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杏褪绿卷叶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杏褪绿卷叶病是新疆杏产区首例发现的植原体病害。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对发病杏树的叶脉、侧芽进行了超薄切片透射电子显微观测。结果表明:在发病杏树的叶、芽韧皮部筛管细胞内,观察到大量典型植原体病原,病原大小为250-1000 nm,在健康杏树的叶、芽韧皮部筛管细胞中未发现上述病原。由此可证实植原体可以引起新疆杏褪绿卷叶病。这是国内对杏褪绿卷叶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果园病虫害种类较多,其中为害叶片的主要有的蚜虫类红蜘蛛类、潜叶蛾类等害虫和细菌性穿孔病害。危害花、果实的主要有苹果蠢蛾和食心虫类。危害枝杆、叶的主要有天牛类、蚧壳虫类等害虫和腐烂病、白粉病、霜霉病、卷叶病、流胶病等病害。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5,(13)
<正>白粉病属侵染性真菌类病害。辣椒白粉病是设施栽培辣椒的重要叶部病害之一,也是兴隆县温室栽培中发生最为严重的病害,白粉病主要危害辣椒叶片,严重时嫩茎和果实均受到危害。1为害症状辣椒白粉病危害叶片时,除出现明显病斑外,还会产生褪绿斑和褐斑。褪绿斑多呈不规则形,浅黄色或黄绿色,在发病初期的叶面上出现,边缘不清晰,叶面有时出现稀疏的白色粉状霉层,褪绿斑逐渐扩大,导致叶面  相似文献   

4.
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叶斑病,是番茄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的主要病害(我省多发生于保护地番茄)。此病主要为害番茄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叶柄、茎、花和果实。初发病多在叶背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的淡黄色斑,正面褪绿。叶背病部有浅白色霉层,随病情发展呈棕褐色霉层。病斑多时连成片,叶片  相似文献   

5.
新疆红枣病害种类及田间发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查明新疆红枣生长期病害种类及主要病害田间发生情况,分析主要病害发生规律,为枣树病害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一般调查、重点调查、直接计数法、分级计数法、病原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的方法,对以阿克苏为重点的南疆部分地区红枣病害进行诊断,并对在现有防治水平下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当前南疆红枣生长期病害约有10种,其中果实病害有缩果病、软腐病、果实黑斑病、裂果病等;叶部病害有炭疽病、叶黑斑病、缺素症及药害等,枝干部病害有腐烂病、流胶病.缩果病是红枣生长期主要病害,从幼果期开始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田间病果率可达10;~30;;其它3种果实病害仅在果实成熟期为害严重;叶部病害和枝干部病害目前发生较轻.[结论]以缩果病为主的4种果实病害是当前红枣生产上发生较重,危害较大的病害.  相似文献   

6.
杏树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梅  侯新民  王坤宇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143-143,148
介绍了杏树根腐病、杏树流胶病、杏树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杏疔病、杏疮痂病等病害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技术,以期为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杏树是世界重要经济林果资源,杏果含有丰富营养物质。2019-2020年对陕西杏树栽培区杏树病害进行调查与采样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鄠邑区、周至县和咸阳市长武县杏树常发病害有杏疔病、细菌性穿孔病和流胶病,平均发病率依次达到17.07%、59.75%和29.26%,引起杏树落叶、顶部叶片坏死、树势衰弱,甚至死树。病害已成为影响杏子产量与品质的主要因素。防治技术调查结果显示,冬前杏树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保护剂,春季萌芽前喷施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次,可有效预防细菌性穿孔病和流胶病,喷施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能有效防治杏疔病等真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介绍了杏常见的杏褐斑穿孔病、杏叶焦边病、杏树黑粒枝枯病和杏树细菌性穿孔病等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要点,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杏树流胶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玉娴  蒋萍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0):1846-1850,1961
【目的】轮台杏树(Prunus)流胶病发生严重,2011年在轮台县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药剂进行防治试验,旨在选择最佳的杏树流胶病防治方法和药剂。【方法】采用刮治、涂治、主干涂白和喷施硼肥四种方案,以及四种药剂来防治杏树流胶病,对比不同方案及药剂的效果。【结果】四种方案中刮治防治流胶病效果甚微,涂治防治的效果较好,主干涂白和喷施硼肥可以减轻杏树流胶病的发生。在发病盛期四种药剂中农丰灵的防治效果最好,为57.4%石硫合剂次之,为34.4%。【结论】杏树流胶病的最佳防治方法为春季树体萌动之前和流胶病盛发期使用农丰灵进行涂治防治,并配合主干涂白和喷施硼肥。  相似文献   

10.
庆阳地区杏树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5~1998年对庆阳地区的宁县、镇原、西峰、庆阳、华池、合水、正宁等地杏树上的病虫害种类及其优势种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上述地区的杏树病害有10种,主要病害为杏疗病、穿孔病和流胶病;害虫有25种,主要害虫为李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杏星毛虫、山楂叶螨、桃蚜、小黄卷叶蛾、杏球坚蚧和朝鲜球坚蚧。并提出了采用综合防治方法控制主要杏树病虫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10年7月对新疆库车县杏树流胶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杏园的田间平均发病率为95.6%,最高100%;平均病情指数为58.9,最高85.0。流胶主要有皮孔流胶和伤口流胶两大类型,其中伤口流胶又可分为机械损伤、虫口、树皮裂缝等情况,其所占比例因果园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异。一般当年新出胶液随时间的延长颜色逐渐加深变褐色,由虫口流出的胶液初为透亮淡黄色最后变为白色。胶体质地逐渐变硬并出现龟裂,遇雨后变软;解剖流胶病斑组织,可见发病部位有不同程度的褐变腐烂,胶液由韧皮部和木质部间的形成层流出。  相似文献   

12.
2009年7月,对吐鲁番地区杏树流胶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新园的发病率为26.7%,老园的发病率为100%。对吐鲁番和且末的病样进行了分离培养,通过分离物培养性状的观察,从吐鲁番的病样上得到7种真菌,且末的病样上得到4种真菌,同时两个地区都分离得到一些细菌分离物,但未作详细研究。选取11株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其中有一菌株引起杏树枝条流胶,通过培养性状和显微形态特征观察等,鉴定该菌为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 sp.)。  相似文献   

13.
新疆轮台县和乌什县不同杏品种果实性状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掌握新疆不同地区杏品种果实性状的差异和特点.[方法]对新疆乌什县176个和轮台县104个杏品种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果实硬度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轮台县杏品种的单果重主要分布在20~30 g级次,乌什县主要分布在31~40 g级次;两地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均集中在16.0~18.9级次,但乌什县要高于轮台县;果实硬度轮台县主要集中在1.0~1.1 g/cm2,乌什县集中在<0.9 g/cm2.同一品种的单果重乌什县比轮台县大;可溶性固形物是乌什县高于轮台县;果实硬度是轮台县大于乌什县.[结论]轮台县和乌什县不同杏品种果实性状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以7年生‘树上干杏’为材料,测定果实的纵、横径,对试验区各气象因子进行同步观测,分析‘树上干杏’果径(纵径和横径)生长规律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树上干杏’果实的果径生长表现为逐渐上升的单S形曲线,分为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2个阶段;果实体积增长呈双S形变化,具有2个生长变化高峰。果径和体积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地表温度和地下20 cm温度呈显著正相关 (P<0.01),与瞬时风速、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 (P<0.01)。果实的生长发育与气温、地温、风速和光照有密切的相关性。根据‘树上干杏’果实的生长曲线,可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在‘树上干杏’生长的关键时期,合理施肥、加强病虫害管理,提升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干旱荒漠区核果类果树叶片水分生理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 2年生核果类果树早露蟠桃、仁用杏、牛心李、梨枣叶片的耐旱特性 ,通过对 4种果树叶片自由水、束缚水、比叶面积、肉质化程度、叶片保水力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 :仁用杏、牛心李叶片具有较强的保水能力 ,而且仁用杏的束缚水含量最高 ,6月份仁用杏的束缚水含量是早露蟠桃的 1.5 0倍 ,牛心李的 1.35倍 ,梨枣的 1.0 5倍 ;8月份时是早露蟠桃的 1.94倍 ,牛心李的 1.2 8倍 ,梨枣的 1.0 6倍。 4种核果类果树的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小顺序为 :仁用杏 >梨枣 >牛心李 >早露蟠桃 ;比叶面积 :早露蟠桃 >梨枣 >仁用杏 >牛心李 ;叶片肉质化程度 :仁用杏 >牛心李 >梨枣 >早露蟠桃。因此 ,仁用杏具有较强的耐脱水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杏品种花器官表型特征及花粉微观特征差异,分析新疆杏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亲缘关系,为新疆杏资源的评价、鉴定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3个亚群(喀什亚群、和田亚群、库车亚群)中41个杏品种花器官表型特征,用扫描电镜观测花粉微观形态特征.计算21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  相似文献   

17.
性诱剂在杏园梨小食心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性诱剂在杏园防治梨小食心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对新疆库车杏园梨小食心虫进行了使用方法、最佳自制诱捕器种类、1 hm2最适诱捕器数量及防治方法的研究.[结果]杏园梨小食心虫3个成虫羽化高峰期分别出现在4月下旬、6月中旬和8月下旬;在板式、管式、瓶式3种自制的诱捕器中,板式胶粘诱捕器的诱虫效果最好,其次是管式诱捕器,瓶式的较差;在发生量较小时诱捕器的数量以90枚/hm2为宜,但在实际推广应用中应随发生量的增大适当增加诱捕器数量;在防治试验中,迷向区的迷向率和防效分别为76.2;和77.78;,诱捕区的迷向率和防效分别为66.11;和90.75;,诱捕区的防治效果较好.[结论]在实际防治中使用诱捕器法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