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宁夏玉米水肥热利用率低的问题,开展了滴灌土壤水肥热耦合对青贮玉米生长、光合及产量的影响研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了水肥热耦合影响青贮玉米各项指标的主次顺序、显著性及最优组合方案.结果表明:三因素影响鲜生物产量、籽粒产量的顺序均为灌溉定额>追肥量>根区温度;灌溉定额和追肥量对鲜生物产量影响显著,灌溉定额和追肥量对籽粒产量影响极显著,根区温度对鲜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影响不显著.青贮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鲜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随着灌溉定额、追肥量和根区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生育期内降雨量为148 mm、地下水埋深1.66 m条件下,综合考虑水肥热耦合对滴灌青贮玉米生长、光合及产量的影响,确定三因素最优水平组合为A3B3C2,即灌溉定额为2520 m3/hm2、追肥量为594 kg/hm2(纯N为273.24 kg/hm2)、覆普通地膜,鲜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最高,鲜生物产量为96638 kg/hm2,比CK增产14.96%;籽粒产量为14927 kg/hm2,比CK增产13.25%.可为引黄灌区青贮玉米高效节水灌溉土壤水肥热调控制度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宁夏农牧交错带青贮玉米滴灌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针对宁夏农牧交错带青贮玉米滴灌灌溉制度、水肥协同效应不明确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水肥组合下滴灌青贮玉米株高、茎粗、土壤水分、净光合速率、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综合分析青贮玉米生长指标、水分指标、光合指标、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处理F6条件下滴灌青贮玉米生长状况较好。最后提出了宁夏农牧交错带青贮玉米滴灌灌溉制度为:灌溉定额2 625m~3/hm~2,灌水次数为12次,滴灌专用肥(N、P、K总含量占50%)施用量810kg/hm~2。  相似文献   

3.
青贮玉米是河北省粮改饲的主要目标作物。为制定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提高青贮玉米的产量,选取灌水方式和施肥量作为因子进行青贮玉米试验。灌水方式设置畦灌和沟灌两个水平,施肥量设置4个水平,肥料用量在300~750 kg/hm^+2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沟灌与畦灌相比,株高和鲜重分别增加2.2%和3.6%,沟灌有利于青储玉米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施肥量对青储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影响显著,施肥量600 kg/hm^+2时青储玉米生长状况和产量最好,与750、450和300 kg/hm^+2施肥量水平相比,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和鲜重分别增加0.11%~27.8%、4.01%~10.55%、1.1%~1.8%和3.6%~15.6%。青储玉米鲜重产量介于69.09至81.4 t/hm^+2之间。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青储玉米鲜重与株高和叶面积指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沟灌、施肥量600 kg/hm^+2的处理组合有助于株高和叶面积生长,因此也有助于获得较高的青储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4.
以"西蒙6号"为供试材料,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在宁夏干旱地区盐池县花马池镇田记掌村进行了膜下滴灌玉米水肥耦合模型及产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灌溉定额、氮、磷与产量的复相关系数为0.96,水肥处理与产量间的回归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可用此水肥耦合模型进行产量预测。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灌溉定额施纯磷量施纯氮量,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水氮氮磷水磷,并且高氮配高水,中氮配中磷时产量较高。将灌溉定额、氮、磷其中的两个因素定为零水平,产量随着另外一个因素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经模型寻优,得到不同目标产量下水和肥的最佳组合方案,为干旱地区节水节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干旱和土壤贫瘠是限制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合理制定不同喷灌水量的玉米施肥方案,对玉米产量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在喷灌施肥条件下,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开展春玉米水肥耦合大田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氮肥用量、灌水量和磷肥用量。各个因素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都表现为正效应,其效应顺序为:N×水P×NP×水。春玉米全生育期喷灌水肥耦合最佳组合为:磷肥134.4kg/hm~2、氮肥282.5kg/hm~2、灌水量1 061.0m~3/hm~2,产量为15 853kg/hm~2。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半干旱区玉米膜下滴灌水肥耦合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进行了玉米膜下滴灌水肥耦合效应试验研究,目的在于寻求膜下滴灌最优水肥配施方案。本实验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206),建立了水氮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地区灌水量、施氮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都为正效应,玉米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氮肥用量。从产量角度评价,以高氮和中水为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获得最高产量为12 333.33 kg/hm2。所需施氮量为375 kg/hm2,全生育期补充灌溉量为538.7 m3/hm2。  相似文献   

7.
土壤水分和肥料管理是农业生产中最为关键的可控指标,是农作物高产稳产必不可少的因子。新疆北部阿勒泰草原的农牧业生产主要是在荒漠瘠薄的土地上开发和发展起来的,通过2015-2017年在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开展的膜下滴灌青贮玉米水肥耦合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初步得到青贮玉米不同水肥处理基本同时进入各个生育阶段;拔节期玉米的株高和茎粗随着施肥量的变化而变化;抽穗期,在不受旱和轻度受旱条件下,青贮玉米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通过二元回归方程,合理的灌溉量、施肥量应分别是4 200 m~3/hm~2和195 kg/hm~2。  相似文献   

8.
水肥耦合对设施葡萄产量、品质和水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水肥耦合对设施葡萄产量、品质、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便得到符合当地葡萄生长的最优的水肥组合,以扎娜葡萄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灌水施肥水平。灌水水平设置为3个水平(低水W_1、中水W_2、高水W_3,灌溉量分别为0.5ET_0、0.75ET_0、ET_0),施肥水平设置为3个水平(低肥F_1、中肥F_2、高肥F_3,总施肥量分别为450、675、900kg/hm~2),共9个水肥组合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探索适合设施葡萄生长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水肥耦合效应对产量及品质产生了显著性影响(P0.01),且灌水量对产量、品质的影响大于施肥量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灌水量和施肥量,有利于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通过计算机建模寻优,考虑葡萄产量、品质、灌溉水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等指标因素,得到适合本地区温室葡萄最优水肥用量即灌水量为2844~3355m~3/hm~2,施肥量为588~830kg/hm~2。  相似文献   

9.
设置灌水、施肥二因素,研究了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效应对青花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品质、生理特性及土壤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相同条件下,叶绿素和水势均值的基本趋势为F2水平F1水平F3水平F4水平;施肥量相同,叶绿素、水势均值表现为W1水平W2水平W3水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以W2F2处理较高,且水肥互作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不同水肥耦合处理下,随土层加深,全氮逐渐减小;且在相同施肥水平下,随灌水量减少而减少;在相同水分条件下,土壤全氮随施肥量的减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综合评价,在滴灌条件下,W2F2处理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0.
辽西半干旱区水肥耦合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311-B最优D饱和设计和旱棚微区试验的方法,于2003~2006年在辽西半干旱区开展了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春玉米产量效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对产量的作用最大,磷肥次之,水分最小;水肥耦合效应大小顺序为:磷水耦合>氮磷耦合>氮水耦合;获得最高产量14298.36kg/hm2的施氮量为285.49kg/hm2,施磷量为128.79kg/hm2,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9.29%。  相似文献   

11.
针对膜上穴苗移栽机存在的效率低以及膜上覆土不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膜上开沟栽植的新方法。同时,利用三维设计软件设计了移栽机的整机结构,介绍了移栽机的工作原理,并对关键部件结构与参数进行了设计,实现了膜上移栽机的高效移栽和膜上覆土,旨在为高效膜上移栽机的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人们更加重视蔬菜产品品质的提高和无公害生产.蔬菜品质不仅受遗传特性的影响,还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灌溉水是影响蔬菜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灌溉水的供给量、水分亏缺程度、灌水方式及灌水水质等4个方面入手,分析灌溉对蔬菜产品品质影响的研究动态和进展,并简要讨论了灌溉水调控蔬菜品质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云南滇池高原湖泊湿地植物生长种类,采用水槽实验,进行了三种流量、三种不同生长期植物的植物带前、中、后断面沿程流速和垂线流速分布的实验,通过水槽实验研究,分析了植物生长对水流结构影响机理。实验研究表明:①种植物时,植物带前各断面流速比无植物时都有一定的减小,植物对水流有明显的阻滞作用。植物带段过流流速沿程逐渐增加,在一定距离后达到最大值;同一流量条件下,随植物的生长,对水流的阻滞作用越明显,流速变化越大。植物大小一定时,流量越大,植物中流速达到最大值的距离越长。②植物段水流垂线流速分布与明渠恒定流垂线流速分布规律有所不同,植物底部流速比明渠恒定流要小,水面流速比明渠恒定流要大;植物带后水流流态恢复到明渠恒定流流态需要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缓冲材料厚度对鸡蛋冲击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缓冲材料的厚度对鸡蛋跌落冲击特性的影响进行试验,找出各因素与碰撞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缓冲材料的厚度对冲击力峰值和碰撞时间影响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针对锤片式粉碎机锤片棱角磨损后生产效率和质量下降的问题,应用传统的渗碳或碳氮共渗的工艺,结合局部保护的方法,使锤片在横断面上产生硬度差,从而达到其自磨刃的目的,提高粉碎机的工作性能。同时,从粉碎机的工作特点、磨损机理及锤片自磨刃工艺等3个方面对其可行性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6.
耕地细碎化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来,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形式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度特征,随着耕地的减少,耕地细碎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户作为农业机械化的投资主体,必然受其影响.本文基于以往的研究和经验,设置变量构建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了耕地细碎化给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的影响,对政策制订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挤压机模孔直径、螺杆转速、螺杆螺距和含水率等挤压系统参数对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膨化机模孔直径为15mm、螺杆转速为225r/min、螺杆螺距为32mm、血粉的含水率为21%时.膨化血粉蛋白质消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南方葡萄预冷冷藏保鲜技术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产后保鲜与管理是葡萄生产的重要节,也是提高葡萄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对湖南产红地球葡萄品种的冷藏保鲜试验表明,适当的贮藏方法,南方葡萄亦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但南方普遍采用的机械冷库冷藏方式,冷藏前的库体消毒适宜SO2熏蒸法,而对葡萄消毒宜采用亚硫酸盐消毒。  相似文献   

19.
秸秆还田可促进农作物增产,但同时会造成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秸秆还田量与施氮量下稻田CH4的排放规律,探讨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有效减少稻田CH4排放的施肥方式,为我国农田温室气体减排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碳纤维填料比例对聚四氟乙烯(PTFE)耐磨性、摩擦系数、表面硬度、冲击韧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碳纤维使PTFE的耐磨性大大提高,摩擦系数增大,表面硬度增大,但冲击韧度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