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西综合防控柑橘黄龙病之体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是广西栽培面积最大,果品产量最多,社会消费面最广的水果之一.柑橘黄龙病是影响和制约广西柑橘产业发展的第一大毁灭性病害,广西许多柑橘产区果园因受柑橘黄龙病危害而毁于一旦.因此,如何有效防控好柑橘黄龙病的爆发危害,是广西柑橘产业发展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总结分析广西综合防控柑橘黄龙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可以说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的爆发危害不缺成熟的技术、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而是缺柑橘果园在不同经营体制下,落实综合防控柑橘黄龙病技术措施的有效机制.研究和探讨不同类型柑橘果园在不同经营体制下有效落实综合防控柑橘黄龙病技术措施的机制,对指导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且积极的指导意义.笔者根据从事综合防控柑橘黄龙病近30年的实践经验和体会,对柑橘黄龙病爆发危害的原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分析,对几种不同类型果园在不同经营体制条件下,建立有效落实综合防控柑橘黄龙病技术措施的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地研究探讨,得出了建立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之体制机制的几点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2.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的重要病害,能使整片柑橘被毁。赣南是我国脐橙主产区,也是柑橘黄龙病区,防治好柑橘黄龙病对赣南脐橙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赣南大力推广脐橙脱毒苗栽培技术,以期能有效防治柑橘黄龙病。但是脐橙脱毒苗栽培后柑橘黄龙病发生情况如何,没有相关报道。从2008-2011年进行了跟踪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南方园艺》2021,32(5)
1~3年生柑橘幼树生长比较旺盛,嫩梢抽发不整齐,为防控柑橘木虱的工作带来了不便,且幼树韧皮部向下传导的速率较快,新梢到根部的距离很短,因此柑橘幼树在受到黄龙病病原浸染后很快表现出症状。研究通过对1~3年生柑橘幼树黄龙病预防性研究,筛选出一套防控柑橘黄龙病效果较好的方法。具体防控方法为:(1)进行杀虫处理,可以有效防止柑橘木虱的发生;(2)进行杀菌处理,可以干扰黄龙病病原的生长;(3)进行施肥管理,增强树势、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4)进行其他病虫害的防治。通过上述四种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柑橘幼树黄龙病,保证树体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1980年代初温州市瓯江以南的六个县(市、区)发生了柑橘黄龙病,经过19年的努力,取得阶段性成绩,瓯江以南的柑橘黄龙病于2001年基本扑灭。但在新一轮的疫情普查中,温州市瓯江以北的乐清、永嘉、瓯海、龙湾四地于2000年前后又发现了黄龙病,而且发病势头更猛、为害更严重。本文阐述温州两次柑橘黄龙病发生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建立科学长效的防控机制为指导思想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5.
早在上世纪20年代黄龙病就已经在南非存在了,迄今仍然是南非危害最严重的柑橘病害之一。然而自80年代末以来,柑橘产业制定了有效的策略控制了黄龙病的蔓延,使得黄龙病区柑橘的产量和效益得到了保障。这些策略包括:严格控制柑橘苗未及相关柑橘材料的运输;提供经由南非柑橘发展部(South Afriean Citrus Improvement Scheme,CIP)鉴定的无病毒苗;去除病株;向树干或土壤施用内吸性杀虫剂控制木虱等。这些策略的实施加上良好的管理使得因黄龙病而放弃种植柑橘的产区又重新引种了柑橘,并且表现较好。然而,虽然采取了这些措施,在90年代还是由于从北部黄龙病区引入了柑桔繁殖材料而导致黄龙病传到了西开普省。尽管开普敦的柑橘种植者为根除黄龙病付出了很大自寺努力,但是他们的努力由于没有得到相应法律自寺支持而最终失败了,2005年的调查显示黄龙病已蔓延开来。此时树干施用久效磷和甲胺磷等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挽救了南非的柑橘产业,现在这些杀虫剂已被对未虱药效期较长自寺氯代烟碱类杀虫剂所取代。黄龙病现在依然威胁着南非的柑橘产业,国际柑橘研究中心网一直提醒大家要时刻保持对黄龙病的警惕。一旦忽视,黄龙病会给南非柑橘产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6.
柑橘黄龙病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橘黄龙病菌属于难培养韧皮部杆菌,由其引起的柑橘黄龙病是柑橘产业上的毁灭性病害,但目前针对该病还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综述了柑橘黄龙病防控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产业内具有毁灭性的病害,被称为柑橘"癌症",但柑橘黄龙病可防可控。福建省永春县在柑橘黄龙病的防控上探索出"柑橘生态防控"的新栽培模式,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新栽培模式单株产量增加了1.16%,每667m~2产量增加了24.41%,成本利润率增加了86.25个百分点,生产成本却减少了36.86%,新栽培模式果园在成本、收益方面呈现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黄岩发生柑橘黄龙病疫情的现状、防控措施、成效、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交流,并提出疫情存在背景下的柑橘生产对策,供探讨.  相似文献   

9.
马骁  王祖泽 《浙江柑橘》2001,18(1):26-28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 ama)是为害柑橘的主要害虫之一。它的发生不仅对柑橘造成直接危害,而且,柑橘木属还是传播柑橘黄龙病的媒介昆虫,其发生分布与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在田间柑橘木虱种群数量大小决定着柑橘黄龙病发生的轻重,是柑橘黄龙病发生并蔓延的关键因素,因此控制黄同的发生及蔓延,必须对柑橘木虱的田间发生规律进行研究,以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于1996-2000年在贵州省主要柑橘生产区进行了田间调查,并在罗甸开展了木虱室内饲养,并对田间消长规律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亚洲柑橘木虱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 HLB)是柑橘上一种毁灭性病害,可危害几乎所有的柑橘及其近缘属植物,但目前尚无该病的有效防治方法。亚洲柑橘木虱作为黄龙病重要的传播媒介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对亚洲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黄龙病防控的成败。笔者试图对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的发生分布、寄主范围、传毒机制、生活史、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同时突出该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更好地防治柑橘黄龙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柳城蜜橘丰产稳产栽培管理新技术措施,包括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截顶、培育长秋梢结果母枝、花期修剪、控制结果量和加强柑橘黄龙病防控等。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柑橘种植过程中黄龙病检测不及时、检测成本较高的问题,初步探寻基于深度学习的柑橘黄龙病远程诊断方法。通过架设在田间的设备采集柑橘植株图像信息,利用深度学习相关算法构建柑橘黄龙病病害识别模型,在柑橘生长过程中实现黄龙病在线实时监测与病害远程诊断。目前已在试验地初步开展柑橘黄龙病远程诊断试验,结果表明,田间远程诊断准确率为77.1%,已初步实现针对柑橘黄龙病的远程病害诊断,提高了实际生产过程中黄龙病的识别效率,降低了黄龙病检测成本,为柑橘黄龙病田间诊断方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根据木虱的行为特性,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总结出一套防控木虱传播黄龙病的技术措施:种植无病毒苗、搞好种防护网(林)、加强防控木虱、搞好健身栽培等措施,把黄龙病控制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4.
琯溪蜜柚黄龙病的田间诊断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中国有柑橘栽培的19个省(区)中已有11个遭受黄龙病为害。在柑橘类中至今未发现抗黄龙病品种与穗砧组合,但品种问抗性有差异。桠柑、蕉柑、福橘感病后迅速衰退;温州蜜柑和甜橙相对耐病;柚类与金柑较耐病。枳(Poncirus trifoliata)感病不表现症状,但无助于改变接穗的抗性。黄龙病病原被认为是一种分布限于韧皮部筛管细胞且难培养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国内外虽有成功培养的报道,但均未获得广泛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国际柑橘黄龙病工作研讨会2006年7月16~20日在巴西圣保罗州里贝朗普雷图市召开,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研究员赵学源、广西农业厅白先进总农艺师、华南农大邓小玲副教授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40篇。会上来自法国波尔多第二大学的Bove教授介绍了世界柑橘黄龙病的分布、历史、鉴定、传播、危害、新的发展等研究概况。赵学源研究员介绍了中国柑橘黄龙病发生、研究及防治情况。南非国际柑橘研究所的Roux博士介绍了南非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和控制情况。巴西和美国的专家分别介绍了本国柑橘黄龙病…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柑橘黄龙病发生现状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孟幼青 《浙江柑橘》2005,22(3):25-27
为贯彻执行农业部农发[2000]15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浙江省柑橘生产过程中疫情监测工作,全面掌握柑橘黄龙病发生分布情况,于2000年10月开始组织开展了疫情普查,同年11月浙江省柑橘研究所所长陈国庆在乐清石矾镇一果园内发现疑似病株,并送福建农科院经PCR检测确认为柑橘黄龙病.温州瓯江以北橘区发现黄龙病后,浙江省持续开展年度疫情普查,及时掌握疫情发生动态.  相似文献   

17.
强化柑橘黄龙病的防控促进浙江柑橘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是我省的主要水果,全省现有栽培面积12.3×104hm2,产量176×104t,产值20多亿元,柑橘生产是我省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柑橘生产的发展,近年来我省温州、台州、丽水等柑橘主产区陆续发生了柑橘黄龙病为害,并存在进一步蔓延扩散的可能,对我省柑橘产业的发展与稳定造成严重威胁.由于柑橘黄龙病不仅缺乏有效的防治药物,而且广泛存在着传播媒介柑橘木虱,应而要扑灭黄龙病,全面、彻底、干净清除菌源,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而是一项长期而又艰难的任务,如何做好柑橘黄龙病背景下的我省柑桶业可持续发展,探索柑桶黄龙病的有效防控措施,已成为我省当前柑橘生产中一项重要而又迫切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简称HLB)是柑橘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给柑橘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系统了解近年柑橘黄龙病的研究状况,采用CiteSpace,从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分别检索出2108篇英文文献和2359篇中文文献,再以发文量、研究主体(作者、机构及国家)、研究热点及前沿4个角度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由分析可得(:1)国内外正加强对于黄龙病的研究,预计未来仍会保持热度(;2)我国虽已成为黄龙病研究的重要力量,但其科研综合实力与美国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3)中文文献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黄龙病综合防治和黄龙病原体,近年关注优势品种的栽培技术及持续重视综合防控;(4)英文文献聚焦于提高柑橘生产力、防治药物、柑橘木虱和黄龙病原体等方面,近年则关注柑橘木虱的生理生化特性和防治手段,并开始重视非洲柑橘木虱对欧洲黄龙病的潜在威胁,然后对黄龙病的分类检测技术进行不断地创新。最后提出缩小我国与美国的黄龙病科研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梧州市辖区包括梧州市区、苍梧县、藤县、岑溪市和蒙山县。20世纪60年代就查出有柑橘黄龙病发生,1982年全区柑橘黄龙病普查时发现,该市的黄龙病普遍比较严重,梧州市郊及藤县、岑溪和蒙山等地均有不少橘园因柑橘黄龙病的严重危害而被迫淘汰。90年代以来,由于砂糖橘等品种首先在岑溪等地栽培成功,以及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该市的柑橘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2007年初统计,全市柑橘种植面积已达1.33万hm^2,2006年总产量达5.1168万t,产值10220.15万元。柑橘类果树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8.0%,为该市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20.
根据黄龙病对金柚、柑橘生产的危害,研究黄龙病的特征和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开展普查和抽样检测、挖除病株、防治传播媒介柑橘木虱、培育健康苗木、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加强宣传培训、建立综合防控示范点、提高树体抗病力、隔离种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