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基因枪法将具有抗潮霉素基因(hpt) 的质粒DNA( 质粒PSBG102) 导入到水稻品种延农黑1 号的愈伤组织中,获得了抗潮霉素的愈伤组织,对抗性愈伤组织进行再分化处理,获得了再分化水稻植株,经PCR 鉴定和瑟慎(southern) 杂交,确认再分化植株全部是转基因植株,这些转基因植株含有1 ~13 个拷贝的hpt 基因.  相似文献   

2.
以水稻湘早籼13号和超丰早1号两个品种的幼穗和胚轴为外植体,进行水稻愈伤组织培养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与不同外植体来源的愈伤的组织的诱导率,继代培养过程的生长状态和绿苗分化率均有差异两种基因型相比,超丰早1号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较高,生长状态要好,表现在胚性愈伤组织百分率高,分化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接种方式对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成熟胚为外植体,采用4种不同的接种方式,对7个水稻品种的成熟胚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试验,分析比较不同成熟胚接种方式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质量和植株再生率.结果表明:将胚从种子上切下而直接接种在培养基上的接种方式,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愈伤组织质量最好,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胚性愈伤组织,其愈伤组织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分化出较多的再生植株,是一种简单、方便、效果好的诱导水稻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Ca~(2+)对水稻Ac/Ds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及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Ca2+对水稻Ac/Ds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及生根的影响。[方法]选用水稻品种Dongjin的Ac/Ds插入突变株系的种子,从成熟胚盾片诱导出愈伤组织,在筛选出的最适增殖、分化及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a2+,研究Ca2+对水稻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适当增加Ca2+浓度能提高水稻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分化率、再生植株生根条数及根长,当Ca2+浓度为6.0mmol/L时效果最佳,当Ca2+浓度为7.5~15.0 mmol/L时水稻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分化率、再生植株的生根条数及根长呈下降趋势。[结论]适当增加培养基中Ca2+浓度可提高水稻Ac/Ds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分化率、再生植株生根条数及根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a^2+对水稻Ac/Ds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及生根的影响。[方法]选用水稻品种Dongjin的Ac/Ds插入突变株系的种子,从成熟胚盾片诱导出愈伤组织,在筛选出的最适增殖、分化及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a^2+,研究Ca^2+对水稻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适当增加Ca^2+浓度能提高水稻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分化率、再生植株生根条数及根长,当Ca^2+浓度为6.0mmol/L时效果最佳,当Ca^2+浓度为7.5-15.0 mmol/L时水稻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分化率、再生植株的生根条数及根长呈下降趋势。[结论]适当增加培养基中Ca^2+浓度可提高水稻Ac/Ds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分化率、再生植株生根条数及根长。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不受生长季节限制的大麦遗传转化受体,分析、比较了我国15个大麦品种成熟胚在1种诱导培养基和3种分化培养基上的愈伤诱导和分化率。结果表明,大麦品种间成熟胚愈伤诱导率差异非常显著,早熟3号的诱导率高达98.7%,而扬农啤2号和鄂大麦9号则低于10.0%。成熟胚在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伴随胚发芽现象,但愈伤诱导与胚发芽之间没有相关性;品种间愈伤组织分化率也差异显著,早熟3号的分化率为43.3%,而其它品种的分化率均在10.0%以下;不同分化培养基的分化效率不同,在M1培养基上的平均分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云南水稻品种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KPR和R2培养基进行水稻原生质体培养,日本晴、楚粳8号、云粳9号、大白谷和元江普通野生稻先后获得了原生质体培养的成功,除日本晴外,其余品种均为首次报道,品种间绿苗再生率有显著差异。日本晴最高,大白谷最低,同一品种不同的俞伤组织间,分化率有很大差异。有的愈伤组织极易分化出绿苗,有的不能再生出绿苗,说明分化前的预培养非常重要。N6分化培养基的再生绿苗率极显著地高于MS。配方为N6 葡萄糖20g/L 蔗糖30g/L IAA0.2mg/L 6-BA0.5mg/L Agarose-110g?L的培养基。分化率最高,按初次接种的愈伤组织块计,每块平均再生绿苗1.4苗,酶解原生质体量的多少,与愈伤组织在N6 1mg/L2,4-D的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悬浮时间较长则易于获得较多的原生质体.日本晴的再生植株中,有两株多移栽到抽穗仅45d,有可能是极早良的变异株,有些植株的粒型和稃毛也有明显变异对鉴定和利用变异的植株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水稻5个品种的种胚和11个品种的幼穗在含不同激素浓度的MS培养基上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并再生绿苗。品种间在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和对激素的诱导效应表现了基因型差异。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高于种胚。种胚的盾片愈伤组织分化能力高于胚轴,胚芽鞘的未分化得绿苗。去分化培养基添加2,4—D2mg/1+KT0.5mg/1,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甚佳,并促进绿苗分化。选择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种胚的培养270天,幼穗的培养210天,仍有部分品种保持较高的绿苗分化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出组织培养特性优良的大麦遗传转化受体。[方法]以7个大麦优良品种为实验材料,幼胚为外植体,研究基因型、培养基、激素等对大麦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甘啤4号等4个品种在三种诱导培养基上出愈率均较高,达100%;2,4-D与dicamba联用的MS2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组织质量优于MS1和MS3;品种间愈伤组织分化率差异显著,秀81-47分化率为88.9%,略低于模式品种Golden Prom ise;不同分化培养基的分化效率不同,在RN1培养基上的平均分化率较高。[结论]该试验筛选出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和绿苗分化率均较高,适合于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如秀81-47,甘啤4号。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青海省马铃薯资源库中的20个资源进行花药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马铃薯愈伤组织诱导率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下寨65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25.1%;其次是青薯9号,为16.8%,紫云、红云、冀张薯12号没有诱导出愈伤组织;青薯2号、高原4号、青05-12-6的愈伤组织分别分化出再生植株,其余品种均未分化出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1.
用基因枪(particlegun)将具有抗潮霉素(hygromycin)基因(HPT)的质粒DNA(质粒PSBG102)导入到水稻品种延农黑1号的胚性愈伤组织中,共处理了214个愈伤组织块,用含潮霉素的KSP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筛选出60个在含潮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生长和增殖良好的愈伤组织块,经PCR鉴定,确认其中54个愈伤组织块中导入进了HPT基因  相似文献   

12.
籼稻遗传转化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21个籼稻品种进行成熟胚离体培养试验,结果发现大多数品种可通过添加一定配比的外源植物激素使愈伤组织诱导率大大提高,继代培养基中添加KT NAA可明显改善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连续继代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再分化率;预分化培养后转入再分化培养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再分化率,建立了一套适于籼稻遗传转化的高频再生离体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3.
油菜花药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湘油13号,湘油14号,94591,373和ZB等5个油菜品种离体花药为材料,接种花粉处单核靠边期的花药,经过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培养,成功地获得了94591,湘油14号和373等3个品种花粉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分化率分别为16.7%,12.5%和7.9%,在湘油13号获得了花粉愈伤组织,但没有获得了不定芽分化,不同基因型油菜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有明显差异。诱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湘油14号(46  相似文献   

14.
提高水稻成熟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再生率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以 4个来源不同的粳稻品种为材料 ,不同培养基和激素相组合 ,对影响水稻成熟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质量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是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及愈伤组织质量的基础 ;不同的激素处理 ,对于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但这种作用又因品种的基因型和所选择培养基的不同而呈现显著的差异 ,各影响因素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将经不同处理所获得的 4个品种的高质量的愈伤组织转到高浓度琼脂粉固化的分化培养基上 ,愈伤组织分化率均在 80 %以上 ,经多效唑 (MET)处理后每块愈伤组织可获再生植株数达 5株以上。  相似文献   

15.
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4个小麦品种的幼胚为外植体,通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培养,研究了影响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主要受基因型的限制,同时也受培养基组成的影响;培养基中添加0.5mg/L的ABA不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幼苗分化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形成量是建立小麦植株再生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因型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26种不同基因型小麦成熟胚为外植体,采用1种诱导培养基、3种分化培养基,研究了不同基因型间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出愈率及植株再生率差异显著,豫麦21号在26个小麦品种中表现最佳,3种分化培养基的分化效果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7.
小麦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抗赤霉病突变体的诱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小麦鄂恩1号和K6两个品种的胚轴、胚芽鞘作外植体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获得了可用于突变体诱导与筛选的胚性愈伤组织细胞。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和不同外植体在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生长状态以及愈伤组织分化上均有差异,且均匀激素的调控。赤霉菌粗毒素处理后,胚性愈伤组织在培养过程中随毒素浓度升高其生长受抑加剧,褐变增加,有的出现死亡。诱变后的愈伤组织的分化力比对照降低。诱变的再生植株经赤霉菌液感染后在培  相似文献   

18.
以草地早熟禾商用品种午夜2号、新格莱德和橄榄球2号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培养条件下三个品种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化率及再生能力;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析愈伤组织时期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玉米素(ZT)3种内源激素水平对植株再生能力影响的大小。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分化率与内源激素水平呈正相关;诱导率与IAA和ABA水平呈正相关,与ZT并无相关性;而IAA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高水平的IAA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展茄子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为茄子单倍体育种在生产实践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6个不同基因型茄子栽培品种为试材进行小孢子培养,探究基因型、花药预处理、花药壁组织及供体植株生长环境对茄子小孢子培养的影响.[结果]6个茄子栽培品种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诱导频率差异明显,其中,37号和128号品种的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1,下同);6个茄子品种中仅37号品种能形成再生植株,其中5株为单倍体植株,8株为双单倍体植株.茄子小孢子培养必需进行高温(36℃)热激处理,最佳处理时间6d;低温(4℃)预处理不能启动茄子小孢子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但能极大促进愈伤组织形成;花药预处理以低温(4℃)处理6d+高温(36℃)处理6d的效果最佳,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达60.0个/花药;花药壁组织与小孢子共培养能促进愈伤组织形成,最佳处理时间8~12 d.供体植株在露地环境条件下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极显著高于温室环境条件.[结论]对露地环境条件下种植的37号和128号茄子的花药进行低温(4℃)处理6d+高温(36℃)处理6d,可获得最佳的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逐步提高培养基中NaCl浓度的方法,对寒地粳稻长白3和龙稻9成熟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进行选择培养,研究NaCl对愈伤组织生长量、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规律以及对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2个品种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均下降,脯氨酸含量先升高后下降,丙二醛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再分化率减少;在不同NaCl浓度处理下,长白3愈伤组织中脯氨酸及丙二醛积累量都高于龙稻9,且在较高NaCl浓度处理下,长白3愈伤组织再分化率低于龙稻9,证明长白3愈伤组织耐盐性低于龙稻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