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目前国内停车场普遍存在的停车难、管理乱等现实问题,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停车场车位引导模型。通过选取停车行为相关因素作为选择变量,构建了面向停车引导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并计算停车入位行为的最大后验概率,以此分析出停车引导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2.
鉴于水电设备故障诊断中的信息和知识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利用贝叶斯网络表达知识灵活、分析处理不确定性与关联性问题能力强的优点,提出了以MBD生成的最小诊断集构建BN的诊断方法,并建立了一种用于水电设备的态势评估诊断模型.该态势评估模型的功能分3层结构:特征级、理解级、评估级.将贝叶斯网络中的节点按照功能分为态势节点和事件节点,并在推理过程中将传感器采集信息作为事件节点的证据用来更新态势节点概率,并反过来影响事件节点的概率.详细阐述并验证了该方法解决信息不完备问题的优越性.该模型还可以通过不断积累完善训练样本,自动修正网络结构参数和概率分布参数,提高诊断效果.实例验证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模糊随机优选模型在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水环境一社会经济系统的随机不确定性特征,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指标信息不确定的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糊随机优选模型。在该模型中,考虑到随机因素的影响,将不确定性指标的属性值划分为若干状态,每个状态都与一定的发生概率相对应。在此基础上,依据模糊理论构造以待评样本加权距优距离的二次方与加权距劣距离二次方之和为最小的目标函数,由此求得样本优属度值。根据样本优属度大小,对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状况或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实例研究表明,对具有随机不确定性特征的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所建模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要求从改善水环境角度确定其工程规模,然而由于水环境改善效果的复杂性,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较成熟、统一的方法,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从改善水环境角度确定水利工程的适宜规模,避免由于水利工程规模过大而带来的投资浪费,以及由于工程规模偏小而导致工程效果不佳和不能充分发挥工程应有效益的问题,基于水环境变量间存在的普遍曲线规律,探讨了利用曲线拐点判别水利工程改善水环境适宜规模的方法,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分析了拐点理论在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中应用的有效性。为水利工程在水环境方面的研究论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深圳市鹅颈水水环境现状的分析,结合鹅颈水水污染及水环境特点,提出为达到其水环境治理目标,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洪治理、水质改善和生态景观等河道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某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型及测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省绵阳市某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河流水质现状的分析,根据2005年现场实测的数据,采用建立的一维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来测算和分析该河流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该河流水环境容量COD为2 081.55t/a,NH3-N为203.9 t/a,所排放的COD量、NH3-N量没有超过该流域容量,出水水质达到水质保护目标Ⅲ类标准.该项目的研究为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基础资料,为该流域水污染控制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在保证原始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有的多个变量的特点,对长春市石头口门水库汇水区的主要河流进行了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并进一步对各个监测断面的水质优劣程度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该区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差,以有机污染和农业非点源污染引起的水质污染为主.在空间分布上,石头口门断面水质相对较好,烟筒山断面和星星哨水库断面的水质次之,双阳河新安断面水质最差.  相似文献   

8.
合理的水资源管理配置在农业灌溉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构建水资源管理模型,需要水文模型为多水源、多目标、多不确定性的水资源分配问题提供最优解法,而降雨数据在水文模拟中为重要输入.不少学者利用了大气环流模式输出的降雨数据,但其分辨率过低,难以直接运用到水文模型中.以横江流域为例,采用4种机器学习方法对ERA5再分析数据中的降...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区域水环境管理效率评价方法较少考虑指标交互效应,导致效率评价结果易产生偏差的问题。在综合分析影响水环境管理的因素及其交互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综合变量DEA模型,构建区域水环境效率管理效率评估方法;并对全国26个地区的水环境管理效率进行实证研究,通过不同模型评价结果的对比,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对无效率的决策单元,通过DEA有效性投影设计改进路径,为相关地区的水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的植物叶面积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面积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指标,是研究作物及林木生产力的基础.采用L-M算法和贝叶斯规则相结合的网络训练模式,以毛竹叶面积为研究对象,综合优化其人工神经网络结构,构建最优的叶面积预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的最佳预测变量为叶片宽度和叶片长度变量组合,而增加叶片形状指数未提高叶面积预测模型精度;所建神经网络模型性能好、预测精度高,决定系数达0.992,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为4.28%,可以准确估测毛竹叶面积.  相似文献   

11.
农民对水价改革承受能力双边界二分式CVM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双边界二分式CVM模型引入农民对水价改革承受能力的研究,以开封市黑岗口灌区为例,进行验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窄的置信区间,拟合效果好,其估值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适宜于对农民的水价改革承受能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地下水矿化度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州市武城县为研究区,采用3S技术,布设采样点,于2011年进行两次野外采样,基于室内试验得到地下水矿化度数据,并结合1972年地下水矿化度数据,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处理,分析了该地区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矿化度空间变异趋势明显,数值为自东南区域的>1~2g/L逐渐增加到西北区域的>4~5g/L。地下水矿化度年内季相变化显著,春季矿化度均值为2.628g/L,冬季为1.748g/L。地下水矿化度较之1972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平均降幅为1.52g/L。该结果对研究区盐渍化土壤的水盐调控及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MEMS的压电泵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基于MEMS的压电泵是集驱动部件、工作部件和控制部件于一体的便于集成的微型泵,它采用压电晶体作为其驱动部件材料。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差异,压电泵主要分为压电薄膜泵和压电超声泵。介绍了压电泵的单腔体结构和多腔体结构,而多腔体结构的压电泵是今后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由于压电泵具有尺寸小、结构简单、响应快等优点,在许多需要微流量控制的场合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重点总结了压电泵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现状,展望了压电泵的主要发展方向,提出了压电泵研究的主要问题,对压电泵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以156起有大型车参与的事故为例.从事故量、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大型车与大型车碰撞事故(包括卡车单车事故)、大型车与乘用车碰撞事故、大型车与车外人员碰撞事故为分类,分别对三种类型的事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结合法规对大型车的侧面防护装置、后下防护装置、前下防护装置以及大型车驾驶室的安全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水轮机磨蚀一直是困扰多泥沙河流上水电站安全运行的难题,通过分析泥沙磨蚀的特性,水轮机磨蚀的破坏特征,提出了关于水轮机过流表面防护、减少过机泥沙、机组检修策略与方法等方面的水轮机泥沙磨蚀的防护措施,为我国其他多泥沙河流水轮机的磨蚀防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我国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最小最大概率机的客户需求分类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产品客户需求中类别数多且数据量大的分类问题,利用最小最大概率机的概率信息和样本间隔信息,提出采用启发式方法解决编码设计问题.在算法中将一个减少了迭代次数的分类器视为弱化了的分类器,同时保留分类器的间隔属性和几何特性,并利用高维映射将分类器输出映射到特征空间,在弱化阶段大量减少了整体的迭代次数而在合成阶段利用非线性映射来提升性能.通过对叉车产品客户需求的数值试验证明算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降低了对二类分类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渠道衬砌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U形渠与梯形渠、矩形渠衬砌工程量的分析比较在相同的流量、比降、糙率条件下 ,U形渠比梯形渠和矩形渠节省多少衬砌工程量 ,教科书和有关资料没作回答。本文试图作较系统的量的分析比较 ,这也是推广U形渠的主要依据和关键问题所在。设U形渠和梯形渠、矩形渠的衬砌厚度相同 ,在一定的流量、比降、糙率条件下 ,比较U形渠、梯形渠、矩形渠的衬砌工程量 ,等于它们的湿周比较。1.1 U形渠的水力计算公式水深h =12 +β D过水断面W =π8+β D2湿周 χ =π2 +2 β D水力半径R =wχ =π8+β D/π2 +2 β谢才系数C =R1/ 6/n断面平…  相似文献   

19.
基于红外热成像树上板栗机器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通视觉系统无法分类识别的特点,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引入到树上板栗的机器识别检测当中,建立了果园树上板栗红外热成像系统。记录了白天树上板栗果实与冠层温度变化情况,发现下午2:00~4:00之间,二者温度差异最为显著,最大温差可达3℃。研究了正常板栗果、坏死果以及空心果的红外辐射差异,发现坏死果表面温度最高,正常果次之,空心果温度最低。最后对获取的热图像进行温度校正、阈值分割、特征提取、目标标识。结果表明,树上板栗的有效识别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20.
根据软土地基上筑坝方式 ,分析了软土地基上堤坝固结与稳定计算方法 ,提出了适合这类地基的合理的筑坝方式及固结与稳定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