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家法  黄伊 《南方农业》2011,5(2):70-73
以城市公园的植物造景及其序列作为研究对象,从配置形式出发,探讨城市公园各景观节点的植物配置方法及其联系。对一些常用的植物栽植方式进行讨论,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范嘉敏 《南方农业》2022,(2):61-63,76
在城市建设步伐逐渐加快及建设程度逐渐提升的背景下,城市公园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水体设计与植物配置属于城市公园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公园整体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以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公园建设的重要性及生态平衡背景下城市公园建设原理与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分析了城市公园水体设计和植物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  相似文献   

3.
当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存在植物类别选择不够合理、过度注重植物的观赏性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要秉持因地制宜原则、生态位原则以及均衡性原则,通过合理的植物种类配置与形式配置来突出植物在生态园林中的景观与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重庆市主城区19个公园进行样地调查,并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主城区公园的植物种类应用频率、健康状况、季相结构、植物配置等情况进行实地勘测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结合重庆山地公园地形条件特点、植物配置原则及现状公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1)丰富植物种类,构建生物多样性城市公园;2)运用乡土树种,体现本地植物文化寓意;3)采用林相改造技术,丰富山林林相结构;4)加强滨水区生态修复,强化滨水植物营建;5)采用工程措施保持边坡稳定,运用科学方法加大边坡植物配置力度。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但是彩叶植物的应用相对较晚,发展空间较为广阔。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彩叶植物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作用,对西安市城市公园中的彩叶植物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其主要存在广泛应用种类较少、应用模式雷同、配置方式不合理、缺乏本土树种开发以及养护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园的入口空间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关键而独特的作用。以杭州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入口设计为例,对入口空间的尺度、空间序列、功能设置、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实景图和植物配置平面图,探讨分析公园入口的植物配置,可供相关入口景观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发现艺圃中"响月廊"在姜埰时期和现状的植物配置不同点,从两个时期不同的场景立意出发,分析其植物品种、株形的选择、配植位置的原理与规律,印证苏州园林造园时植物的选择、配置与场景立意的必然联系。因此,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并不能简单地形成标签化的配置模式,应当根据场景立意,从植物的生长方式、形态特性去贴合场景的视觉需求,还应该考虑植物的文化内涵与场景立意、针对人群的贴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煤化工项目工程类型、项目组成、占地及土石方量、水土流失特点的分析与调查研究,提出了风沙区、山地区、平地区三个类型区煤化工项目厂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三个类型区厂区都应注重防洪排导、降水蓄渗、植被建设的措施配置,其中:风沙区应加强沙障、防风固沙林等防风固沙措施的配置,并以工程措施为主,临时措施应注重防风挡护、洒水降尘;山地区应以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为原则,斜坡防护、降水蓄渗等工程措施应结合植物措施进行配置;平地区更侧重于植物措施的配置,因占用耕地而造成大量临时堆土,临时措施主要是对临时堆土的防护。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煤化工项目工程类型、项目组成、占地及土石方量、水土流失特点的分析与调查研究,提出风沙区、山地区、平地区三个类型区煤化工项目厂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认为三个类型区厂区除了注重防洪排导、降水蓄渗、植被建设的措施配置,还要分区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风沙区应加强沙障、防风固沙林等防风固沙措施的配置,并以工程措施为主,临时措施应注重防风挡护、洒水降尘;山地区应以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为原则,斜坡防护、降水蓄渗等工程措施应结合植物措施进行配置;平地区更侧重于植物措施的配置,因占用耕地而造成大量临时堆土,故临时措施主要是对临时堆土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10.
根据项目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情况、土壤条件及其植被现状,综合考虑林场区划、立地条件以及林分特征等因素,选择豆科、木兰科、桃金娘科等7科共13种乔、灌、藤植物按5个分区进行配置,培育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林分,在突出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与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的同时,注重群落外貌、物候与季相等森林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南宁市南湖公园园林植物的种类组成、植物造景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南宁市南湖公园园林植物共计约60科110属137种,其中桑科、棕榈科、龙舌兰科、大戟科、天南星科植物共占有41种,约占总数的29.9%;并结合植物配置的应用现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期为南宁市城市公园的绿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园林发展起步较晚,植物景观的设计中只注重春夏季建设,而冬季景观及观赏特色常常被忽略,对城市公园冬季植物景观的研究亦是极少。本文从季节性因素考虑,以城市公园公共游憩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冬季环境下植物景观属性以及结合游人对冬季景观的需求两条主线的研究,探讨如何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冬季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丽水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调查,总结其植物应用种类及配置情况,并从形态美、色彩美、意境美三个方面分析其季相美学效果。针对存在的不足(主要观赏植物种类雷同、植物景观文化意境缺乏特色、植物群落结构单一),提出优化建议:增加乡土观赏植物应用,优化观赏时序设计;加强色彩搭配,提升植物色彩表现力;结合处州人文特色,突出植物季相主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并且开展文化、社交活动的场所,也是城市绿化水平的窗口,从城市公园建设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品味与管理水平,同时,也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展示。近年来,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多,人们更加需要一个绿色、安静的场所来释放工作与生活中的压力,对于公园园林植物配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将对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进行分析,探索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目前呼和浩特市园林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呼和浩特市园林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分析当前呼和浩特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因地制宜、加强科学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地方特色、注重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与多样性、合理创新等相关建议,以提高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6.
人在创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影响着人。从植物造景的概念入手,以人在不同植物景观下的心理需求为基础,并对当前城市公园中植物景观营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初步探讨植物造景的营造策略。使人们在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中获得视觉体验的同时,能更好地满足其在心理上的多种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建筑与小区绿色低影响开发(LID)生物滞留设施的植物群落配置适宜性和景观效果,为北京地区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群落景观应用提供实践参考。[方法] 以北京市通州区海绵城市试点区建成项目中生物滞留设施为研究对象,基于专家咨询、现场植被调查,应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群落景观评价因素,从3个准则层和10个指标层构建体系,采用此模型评价了15个具有代表性生物滞留设施,45个样本的植物群落景观。[结果]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滞留设施植物景观评价的关键性指标,5个示范工程中Bobo自由城草本植物Simpson多样性、Shannon-Wienner多样性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09,0.86,0.87。通州海绵城市试点区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群落景观总体处于较高水平,Ⅰ级生物滞留设施植物景观5个,Ⅱ级植物景观4个,各占评价样方的33.3%和26.7%;Ⅲ级景观5个,占评价样方的33.3%;Ⅳ级景观1个,占评价样方的6.7%。实际应用中评价效果较好,适宜性高的植物包括玉簪(Hosta plantaginea)、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八宝景天(Hylotelephium erythrostictum)和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等,季相景观出现频率较高的植物包括鸢尾(Iris tectorum)、八宝景天、荷兰菊(Symphyotrichum novi-belgii)等。[结论] 在植物群落配置中,应注重LID设施与植物配置功能的匹配,重视乡土植物开发与利用构建植物群落、考虑植物的层次和形态,增加不同季节植物景观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位于重庆两江新区同茂大道和节庆大道的重庆中央公园,为世界三大开放式城市中心公园之一。从充分利用乡土植物、注重植物空间层次搭配、比较重视色叶植物的运用、运用较多的地被植物、大型景观树有运用几个方面总结该园植物配置特色和亮点。针对现场观察到的问题,提出建议:政府持续重视,开展科研工作,改进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19.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浙江省全面推进"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作为"大花园核心区"的丽水市以"花园乡村"为特色全力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丽水版",其中最重要的元素便是乡村植物景观。以丽水市三县(区)七个村的植物景观为调查对象,调查植物种类及应用情况。调查发现乡村绿化植物155种,深入分析其分类、来源、生活型组成、应用频率及观赏特性,提出丽水市乡村植物景观的发展对策:注重节点景观打造,提升整体绿化水平;精选乡土观赏植物,丰富冬季景观效果;凝练水域植物景观,营造宜人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土流失日显突出,尤其是一些人为扰动后形成的坡面,水土流失尤为严重。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选择适宜坡面种植的植物,在护坡固坡、治理流失的同时,又起到绿化美化坡面的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厦门市坡面状况,对厦门市坡面绿化植物的种类、配置原则、配置方式、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