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山地养鸡能利用山地自然资源,节约饲粮,所养鸡肉质鲜美,适应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是山区,半山区发展养鸡业的可选择的养鸡方式之一。山地养鸡可分为2个阶段:舍内育雏阶段和山地放养阶段。育雏时间为21~30天,山地放养时间为60~70天左右。1舍内育雏1.1品种选择山地养鸡宜选用生长速度快,野外采食能力较强,肉质优良的品种,一般来说,可选用蛋肉兼用或黄羽系列肉用鸡,如三黄鸡、澳洲黑鸡、崇阳麻鸡等。1.2育雏舍的选择育雏舍宜具有较好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鸡舍内空气环境的控制;便于卫生防疫。1.2.1选址…  相似文献   

2.
石绍庆 《水禽世界》2003,(12):42-42
农户鸡舍大多是非密闭式的,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效果普遍较差,尤其是一些由旧房改为养鸡舍的,育雏期温度更难达到要求,且燃料供暖成本高。因此,一些养鸡户摸索采用了鸡舍内再搭建塑料大棚的方法进行育雏,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适应性本法主要适宜于农村养鸡户,从雏鸡直到淘汰或出栏不转舍的一阶段制鸡舍的育雏保温期。由于实行一阶段制饲养方式,势必出现雏鸡阶段时舍内空间过剩,而此时育雏升温,就只有将整个舍内温度都升高,才能达到雏鸡所需温度,这就造成热能大大浪费,生产成本加大。加上有时由于房舍密闭结构上的问题,而使舍内很难达到所需…  相似文献   

3.
一、存在的问题1.舍温偏高或偏低舍温在鸡的生长发育及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育雏期舍温偏低,雏鸡扎堆,生长缓慢,易压死鸡或诱发其他疾病,正确的方法应看鸡控温。如果雏鸡分布均匀,毛色光亮,说明温度适宜;如果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皮肤干燥,羽毛粗乱,说明温度偏高;如果雏鸡扎堆,说明温度偏低,应及时调控舍温。产蛋鸡夏季舍温偏高,影响鸡的采食量和蛋的品质,严重的会引起中暑。冬季舍温偏低,鸡采食量增加,蛋重小,产蛋率低,产蛋鸡最佳舍温为15~25℃。2.光照不合理光照可以提高鸡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促进钙的吸…  相似文献   

4.
1.关于育雏温度:适宜的环境温度是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总结各地经验,有高温育雏、常规低温育雏和超低温育雏等。笔者认为,有些养鸡户未根据不同的育雏形式施以合理的育雏温度。育雏形式与供温方式不同,育雏温度也不应该一样。一般采用重叠笼育雏,垂直温度不同,加上低层雏鸡以及供暖系统散发的热量给上层笼提供温度,因此,舍温相对要求稍低一些。网上保温伞育雏,热源来自上方,而且网底较凉且网下流动空气较大,雏鸡腹部容易受凉,影响卵黄消化吸收,因此,育雏温度应相应提高一些;炕上育雏,热源来自炕面,直烘腹部,温度应稍低…  相似文献   

5.
乌骨鸡是我国特有的名贵鸡种,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目前国内外市场对肉用乌骨鸡的需求量很大,养殖效益较高,饲养肉用乌骨鸡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科学育雏  1做好进鸡准备。对育雏的鸡舍进行彻底清扫,堵塞鼠洞,然后用2%~3%的火碱水喷洒消毒一遍,最后密闭鸡舍,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薰蒸消毒。  2合理控制温度。乌骨鸡体型小,雏鸡御寒能力差,应采用高温育雏法。即1~4日龄保持舍温34~36℃,4~7日龄保持舍温33~35℃,以后每周下降2~3℃,但应逐渐降温,不要在一天内突然降温2℃以上。到第5周后要求保持舍温在22…  相似文献   

6.
鸡舍冬季取暖,特别是产蛋鸡舍的冬季取暖效果,直接影响到种鸡冬季生产水平和健康状况,是我国北方冬季养鸡生产的一大难题。我们场于1999年冬季开发、改造了取暖设施,安装引风地炉给鸡舍供暖,使冬季产蛋鸡舍温度保持在18-24℃范围内,育雏舍温度达到28-32℃,成功地解决了冬季鸡舍供热取暖的难题,保证了冬季生产的正常进行。2000年1-4月份出商品雏810万只,比计划700万只,超110万只,取得了巨大的效益。现将引风地炉的使用安装介绍给大家,与广大养鸡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7.
我省南部地区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 700只海兰褐佳雏鸡于 2000年 10月 21日 (即 40日龄 ),发生一种临床上以雏鸡羽毛逆立,蓬乱,运动迟钝,腹部膨胀为特征的疾病。经对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发病原因 等进行观察分析,确诊为蛋雏鸡腹水征,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户于 2000年 9月 10日购买 1日龄雏鸡 700只,饲养于 20m2自建鸡舍内,自制的 3层育雏笼 2组;一只铁碳炉是提供雏舍温度的唯一热源,为了保暖,鸡舍四周墙及顶棚全部用塑料布遮盖,鸡舍除门随饲养员饲喂时开闭外,没有任何通风口及通风设备。 18日龄时,根…  相似文献   

8.
夏季蛋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改善舍内外环境,以减轻热应激的程度 1.1加强通风 良好的通风是保证鸡舍内环境的重要措施。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下,对于密闭式鸡舍,最好采用纵向通风方式。纵向通风鸡舍内气流分布均匀,基本不出现气流死角,新鲜空气能较充分地利用,气流速度较高,一般在0.5米/秒以上,有利于鸡体散热。对于开放式鸡舍,当舍温超过27℃时,可将鸡舍所有门窗全部打开,让横向气流穿过鸡舍,可取得较好的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9.
1放养前的准备 1.1温差训练 雏鸡购回后,第1个月按常规方式进行室内育雏,待脱温后再进入林地放养。放养鸡前7~10天,即育雏脱温结束后,训练鸡适应野外温度。方法是:由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将鸡舍南北开窗,逐渐提早到每天早上天亮至天黑全日开窗,让鸡适应外界温度。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养鸡以分散饲养为主要形式。由于饲养粗放,不便管理,对疫病的防治带来极大的难度。造成农户养鸡死亡率高,效益低下。现就对我地农村养鸡存在的几个问题的调查结果简述如下:1问题1.1育雏温度低。这是造成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农村养鸡(育雏)不注意保温,由于雏鸡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差,不易适应外界的气候(大多在春季),加上舍温低(一般只有12-15℃),从而导致雏鸡怕冷,打堆,压死,或患病造成大量死亡.1.2栏舍卫生条件差,湿度大。农村育雏栏舍大多以难杂物房为多,未进行消毒清扫,同时由于喂水条件所限,造成满地水湿,使…  相似文献   

11.
非密闭式鸡舍,其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效果普遍较差,尤其是由一些旧房改造成鸡舍,育雏期温度更难达到要求,且燃料供暖成本高。因此,一些养鸡户摸索采用鸡舍内再搭建临时塑料大棚的方法进行育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法主要适用于由雏鸡直到淘汰出笼不转舍的一贯制鸡舍的育雏保温期,尤其适宜于农村养鸡户育雏的供暖。可用于任何需供暖育雏的季节,一般冬季使用期较长,而夏秋季节使用期短一些。其原因是实行全程饲养方式,势必出现雏鸡阶段时舍内生长面积、空间过剩,而此时育雏升温,就只有将整个舍内温度都升高,才能达到雏鸡所需温…  相似文献   

12.
正畜禽饲养管理中,温度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春秋两季,其矛盾更加突出,如使用卷帘则对饲养棚内温度控制管理带来很大方便。本公司专业生产与设计畜禽棚舍卷帘设备,产品适用于鸡舍、猪舍、牛舍等各种养殖业棚舍,能起到夏天通风降温,冬天保暖良好,春秋两季准确调节棚舍内温度的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存在的问题 1.舍温偏高或偏低:舍温在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育雏期舍温偏低,雏鸡扎堆,生长缓慢,易被压死或诱发其他疾病,正确的方法应看鸡控温,如果雏鸡分布均匀,毛色光亮,说明温度适宜;如果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皮肤干燥,羽毛粗乱,说明温度偏高;如果雏鸡扎堆,说明温度偏低,应及时调控舍温.产蛋鸡夏季舍温偏高,会影响鸡的采食量和蛋的品质,严重的会引起中暑.冬季舍温偏低,鸡采食量增加,蛋重小,产蛋率低,产蛋鸡适宜舍温为15~25℃.  相似文献   

14.
氨气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有害气体,能强烈刺激鸡呼吸道粘膜和眼结膜。当鸡舍内氨气含量在15PPm以上,也就是人进入鸡舍感觉氨气刺眼刺鼻时,就说明舍内氨气含量偏高。氨气危害常发生在寒冷季节,尤其是育雏阶段,养鸡户往往偏重于对育雏舍的温度、湿度的要求,而忽视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对雏鸡的危害。特别是舍内温度达不到要求标准,造成雏鸡部分死亡的情况下,养鸡户为了尽快提高舍温,采取密闭窗门,减少空气流通的措施,这样就会使舍内的氨气浓度增高而造成氨气中毒死亡,或因氨气刺激引起气管炎。1.症状鸡只精神萎顿、羽毛松乱、食欲减…  相似文献   

15.
饲养和培育出健康、均匀和获得高免疫力的迪卡贝特蛋鸡,需要良好的鸡舍和饲养管理系统。1接鸡与育雏接鸡前,必须做好场内各项工作的准备,同时对周围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建议鸡舍在清洁、消毒后至少保持3周空舍状态。在雏鸡到达24h以前,对鸡舍开始加热,以便雏鸡进入温暖的鸡舍。不能把雏鸡放在温度过低的地方。如鸡舍温度过低,可让雏鸡在运雏盒中多停留一段时间。避免雏鸡“打堆”,否则会影响其开食和饮水。为雏鸡提供新鲜饮水,水温应为15℃左右。1.1温度第1周舍温由35℃降至33℃,以后每周下降3℃,5周后舍温最低1…  相似文献   

16.
一、准备工作1.彻底清刷鸡舍,包括天棚墙壁和舍内各种设备,堵严墙壁的各种缝隙,防止“贼风”侵入。2.育雏用品的准备与消毒。它包括料盘、饮水器、垫料、垫纸、围栏、清粪工具等,并检查备品的使用情况,做好维修工作。最后,对鸡舍进行熏蒸消毒,即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15克、甲醛30毫升密闭熏蒸。24小时后,通风换气。3.雏鸡入舍前做好升温添水工作。二、温度雏鸡人舍前,舍温要在30℃以上,育雏伞下的温度在35℃~40℃之间,饮水温度在25℃以上,垫料温度在27℃以上。育雏开始后,每周大约降低3℃,直至降至保持…  相似文献   

17.
非密闭式鸡舍,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效果普遍较差,尤其是一些由旧房改为养鸡舍的,育雏期温度更难达到要求,且燃料供暖成本高。因此,一些养鸡户摸索采用了鸡舍内再搭建塑料大棚的方法进行育雏,笔者经应用和观察,认为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1):26-26
非密闭式鸡舍,其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效果普遍较差.尤其是由一些旧房改造成鸡舍,育雏期温度更难达到要求,且燃料供暖成本高。因此,一些养鸡户摸索采用鸡舍内再搭建临时塑料大棚的方法进行育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1.1育雏舍育雏舍要饲养同一大小、品种的雏鸡,公母雏应分栏饲养,有条件的可分舍饲养。要求育雏舍密封性能好,以利于鸡舍保温。育雏舍可铺以水泥地面,能排水,有利于鸡舍清扫、冲洗和消毒。鸡舍门口应设消毒池,进舍前鞋要消毒后才可进入。  相似文献   

20.
禽舍是家禽的重要外界环境因素,禽舍的设计、建筑与舍的环境控制,应考虑家禽的采食、饮水、排粪等,还应考虑各地区的气候。我区鸡舍有封闭式的有窗舍、开放式的棚舍及窖洞式鸡舍3种类型。封闭式舍适合大、中型鸡场,这种鸡舍便于集中饲养管理、机械送料和除粪,同时利于鸡舍内环境控制。但这种舍造价高,技术管理要求严格、夏季舍内温度可高达30~32℃,冬季最低舍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