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王哲 《农家顾问》2008,(2):46-47
翘嘴红鲌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红鲌属.俗称大白鱼、翘嘴巴、翘壳、白丝、兴凯大白鱼、翘鲌子、鲌刺鱼等。我国平原诸水系均产,以长江和黑龙江水系产量居多。该鱼生活于水体的上、中层,野生鲌鱼以肉食性为主,每年6~7月份和10~11月份为捕捞旺季,其肉质洁白鲜嫩,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在沿海滩塘对翘嘴红鲌进行创新养殖,养殖水体的盐度控制在0、3%以下,翘嘴红鲌能适应并生长较好,翘嘴红鲌产量154、16kg/667m。,饲料系数1.949,个体平均规格为13、72cm/尾,成活率87、16%,养殖经济效益达1000元/667m^2左右。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在沿海滩塘推广翘嘴红鲌的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3.
对鲌属翘嘴鲐(Culter albunms)、蒙古鲌C.mongolicus)、达氏鲌(C.dabryi)和原鲌属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脑形态进行度量学及判别函数分析。结果表明:鲌属与原鲌属鱼类脑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小脑大小、嗅束长等,达氏鲌与翘嘴鲌、蒙古鲌脑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小脑及端脑大小。脑形态度量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依据表型性状进行的分类结果相一致,形态度量可作为对生态位相近的鱼类间的脑形态区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兴凯湖4种野生鲌类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兴凯湖4种野生鲌类(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C.mongolicus、兴凯鲌C.dabryi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的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鲌类鲜样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为17.92%~19.86%(质量分数,下同),其中红鳍原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翘嘴鲌和兴凯鲌(P﹤0.05),而与蒙古鲌含量相近(P﹥0.05);4种鲌类鲜样肌肉中粗脂肪含量为0.12%~0.68%,其中红鳍原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它3种鲌类(P﹤0.05),4种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4种鲌类干样肌肉中18种氨基酸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红鳍原鲌(75.08%)﹥兴凯鲌(73.05%)﹥翘嘴鲌(72.38%)﹥蒙古鲌(67.20%);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低顺序为红鳍原鲌(33.04%)﹥兴凯鲌(32.89%)﹥蒙古鲌(32.45%)﹥翘嘴鲌(31.89%);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低顺序为翘嘴鲌(24.64%)﹥红鳍原鲌(24.52%)﹥兴凯鲌(23.07%)﹥蒙古鲌(17.34%);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6.59~69.14,其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这表明4种鲌类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的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可显示种间及种内遗传差异,广泛用于种类鉴定和系统发生研究。为了阐明翘嘴红鲌与其他鳊亚科鱼类的亲缘关系,扩增并测定了翘嘴红鲌的414bp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所获序列与4种鳊亚科鱼类细胞色素b基因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共有61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14.73%),大多数位点出现在密码子的第3位且主要为碱基转换。翘嘴红鲌与鳊之间的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3.48%,与广东鲂、三角鲂和团头鲂的序列同源性则分别为90.58%,90.82%,91.30%。以鲤为外群,分别利用MP法和NJ法分析上述序列数据,获得相似的系统发生树。该结果显示,翘嘴红鲌和鳊聚为1个支系,广东鲂、三角鲂以及团头鲂则聚为另1个支系,说明翘嘴红鲌与鳊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广东鲂、三角鲂及团头鲂的亲缘关系则较远。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红鲌属的翘嘴红鲌、青梢红鲌和蒙古红鲌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1 091 bp),对其碱基组成变异情况及核苷酸序列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以红鳍鲌为外类群,用邻接(NJ)法和非加权算术平均对数(UPGMA)法构建系统关系树.结果表明:①4种鱼(包括外类群)Cyt b基因片段序列碱基平均差异为6.2%,变异位点184个,具有简约性信息位点141个,平均转换颠换比为7.4;②测定的红鲌属3种鱼形成一个单系群,其中翘嘴红鲌与青梢红鲌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7.
随着翘嘴红鲌商品价格不断上升.江苏省灌南县“翘嘴红鲌苗种培育及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成效显著。该项目总投资90万元,目前已创利180多万元。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红鲌属的翘嘴红鲌、青梢红鲌和蒙古红鲌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1 091 bp), 对其碱基组成变异情况及核苷酸序列差异进行了分析, 并以红鳍鲌为外类群, 用邻接(NJ)法和非加权算术平均对数(UPGMA)法构建系统关系树. 结果表明: ① 4种鱼(包括外类群)Cyt b基因片段序列碱基平均差异为6.2%, 变异位点184个, 具有简约性信息位点141个, 平均转换颠换比为7.4; ②测定的红鲌属3种鱼形成一个单系群, 其中翘嘴红鲌与青梢红鲌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9.
翘嘴红鲌,别名:白鱼、白条。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鲌亚科。翘嘴红鲌作为一个重要的特种水产新品种,因其肉质细嫩、味鲜美,经济价值较高而养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对我国的淡水渔业发展、出口创汇,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翘翘嘴红鲌池塘成鱼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从鱼种培育池的准备、鱼苗放养、驯养、水质调控和越冬管理方面介绍了翘嘴红鲌池塘苗种的培育。同时介绍了以翘嘴红鲌为主的成鱼养殖模式和翘嘴红鲌套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翘嘴红鲌,别名:白鱼、白条。分类地位为鲤形目、鲤科、鲌亚科。我国许多地区有养殖。翘嘴红鲌肉质细嫩、味鲜美。此鱼行动迅速,性凶猛,以捕食其他小型鱼类为食。其养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对我国的淡水渔业发展、出口创汇,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为此,翘嘴红鲌的池塘苗种培育相当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翘嘴红鲌池塘苗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2.
翘嘴红鲌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红鲌属,俗称“大巴刁”、“翘嘴巴刁”、“鲌鱼”,分布于我国各大江河、湖泊。翘嘴红鲌属中上层肉食性鱼类,喜在有流水和大水面溶解氧丰富的敞水区活动,游动迅速,善跳跃,性凶猛;  相似文献   

13.
翘嘴红鲌又名白条、和顺、太湖白鱼,是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其个体大、肉质鲜美细嫩,为鱼中上品。目前市场畅销,价格居高不下,随着天然翘嘴红鲌资源日益衰退,开展人工养殖已势在必行。现将翘嘴红鲌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该文主要从翘嘴红鲌的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受精卵的孵化等方面对翘嘴红鲌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翘嘴红鲌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翘嘴红鲌,广东地区俗称长江和顺,长江中游俗称翘鲌、鲌鱼,长江中、下游俗称太湖鲌鱼,素有“太湖三白”之美誉。隶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红属,是重要的经济、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全鱼可入药,有开胃、健脾、利水、消肿与滋补强身、健脑之功效。翘嘴红鲌具有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6.
池塘培育翘嘴红鲌大规格鱼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翘嘴红鲌大规格鱼种池塘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引进2.5~3.0cm的翘嘴红鲌在金坛市进行池塘养殖5个月,可培育大规格红鲌鱼种,出塘规格10cm以上的达85%,最大规格达21cm。  相似文献   

17.
翘嘴红鲌,俗名白鱼,食浮性饲料,鱼体呈条形状,喜好在深水中漫游.内质细嫩,味美可口.发展翘嘴红鲌养殖,效益良好.文章从翘嘴红鲌的池塘、放养、饲料、日常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此鱼的养殖技术,并对其进行了经济效益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兴凯湖翘嘴红鲌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凯湖翘嘴红鲌属淡水生产中的珍品,也是黑龙江省特有的品种资源,兴凯湖独特的地理水域环境,使兴凯湖翘嘴红鲌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学和生活习性。本文着重介绍及评述近年来对兴凯湖翘嘴鲌生长、发育及繁殖研究的现状及成果,以促进对兴凯湖翘嘴红鲌的资源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9.
<正>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太湖白鱼,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其个体大、生长快,肉质细嫩又鲜美,为鱼中的上品。翘嘴红鲌在国内市场价格比较高,是最热门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但库区的野生翘嘴红鲌资源日益减少,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2007—2008年雄江镇水产组开展了翘嘴红鲌苗种培育和人工养殖,逐步驯化其适应食用人工配合饲料,并培育出大规格苗种。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介绍白城市翘嘴红鲌产业发展现状,并从工人繁育技术、夏花鱼种培育技术、池塘成鱼养殖技术3个方面总结了翘嘴红鲌健康高效养殖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