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何永梅 《科学种养》2011,(12):53-53
大葱一般在下霜后管状叶由厚变薄,呈现半枯黄状态时采收。影响大葱储藏的主要环境条件是温度和湿度。温度偏高,不仅加快了大葱储藏的呼吸消耗,而且其叶子易黄化和腐烂;湿度偏大,大葱易长根;低温、低湿有利于延长大葱储藏期,提高储藏大葱的商品质量。低温储藏的适宜温度为0℃;微冻储藏的适宜温度为-5~-3℃;冬储干葱要求较低的相对湿度,一般为65%~70%;青葱适宜的相对湿度为95%~100%,湿度低易失水;大葱储藏的适宜氧气含量为1%,二氧化碳含量为5%。大葱简易保鲜储藏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型土体地下仓具有常年自然低温、低湿和密闭缺氧效应,可保持储粮品质,延长储藏期限,可放宽粮食入仓安全水分,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合于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土质为黄粘土,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建造。  相似文献   

3.
常温低湿跨年度储藏对烤烟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常温低湿条件下烤烟种子发芽特性的变化规律.将3个烤烟品种在无光,20℃<温度< 25℃,相对湿度<40%条件下连续储藏3年,分别在储藏的第2个月、14个月、26个月进行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检测.结果表明:3个品种裸种的发芽率普遍高于同品种生产的包衣种,但发芽势表现为不完全相同的结果;裸种和包衣种发芽率均随着储藏年份的延长而降低;但发芽势有时反而升高;烤烟品种耐储藏性存在一定差异,在用于包衣种生产时,K 326可安全储藏26个月以上,而南江3号和韭菜坪2号的安全储藏时间在14~26个月之间.综上所述,在黑暗常温低湿条件下,种子安全储藏时间至少为14个月.  相似文献   

4.
山洞仓低温储藏玉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央储备粮莱芜直属库利用山洞仓自然低温、低湿、密闭的环境,采取有效措施,使玉米常年处于自然低温、低湿的储粮环境,解决了玉米保管的难题,达到保质、保鲜、保水,防虫防霉,实现玉米绿色储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适宜的条件下,花生可以长期储藏而品质不受影响。花生通常都是储藏在低温库中的。但是,由于低温储藏的费用会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而就需要一些花费较少的方法来取代低温储藏,以保藏高质量的花生。由于不施用杀虫药剂就可以控制住害虫和微生物的危害,所以,采用气调储藏的方法来保藏粮食时很有吸引力的。低于1%的低氧空气已经用于储藏以控制害虫和真菌。在储藏中,可通过使用氮气(N_2)或脱水的丙烷气及天然气的燃烧气(BG)产生低氧气体,或者也可以把二氧化碳(CO_2)冲灌进储藏库中。水分是真菌生长繁殖的关键因素。当用气调方法储藏水分为12—15%的玉米时,玉米品质及其微生物区系均不发生变化。但是,倘若在环境温度下采用60%的 CO_2,BG 气或 N_2的气调法储藏高水分玉米或花生一个月,其微生物区系将发生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6.
最近瑞典研究者报道了几种不同方式加工出的风味花生在储存期问品质变化测定结果。受试的花生制品分别置于5℃、20℃、35℃三种储藏温度下储藏6个月。并分别在储藏了2周、6周、8周、11周、15周、17周、19周、21周和24周时取样测定花生制品的物化指标。这些指标包括PH值、沉降值  相似文献   

7.
花生是农民广为栽培的大宗油料作物。花生储藏稍有不慎,极易吸潮、生霉、走油酸败和食味哈变,造成严重损失。现将花生果和花生米的高效储藏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阻光薄膜对油炸椒盐花生氧化酸败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制不同程度的阻光薄膜并对油炸椒盐花生进行加速氧化实验,比较紫外光线对油炸椒盐花生氧化酸败的影响,建立在不同储藏温度条件下油炸椒盐花生储藏寿命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
国储粳稻安全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仁昌 《粮食储藏》1998,27(3):27-31
通过对三种不同仓型和五种不同储藏年限的国储粳稻安全储藏情况的调查,发现储藏3~7年的国储粳稻品质均已严重陈化,但同时发现.在安全水分范围内的粳稻.结合通风、低温、缓释低药等综合措施.可以适当延长储藏年限。  相似文献   

10.
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叙述了目前主要花生进口国对花生黄曲霉毒素限量要求和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提出在花生生产环节引发污染的6个原因。重点应从品种选用、地下害虫防治、田间管理、及时收获和安全储藏等方面控制污染。  相似文献   

11.
对4.72万t水分为13.0%~15.5%的东北玉米,冬秋季节以通风降温为主;气温气湿上升季节以密闭湿为主;度夏期间采取磷化铝片低剂量密半或间歇密半防治害虫和掏老菌危害;度夏后适时敞堆散湿降浊等技术措施。便玉米安全储藏顺利度夏,延缓品质陈化效果显著。曙测表明,玉米烘伤料的的酸值明显主于正常玉米籽粒。  相似文献   

12.
对储藏高水分大米的大型房式仓进行机械通风,用塑料薄膜六面密封,采用磷化氢低剂量和脱氧剂脱氧的方法进行储藏,保证高水分大米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3.
王效国 《粮食储藏》1998,27(2):30-33
高水分稻谷采用机械通风与隔热密闭相结合的储藏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储粮温度和水分,保持了较好的品质,达到了安全度夏的目的。应用机械通风要掌握时机,在低温干燥的冬季通风效果最佳,既能有效降低粮温又能起到降水效果,在较低粮温和水分的条件下,采用隔热密闭技术,抑制了害虫的生长与繁殖。试验仓校对照仓可以节约更多的费用.  相似文献   

14.
花生复合系统是促进低丘红壤区农业水分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耕作方式,其在不同时段水分动态、水分平衡和利用过程差异值得进一步探索。土壤表层采用15 bar的先进负压计监测,结合定位法于2001—2003年监测收集了花生生长季花生复合系统、花生单作田间土壤水分、地表径流、降雨资料,分析了花生复合系统对土壤水分动态、降雨影响和水分平衡各要素的影响。分析表明,土壤10 cm与 60 cm水分单作花生地与复合系统在雨季无明显差异,但受降雨过程影响。旱季单作花生10 cm水势降到最低值-344.0 kPa,复合系统水势最低值为-50.6 kPa,60 cm单作花生地水势数值也低于复合系统花生地,旱季复合系统能减少土壤表层的蒸发。3年土壤水分周期动态可分为3个阶段,即水分盈余期、水分消耗期、水分稳定期。花生复合系统旱季表现出较强的耗水作用,2001年7月贮水量减少108.8 mm,2002年8月贮水量减少111.7 mm,2003年7月贮水量减少105.5 mm。花生复合系统平均渗漏量低于花生单作62.2 mm,平均贮水量变化低于花生单作41.8 mm。桔树与花生作物在旱季水分利用方面没有明显的竞争作用,花生复合系统系统的表土水分保持作用和生态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大豆在夏季不同仓房、不同入库时间形成的粮温不同,适时选择不同的通风条件和通风方式有效地降低了大豆温度和调控粮食水分,减少通风水分散失,延缓了大豆储存品质变化,保证了大豆安全储存。  相似文献   

16.
鄂中地区偏高水分晚籼稻谷安全度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械通风结合粮面稻壳压盖控温技术,进行了偏高水分晚籼稻谷保水度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仓稻谷水分下降了0.5%,比对照仓水分少下降0.5%;粮食平均温度保持在准低温线以内,延缓了粮食品质陈化,确保了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17.
对水分在14.5%左右的晚籼稻谷,采用通风降温、控温储藏、密闭熏蒸等综合手段,通过两年的储藏,储藏安全,品质良好,可见在长江下游地区水分14.5%以下的晚籼稻可以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8.
高水分稻谷安全度夏控温及隔热储粮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收购市场化后,部分高水分的粮食进入粮库,严重影响储粮的安全.一年来我库对部分轮换入库高水分的稻谷首先采取边入库边通风降水,然后通风降温有效控制粮温;再采取薄膜密闭、稻壳覆盖隔离粮堆和屋面喷水隔热等多种隔热及控温储粮技术的综合应用,探索出一条高水分稻谷安全度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玉米耐储性较差,特别是在高温高湿地区,储藏度夏期间异常粮情时有发生,品质变化快,水分减量大。根据华南惠州地区的储粮生态特点和本库的设施设备条件,综合应用冬季缓速通风降温、春季压盖隔热、夏季空调控温与氮气气调等多项技术优化组合,通过多技术协同效应,经济、有效地控制了仓温和粮温,延缓了玉米品质变化速度,减少了水分损耗,科技保粮优质创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入库偏高水分晚籼稻谷存在带虫入库的问题,分别进行了先熏蒸再控温和先控温再低温储藏,抑制虫害、延缓熏蒸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带虫入库的偏高水分晚籼稻谷,经适时通风降水和冬降温及春夏隔热控温冷藏后,可安全保管到第二年7月不熏蒸,有利于绿色生态储粮,减少化学药剂对粮食的污染,减少保管费用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