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葛市位于河南省中部,许昌市北部,北纬34°09′~34°20′,东经113°34′~114°08′。年平均气温14.3℃,年有效积温4670.5℃,无霜期217d左右,年总日照时数2283.4h,年平均降水量691.6mm,全年降水的50%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是典型的冬小麦-夏  相似文献   

2.
1 三江县经济作物种植现状 1.1 基本情况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最北端,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介于25°21′~26°03′N,108°53′~109°47′E,属中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和山地谷地气候区,境内年平均气温17~19 ℃,年极端最高气温39.55 ℃、极端最低气温-5.4 ℃,≥10 ℃活动积温5691.4 ℃,无霜期平均为320天,平均降雨量1548 mm,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1%,平均日照时数1334.3 h.  相似文献   

3.
为连云港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及晚稻生产提供参考,以1975-2014年连云港市5个气象站(点)的日照时数、气温、降水、风速、相对湿度、总云量和低云量等基础数据为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累计距平法和Mann-Kendall法研究近40年连云港市的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及其日照时数与当地晚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变化上,连云港市1975-2015年的年日照时数显著减少,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日照时数也显著减少,春季日照时数变化不明显,且1997年是连云港市年日照时数减少的突变点。在空间分布变化上,连云港市的年日照时数由北向南逐渐减少,且年日照时数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总云量和低云量呈负相关,与风速呈正相关,并以总云量对日照时数的影响最大。气温的升高与风速的降低是连云港市日照时数逐年减少的重要原因,连云港市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不利于当地晚稻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3—2017年秦皇岛市森林火灾统计资料及相对湿度、降水、气温、日照等气象资料,通过Arcgis、Excel等软件处理数据、绘图,分析了秦皇岛市森林火灾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秦皇岛森林火灾多发生在春季北部山区,且与人为活动有一定关联;林火发生与日照时数、连续无降水日数、气温等因子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一定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西藏拉萨灌草区的气象要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西藏拉萨达孜县山地气候的特点,以西藏拉萨达孜县巴嘎雪村西南河谷山地灌草区为研究对象,分析2014—2015年不同海拔梯度下主要气象要素(降水量、气温、风速)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加,平均气温逐渐降低,风速逐渐增大。(2)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其中8月份降水量最大,7月份次之,其他月份降水量较少。降水时段主要分布在晚上,特别是01:00—07:00降水量较多,白天降水量相对较少。最大降水量时间为04:00,最小降水量时间为13:00。(3) 6月份平均气温最高,7、8月份平均气温次之,1月平均气温最低。最高气温日(2015年6月7日)各时间段内气温均在10℃以上,日平均气温为20. 1℃,从08:00开始气温持续上升,17:00气温最高,为27. 6℃。最低气温日(2015年1月10日)气温均在0℃以下,日平均气温为-11. 3℃,16:00气温最高,为-4. 3℃,09:00的气温最低,为-17. 5℃。(4)冬、春季节风速最大,秋季风速次之,夏季风速最小。白天(08:00—18:00)的风速明显高于晚上,最大风速出现在18:00;凌晨(03:00—07:00)的平均风速最小,最小风速出现在07:00。  相似文献   

6.
根据桂西北喀斯特地区7个国家气象站1951-2011年逐月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逐月参考腾发量(ET0),分析各气象因子及ET0的年际变化特征,并计算ET0对太阳净辐射、气温、风速和相对湿度的敏感系数,探讨ET0近60年的变化成因。结果表明:桂西北地区气温呈小幅升高趋势,温度增长量变化范围为0.004-0.186℃/10a,60年平均气温上升范围为0.024-1.116℃;日照时数、风速及相对湿度呈极显著减少趋势,降雨量减少趋势不显著。敏感性分析表明,桂西北地区ET0最敏感的气象因素为相对湿度,其次为太阳净辐射和气温,风速对其影响最小;气温和太阳辐射的敏感系数呈单峰型分布,夏季较大,风速敏感系数呈单谷型分布,夏季较小,相对湿度敏感系数在雨季较小;桂西北地区日照时数和风速的减少对ET0的负贡献率分别为-3.49%和-1.51%,气温的升高和相对湿度的减少对ET0的正贡献率分别为1.36%和3.36%,负贡献大于正贡献,导致ET0下降。研究阐明了日照时数和风速的减少是引起桂西北ET0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富民县位于昆明市西北部,东经102°21′~102°47′,北纬25°08′~25°36′,属典型的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8℃.全年无霜期247 d,年平均日照时数2 016.2 h,年均降雨量886.9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2%.富民县于1985年开始引种栽培葡萄,经过近20年的生产栽培.现已发展为昆明市鲜食大粒葡萄生产基地县之一,是云南省重要的优质鲜食葡萄产区.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降水与其他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祁连山大野口流域18a的地面气象观测,采用参数特征值算法、相关系数分析、回归分析和无偏估计等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降水与其他气象因子的年际变化特征和月际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大野口流域18a平均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日照时数、水面蒸发分别为374.06mm、1.62℃、60.91%、745.27hPa、2.52m/s、1633.14h、995.64mm,其年际变化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水面蒸发、风速、相对湿度和气压.降水与其他气象因子相关性从强到弱依次为气温、水面蒸发、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气压.气温和水面蒸发与降水变化,属于强相关;气压年际变化不大,解释降水不明显,属于极弱相关.综合R2检验、F检验、t检验结果,降水与其他气象因子回归模型除10月份以外,其他月份在95%置信度区间上为可信.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和分析怀远县气候变化趋势,采用怀远县1961—2014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年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怀远县平均气温增大,其中春季增温幅度最大;年降水总量整体略有增加,在21世纪初,降水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的增加和气温的升高,表明怀远的气候变化呈暖湿化的发展态势。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风速均呈下降趋势,对3个气象要素下降贡献率最大的季节分别为夏季,春季和春季。21世纪初是气象要素年代际变化最明显的时期,春夏是年内气象要素变化幅度最大的季节。  相似文献   

10.
嫩江县位于黑泷江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24°44′30″—126°49′30″,北纬48°42′35″—51°00′05″,总面积(辖区面积)1.51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万亩(其中县属耕地647万亩),总人口503924,农业人口236175。属于四、五、六3个积温带,积温1850—2200℃,夏季最高气温40℃,冬季最低气温零下47.5℃,年平均气温0.5℃左右,年温差在40-50℃,年均日照2728小时。降水时间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降水量479毫米。无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