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下,乌盟后山干旱草原地区二十多年来,共造了二十三万多亩大面积榆树用材林,发展了林业生产,初步改变了无林和少林的自然面貌,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严酷,当前还存在,成林不成材,大部分林木生长缓慢、衰退、严重干梢,形成“小老树”,甚至出现局部死亡的现象。这是当前乌盟后山干旱草原地区  相似文献   

2.
这里有碧绿的江水,这里有青翠的群山,这里的每一幢高楼、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村镇,都浸润在绿色的怀抱里,都为拥有绿的纯净和生机而尽展美丽。这就是万盛区——距重庆市主城区约140公里的“绿色屏障”,一座拥有丰厚文化内涵、焕发着诱人青春气息的绿城。全区辖7个镇、1个乡和2个街道办事处,92个村,926个村民组,有总人口26.93万人,幅员面积达565.76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83.73平方公里,占50.15%。退耕还林为荒山披绿步入重庆市万盛区,满眼绿色扑面而来。只见青山披绿、碧水含笑,是退耕还林重点工程的得力实施,为该区的荒山披上了绿装,为昔日…  相似文献   

3.
大九号万亩滩位于乌盟察右后旗驻地——白音察干西南9公里处、集二公路两侧,呈三角形,总面积约33.5平方公里。这里三面环山,地势较平坦,从东向西渐渐升高,是各路洪水汇集地,其中最大的石层坝洪水沟自西向东南流经全境。这里干旱多  相似文献   

4.
8月20~22日 ,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乌盟四子王旗召开全区退耕还林还草现场会。会议实地参观了四子王旗7个乡的退耕还林还草典型 ,听取了乌盟及其部分旗县、乡镇实施“进退还”战略的经验介绍。会议期间 ,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同志作重要讲话 ,傅守正副主席作总结讲话。会议认为 :乌盟是我区自然条件恶劣 ,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1994年以来 ,乌盟盟委、行署团结带领全盟各族群众以实施“进退还”战略为重点 ,积极探索和实践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强盟富民之路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乌盟“进一退二还三”发展战略的基本…  相似文献   

5.
绿洲锁流沙     
库布其沙漠中段的银肯响沙,只要受到撞击,就会发出象飞机掠顶而过的轰鸣声,是个吸引游人的有趣地方。但响沙发怒时的情景却十分可怕:狂风一起,黄沙滚滚,刮得牧场变沙滩,副得牧民迁他乡。仅解放后的30多年时间,这里的沙子就向东移动了1公里多。1987年,这里被划为“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点工程之一,拟在库布其沙漠中段北缘的118公里风沙线上,建起一道绿色屏障。为此,1979年春季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在腾冲县林业局张德厚同志的陪同下,我们前往白雪覆盖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部考察被誉为“国宝”的大树杜鹃。汽车沿着蜿蜒的龙川江北行160多公里,于当天下午到达界头乡大塘村。在这里,我们受到自然保护区大塘管理站的同志的热情接待。次日天还未亮我们便作好了出发的准备。7点正,在两名年轻向导的带领下。我们乘车继续向北推进。约一个小时后。来到了牛角崖下,这里是龙川江的源头,以后的路就得“安步当车”了。我们大约走了3~4公里后,来到了大麦地,从这里才算  相似文献   

7.
鄂温克草原辽阔富饶,水草丰美.鄂温克旗各族人民世世代代辛勤劳作在这风光旖旎的草原上.然而,无情的火魔无时无处不在威胁着草原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当地群众与森警官兵在这里战火魔、保绿色、卫家园,战斗中结下了鱼水深情,出现了三位少数民族副旗长情注警营的动人事迹.1989年3月的一天,旗委会议室内热气腾腾.为鄂温克旗森警大队规划营区、建筑营房是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鄂温克草原是我旗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为保护这块绿色净土,森  相似文献   

8.
乌盟是京包铁路西行进入我区的第一站,是我区的“门户”。长期以来,这里因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加之植被保护措施不力,沿线植被稀疏,景观荒凉,与相邻省市相比,有较大差距。面对近年乌盟重视林业生产的大好机遇,抓好乌盟段铁路防护林建设势在必行。同时,抓好这个“门户”,可促进呼市、包头市、巴盟、乌海市等地的铁路防护林建设。  相似文献   

9.
被人们誉为“绿色长城”的“三北”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七五”计划建设已经到期。我区风沙线上千百万人民,为这项绿色工程付出了艰辛劳动,获得了可喜成果。我区沙漠(包括沙地、戈壁)约占全区总土地面积1/4强,是我国“三北”地区风沙危害最大的省区之一。全国有8大沙漠、5大沙地,我区就占9个。全区有90个旗、县、市(区),就有68个处于风沙线上,有60%的农田、1/3的草原。遭受不同程度的风沙危害。内蒙古人民在旧社会时期,面临风沙大敌,无能为力,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才会有绿色的希望,唱出一曲曲凯歌。  相似文献   

10.
从拉萨沿318国道去鲁朗看云海,天公不作美,临近鲁朗镇时下起了小雨,一天的颠簸让我们疲惫不堪,心中担忧能否如愿看到梦幻般的云海. 鲁朗意为“龙王谷”,海拔3700米,位于距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深山老林里,典型的狭长高原山地草甸地带,长约15公里,平均宽约1公里,以灌木丛、云杉、松树为主体的绿色植被由低往高在国道两侧形成一望无际的林海,蔽日遮天.这里是植物的王国,也是药材的王国,瞧那经幡飞舞处便是藏区闻名遐迩的药王谷.  相似文献   

11.
被列为乌盟风蚀沙化乡之一的达茂旗乌克忽洞乡,经过三年的治理,有林面积由1990年前的4967亩增加到1.4万亩。林木覆盖率由1.1%提高到3.2%,初步形成了带、网、片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乌克忽洞乡地处乌盟后山地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说法。近年来,尽管乡里采取一系列措施,营造了4967亩防护林,伹仍未有效控制大部分农田、草场沙化的局势,农牧业生产受阻,部分地区群众生活困难。面对严峻的现实,乡党委、政府不等不靠,作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绿色走廊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边缘,是沿塔里木河下游分布的一条狭长的绿色植被带。走廊地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西起尉犁县,经铁干里克,东至若羌县的米兰镇,形成宽数公里、长400余公里的绿色长廊。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中线的必经之...  相似文献   

13.
自陕西省宝鸡市向东30公里,有一个秦岭峪口——天王乡伐鱼沟,这里依山傍水,奇峰耸峙,翠柏葱笼,山青水秀。这里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栽树种花的优良传说。解放后,当地人民不断在这里植树造林,装扮着大好的山河,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来此观光游览。  相似文献   

14.
印象青海湖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清幽。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长105公里,宽63公里,周长360公里,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大自然赐予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宝镜。  相似文献   

15.
在乌盟和林格尔县广袤的土地上,有一条自东向西奔流不止的长河,这就是昔日被当地群众称为“倒流河”的浑河。经过十几年艰苦的水利水保综合治理,穷山恶水早已被青山秀水所代替。如今,“浑河水来清又清,山川遍地绿荫荫。清水浇灌幸福田,粮丰畜旺富万民”。浑河是黄河在内蒙古境内较大的一条支流,流经和林县约72公里长的河段,有大小支流26条。其流域面积293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57.1%,它所流经的6个乡全部属于水土流失区。十多年前,浑河还是条野性十足的害河。每到雨  相似文献   

16.
一个朝霞艳丽的早晨,我和蒙古族猎手巴吐那生骑马进入了距离新疆库尔勒市363公里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巴音布鲁克在突厥语中是“星星平原”的意思,蒙古语则意为“泉源丰富”。自古这里水量充沛,犹如群山中的水乡泽国。这儿到处绿草如茵,绿油油的好似地上铺着褥子。无垠的绿野中湖沼广布、牛羊遍野,一片兴旺景象。资料显示,巴音布鲁克草原面积220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7.
“明珠”和他的“守护神”王忠民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似绿色的卧龙横亘在“八百里瀚海”──科尔沁沙地的一隅。从沈阳北方300余公里便来到这里,她于大漠之中蜿蜒24公里,恰似一条披在荒漠上的绿色彩带,给沙海带来无尽的生机,因而被誉为沙海明珠。大青沟的...  相似文献   

18.
这里时现绚丽的极光,这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这里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境内,是名副其实的祖国的“北极”。然而,在它绵延245公里的边境线上,却有一部绿色传奇;  相似文献   

19.
在长江中游南岸有一个少数民族小县,有国土面积3430平方公里,县虽小,却是“长阳人”的发源地、“巴人”的发祥地、“土家人”的聚居地,现居住着40多万土家族人民。这里北望三峡,南屏五峰,东通江汉平原,西达鄂西山区,距长江三峡大坝70公里,距世界水电名城——宜昌市45公里,距最近的长江港口28公里,距三峡机场30公里,内有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清江梯级开发形成的“一坝两库”景观。长期以来,这里是有名的贫困县,提起它,人们总是用“老、少、边、穷”来形容。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三年中,这里依靠林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20.
科尔沁,绿色的王国,神奇的地方。多少人曾被“安代艺术”所陶醉,为“大青沟”的葱茏所迷恋,为中国“马王之乡”的骄傲所敬慕,为翠染“罕山”的祥瑞所倾倒。科尔沁沙地,曾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湖泊、湿地星罗棋布,草丰水美,风光秀丽,“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这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