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日前,中农集团控股黑龙江有限公司联合黑龙江省当地农民分别在讷河、望奎、肇东注册三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黑龙江中农以农民为主导组建专业合作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农民以其耕地作价入社,无论秋收产量如何,对耕地作价入股款全部给予保底,待将收获的粮食出售后,根据双方投入比例,就当年利润进行分红。二是直接以承租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农民直接将土地租给合作社,同时农民作为合作社土地的种植主体,参与土地经营,在土  相似文献   

2.
陈焱  阮敏  强昌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56-15959,15963
从“股份合作制土地流转模式”、农村集体、集体成员成员权等相关概念的法律界定出发,说明股份合作制土地流转下农村集体成员成员权保障的必要性。在成员资格界定方面,胎儿、外嫁女、入赘婿等部分成员权益得不到保障;在权益保护方面,成员的部分权益得不到保障,集体成员个人股权权能不完全,基于股权而产生权益不足、不均、不稳定、不及时;基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成员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民主管理权被淡化甚至被剥夺,基本生活难以得到切实保障。提出应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经营的社会保障机制,一是将拥有土地并以土地入股股份合作社和未参与土地流转的成员都纳入保障对象;二是在土地流转环节,明确土地流转补偿标准、成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三是社会保障基金账户的资金由成员个人、土地使用方(股份合作企业)、政府共同缴纳;四是基金运作要注重保值增值及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单一以农户土地入股组建合作社,入股土地一般不作价,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对外发包或租赁,取得的收益按农户土地入股面积为依据进行分配。这种模式实行承包土地内股外租型改革,主要适用于农户委托村集体组织流转土地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村。"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城乡统筹科科长王国根道出了柯桥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一种成功模式,而这也是江桃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4.
2008年2月,宁县焦村乡任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甘肃省首家以土地入股为主的合作社——宁县焦村民生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55万元,成员203户,876人、土地2261亩,分别占全村人口的64%、耕地的73%。按照"责权平等、收益共享、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原则,合作社规定每亩土地为1股,现金400元—500元为1股,单个成员入股不得高于100股,把土地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发展苹果产业。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在果园取得  相似文献   

5.
近日,调查组在承包地流转比例较高的浙江调研时发现,一些地方的农民已经开始自发地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比如,2009年,象山县西边塘村138户农户以309亩承包地入股,组建了一家土地股份合作社——西边塘四季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6.
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农户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成股权,农民当上股东。入社土地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经营,农户除劳动收益外,还可享受年底分红。从生产实践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促进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新型职业农民等新生事物的出现,逐渐改变着农村面貌,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7.
最近,北京市通州区成立了首家土地专业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变身股东,获土地流转费、红利,还可到企业打工领工资。截至日前,已有71户农户审请加入,流转土地451亩。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公主陵牧场实施规模化经营,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这个土地“保姆”,职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耕地产出效益,增加了职工收入,促进了企业发展. 突出“好”字促效益 2013年,公主陵牧场把五队作为土地规模经营整村推进生产队,以试点为基点,逐步走规模化标准化管理之路,让职工依靠规模化种植,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全年共整合耕地2000亩,组建了种植、农机专业合作社,由7户职工家庭入股合作社进行经营,开始了土地经营由分散向集约转变的有效尝试.当年春天,入股的7户职工家庭采取自筹、场给垫资等形式购买农机设备和生产资料,共计固定资产投资49万元,生产资料等费用投入38万元.合作社设有理事会,并由理事会选举产生理事长、会计、统计员、保管员及农机作业组成员,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各项管理细则.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允许土地有序流转。流转土地是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农业的需要,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要,是解放农村剩余劳力、推进城镇化的需要。在土地流转中,各地合作社积极探索,创造了承租、入股、托管等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的基本内涵、功能价值与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导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是不断探索和丰富"三权分置"具体实现形式的重要举措。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过程中,土地经营权应当被塑造为用益物权,入股的合作社类型应当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具有"制度落实、要素整合、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功能价值,但目前存在着法律规范滞后和配套制度缺陷两大问题。今后,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需遵循入股自愿、平等协商、有偿流转;集体所有、稳定承包、农业用途;合理期限、规范入股、权益保护三大原则。机制构建上,应按照"自下而上"的改革思路,提出现行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法律法规修改和完善的指导性建议,并加强有关政策与配套设计,具体包括研究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登记制度、建立市场体制、构建入股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饶阳县路昭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6月,如今有成员302户,总资产6000余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800多万元。2013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3600万元,利润2200万元。合作社的成功,与其探索创新的"土地+劳力双股驱动"模式密不可分。先入土地股,再入劳力股路昭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双股驱动模式其实并不复杂:首先,成员以自家的承包地入股合作社,按照面积持有土地股;其次,合作社对流转的土地进行整理规划,建设高标准蔬菜日光温室及配套农业设施;最后,成员以劳动力入股,对合作社蔬菜日光温室进行责任承包,负责生产管理,技术、农资、销售等服务由合作社提供。  相似文献   

12.
邢勇 《农家参谋》2011,(8):40-41
案情李丹丹系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007年初,她从村里分得2.2亩耕地,并签订了30年的土地承包合同。一个月后,李丹丹因外出打工,将耕地交给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王勇经营,但双方未签订书面土地流转合同。村里见李丹丹并未实际经营,  相似文献   

13.
绍兴县陶堰镇茅洋村共有农户655户,人口1978人,耕地面积1480亩。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该村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已在二、三产业就业。由于传统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农田弃耕抛荒现象极为普遍,土地利用率一直偏低。为发展现代规模农业,提高农民收入,2008年12月,茅洋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518户农户以承包土地入股,入股土地总面积1285亩。合作社对土地统一组织开发经营,收益按入股土地面积分  相似文献   

14.
<正>迁安市利权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由野鸡坨镇大杨官营村民赵利权联合周边村民发起,合作社现经营土地面积3 330亩,其中租赁土地2 850亩,农户入股土地480亩。该合作社本着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的理念,实行自主经营管理。2018年,以野鸡坨镇岚山高庄村集体为纽带,联系合作社以入股形式流转本村农户家庭承包地480亩,发展适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毕节地区黔西县协和乡杨柳烟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8月13日,是经黔西县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第一家烟农专业合作社。杨柳烟农专业合作社以成员土地入股的方式流转农村土地2200多亩,探索了以烟为主、多种经营相结合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为贯彻落实2014年全省重点领域改革工作,省农业厅出台《2014年农业改革实施方案》,从八个方面进行改革。一、开展土地经营改革,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若干意见》,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规模经营主体流转,防止耕地抛荒撂荒。鼓励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支持发展土地托管合作社,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公司的做法,2014年全省培育土地股份合作社40家,培育"土地托管"合  相似文献   

17.
《陕西农业科学》2010,(2):62-62
近年来,山东省邹平县台子镇采取农民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的方式,建立起专业生产基地进行统一经营。为保障社员的利益,合作社规定土地入股社员土地最低收益每667m^2不低于600元,年终决算时还按盈利情况进行第二次返利。入社社员平均每户有一名劳动力在合作社长期上班,  相似文献   

18.
荥阳市西大村以"土地能入股,农户成股东,公司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农村土地经营新模式,成功流转土地66.67 hm2,建设千亩日光温室绿色蔬菜种植基地,提高了土地效益,实现了集体与农户双赢,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一、依靠政策,支部引导,探索土地流转模式 土地经营一直是西大村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群众自愿土地入股、公司高速发展的今天,西大村按照"经营、利益分红"的原则,鼓励农户将自家的责任田以土地所有权的形式入股,由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农户即成为郑州市瑞丰绿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股东,公司每年按总利润的5%~10%作为农户的分红,农户每年还可得到每667m2500kg小麦的补偿.  相似文献   

19.
齐河县南北社区通过农民以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的形式,实现了土地的集约经营,使土地效益实现了最大化。社员不但可以得到分红,还可以享受合作社的各项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腾出时间来从事第二、三产业,土地流转合作社的运营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的双赢,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三权分置”对促进土地流转,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并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新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规定,成员可以以土地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然而,农民专业合作社遵循“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入股土地经营权的处理是成员退出制度安排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