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泉薯9号系泉州市农科所2003年以泉薯268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的优质甘薯新品种。2007—2008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区试,2008年参加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惠安县引进该品种推广种植,在黄塘、山霞等10个乡镇建立万亩丰产示范片,表现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病性强、适应性好,深受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2.
泉薯9号是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2003年以泉薯268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集聚了丰产、食用品质优、多抗、高淀粉及商品外观好等性状,适于鲜薯食用和淀粉加工。简述了泉薯9号在福建省的产量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其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湛薯96-24是湛江市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丰产、耐贮藏、抗薯瘟病、高抗蔓割病和适应性强等优点,适宜广东薯区秋、冬季种植,大田生产示范平均每667 m2鲜薯产量2 066 kg、干薯产量609.4 kg。2006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挖掘市场潜力大的菜用甘薯品种,通过分区多点生产试验,跟踪评价4个菜用甘薯登记品种的特征特性、食味品质和产量等,采用GGE双标图法对其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试点鉴别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菜薯18食味品质最好,薯绿1号次之;薯绿1号丰产性最好,鄂薯10号次之;鄂薯10号稳定性最高,薯绿1号次之;福州最适宜种植福菜薯18,武汉最适宜种植薯绿1号,徐州最适宜种植福薯7-6。武汉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最好。GGE双标图为研究不同环境下菜用甘薯丰产性、适应性提供了直观的分析方法,为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及时鉴定福建省近年来选育的甘薯新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加快品种更新更换。2006、2007连续两年组织了泉薯76、福薯8号、金山679、龙薯13号等7个甘薯新品种,在福州等9个点进行三重复试验,通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品种与地点互作也存在极显著差异。泉薯76、福薯8号、龙薯14号3个品种食味评分、晒干率、出粉率均高于对照,且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以上。金山679、金山763、龙薯13号3个品种鲜薯产量比对照增产极显著,其他性状与对照相当。这6个品种可在全省进一步加大试验力度;福薯9号食味评分、晒干率、出粉率均高于对照,薯肉带紫色。但仅在莆田、浦城、龙岩、南安、泉州5个试点表现丰产性较好,可在这些区域进一步加大试验力度。  相似文献   

6.
普薯30是以揭薯16为母本与广紫薯1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甘薯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品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于201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各地夏秋薯种植。从育种实践提示,甘薯选育种必需重视杂交亲本的广适性。  相似文献   

7.
甘薯新品种     
《世界农业》2002,(3):51-52
甘薯新品种烟薯27烟薯27是由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烟183为母本、百岁薯为父本选育成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薯块纺锤形,皮红色,肉为橘红色。属优质食用和加工用品种,较耐储藏。抗根腐病,感黑斑病,高感茎线虫病。适合在黄淮流域春、夏薯区作为食用淀粉加工型品种。栽培上应适当增加密度,避免在茎线虫病和黑斑病病区大面积种植。联系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农科所通讯地址: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城东联系电话:0535—6363580邮政编码:265500豫薯7号豫薯7号(原名泌薯1号)是由河南省泌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1品种选择种植甘薯要达到高产、高效益,首先就应根据种植目的,选择优良品种。作为鲜薯销售的应选薯肉黄或桔红,长纺锤薯形,薯块中等,储藏性好,如北京553、徐薯43;作为淀粉加工应选淀粉含量高、产量高的品种,如徐薯18,丰产1号。病地种植则应注意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如高抗茎线虫  相似文献   

9.
甘薯新品种揭薯18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薯18号是以揭薯16为母本,普薯2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在2008—2009年广东省区试中表现丰产性突出,每667 m2鲜薯产量2 109.9 kg,比对照种广薯111增产14.39%,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薯形美观,薯皮光滑,薯质粘甜,无纤维,口感好,食味82.8分,淀粉率21.31%,干物率较高、达33.02%,耐贮性好;高抗薯瘟病,耐热、耐湿性强。201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各薯区推广种植。高产栽培上要抓好培育壮苗、栽培季节、种植规格、适当施肥和及时防控病虫害等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育高淀粉多抗甘薯新品种,为长江流域薯区甘薯淀粉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持.[方法]以优质高产品种苏薯16号为父本、高抗高淀粉率品种浙紫薯1号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采取干物质含量和产量低世代选择,抗性和品质高世代鉴定的技术路线选育甘薯新品种,并参加国家甘薯品种长江流域区域试验和多点生产力大区比较试验.[结果]选育的苏薯29属淀粉型甘薯品种,薯形呈长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淡黄色,结薯集中整齐,单株结薯数平均4.6个,大中薯率84.8%,耐盐、耐贮性较好,熟食品质优;在国家甘薯品种长江流域区域试验中,平均薯干产量9964.4 kg/ha,比徐薯22(CK)增产11.95%;平均淀粉产量6786.3 kg/ha,比CK极显著增产15.58%,平均薯块干物质含量和淀粉率分别为33.75%和23.00%,分别比CK高3.40%和2.95%(绝对值);高抗茎线虫病,抗根腐病和蔓割病,不抗黑斑病.2016年5月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苏薯29,鉴定编号为国品鉴甘薯2016015.[结论]苏薯29丰产稳产性好,淀粉产量高,适合在长江流域薯区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也可在江苏滩涂盐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1.
甘薯系列     
《中国农技推广》2008,24(12):F0004-F0004
为解决甘薯因病毒导致的产量低、种性退化、品质下降等问题,北京北农种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在北京顺义区于2007年5月成立甘薯组培中心。2008年共组培繁育脱毒薯苗50000株,定植在顺义区农科所新基地10亩网室内,总产7500kg。主要品种为遗字138、徐薯23、京薯6号。  相似文献   

12.
甘薯新品种岩薯5号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薯5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俱佳。在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每公顷鲜薯40.70t,折成薯干产量10.64t,分别比对照新种花增产34.3%和31.3%。该品种薯块晒干率26%、出粉率11.6%。  相似文献   

13.
闽东是福建省甘薯的主产区之一,甘薯常年栽培面积近4万hm2,主要作鲜食或加工淀粉利用,其中霞浦县年种植面积约0.7万hm^2。泉薯11(原代号泉薯711)系泉州市农科所于1996年用金山1255作母本,泉薯21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2000-2001年参加福建省区试,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生产示范鉴定,2003年1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000-2002年,福建省霞浦县种子管理站先后承担了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和生产示范任务,连续三年对“泉薯11”在闽东霞浦薯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等特性进行鉴定,为该品种在本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依据。现将该品种在闽东薯区种植的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鲁薯8号高产的生理基础与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鲁薯8号是泰安市农科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多用型甘薯新品种,1994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并被列为“九五”期间重点推广品种。为进一步提高鲁薯8号的单位面积产量,我们探索了在适宜条件下,鲁薯8号高产的生理基础和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莆薯90是莆田市农科所以台引2号为母本与湘薯75—5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6年和2007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品种区试,表现丰产性好、食味品质优、抗病等特点。2008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徐紫薯8号为高花青苷型甘薯新品种,生育期影响结薯习性、产量及品质性状。本试验研究78~188 d共12个生育期下徐紫薯8号薯形、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产量、花青苷含量及淀粉含量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徐紫薯8号各个性状差异显著。大中薯率、亩鲜薯产量、淀粉含量和花青苷产量随生育期延长逐渐升高;薯块长宽比、小薯率、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生育期延长而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亩鲜薯产量与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烘干率、亩薯干产量和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148 d甘薯单株结薯数最多,亩鲜薯产量和花青苷产量均最高,分别达每667 m23 927.00 kg和4. 25 kg,大中薯率达90%,甘薯商品性好,食用品质佳。  相似文献   

17.
临选1号甘薯是我所从徐薯18芽变体中选育出的甘薯新品种,为明确其高产生理特性,2003年在临沂市农科所试验田进行了春夏薯种植试验,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甘薯是我镇主要的旱粮作物,往年种植面积在2000亩,2011年增加到近3000亩,虽然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是一直种植老品种徐薯18,产量一般,并且品质不佳。农民急需引进新的甘薯品种进行更新。本文就新品种浙薯13的特点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9.
选育经过和特征特性 苏薯1号是我所从原徐州地区农科所甘薯研究室提供的杂交种子(母本为南瑞苕、父本为华北52—256)所种植的杂种实生苗中选育出的甘薯新品种。 1979年,在我所种植的杂种实生苗圃中,编号为南京79—42的品系,因结薯集中、薯形整齐美观、肉质细、桔黄心、干率中等而被入选。1980年,该品系在本所春、夏季选种圃中均表现为中、短薯型,株型高度疏散,生长整齐,薯块中大、中薯率高,增产显著。1981年晋入鉴定圃,1983~1984  相似文献   

20.
泉薯84是泉州市农科所利用杂交育种选育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食用品质优、淀粉含量高、产量好等优良性状,深受广大农民欢迎。本文主要总结了泉薯84在推广示范中的产量表现及其丰产栽培技术,旨在为其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