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六凤  陆伟 《水利渔业》2005,25(6):58-59
翘嘴鳜的人工繁殖时间宜在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25~28℃为最佳繁殖水温;水温越高,繁殖时间越短;适口的饵料、清新的水质、寄生虫病的防治等是提高苗种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是一年生小型珍稀名贵洄游性经济鱼类,生长的上下限温度为10℃~27℃,在15℃~25℃范围内,生长速度与温度成正比,一般在22℃~24℃为最适生长温度,主要生长期是夏季和秋季。受香鱼生命周期、野生亲鱼性成熟时间和仔鱼发育水温要求等因素的制约,目前,人工繁殖仅局限在每年的10月份~11月份,人工养殖的投苗时间局限在每年的1月份~3月份,  相似文献   

3.
团头鲂的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头鲂(武昌鱼)在5月中下旬,水温22℃至26℃时,是人工繁殖的最佳时机。当亲鱼已达性成熟,气候比较稳定时,应对团头鲂亲鱼开始减食,抓住时机进行催产,催产前一天予以停食。 一、亲鱼的选择 1、亲缘关系的选择 由于团头鲂的人工繁殖其亲本是有限群体,因此从育种学的角度考虑,父本母本尽可能选用来自不同地理位置的,以减少和控制近亲繁殖现象的产生。 2、亲本年龄的选择 团头鲂繁殖亲鱼以3—6龄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淡水养殖良种场,于今年6~7月,曾先后两次进行黄颡鱼人工繁殖试验,均获成功,孵出鱼苗6,500尾,至9月上旬,体长已达5~6厘米。  相似文献   

5.
瓦氏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瓦氏黄颡鱼在池塘生态环境条件下人工培育亲鱼、人工繁殖.产卵季节为每年的5中旬~7月上旬,产卵水温为20~30℃,最佳产卵水温为23~28℃,催产效应时间水温20~30℃为40~52小时.流水水泥池中流水孵化,孵化必须在室内光照500~800Lx条件下进行,孵化出膜时间水温20~30℃为47~70小时.人工繁殖的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6.
2010年春季气候反常,持续低温,3、4月份的平均气温比历年低5℃,低水温直接影响了异育银鲫亲鱼性腺发育。异育银鲫是淡水养殖优良品种,也是上海地区淡水鱼主养品种之一。由于低水温,饵料生物的生存、生长、分布等诸多环境因素均发生了变化,其生产性人工繁殖在低水温条件下面临许多困难。上海地区异育银鲫人工繁殖的适宜水温在18~22℃,低于适宜温度下限时,温度不仅影响产卵、受  相似文献   

7.
正四、河蟹优质蟹苗人工繁殖技术河蟹的人工繁殖一般从当年秋季11月到翌年的5月上旬,育苗阶段在长三角地区主要从4月初到5月上旬,当前的主要育苗方式是土池生态育苗。目前我国主要生态育苗集中在江苏射阳、如东,近期东台也逐步发展为河蟹生态育苗的主要阵地。此外,辽宁盘锦是北方地区土池生态育苗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8.
泥鳅鱼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泥鳅鱼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Cantor)是一种分布较广且常见的小型淡水鱼类。近几年,我国已向日本出口泥鳅鱼,创得大量外汇。但是我们北方,还未见从人工繁殖到大量生产的介绍。为此,我们于1990年5月30日至6月22日进行了泥鳅鱼人工繁殖试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团头鲂人工繁殖中的孵化出苗率,作者在常规生产设备和操作流程基础上,对温度、溶解氧、流速、以及鱼卵投放密度等因子通过试验对照得出了可供生产上参考的合理指标。适宜孵化温度为20℃~26℃,水体溶氧量在4mg/L以上,环道中水的流速为0.25~0.49m/sec.,鱼卵投放密度以150~200×104/m3为妥  相似文献   

10.
鲢、鳙、草鱼利用地热井水提早产卵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陕西关中地区四大家鱼中除青鱼没有养殖外,草鱼、鲢、鳙是该地区主要的大宗商品鱼类,在自然温度下人工繁殖要到5月中上旬才能进行,而渔业商品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大规格鱼种需求量不断增加,进而推动渔业生产对早繁水花鱼苗的需求,每年须从四川、广西等地调入5亿~6亿水花鱼苗在4月份下塘满足  相似文献   

11.
刘富强 《水产养殖》2010,31(3):32-34
<正>陕西关中地区四大家鱼中除青鱼没有养殖外,草鱼、鲢鱼、鳙鱼是该地区主要的大宗商品鱼类。在自然温度下人工繁殖要到5月中上旬才能进行,而渔业商品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大规格鱼种需求量不断增加,进而推动渔业生产对早繁水花鱼苗  相似文献   

12.
欧洲丁(鱼岁)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丁(鱼岁)人工繁殖的亲鱼以3~4龄较好,个体要求雌鱼到达400g,雄鱼到达250g以上;催产时间(鹰潭地区)为4月下旬-5月中上旬为好;适宜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5~28℃,32℃以上时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都较低;催产激素可选择混合激素,剂量为50μg/kg LHRH-A2和5mg/kg DOM合剂;催产方法以两针注射法为好,针距为8~10h;效应时间(水温25℃时)为11~16h;产卵既可自然产卵也可人工授精,孵化一般在网箱中充氧孵化即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脱粘后在环道或孵化漕中进行孵化.三年的最高产卵率87%、受精率91%、孵化率93%.  相似文献   

13.
南方地区欧洲丁桂在人工养殖情况下,1年达到性成熟,4月中旬至5月上旬可进行人工繁殖,成熟亲鱼注射DOM LRH-A2就可产卵。2003年共催产亲鱼5批次,催产成功率为60%-100%,孵出水花60万尾,从水花至6cm左右鱼种的成活率为80%。初步确立了欧洲丁桂苗种规模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4.
王芳 《河南水产》2010,(1):18-18
1雌雄鉴别及成熟亲鱼的挑选 每年6月上旬至7月上旬,水温升至25℃以上时,可开始进行翘嘴鲌人工繁殖。土池、水泥池均可作催产池。选择个体相对大,体质健壮无损伤的鱼催产。自然交配产卵雌雄比为2∶1,人工授精为2~4∶1。一般雌鱼1kg以上怀卵8万~12万粒,雄鱼0.8kg以上发育好的也能达到性成熟用于催产。  相似文献   

15.
张杰 《科学养鱼》2003,(10):13-13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鱼 试验鱼为中科院水生所(武汉)人工繁殖的暗纹东方钝鱼苗5800尾,规格为3.0厘米,平均体重为0.9克,用尼龙氧气袋包装,每袋150尾,车运时间为3小时(即19:00~22:00),入袋水温为22℃,出袋水温为24.5℃,池水温度为21℃。 2.试验场所及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鳖(Trionyx sinensis)的产卵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7月为产卵盛期。鳖卵的自然孵化期为70天左右,因此部分稚鳖越冬前的生长时期短,影响越冬成活率,特别是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孵出的稚鳖,体重3.5克左右,即进入冬眠  相似文献   

17.
大黄鱼人工越冬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水泥地保温方式和土地塑料大棚方式进行大黄鱼一龄鱼种越冬均获得成功,越冬水温为8℃~14℃,越冬时间为11月至翌年5月上旬,平均越冬成活率为87.4%。  相似文献   

18.
专题讲座鳖的养殖张幼敏李茵明(湖北省水产研究所,武汉430071)第二讲人工繁殖一、鳖的生殖特性鳖的性成熟年龄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为4~5龄,最小性成熟个体约0.5kg左右。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每年惊蛰之后,自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水温上升到1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然水温提早草鱼人工繁殖,生产早繁鱼苗使鱼种达到大规格的需要,为成鱼养殖高产创造条件。本试验从1990年到1992年连续三年由常规到早繁,出苗期由历年的6月8~9日提早到5月26~28日,催产率100%,受精率在胚胎发育至原肠后期检查达90%以上。以受精率为基数计算出苗率为80%左右,繁殖期水温20~24℃,产卵时间是第二针注射后8~10小时。鱼苗出缸时间是孵化后115~120小时。  相似文献   

20.
采大银鱼卵1711万粒,获受精卵8243万粒。冷空气刺激大银鱼性腺迅速成熟的核心是一天之内温度降幅为4℃。大银鱼产卵高峰期只有3~5d,应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产卵高峰期,集中精力进行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