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昆虫干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按照其来源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年干细胞。昆虫中也同样存在多种干细胞。开展昆虫干细胞自我更新、发育命运决定、分化潜能等特性以及其与周围微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对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经济昆虫的遗传育种以及一些生物反应器材料的利用,甚至对于人类疾病的治疗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以模式生物果蝇为主,介绍了昆虫干细胞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集中在果蝇各种组织干细胞的鉴定与识别方面,包括研究较成熟的生殖腺内干细胞、中肠干细胞、马氏管干细胞、神经母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同时介绍了对干细胞维持起重要调控作用的各种信号途径的研究进展。这些昆虫干细胞的研究成果将为开展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干细胞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阐述在昆虫变态发育过程中起调控作用的保幼激素、蜕皮激素及各种脑分泌激素对昆虫变态发育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变态发育相关的一些蛋白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蚕学通讯》2012,(4):39-39
体色是昆虫最重要的性状表现,是其对环境适应的直观体现,在其生存和繁衍策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那么在昆虫的发育过程中,色素物质与色素基因如何精确的调控昆虫的着色模式及对其他生理现象产生影响的呢?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家蚕遗传资源研究小组以珍贵的家蚕黑化型体色突变——“暗化型”(mln)为模式材料,系统地研究了昆虫黑色素代谢通路中的前体儿茶酚胺类物质与相关黑色素代谢基因的相互调控对家蚕不同发育阶段表皮着色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昆虫雌性生殖的激素调控作用是近年来受到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关于昆虫激素类物质对桑蚕卵巢发育的影响,国内外也多有报道.试验以桑蚕早期雌蛹和结扎雌蛹为材料,着重探讨MH、JHA和CA_3三种激素类物质对卵巢发育过程的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卵黄原蛋白(Vg)是昆虫卵黄蛋白的前体,为卵巢的发育提供营养和功能性物质。随着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RNAi技术的应用,证实Vg在昆虫的行为分化、增强免疫力、转化食物和延长寿命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也被称为多功能性蛋白质。近年来对昆虫Vg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证实Vg不仅仅调控雌虫的繁殖过程,而且对昆虫的生命周期影响很大。以蜜蜂为例简要介绍了Vg的发生与调控,功能多效性及其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细胞自噬(autophagy)和凋亡(apoptosis)是昆虫蜕皮与变态发育过程中细胞死亡最主要的2种方式。家蚕(Bombyx mori)是鳞翅目的模式昆虫之一,有关细胞自噬和凋亡的研究也比较深入,包括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形态特征、诱导信号和通路、对蚕体发育的影响、自噬相关蛋白的鉴定和功能等。前期研究揭示家蚕自噬相关蛋白Bm ATG5和Bm ATG6具有自噬与凋亡的分子开关功能,但它们调控细胞凋亡的具体机制至今不详。本文在简要综述昆虫及家蚕细胞自噬和凋亡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Bm ATG5调控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深入揭示Bm ATG5的分子调控功能,以及其应用于鳞翅目害虫防治和家蚕变态发育调控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广泛存在于农业生态系统中,可提高作物对害虫、病害等生物逆境的抗性。昆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AM真菌与昆虫均依赖植物,获取生长所需的养分与食物,二者亦可相互影响。本文归纳了2015年以来AM真菌与昆虫互作研究的新进展,研究发现AM真菌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整体抗虫性,亦可通过调控植物挥发性物质、植物体内化学物的变化、相关防御基因表达增强植物对昆虫的防御能力,还能促进其他化合物的合成从而有利于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时昆虫采食植物影响植物体内养分的分配,从而减少AM真菌侵染率、丛枝和泡囊数量以及影响AM真菌正常的功能。本文还对AM真菌与昆虫互作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对今后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蚕业科学》2000,26(Z1):102-106
从昆虫激素对宿主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机理和杆状病毒egt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表达方面 ,讨论了昆虫激素和杆状病毒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表明杆状病毒的感染改变了宿主固有的激素平衡 ,从而影响宿主的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9.
胚胎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发生受到了很多转录调控因子的调控。随着高通量深度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非编码RNA(ncRNA)对动物胚胎发育、X染色体失活、性别调控、脑部发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miRNA主要通过与其靶向mRNA的3′UTR结合参与调控胚胎发育的相关基因;lncRNA通过转录干扰或是修饰染色质来调控相关基因从而介导哺乳动物X染色体失活和昆虫W染色体的剂量补偿;piRNA通过沉默转座子来维持生殖细胞DNA完整性,并参与生殖细胞形成及家蚕性别调控;circRNA可以作为miRNA的海绵调控动物脑部的发育。本文拟从miRNA、lncRNA、piRNA、circRNA等ncRNA角度阐述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ncRNA参与调控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约50年前,波兰Kopéc指出昆虫的变态和激素有关;用美国白蛾幼虫作摘除脑或进行结札实验证明,脑激素对昆虫正常生长发育是必需的。随后,英国的昆虫生理学家Wigglesworth用无翅红蝽的无头若虫被移植入具有活性的脑,则可进行变态。脑激素是Kopéc命名的。1947年,美国Williams对天蚕滞育蛹的研究,证实了脑对前胸腺的分泌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也称脑激素为促前胸腺激素。郭郛等(1964)研究了脑及前胸腺对蓖麻蚕成虫特征与生殖腺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氨基酸是一类在生物体内参与蛋白质合成、细胞生长调节等生理功能的重要小分子物质,也是一些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氨基酸的跨膜转运受氨基酸转运蛋白的调节,氨基酸转运蛋白通常能够转运具有相似结构的多种氨基酸.昆虫的氨基酸转运蛋白可分为8个家族,在营养吸收、物质转运、神经系统调节、信号途径调控和病毒感染等方面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本文简要综述昆虫氨基酸转运蛋白的分类和功能,为家蚕和其他昆虫的生理及病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哺乳动物子宫内膜腺的发育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的子宫内膜腺可合成和分泌或转运一些蛋白及相关物质 ,这些物质在胎儿存活、发育、妊娠识别信号的启动及胚胎着床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子宫内膜腺的发育包括内膜上皮出芽形成内膜腺上皮、内膜腺上皮管穿过固有层及内膜腺上皮卷曲和分支等几个连续的过程。哺乳动物子宫内膜腺的形态发生受许多因素的调控 ,但确切的调控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13.
昆虫前胸腺及其激素的生理调控是昆虫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昆虫前胸腺的形态学特征和相关激素调控机理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4.
昆虫神经肽Corazonin是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结构非常保守的短肽,除在极大部分昆虫中是由前侧脑的神经元分泌外,也发现在少部分昆虫中是由腹部和食管下神经元分泌。Corazonin广泛存在于昆虫纲动物中,在不同昆虫中行使心率加速、体色改变、物质代谢增减、发育与生理节律调控、蜕皮延迟、吐丝减少等非常广泛的生理功能。介导Corazonin作用的Cora-zonin受体是典型的G蛋白偶联受体,定位在细胞膜上,在昆虫系统进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本文概述了昆虫Corazonin的发现、分泌、结构、生理功能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情况,归纳了研究中存在的争议,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在广泛功能分化、对昆虫生存意义、胁迫环境下的生理与生化功能、受体结构功能与信号转导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对高产奶牛的健康是很不利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有机物质必需按一定比例饲喂,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繁殖障碍。生殖腺对非全价饲养最为敏感。例如,在维生素A缺乏时,胚胎上皮比其他器官的上皮更早地出现变性。犊牛日粮中营养价值不完全,首先会使生殖腺的正常发育受阻,而且有时会引起不可逆转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Hox基因是重要的转录因子,是昆虫躯体模式发育中的主调控基因,并对附肢的发育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进化出不同的躯体模式和附肢,这与Hox基因的进化存在内在的关联.家蚕(Bombyx mori)是鳞翅目的模式昆虫,其躯体模式及附肢的决定机制研究对其他鳞翅目昆虫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对家蚕Hox基因结构、功能和靶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为发展昆虫产业,在各种昆虫中开展形质转换技术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形质转换是指将克隆的外来基因人为地插入昆虫染色体中,并使插入的基因稳定地表达.这种形质转换技术不仅对于昆虫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研究是必要的,而且对于利用昆虫进行有用物质的生  相似文献   

18.
有益于人类的农药防治害虫的方法有化学防治法,但在其杀虫剂中亦有称为昆虫发育控制剂(IGR)和制虫剂这类物质。这些杀虫剂可控制昆虫的发育和生殖等而降低害虫密度。农药一般对人畜来说是有害的,那么高尔夫球场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就成为问题,而昆虫发育控制剂和  相似文献   

19.
羊毛弯曲是影响羊毛品质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毛股弯曲的减少以及毛股由紧实变得蓬松会导致羊毛品质下降,从而影响皮毛价值。毛囊是调控毛发生长的皮肤附属器官,对于毛发弯曲形状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羊、小鼠等动物毛发纤维弯曲形成的相关研究以及毛囊发育调控等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介绍了羊毛纤维结构的特点,阐述了毛囊发育相关重要调控信号通路及其对毛发弯曲的影响,最后,基于羊毛弯曲相关的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羊毛弯曲及毛囊发育相关生物学机制进行总结,以期对羊毛弯曲及毛囊发育的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对改良羊毛弯曲性状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羊毛弯曲是影响羊毛品质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毛股弯曲的减少以及毛股由紧实变得蓬松会导致羊毛品质下降,从而影响皮毛价值。毛囊是调控毛发生长的皮肤附属器官,对于毛发弯曲形状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羊、小鼠等动物毛发纤维弯曲形成的相关研究以及毛囊发育调控等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介绍了羊毛纤维结构的特点,阐述了毛囊发育相关重要调控信号通路及其对毛发弯曲的影响,最后,基于羊毛弯曲相关的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羊毛弯曲及毛囊发育相关生物学机制进行总结,以期对羊毛弯曲及毛囊发育的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对改良羊毛弯曲性状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