高投入低产出问题,成为制约新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新疆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大型喷灌机为基础的节水牧草业,迫切需求喷灌苜蓿节水高产优质生产技术。把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喷灌苜蓿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品种选择、地块的理化性状、平整土地、系统管理、种植模式及群体指标、苜蓿各生育期的水肥管理和配套栽培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苜蓿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要点,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性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该技术要点体现了喷灌水肥一体化的技术优势,可为北疆的喷灌苜蓿生产、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农技推广服务和农业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构建以化肥、农药、农膜为主要风险源的生态风险评价与防控模型,基于熵权-集对分析模型尝试评价新疆昌吉州不同县市空间区域耕地面源污染风险等级异质性。结果表明,2004-2017年昌吉州化肥施用总量、农药使用总量和农膜使用总量逐年大幅增加,呈现未来增长态势。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数据的样本调查结果显示,土壤理化性质、质地、结构等多项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恶化。昌吉州耕地面源污染的生态风险强度区空间上主要分布于昌吉州西部的昌吉市、呼图壁县和玛纳斯县,生态风险中度区主要分布于昌吉州中部的阜康市、吉木萨尔县,生态风险轻度区主要分布于昌吉州最东部的奇台县和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研究表明,新疆昌吉州耕地面源污染存在空间格局的生态风险异质性,呈现东、中、西污染聚集且由西向东依次减轻的空间分布规律,耕地面源污染的生态风险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农民传统耕作方式、水文地质条件、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基础状况等因素相关。基于此,运用Bow-Tie模型构建了耕地面源污染生态风险的防控与差异化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