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长江春2号大豆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春2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和四川省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的高产、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是2005年以蜀鲜205(贡豆12×台75)为母本,鲜食大豆品种七星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2010 ~2011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大豆病毒病.2011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于重庆各区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大豆孢囊线虫4号小种新抗源的筛选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大豆孢囊线虫4号小种新抗源的筛选和利用研究结果。通过对1920份大豆材料(主要是山西省地方品种)进行抗孢囊线虫4号小种鉴定,筛选出高抗品种11份,中抗品种10份。产量对比试验表明:这些抗源在重病区比山西省推广良种晋豆3号增产28.8%—119.9%。  相似文献   

3.
一、品种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于1975年以早熟大粒高产大豆品种晋豆一号为母本,以美国大豆品种比松为父本进行杂交,经4代系谱选择,三年产量比较选育而成定名晋大23,于1983——1985年参加山西省中晚熟春播区区域试验,三年试验结果,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10%。198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定名为晋豆8号。在全省大面积推广。二、品种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在太谷春播从播种到成熟生育期为130天,南部临汾,运城夏播生育期为90天。植株  相似文献   

4.
‘晋薯29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隰县农业试验站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五寨农业试验站2005年以‘虎头’作母本,‘晋薯14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合作选育而成的马铃薯高产中晚熟新品种。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薯2015006)。该品种生育期114 d,株型半直立,生长势强,薯形扁圆,皮色淡黄色,薯肉白色,薯皮光滑、芽眼浅,无裂薯及空心薯,结薯集中,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2 195 kg/hm2,较对照‘晋薯16号’增产20.30%。块茎干物质含量15.60%,淀粉含量9.58%,维生素C含量14.60 mg/100 g,还原糖含量0.98%,蛋白质含量2.07%。中抗早疫病,抗晚疫病、病毒病、黑茎病。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马铃薯一季作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晋薯21号新品种是2000年以K 299-4作母本,以NSO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代鉴定筛选而育成。2010年5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200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441.4kg/667m2,比对照晋薯14号增产16.6%。块茎干物质含量19.2%,淀粉含量10.5%,维生素C含量18.0mg/100gFW,还原糖含量0.13%。抗晚疫病。  相似文献   

6.
高油大豆新品种晋豆2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大豆种质资源鉴定基础上,选择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适应的大豆优良种质,以早熟18×晋大28配制杂交组合,通过抗旱育种程序,选育出高产、稳产、高油、抗病大豆新品种晋豆29号.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植株紧凑,产量为3 000 kg/hm2左右,国家区域试验产量变异系数6.328 4%,对病毒病表现中抗,抗旱性较强,脂肪含量为21.96%~22.26%.适应山西中部及黄土高原同类地区春播,晋南地区及黄淮海中部地区夏播.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7.
南夏豆30是由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超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1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豆20190003。2016—2017年参加四川省夏大豆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153.40 kg·hm-2,较对照贡选1号增产29.7%;2018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109.60 kg·hm-2,较对照贡选1号增产6.8%。籽粒粗蛋白质含量50.1%,粗脂肪含量17.5%,属超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抗性鉴定结果:中感SC3、感SC7大豆花叶病毒生理小种。2019年参加四川省春玉米套作大豆品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1 555.80 kg·hm-2,较对照贡选1号增产10.4%,增产显著,适宜套作。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晋遗30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用高脂肪品种“晋豆19号”为母本,高蛋白品种“晋豆1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于2003年7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1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01—2002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区试,两年平均产量217.2kg/667m^2,比对照“开育10号”增产9.8%。其中2001年平均产量225.6kg/667m^2,比对照“开育10号”增产18.2%,在全国四大区、9个组、83个点、75个试验品种中居首位。在新疆阿克苏良种场区试点,最高单产355.9kg/667m^2。其主要优点是:产量高,品质优,适应广,综合抗性好。  相似文献   

9.
南夏豆46是由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超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2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豆20223003。2019—2020年参加四川省特殊类型套作大豆自主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 451.7 kg·hm-2,较对照贡选1号增产3.0%;2021年参加套作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 462.05 kg·hm-2,较对照贡选1号增产4.5%。籽粒粗蛋白质含量45.4%,粗脂肪含量16.7%,属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抗性鉴定结果:中感SC3、感SC7大豆花叶病毒生理小种。种皮黑色,是四川省第一个通过套作审定的黑皮大豆新品种。2021年参加四川省净作大豆品种展示比较试验,平均产量2 227.5 kg·hm-2,较对照南夏豆25增产9.2%,增产显著,适宜净作。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及类似生态区套作和净作种植。  相似文献   

10.
优质高产鲜食菜用大豆新品种晋豆39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豆39是通过人工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鲜食大豆新品种。2008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准予在山西省适宜地区推广。2012年12月晋豆39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适宜上海、浙江杭州、安徽铜陵、江西南昌、湖北武汉作鲜食大豆春播、夏播种植;福建厦门、广东广州、广西南宁、四川成都、云南昆明、海南海口作鲜食大豆春播种植;江苏如皋、南京作鲜食大豆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1.
苏新6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辽鲜1号为母本、奎2077为父本,经过10年的常规人工杂交育种选育出的春播鲜食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从播种到鲜荚采收80~85 d,产量高,荚大粒大,商品性佳,在江苏省各个地区试验证明适合春播种植。2017和2018年参加江苏省春播鲜食大豆区域试验,较对照分别增产10.29%和3.17%;2018年参加江苏省春播鲜食大豆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7.25%;201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南农413(参试名称:南农J4-3)是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以新六青为母本,南农95C-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抗病优质高产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2015-2016年参加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鲜荚和鲜籽粒产量分别较对照通豆6号增产8.09%和6.37%。2018年生产试验鲜荚和鲜籽粒产量分别较照通豆6号增产2.79%和1.95%。于201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豆20190011),同年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申请号:20191001486)。南农413口感香甜柔糯,人工接种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SC3和SC7株系均表现抗病。丰产和稳产性均较好,抗倒伏,籽粒大,落叶性好,不裂荚,适宜在江苏省淮河以南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气候地形多样,选育丰产性好、产量高、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大豆品种对山西大豆乃至全国大豆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晋遗5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豆冠种业有限公司以晋早16为母本,晋豆15为父本通过系谱法选育的大豆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和南部夏播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3 079.17和3 325.18公斤/公顷,分别较对照增产6.4%和3.3%,2018年参加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382.00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6.6%,2019年参加山西省南部夏播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748.77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9.5%。202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200003。晋遗53号具有高产、稳定、优质、广适、高抗等特点,适宜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河北、河南、山东等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4.
‘晋早1号’是1998年以‘75-6-6’作母本,‘9333-10’作父本有性杂交,经各代鉴定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中早熟鲜食品种,商品薯率高,品质优良,块茎干物质含量24.90%,维生素C含量24.20 mg/100g FW,还原糖含量0.21%,粗蛋白含量2.34%。植株田间中抗晚疫病,抗卷叶、疮痂病,中感花叶病。‘晋早1号’适合山西省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早熟大豆华春3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春3号是华南农业大学利用广西高蛋白春大豆品种桂早1号为母本、从巴西引进耐酸铝低磷大豆品种巴西8号(CONQUISTA)为父本有性杂交,采用混合摘荚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高蛋白早熟春大豆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23),生育日数95 d,2005-2006年参加热带亚热带地区国家春大豆北部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172.83 kg/hm2,比对照浙春3号增产10.64%.主要适应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北部、广东北部和广西北部种植.  相似文献   

16.
玉米新品种晋单58号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133—1为母本、太411为父本组配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05—2007年参加山西省玉米早熟组区域试验.折合每hm^2产9780~10660kg,比对照品种增产15.6%。最高产量12000kg,抗病、抗倒、耐旱、适应性广。2008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审号为晋审玉-2008004。  相似文献   

17.
川鲜豆1号是四川省首批审定的春播鲜食大豆新品种,是以奎鲜1号作母本、科源3号作父本进行杂交,后经2009-2015年系谱选育而成.2018-2019年四川省特殊类型鲜食大豆品种试验春播组区域试验,较对照(交大133)分别增产13.2%和7.1%;2019年四川省特殊类型鲜食大豆品种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7.5%;202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从播种到采收约76.4 d,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抗病力强,在四川省不同区域适应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8.
晋薯19号新品种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1999年以9665-7作母本,晋薯7号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代鉴定筛选而育成。该品种2006~2008年参加山西省马铃薯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参加省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田间鉴定。2010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薯块干物质含量19.0%,淀粉含量16.0%,还原糖含量0.29%,维生素C含量19.0 mg/100 g鲜薯,田间抗晚疫病。  相似文献   

19.
万鲜1号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研究所以毛豆3号为母本,矮脚白毛×台湾75的纯合品系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育种所选育出的春播鲜食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抗倒性强,性状稳定,商品性好,从出苗至采收76 d,在重庆市各地区试验证明适合春播种植.2018和2019年参加重庆市鲜食大豆区域试验,较对照辽鲜1号分别增产18.1%和22.3%;2019年参加重庆市鲜食大豆生产试验,较对照辽鲜1号增产13.1%,增产点率100%;202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首批通过审定的重庆市鲜食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20.
吉育3512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21年以合丰42为母本,以公交2003-308-10-1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大豆品种。2019-2020年参加吉林省大豆科企联合体中早熟组B组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3 340.5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5.5%。2020年吉林省大豆科企联合体中早熟组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66.8公斤/公顷,较对照吉育303增产6.0%。2年平均蛋白质含量38.86%,脂肪含量22.19%,为高油品种。该品种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百粒重为21.7克左右。经过两年的抗病接种试验,抗大豆花叶病毒Ⅰ号株系,抗大豆花叶病毒Ⅲ号株系,中抗大豆灰斑病。适应区生育日数为123天左右,活动积温2 500℃左右。2021年4月由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2100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