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旭 《农村电工》2003,11(1):8-8
1加强领导,实现目标管理1.1坚持强化农村供电所管理的“以人为本”的方针,狠抓农村供电所人员素质的提高。一是根据农电人员的结构和工作实际,制定了《四川省电力公司农电培训实施意见》,将农村供电所人员培训纳入规范管理。二是抓了培训教育工作。组织了各电业局农电部门负责人、县级供电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供电所管理专责人员参加的《供电所管理规范》宣传贯彻培训班;全省1300多名供电所所长和部分供电所人员参加了17个电业局(公司)组织的集中统一培训;6000多名农村电工参加岗位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办理了《进网…  相似文献   

2.
加强管理全面提升江苏省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电所是供电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管理单位,只有加强和规范农村供电所的管理,才能夯实农电管理的基础。江苏省在农村供电所管理上,从体制管理、农电专业管理、农电队伍建设和优质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加强农村供电所统一管理1.1加强人员统一管理。按照《劳动法》和省政办犤2001犦64号文件精神,对全省农村供电所人员和农村电工实行统一招聘,全省农村供电所人员和农村电工的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并制定下发了《农村供电所职责》、《关于农村供电所人员和农村电工工资待遇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农村供…  相似文献   

3.
陈向红 《农村电工》2003,11(8):14-14
1安全观念,从过去的“要我安全”到现在的“我要安全”的转变安全工作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就是效益。但是,在统管以前,由于农电管理体制不顺,农村用电安全工作是村委负责,而村委班子安全意识淡薄,甚至连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和设备都没有,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农电体制改革以后,取消了村级管电组织,对农村电工进行了统管,农村电工成了农村用电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农村电工的聘任由农电总站负责,统一制定了农电安全管理制度,加大了对安全工作的管理。供电所坚持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日活动,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组织农村电工认真学习各种安全规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深入,乡(镇)电管站改为供电所,由县供电企业实行统一管理。对供电所人员和村电工要实行统一考试考核,择优招用,持证上岗。通过考试将业务精、能力强的农村电工选拔到农电管理的岗位上来,这种以考试成绩定胜负的办法,无疑增加了透明度,操作性强,优化了电力企业的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的考核。农村电工从来没有受到规范的管理和教育,素质参差不齐。由于部分农电工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不能适应要求,使得“关系电、人情电、权力电”、“乱收费”的问题屡禁不止,这与这些农电…  相似文献   

5.
面对农村用电管理“四到户”的新形势,如何提高农电工的整体水平,努力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农电工队伍?山东省临朐县电业局卧龙供电所以“农村供电所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创新管理机制,落实管理措施,使农电工队伍由游击式“土八路”建设为高素质的“正规军”,开创了农电管理工作新局面。1戴“紧箍咒”———建立约束机制农电体制改革后,卧龙供电所设立4个电工组,聘用农电工42人,担负着58个行政村,13566个“农村低压客户,42个企业、事业单位及私营企业供用电管理和服务工作。由于农电工素质参差不齐,农…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平度市电业局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电管理队伍,大胆起用能人.他们将懂业务、会管理、有学历的业务骨干调整充实到农电领导岗位;选派局中层领导到基层供电所挂职,充实了基层领导力量.对政绩平平、顶风违纪者也决不手软,对一名擅离职守的原供电所所长就地免职;对一名12年未缴电费的原供电所所长进行了严肃处理;对农村电工加强了管理,使广大农村电工成为农电管理的“正规军”.一是对全市农村电工实行了“两证制”,即:“任职资格证”和“电工证”,两者具备才能上岗.二是对持“两证”的村电工进行公开答辩、竞争上岗,并实行聘任制.三是开展“十星级村电工评选活动”,让上岗的村电工也戴上了“紧箍咒”.村电工好坏让用户评说,对民主评议不合格的村电工,坚决开除出农电队伍.  相似文献   

7.
针对同价后农电管理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已经开始了有益的探索。1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实现管理职能延伸后,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供电所专责与电工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起农电营销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具体地说,就是供电所实现“两大体系”(安全生产体系、营业服务体系)、健全“四大职能”(安全监督职能、用电检查职能、营业服务职能、生产管理职能)。在管理体制上,实现专业职能延伸到电工组,电工组组长由生产管理人员兼任,有效地解决了生产管理与营销服务各自为政的矛盾,同时也缓解了山区供电所定员偏紧、人手不够的矛盾。2实行统一管…  相似文献   

8.
一、把农电体制改革作为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主攻方向1.一是抓好“三取消、一精简、四到户”的农电体制改革 ,即取消镇级趸售管电体制、取消村级管电机构、取消私人承包管电 ;精简供电职工和农村电工 ;以实现县乡 (镇 )电力一体化管理 ,由乡 (镇 )供电所抄表、收费、管理、服务四到户。二是在理顺乡 (镇 )供电体制 ,统一规范管理的基础上 ,对乡 (镇 )供电所实行收支两条线 ,乡(镇 )供电所电费收入全部上交、所需费用支出由县 (市 )供电企业统一核拨。三是加强农村管电人员的培训 ,健全农村用电公开制度 ,全面推行统一电价、统一发票、…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务院“两改一同价”的要求,1998年12月初,我们对乡(镇)电管站的所有职工从人员素质、业务水平、年龄等5个方面进行了逐人考评和财务审计,分类排队,造册登记,掌握了农电体制改革的第一手资料.首先终止全县所有乡(镇)电工的劳动合同,然后按照定编定员标准和电工录用条件及“公开招聘,平等竞争”的原则,对供电所职工实行严格把关,择优聘用.把业务技术精、思想素质好,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骨干人员作为供电所所长候选人.经过全方位量化考核,从中择优任用了19名供电所所长.经过严格审查,对不胜任农电工作和年龄在46岁以上的42名电工予以解聘;年龄在46岁以上的原12名电管站正、副站长办理了退休.优先安排全民合同制职工28名,精减农村电工66名.为了使体改平稳过渡推进,招聘时优先考虑原电管站人员.对从事电力工作10年以上,年龄在45岁以下,有技术职称的人员适度放宽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对未聘用和退休的原电管站人员,按其在电管站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将幸福养老保险证和农村社会保险证发给了本人,从55周岁起,到保险公司领取养老保险金260元/月.全县供电所定编职工326名.其中管理人员95名、电工231名,并从1999年1月1日起按新的机构和人员与  相似文献   

10.
朱德林 《农村电工》2004,12(2):11-11
电力体制的改革,使农电成为供电企业的半壁江山。广大供电所员工和农村电工在成为供电企业员工的同时,其业务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开始与主业实现全面接轨,这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农电队伍生存与发展的必然。1 农电队伍精神文明建设现状1.1 缺乏大局意识。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人员的自我定位决定了其工作的价值取向。大部分农电职工只看到管理上的归属划分,在计较个人利害得失的同时,对农电体制转型后,由行政管理转入市场经济管理认识不足,对改革后自己作为供电企业的员工进入农村电力市场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以及对自身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不足。  相似文献   

11.
实施“两改一同价”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农电管理,规范农村电力市场,降低农村电价。但农网改造后电业部门管理的资产延伸到集表箱,电网维护、安全责任、抄表、核算、收费、服务等一系列工作量增大,管理难度增大,供电成本增加,由此引发的诸多问题应值得我们重视。1存在的问题1.1乡镇电管站已改为分公司直接管理的供电所,实行了人、财、物由分公司统一管理,并实现了过渡电价和“四到户”管理。但二次售电没有改为一次售电,电工经费、资产维护费等仍作为二次售电的单独费用。1.2由于存在二次售电问题,且两部分费用均由供电所向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两改一同价”的逐步深入,建设一流县供电企业和农村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持续推进,农电微机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农电工作的重要手段。为适应新的工作形势的需要,提高广大农电人员及农村电工的技能水平,自本期起,本刊将连续刊出由马传飞等同志撰写的《农电管理系统应用讲座》,以供县农电部门、供电所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国办发[1998]134号文件规定:“对城乡低压配电网实行统一管理,将乡(镇)电管站改为县级供电企业所属的供电所,负责农村电网的运行维护和经营管理,其人、财、物纳入县级供电企业统一管理。”如何配合农电体改,加强乡(镇)供电所财务管理,本文就此谈一些设想。 1 供电所要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方式。农电资金统一管理使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保障农村电工的报酬、劳保福利,既有利于提高农村电工的工作积极性,又堵塞了各  相似文献   

14.
1推进农电体制改革,全面开展农村供电所人员和农村电工招用工作1.1深入基层调研,制定招用工作办法。为了制定一个切合我省实际的招用工作办法,我公司分管领导带领法规、劳资、财务和农电等部门负责人,采取分片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广泛听取市、县供电局等基层单位意见,并就农电体制改革中供电所定员定责、人员的招用条件、人员的待遇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江苏省农村供电所人员和农村电工招用工作实施意见》,为招用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指导作用。1.2全面贯彻实施意见,稳步推进招用工作。根据省经贸委、省劳动…  相似文献   

15.
李绍杰 《农村电工》2004,12(11):19-19
《农村电工》杂志,是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和华中电网公司主办,针对农电企业和广大农村电工出版发行的一本好书。《农村电工》不仅登载有党和国家对农电的方针政策,而且有县级供电企业和基层供电所的管理经验;不仅有“多供少损”和“电价电费”指导性文章,而且有“农电技术”和“电与法”,对于指导县级供电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用电管理,减轻农民电费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依法治企指明了方向。我公司积极订阅《农村电工》,干部职工自觉认真学习《农村电工》,以《农村电工》作指导,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取得了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威信县的农村电工绝大多数由当地发电站、供电单位自行聘用,全县没有形成集中统一的农村电工管理体制.农村用电“三乱”现象严重.针对问题,结合威信县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小水电地区加强农村电工管理的建议,仅供参考.1 健全农电管理体制,对农村电工归口管理可由政府行文在县水电局内成立农电管理总站,将全县农村电工归口农电管理总站管理.农村电工的招聘、录用、培训统一由农电管理总站负责.各乡镇也要建立乡级农电管理站,乡站直属总站.建立农村电工管理规章制度,严格管理,放手使用.  相似文献   

17.
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以后,工作重点将转移到各供电所建章立制,加强管理上来.其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是对农村电工的管理.农村电工是最基层的管电人员,是实行“五统一”、“四到户”、“三公开”的执行者,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到“两改一同价”工作的成效.为此,江西省安远县电力公司制订了《农村电工管理办法》,现予以刊登,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电管理》2005,(1):45-46
规范化管理农村供电所活动中,江苏省电力公司制定了创建活动目标、计划和方案。重点抓了“四个加强”,一是加强农村供电所统一管理,着重加强人员统一管理、财务统一管理和规章制度的统一;二是加强农电专业管理,着重加强农电安全管理、生产管理、农电营销管理;三是加强农电队伍建设,着重加强农电职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四是加强农电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着重抓党群组织建设、优质服务常态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兴华市在基层供电所建设上着重抓好“五个管理”、“两个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l 五个管理1.l 制度管理 改制后,兴化市局对46个基层供电所实行“人、财、物”归口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制订了《基层供电所安全管理办法》、《供电所农电人员十个不准》、《供电所线损考核奖惩办法》、《供电所财务管理若干规定》、《乡村电工考核奖惩规定》、《农村电工管理办法》等几十项制度、规定和考核办法,明确了各自的职责、权利、义务,每月定期对基层供电所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测评。l.2 人员管理 从1999年12…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农电体制全面改革的今天,作为农电行业基层管电单位的供电所,必须深化行业管理,规范基础工作,把乡供电所管理推向新的阶段。 1 理顺体制 直接管理 将供电所纳入县电力局内部机构直接管理。实行局长负责制,由一名副局长重点抓,农电科具体抓,各供电所人员按片抓。所长由电力局任命和委派,人员由电力局聘任,将供电所人员纳入县局人员编制序列,建立乡所人员工资档案。农电科作为电力局主抓乡供电所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供电所的建设和管理。局对农电科,农电科对供电所,层层签订责任书,下达工作计划、任务和指标,同时进行考核。 2 规范供电所建设 规范化供电所建设内容包括供电所的组织建设、电工管理、财务管理、农村电价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经营管理、技术进步、优质服务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