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稻田养鳝,既可发挥稻田的生态优势,为鳝鱼提供天然的饵料,又可利用鳝鱼在泥中钻洞、窜行,在水面捕虫、排粪的生活习性,为稻田松土、除虫、增肥,促进水稻生长,以达到一地两用、优势互补、种养结合、稻鱼双增的目的。稻田养鳝高产诀窍主要有以下六条。  相似文献   

2.
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最佳养殖模式 克氏螯虾适宜利用湖泊、荡滩、沼泽地等大水面放流增殖,通过放养一定量的克氏螯虾亲本或虾苗,保护原有资源环境,利用天然饵料,效果最为理想。也可利用废旧池塘、河沟及低产稻田等水面改造,进行克氏螯虾人工养殖。目前主要模式有:  相似文献   

4.
泥鳅是温水性鱼类,在稻田中呈土黄色,其生长水温为15-34度,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度.当水温降到5-6度以下或高于35-36度时,它便潜入泥中10-30厘米泥层进行休眠.它是一种鱼类,那么在稻田里如何养殖和捕捞呢?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水域辽阔,全省总水域面积233.2万公顷,其中可养鱼水面65万公顷,现已开发利用42万公顷。此外,我省还有26.7万公顷可养鱼稻田,发展养鱼生产潜力巨大。近几年,我省水产业在发展中注重以市场为  相似文献   

6.
鸭稻共育即稻田养鸭,将鸭放养在稻田,利用鸭在稻田内捕食害虫、采食杂草及一些水生小动物,同时鸭粪还可直接肥田的饲养方法,实现既节省养鸭饲料成本,提高鸭产品品质,又减轻害虫和杂草对水稻的危害,减少稻田农药施用量,是一种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7.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我国特有的大型淡水蟹类。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特别丰富,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维生素。长期以来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稻田养河蟹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水产养殖业。利用稻田养殖名贵水产品河蟹,稻蟹共生可相得益彰,水稻可供河蟹栖息、隐蔽;河蟹又能吃掉稻田中的杂草,减少病虫害发生。实践证明,稻田养蟹不仅可  相似文献   

8.
稻田养殖黄鳝,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又可增产增收,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生态农业的养殖方式.一般每667m2(合1市亩,下同)稻田在不减少稻谷产量或在稻谷产量略有增加的前提下,可净产50~100kg黄鳝,获利1000~2000元.因此,发展稻田养殖黄善是广大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致富奔小康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9.
泥鳅全身光滑无鳞,粘液丰富,体长形,特殊的形态,可使其在稻田里自由活动不受损伤,活水提温也有助稻田生长。利用稻田养殖泥鳅,不占用大的水面资源,节红养殖成本。另外,泥鳅的粪便残饵可以变废为宝,为稻田增肥,减少用肥量。因此,稻田养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贵州省水产品产量不断增加,市民“菜篮子”能得以保证,与网箱养鱼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目前,全省有可利用水面4.67万hm~2(公顷)(不包括池塘和稻田),实际利用约为2万hm~2,每年向市场提供鲜活鱼约3000万kg。其中,网逢养鱼10hm~2,年提供鲜活鱼约为7500t,占鲜活鱼总产量的1/4。网箱养  相似文献   

11.
林道 《饲料研究》1993,(10):37-37
在房顶建池养鳝,不仅能节约耕地,而且能使室内冬暖夏凉,还能为家庭增加收入;若饲养管理得当,每平方米水面可收商品鳝鱼1.5~2.5公斤。起到一举两得的利益。其养鳝方法介绍如下: (1)鳝池建造。为了便于操作和管理,可在距栏杆35厘米处建池,单个池面积2~4平方米,深0.8米,水深20~25厘米;池底、池壁、池角等处用水泥砂浆密封,池壁顶端向池内伸出10厘米,以防逃鳝;池顶设一直径2厘米进水管,管末端封闭,管身钻有  相似文献   

12.
利用稻田青虾收获后的冬闲沟,进行冬季养虾,可提高稻田养虾的技术经济效果。现将稻田冬季养虾技术介绍如下: 1.适时放养。青虾收获后,立即选择一些虾沟水位较深,条件较好的稻田,挖除虾沟中过多的淤泥,整修加固好田埂,注入新鲜河水。如稻田中还要种一季油菜或小麦,虾沟中的水位保持1.2厘米即可;如不种油菜或小麦,则可利用整个稻田再养一茬青虾。每亩虾沟水面可放养虾种2~2.5万  相似文献   

13.
<正>稻田养殖是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紧密结合的一种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即利用稻田为动物(如鱼、虾、蟹、鸭、鹅等)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和天然饲料,又可利用动物为稻田消除田间杂草和害虫,是一种共生互利的生态种养模式。据调查,稻田养殖不但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三增一节"(增粮、增牧、增收、节水)效果,而且对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获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据资料报道,我国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的稻  相似文献   

14.
水稻田养鸭的试验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田配套养鸭是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环保型农业技术。在不使用或限制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情况下,生产无公害稻谷和肉鸭。在秧苗栽插或抛秧成活后,将鸭子放入稻田,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部分杂草和害虫,达到既节省饲料,提高鸭肉品质又可减少农药等费用的目的;鸭子在稻田里不间断的活动,还起到中耕浑水增氧的效果;鸭粪作为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15.
韩忠良  蒋东 《饲料广角》2000,(21):22-22
稻田养龟是一种动植物互生同一环境、生态互利的养殖新技术。也是稻田作物空间间隙再利用,不占用其它土地资源,又不影响水稻产量,但却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据浙江海宁市袁花镇名贵动物场的经验介绍,每667m~2稻田可产净龟(增重)是投入量的1~2倍,龟产值是水稻的4~8倍。现摘要介绍该场的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6.
鲤鱼是当前重要的传统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鲜美,适应性强,易于繁殖和养殖。在稻田中养殖鲤鱼,可最大程度利用稻田资源,实现农田的多功能性,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鲤鱼稻田养殖是一种绿色养殖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农民和养殖专家的关注。鲤鱼稻田养殖不仅可以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还能为消费市场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殖黄鳝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田养黄鳝是一种充分利用水稻田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稻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饲料,水稻又是很好的遮荫物,田水浓度也正好符合黄鳝生长;黄鳝在田中钻洞松土、疏通田泥,捕食害虫,既利于水稻生长,又可减少水稻的病虫害。  相似文献   

18.
目前市场上的鳝鱼绝大多数来自野生资源,但随着人工捕捞的加剧和环境污染的危害,鳝鱼野生资源已经持续减少,鳝鱼人工养殖势在必行。鳝鱼网箱养殖具有投入少、产量高、劳动强度低、易操作管理、起捕灵活方便等优点,是一项高产高效的新兴养鳝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介绍了鳝鱼网箱养殖技术,主要包括:养殖场地选择、适期投放、精心饲养、病虫害防治等,以期为养殖户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许多地区稻田可以养殖牛蛙。稻田水温适合,含氧量高,PH值适中,既有牛蛙遮荫乘凉的地方,又有丰富的饲料,是养殖牛蛙的好场所。牛蛙又可捕食大量的农田害虫,牛蛙粪便还可以起到肥田作用。稻田养殖牛蛙既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又有很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紫云英与双季稻秸秆协同利用影响稻田土壤钾循环与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帆  杨茜 《草业学报》2021,30(1):72-80
稻草还田和冬种绿肥是维持稻田地力和化肥替代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研究以在湖南酸性红黄泥和碱性紫潮泥两种典型稻田土壤上进行了2年的紫云英-双季稻定位试验为对象,分析紫云英和双季稻秸秆协同利用对稻田土壤K循环的影响.两土壤试验处理一致,包括稻田冬闲(FRR)、冬种紫云英(MvRR)及冬种紫云英与水稻秸秆协同利用(MvRR+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