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高粱是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全世界高粱种植面积每年约4500万公顷,80%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其中亚洲为1924万公顷,占42.2%;非洲1756万公顷,占38.5%;拉丁美洲227万公顷,占5%。  相似文献   

2.
糯高粱是酿酒的最好原料,川东南地区是我国糯高粱种植的主要区域。由于该种植地区丘陵广布,糯高粱品种"老、乱、杂"现象严重,栽培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等因素,致使糯高粱种植效益较差。本文就如何提高川东南地区糯高粱种植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亚洲高粱研究协商会于1991年9月16日至19日在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下同)召开,会期4天,共65人参加了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亚洲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缅甸、尼伯尔、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9国。会议还邀请澳大利亚、美国高粱谷子组织(INISORMIL)和苏联全俄高粱科学研究所参加了会议。此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美国农业部(USDA)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ICRISAT 的官员和有关科学家组织并参加了会议。高粱是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全球种植面积4500万公顷,  相似文献   

4.
辽西地区是辽宁省高粱主产区,种植模式对高粱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对比,在辽西地区高粱以大垄双行种植模式产量较高。本文简要总结了辽西地区高粱大垄双行栽培技术,以期为辽西地区高粱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近5年时间高粱产业的形势,对黑河地区当前高粱的播种面积和主要种植区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黑河地区高粱种植面积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播种面积占比还很低。分析其原因为当前高粱的需求发生改变,受经济效益和政策影响,各地高粱种植面积出现起伏。根据调查研究提出通过连片种植,提高单产,种植专用型高粱品种,吸引酿酒企业在黑河地区建立原料基地,形成稳定的生产和销售渠道,为黑河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新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选择酱香型白酒用红缨子高粱的适宜种植地区,对仁怀、习水、金沙和遵义种植的红缨子高粱籽粒进行水分含量、千粒重以及不完善率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以高粱籽粒千粒重及不完善粒为评定指标,仁怀市种植的红缨子高粱最佳;以高粱籽粒水分含量为指标,金沙县种植的高粱最佳。综合比较,红缨子高粱比较适宜在贵州省仁怀市和金沙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不同覆膜材料下旱地种植对高粱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是主要的抗旱性经济作物,陕北地区常年干旱,地膜覆盖是解决干旱地区高粱种植的主要方法之一。研究采用降解膜和渗水膜薄膜覆盖的方法以无覆盖为对照,研究3个高粱品种在旱地种植对高粱生长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地膜覆盖会增加高粱株高、穗长、千粒重和产量。高粱产量:晋中0592晋中7742晋夏2842;种植方式:降解膜模式渗水膜模式无覆盖模式;经济效益:渗水膜模式降解膜模式无覆盖模式。陕北地区高粱种植应选择优良品种+矮秆高粱+降解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作物,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同传统高粱比较,矮高粱由于其超强的分蘖成穗能力和矮壮的茎秆优势,可以实现高密度种植。目前镰刀弯地区玉米临储政策调整,高粱市场前景看好。本文重点阐述矮高粱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的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该地区矮高粱种植户更好的种植。  相似文献   

9.
高粱作为一种抗旱、抗涝且产量稳定的农作物,近年来在辽宁地区得到广泛种植,本文就该地区的高粱种植技术要点分析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高粱本身具有较高的食疗价值与要用价值,同时,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现已成为酿酒行业所采用的主要粮食来源。在高粱种植中,也因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无论是丘陵还是平原,都可以对其进行种植。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粱作物需要朝着更高质量、更高产量的方向发展。一、高粱种植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一)我国当前高粱种植模式现阶段,我国高粱总体种植模式特点可以概括为种植面积小、种植范围广。如在辽宁省葫芦岛地区,高粱的种植就有一部分为在地角田边的土壤空  相似文献   

11.
清代时期,辽宁地区高粱种植占有绝对优势.县产诸谷,以高粱为大宗,种类繁多,名称各异.高粱的 广泛种植使其在粮食种植结构中的地位迅速提高,甚至超越大豆,成为当地最主要的农作物.究其 原因,人口激增带来的粮食供给压力,耕地不足造成扩垦土地的需求,高粱习性适合辽宁地区农业种 植条件,满足社会需求等因素,共同促成清代辽宁地区高粱广泛种植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亚洲高粱研究协商会于1991年9月16—19日在印度海德拉巴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下同)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亚洲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国家,代表65人。会议还邀请了澳大利亚、美国高粱谷子组织(Intsormil)和苏联全俄高粱科学研究所参加了会议。此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美国农业部(USDA)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的宗旨是建立亚洲高粱研究协作网,以加强和促进亚洲国家与ICRISAT之间及亚洲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改进高粱生产、研究适宜的种植制度和高粱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矮秆高粱的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Sorghumbicolor(L.)Moench]是重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全球年种植面积近4000万hm^2,已被广泛用于酿酒业、饲料业、制糖业及能源业。我国是世界上种植高粱的主要国家之一。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和耐瘠薄等多重抗性,在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西部盐碱和瘠薄地区有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高粱种植产业的发展速度极快,农民对于高粱作物的经济价值十分认可,进一步推动了高粱的规模化种植。然而,受地区环境差异的影响,导致其在种植过程中频繁出现灾害性问题。文章以沁县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地区高粱栽培的相关技术,深入研究了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粱不仅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而且其茎秆可制糖、籽粒可酿酒,是一种具有丰富价值的禾本科植物。高粱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其中以东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广。由于黑龙江地区冬季漫长且寒冷,高粱的生育期较短,加上受种植成本、田间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矮高粱种植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高粱是泸州地区酿酒主要原料,种植规模大,种植历史久远,是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产业。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围绕高粱复合种植模式技术要求,以高粱种植为核心,前后作物适当搭配,前作小春种植冬马铃薯,大春套种高粱,高粱后期套作海椒,可以实现667m~2收入万元的高产目标,近年逐渐推广应用,增产增收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在佳木斯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高粱品种,在佳木斯地区进行了高粱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品种吉杂122、吉杂123、吉杂124等12个品种的综合性状均表现良好,均可在佳木斯地区适当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高粱在酿酒价值、食用价值以及药用价值方面的不断显现,促使高粱的种植地区和种植规模不断的扩大。高粱不管是在平原还是在丘陵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而且,即使是在干旱或者水患严重的地区高粱的产量相比较其他农作物也具有绝对的优势。因此,进一步加大高粱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能够在原有品种的基础上作出更加优质的改良,加快高粱的生长和营养价值。使之为我国农业产量和农业种植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酒用高粱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贵州的酒用高粱种植农业规划提供参考,从农业气候统计学角度,应用最小二乘法、相关分析、逐步回归方法,对贵州酒用高粱进行气候适宜性种植区划,确定高粱气候关键期、生育期气候指标以及影响高粱产量的气候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当10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12℃时,适宜高粱播种育苗;在积温达2 700~2 900℃时,适宜高粱移栽—成熟期的生长需要;从播种到成熟期的总日照时数与单产呈显著正相关性,日照越多单产越高;从播种至成熟(4—8月)需降水量在650mm以上才能满足高粱生产的需求。针对贵州气候因子,在GIS平台上利用空间分析技术,绘制贵州酒用高粱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显示,全省除西北部地区由于热量条件不够,不适宜种植高粱外,大部地区气候条件均适宜种植;最适宜高粱种植区域大部分分布在贵州省的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正全球高粱的年种植面积约4 000万公顷,是仅次于小麦、玉米、水稻和大麦的第五大谷类作物。在非洲和亚洲半干旱和干旱热带地区,高粱是贫困人口的主要粮食作物,而在发达国家,高粱主要作为家畜或家禽的饲料。我国高粱种植面积约70万公顷,是重要的酿造、粮饲和生物燃料的来源。高粱作为C_4作物,光合效率高、物质转化能力强,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等多重抗性并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因此常被种植在边际土壤上,是重要的旱地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