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1病害1.1炭疽病1.1.1症状为害叶片、茎蔓和果实。叶片受害初呈水渍状圆形或纺锤形斑点,渐变为黑色圆形斑,有时有晕圈和同心轮纹,干燥时,破碎穿孔;潮湿时,病斑正面生粉红色粘稠物或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茎蔓和叶片受害,初为黄褐色水渍状,后变黑色长圆形病斑,稍凹陷。果实受害,初为暗绿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大呈褐色圆形凹陷斑,凹陷  相似文献   

2.
一、病原及发病症状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的灰霉菌.在草莓上主要侵害花、花蕾、果实及果柄,病部变暗褐色,由花萼延及子房及幼果.果实被害时最初出现油浸状淡褐色小斑点,进而斑点扩大,全果变软,上面生有灰色霉状物,这就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与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3.
(1)症状初在叶片上产生紫褐色斑点,后扩大成为直径1-2cm的近圆形深褐色病斑,叶片正背两面均可见病状,病斑边缘不明显,表面密生煤烟状霉,以叶背尤为显著。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一张叶片上病斑数目多时常相互连结成片,使成叶枯死,引起早期落叶。发病严重时.下部叶片脱落,仅留顶端少数嫩叶。茎被害时病斑梭形,褐色后期变成灰黑色。  相似文献   

4.
<正> 1.炭疽病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较常发生的一种病害,分布普遍,危害严重。该病主要为害果实,叶片、果梗也可受害。果实染病,病斑为褐色、水渍状的长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有稍隆起的同心环纹,其上生出无数的黑色或橙红色小点,干燥时病斑常干缩似羊皮纸,易破裂。叶片染病,病斑初呈褪绿色水溃状斑点,逐渐变成褐色,稍呈圆形斑而中间灰白色,上面轮生小点。茎及果梗被害,生褐色凹陷斑,干燥时易开裂。  相似文献   

5.
<正>黄瓜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叶片正、背面均可受害,叶片发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后随着病斑的不断扩大,叶片正面病斑略凹陷,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外围黄褐色,中部淡黄色,患病组织与健康组织界限明显。发病中期病斑极易穿孔,叶片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变为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且病斑中央常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常伴有环状灰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  相似文献   

6.
<正> 一、病害的发病症状 1.炭疽病。此病主要危害果实和叶片。果实发病初期呈水浸状黄褐色斑点,病斑多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呈褐色;叶片受害后呈现出水浸状退绿色斑点,  相似文献   

7.
葡萄炭疽病     
<正>葡萄炭疽病在成熟期危害葡萄,是我国葡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南方产区(黄河以南,尤其是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发生比较普遍,有些年份非常严重;北方产区发生很少。症状特点主要危害果实、果梗、穗轴、嫩梢和叶柄。多发生在成熟的果实上,果实上初生褐色圆形小斑点(见第21页图1),后病斑逐渐扩大并凹陷,表面着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见第21页图2),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其上产生粉红色黏液状霉层(见第  相似文献   

8.
1.叶斑病又叫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多在开花结果期开始发生,以后逐渐加重,果实采摘后尤甚.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淡红紫色、很不明显的小斑点,扩大后变成直径5~6毫米的圆形或长圆形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浓紫褐色,状如蛇眼;严重时,叶片大部分变褐、枯萎,甚至死亡.除叶片外,匍匐茎、果梗、花萼亦能受害.草莓感病后,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植株生长衰弱,抗寒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一、病害类型和症状 烟草赤星病是真菌病害,多发生于烟叶成熟期,一般在烟株打顶后,下部叶片进入成熟阶段开始发病。赤星病主要为害部位是叶片,严重时茎秆、花梗、蒴果也受害。赤星病先从烟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随着叶片的成熟,病斑自下而上逐步发展。病斑晟初在叶片上为黄褐色圆形小斑点,以后变成褐色。病斑的大小与湿度有关,湿度大时病斑大,干旱则小。病斑圆形或呈不规则圆形,褐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边缘明显,外围有淡黄色晕圈。病斑中心有深褐色或黑色霉状物,为病菌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相似文献   

10.
<正>炭疽病是辣椒上的常发病害,特别在高温季节,果实受灼伤,极易并发炭疽病使果实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希望椒农加以重视。一、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将近成熟的辣椒果实,染病果实先出现湿润状、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稍凹陷,斑面出现明显环纹状的橙红色小粒点,后转变为黑色小点,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溢出淡粉红色的粒状粘稠状物,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团。天气干燥时,病部干缩变薄成纸状且易破裂。叶片染病多发生在老熟叶片上,产生  相似文献   

11.
一、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从后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尤为明显,但早晚可恢复,3~6天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复原。茎蔓基部缢缩,有的病部出现褐色病斑或琥珀色胶状物。病根变褐腐烂,茎基部纵裂,病茎纵切面上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出粉红色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2.
发病初期叶片从后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尤为明显,但早晚可恢复,3—6日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复原。茎蔓基部缢缩,有的病部出现褐色病斑或琥珀色胶状物。病根变褐腐烂,茎基部纵裂,病茎纵切面上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出粉红色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3.
保护地高温高湿的环境极易发生辣椒炭疽病。对于以往经常发生辣椒炭疽病的保护地要及早预防。 一、危窖症状。此病主要危害果实和叶片,主要分为三类。(1)黑色炭疽病。果实及叶片均能受害,特别是成熟的果实及老叶易受侵染。果实受害,初为褐色、水浸状小斑点,褐色小斑点很快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凹陷病斑,斑面具隆起的同心轮纹,其上密生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  相似文献   

14.
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从后向前逐渐萎焉,似缺水状。中午明显,早晚可恢复。3-6天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复原。茎蔓基部缢缩,有的病部出现褐色病斑或琥珀色胶状物。病根变褐腐烂,茎基部纵裂,病茎纵切面上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出粉红色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玉米小斑病在一些玉米产区发病日趋严重,而农民往往忽视对该病的防治。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发生地区,以玉米小斑病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丘陵区为主。此病除危害叶片、苞叶和叶鞘外,对雌穗和茎秆的致病力也比大斑病强,可造成果穗腐烂和茎秆断折。其发病时间,比大斑病稍早。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5~16)cm×(2~4)mm大小的椭圆  相似文献   

16.
正一、草莓灰霉病灰霉病主要危害花、果实和叶片。叶片上病斑褐色,水渍状,有时微具轮纹,多发生于叶片边缘,潮湿时,上生灰色霉状物。果实染病,于落花后先侵害与地面接触的小果,后沿果梗蔓延到花序梗,可使整个花序枯萎;转白或已着色果实被害时,于果面发生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后变暗褐色,组织软腐,密生一层灰色霉状物,最终软腐或变成暗褐色僵果。防治建议: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或滴灌栽培,选用紫外线阻断抑制菌核萌发。用60%防霉  相似文献   

17.
1.葡萄炭疽病 1.1症状:葡萄炭疽病主要会危害到葡萄的果实,在一般情况下,得了这种疾病后会在浆果着色后期,也就是在接近葡萄成熟时发病,所以这种病又被叫做晚腐病。它主要会在距地面近的果穗尖端先发病,主要的症状就是在初期会在果面上发生许多水渍状的褐色小斑点,然后会慢慢的扩大,最后呈现出圆形的深褐色病斑,大约2~3天以后,就会出现小黑点,而且这些小黑点会排列成同心轮的纹状,这便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正是这种特殊的分生孢子盘引发的葡萄炭疽病,得了这种病后,还有可能伤害到的就是穗轴和果梗,其中果梗、以及穗轴受害时往往会在起表面产生大约为椭圆册陷状的病斑,这会大大影响到果实的成熟。  相似文献   

18.
蔬菜炭疽病     
易图永 《湖南农业》2015,(1):12-13,21
炭疽病是蔬菜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全国各蔬菜产区均有发生,辣椒、黄瓜、菜豆以及十字花科的蔬菜均容易感染. 症状特点 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叶片、果梗也可受害.果实染病,初现水浸状黄褐色圆斑,边缘褐色,中央呈灰褐色,表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往往由许多小点集成,小点有时为黑色,有时呈橙红色(见第21页图1).潮湿时,病斑表面溢出红色黏稠物(见第21页图2).被害果内部组织半软腐,易干缩,致病部呈膜状,有的破裂(见第21页图3、4).叶片染病,初为褪绿色水浸状斑点(见第21页图5),后渐变为褐色,中间淡灰色,近圆形,其上轮生小点.果梗被害后生褐色凹陷斑(见第21页图6),病斑不规则,干枯时往往开裂.  相似文献   

19.
满红 《北京农业》2009,(7):26-26
危害症状 樱桃褐腐病又叫菌核病、灰腐病等。可侵害花、叶、枝梢和果实,但以果实受害最重。侵染花器后,雄蕊及花瓣先发生褐色水渍状斑点,以后全花迅速腐烂,表面丛生灰霉。叶片受害时,多从幼叶边缘发生暗褐色水渍状斑点,迅速扩大到叶柄,使全叶萎蔫下垂,如霜害状。果实从幼果至成熟果均可发病,以近成熟果发病较重。发病初期果面发生褐色圆形病斑,如条件适宜,  相似文献   

20.
<正>一、叶斑病1.病征主要为害叶片,多在开花结果期开始发生,以后逐渐加重,果实采摘后尤甚。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淡红紫色、很不明显的小斑点,扩大后变成直径5~6m m的圆形或长圆形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浓紫褐色,状如蛇眼;严重时,叶片大部分变褐、枯萎,甚至死亡。除叶片外,匍匐茎、果梗、花萼亦能受害。草莓感病后,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植株生长衰弱,抗寒性降低。2.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在春季撤除防寒物时,一并将病枯茎叶清除干净;对于一些感病品种,适当降低栽植密度;雨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