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320例上尿路结石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作用。方法:对32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术前、术后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和护理。结果:320例患者通过一期或二期取石术,结石取净率为90.6%,所有患者经术前、术后护理都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结论:合理的护理方法及技巧、健康教育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和防止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碎石(mini-PCNL)联合输尿管镜碎石(URS)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mini-PCNL联合URS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结果:37例47侧肾结石均成功行一期取石术.其中属一期取净结石6例,二期取净结石24侧、三期取净结石9侧.结石总取净率83.0%(39/47);37例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Mini-PCNL联合URS治疗中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具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为微创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尿路结石患者46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清除率、手术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碎石率、一次清除率、结石残留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肾周积液、感染、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结石清除率,减少结石残留,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最佳方法、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在B超引导下行MPCNL治疗的765例肾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建立经皮肾取石通道,其中单通道取石679例(88.8%),双或多通道取石86例(11.2%);一期取石731例(95.6%),二期取石34例(4.4%);手术时间40~150min,平均(65.6±22.7)min。总结石取净率为88.0%(673/765)。术后出现动静脉瘘出血12例,冲洗液外渗3例,其余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是一种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的疗效。方法利用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53例55侧。结果53例55侧输尿管大结石全部一次取净,手术时间30~96min,平均43min,结石碎石率及清石率均为100%。术后住院5~7d,平均5.5d。无输尿管穿孔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MPCNL治疗输尿管大结石时间短、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98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均一次性取石成功;2例失败改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碎石效果良好,平均手术时间60min,平均出血45mL,平均住院10d,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创伤小、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局麻下二期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局麻下二期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8例.结果 28例均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无1例需改变麻醉方式.结论 在局麻下行二期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麻醉创伤小,患者体位舒适,安全简便,特别是对于老年或肥胖患者更有安全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经皮肾微造瘘一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B超引导定位穿刺肾中盏或上盏,建立16F或18F经皮肾通道,采用输尿管镜代替经皮肾镜,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作内支架,4周拔除。结果本组78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85~175 min,所有患者均一期穿刺取石,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0±65)mL,平均住院时间9 d。术后随访3~6个月,未见结石存留。结论 B超引导下穿刺建立经皮肾微造瘘。应用输尿管镜治疗位于第4腰椎以上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及病情特点,可以一期施行双侧上尿路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妊娠期合并上尿路结石肾绞痛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妊娠期合并上尿路结石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临床表现为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和血尿;首诊误诊率达47.4%;B超检查发现结石16例,未发现结石3例;经保守治疗后,所有患者肾绞痛均能缓解,6例尿中排出结石;有8例妊娠期内肾绞痛复发(其中6例行再次保守治疗有效,2例肾绞痛频繁发作者行输尿管镜下逆行插入输尿管双J管引流);分娩后2例结石自然排出,3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排出,5例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出;孕妇均无产科并发症并娩出健康婴儿。结论妊娠期上尿路结石致肾绞痛的临床表现与非妊娠期相似,易于误诊,保守治疗对大多数病例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微创腔内技术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25例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应用微创腔内技术治疗,12例上段结石中8例单纯留置双J管,4例将结石推回肾盂后留置双J管;13例中下段结石中7例单纯留置双J管,4例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2例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结果 25例均首先用膀胱镜逆行置管,15例手术成功,余10例行输尿管镜治疗。21例术后肾绞痛立即消失,余4例有间断轻微肾绞痛,服用解痉药物可以缓解。4例钬激光碎石和2例气压弹道碎石患者均有碎石排出,其余19例中有6例于分娩前自行排出,余13例在生育后进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所有患者术后肾积水均消失,均顺利生育。结论妊娠并输尿管结石患者在保守疗法无效的情况下,采用逆行输尿管置管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肾镜(MPCNL)与经输尿管镜取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积水患者,分别采用MPCNL和URL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 MPCNL组患者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95.24%,100.00%)高于URL组(79.37%,88.89%),MPCNL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均高于URL组,MPCNL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22.22%)高于URL组(3.17%),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L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但是结石清除率低,MPCNL结石清除率高,但是术中出血量大、并发症较多,费用高,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积水宜采用MPCNL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输尿管肾镜弹道碎石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采用该法治疗的6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4例中6l例碎石成功,成功率95.3%,原位碎石成功59例,成功率92.2%。输尿管肾镜入镜成功率100%。结论:输尿管肾镜弹道碎石具有高效、安全、微创的优点,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在液压灌注泵辅助下,以套入法进镜可提高进镜的效率及碎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MPCNL治疗33例单侧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其中5例术后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结果:MPCNL术后3d结石清除率为84.8%(28/33),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33/33)。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清除率,联合体外冲击碎石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随着输尿管肾镜技术的发展,泌尿系结石从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转向微创腔镜技术治疗。微创经皮肾穿刺术(PCNL)是从腰背部皮肤到肾集合系统建立通道来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与开放手术相比,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的优点是能直观地发现结石,可以一次性将结石击碎并能全部取出,损伤比开放手术小。我院于2005年9月开展此手术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腔内技术处理妊娠期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21例妊娠期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的患者腔内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的肾绞痛经治疗完全消失,结石一次取尽者19例(88.9%),残留结石者2例,留置双J管至分娩后,其中1例每4个月更换1次双J管。21例孕妇均顺利渡过围产期,婴儿健康。无输尿管穿孔及其他并发症。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腔内技术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具有微创、高效、安全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与胆道镜配合取石网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6例,采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B组30例,采用胆道镜配合取石网治疗。比较两组的结石取净率、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97.2% vs 63.3%,P<0.01)。A、B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结石取净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对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67例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围手术期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67例肾结石患者输尿管软镜进镜成功率达100.0%,92.5%患者术后可一次取净结石,术后出血比例为7.5%,所有患者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均成功;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影响出血的因素主要有结石类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结论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安全、可靠,特别是在避免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结石类型是围手术期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可明显增加出血概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B超引导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1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在膀胱镜下向患侧输尿管逆行插5F输尿管导管,生理盐水沿输尿管导管持续滴注。患者取俯卧位,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扩张经皮肾通道至24F。采用Swiss LithoClast Master第三代弹道超声波碎石机进行碎石和清石。结果60例成功建立单一的经皮肾通道行Ⅰ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1例因建立皮肾通道时出血明显而改行Ⅱ期PCNL。手术时间为30~160 min,平均为(101±38)min;Ⅰ期结石清除率为65.6%(40/61)。无气胸、腹部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标准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孤立肾鹿角形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期间应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7例孤立肾鹿角形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完全性鹿角形结石8例,不完全性鹿角形结石19例。结果 27例患者中,所有患者一期手术均采用单通道取石,8例需行二期手术,其中经原通道取石4例,另4例建立新通道取石;一期结石清除率66.7%(18/27),总体结石清除率88.9%(24/27)。1例患者术后出血,经保守治疗后治愈。2例患者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余未发生重大并发症。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孤立肾鹿角形结石具有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孤立肾鹿角形结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5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失败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38例中,18例术中结石移入肾盏,均留置双J管后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愈;8例输尿管屈曲进镜困难,无法继续进镜;3例因合并输尿管炎性息肉导致无法窥见结石;9例因输尿管镜不能进入输尿管开口而放弃。结论术中结石上移入肾盏、输尿管屈曲、输尿管开口不能进入及结石息肉包裹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术中可尝试用反复调整体位、科学利用斑马导丝、调节灌注水流等方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