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福建酸竹鲜笋采后防腐保鲜剂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酸竹鲜笋采后防腐保鲜剂的研制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福建酸竹笋发霉的致病菌为青霉、曲霉和枝孢霉。通过抑菌实验可得出最佳的复合防腐配方为B13B233%食盐。在确定保鲜配方的生笋实验中,得出福建酸竹生笋保鲜液的最佳配方为复配防腐液(A 0.08%B1 0.05%B2 3%食盐且pH=4.5) 0.03%D3 0.03%E1,该配方经福建省检疫局检测LD50>20 mL/kg(比重1.043),几乎无毒,属于对人体安全保鲜液。用此复配防腐液处理福建酸竹笋在贮藏27 d时还能保持可食性,保鲜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福建酸竹笋发霉的致病菌为青霉、曲霉和枝孢霉。通过抑菌实验可得出最佳的复合防腐配方为B13B233%食盐。在确定保鲜配方的生笋实验中,得出福建酸竹生笋保鲜液的最佳配方为复配防腐液(A 0.08? 0.05? 3%食盐县pH=4.5) 0.03? 0.03?,该配方经省检疫局检测LD50>20m l.kg-1(比重1.043),几乎无毒,属于对人体安全保鲜液。用此复配防腐液处理福建酸竹笋在贮藏27天时还能保持可食性,保鲜效果明显,具有很大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利用筛选出的保鲜液配方进行福建酸竹生笋保鲜过程中的笋体生理生化指标观测。结果显示:利用保鲜剂处理过的福建酸竹笋,其笋体明显表现为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降低,纤维素的生成过程减缓,呼吸强度下降以及水分丧失或减少等生理特性。并且经保鲜处理的福建酸竹笋在贮藏27 d时基本还保持可食性,而对照笋在保持12 d 左右就基本上丧失了可食性,大大延长了保鲜期,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保鲜剂1-MCP在雷竹笋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笋质地嫩脆,味美可口,而且营养十分丰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出笋时间集中且极易木质化,不利于贮藏.应用聚乙烯薄膜包装结合保鲜荆(主要成分为1-MCP)对雷竹笋进行保鲜研究.结果表明薄膜与固体保鲜荆协同处理可明显防止雷竹笋霉变,减缓果肉纤维化及失重,抑制笋体老化.在3±1℃条件下保鲜30d,笋肉感官及营养指标与新鲜笋没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5.
我国竹子资源极其丰富,种类和面积均占全世界的1/3左右。竹笋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蔬菜。竹笋鲜美可口,富有营养,有“素食第一品”的美称。作为防止肠癌和减肥的天然健美食品,竹笋已备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由于竹笋鲜嫩,不耐贮藏,不便长途运输,销售受到较大限制。目前,竹笋加工食品主要是传统的粗加工产品─水煮笋罐头(清汁笋罐头),其加工经济附加值低,五原料要求高,因此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开发竹笋精加工产品是竹笋加工的发展方向。作者在研制出竹笋保鲜技术的基础上,以自制保鲜的竹笋为原料[1],研究了系列调味笋罐…  相似文献   

6.
刘君昂  周国英 《经济林研究》1998,16(3):47-47,63
我国竹种约500种左右,大多数竹种笋可供食用。由于产区集中,产笋季节短,产地大多分布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往往因旺季竹笋大量积压腐烂,而淡季又无笋销售。若旺季及时对竹笋进行防霉保鲜,是可以扩大供应范围;延长供应时间;防止竹笋腐烂变质以及出口创汇。对于竹笋防霉保鲜常用的有加热灭菌、食盐路制及苯甲酸钠化学防腐剂,这些方法有许多不足。这西里介绍几种实用,又使竹笋能够防腐、防老化和保持其色、香、味的方法和技术。l采收及保鲜前的准备1)采收尽量采收同一种竹笋,采收时勿损伤,病、虫害的笋尽量不收或即收即食。2)整…  相似文献   

7.
邱坚 《云南林业》2003,24(3):21-21
云南竹种资源和天然竹林面积居全国首位,素有“竹类的故乡”之称。竹笋是云南竹类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大当家产品。竹笋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深受人们喜爱,并享有“素食第一品”和“无笋不成席”的美称。云南食用竹笋种类繁多,无论种类、品质、自然产量均优于国内其他竹产区,为世界其他竹产国和地区所不及。傣味酸笋在云南竹产区深受各族人民群众的欢迎,本文介绍利用龙竹(Dendrocalamus Semiscalndnes)竹笋为原料,加工酸笋软包装保鲜傣味酸竹笋的腌制方法。此方法在总结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对其进行改进,达到了改善风味…  相似文献   

8.
绿竹笋保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8个处理,分别从绿竹笋的防腐性、色泽、失重率3个方面对绿竹笋的保鲜效果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绿竹笋综合保鲜效果的优劣排序为:Vtc处理>套袋处理>硼砂处理>阿斯匹林处理>夹放熟石灰处理>NaCl处理>热烫处理>柠檬酸处理>对照。其中Vtc处理、套袋处理、硼砂处理是较有效的绿竹笋保鲜方法。增加采笋深度、多留笋柄是提高绿竹笋保鲜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竹笋保鲜可以带来很大经济、社会效益。保鲜笋不仅可以直接销售,以均衡笋市场的供应,而且可以作为进一步加工的原料,保证竹笋加工厂的周年生产原料。因此此项技术受到竹农和竹笋加工厂的广泛欢迎。林业部竹子中心研制的保鲜剂和保鲜方法,具有无毒、无酸味、不需长时间漂洗、保持笋本色和笋味松脆鲜嫩等优点。为了推广此项技术,该中心在象山县竹区举  相似文献   

10.
保鲜竹笋的调味笋罐头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亚林所石全太研究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近10吨毛竹笋、红竹保鲜竹笋为原料,研制开发出四大系列调味竹笋罐头─—辣味笋、骨汁辣味笋、雪菜笋、油焖笋,并制定出其产品的质量检测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1.
腌制竹笋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笋腌制是我国传统竹产品加工方法之一。近年来,降低含盐量,及变腌干笋为及食、休闲、风味食品,在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需求中有上升的趋势,但这类产品货架期寿命、夏季高温导致质量难以控制等系列问题已经成为研究者和商家关注的焦点。就腌制及品质通过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新鲜竹笋氨基酸种类和含量丰富,腌制后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均有变化:种类增加、含量减少;含盐量对腌制竹笋中的黄酮、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有很大影响;以总黄酮、粗纤维、氨基酸含量作为产品质量考察指标,竹笋腌制的最优组合为A1B3(含盐量为25%,有笋衣);竹笋腌制过程中的变色可能与氨基酸分子中羟基变性有关;竹笋腌制后氨基酸种类增加与竹笋蛋白质变性及腌制中微生物有关。  相似文献   

12.
乐器用紫竹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紫竹秆是制作箫笛等乐器的上等材料,市场需求旺盛。本文介绍了以林农间作与挖笋养竹并举的方法,代替幼林抚育;以删笋控制竹秆粗细生长和削梢、剥箨、生长调节剂等控制节间伸长;通过留笋养竹和适时采伐以调整竹林结构等技术手段,实现了竹林培育全套新技术的整合。  相似文献   

13.
福建光泽毛竹林冻灾恢复措施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恢复竹林优势,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限度,光泽县在灾情调查基础上,通过留笋养竹、竹林施肥、竹山水利设施建设等措施,探索科学方法,不断总结经验,为灾后竹林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遂昌小忠冬笋品质资源状况调查与营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忠冬笋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表明,小忠冬笋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及与鲜味影响最大的谷氨酸、门冬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类型冬笋,是其具特殊风味的主要原因之一。总糖和还原糖合量则较低,粗纤维含量稳定在0.5%FW左右,合量适中、小忠冬笋鲜甘味美,竹笋爽脆,是具有良好开发价值的优良笋种。  相似文献   

15.
竹笋贮藏温度和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竹笋氨基酸含量高 ,不耐贮藏保鲜的这一问题 ,经过 2年的试验研究 ,采用抑制竹笋的呼吸强度 ,减少乙稀的释放量 ,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有效地延长鲜笋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16.
四要素配方施肥对梁山慈竹发笋及新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乐山市沐川县钙质紫色土立地条件下,对梁山慈竹开展氮、磷、钾、硅四要素肥料的配方施肥研究,探讨梁山慈竹适宜的施肥配方,为生产上梁山慈竹合理施肥提供依据。采用L_9(3~4)正交设计氮、磷、钾、硅肥料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四种肥料对梁山慈竹竹笋、新竹的肥效排序是硅肥>钾肥,氮肥>磷肥,对梁山慈竹退笋、退笋率的影响效果排序是硅肥>钾肥>磷肥>氮肥。试验处理间梁山慈竹的竹笋、新竹数量差异极显著,退笋数量差异不显著。在钙质紫色土上,梁山慈竹年施肥量的适宜施肥配方为尿素650 g·丛-1+过磷酸钙400 g·丛-1+氯化钾120 g·丛-1+硅钾肥600 g·丛-1。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产量类型雷竹林植株及竹笋激素的分析,认为GA3和ABA调控着雷竹鞭侧芽的萌发,也就是影响着竹林的产量,而IAA和CTK对雷竹鞭侧芽的萌发没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但影响着竹笋的生长发育;通过对氨基酸含量的分析认为高、中、低雷竹林竹笋的氨基酸含量基本相同,但覆盖雷竹林的春季竹笋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通过对竹笋营养成分的分析,得出蛋白质、N、P、K含量从高、中、低产林呈下降趋势,并还认为竹林中适当增施N肥有利于笋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四川麻竹引种区已造林4年的麻竹为研究对象,对麻竹进行配方施肥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地开展配方施肥试验对麻竹笋增产效果显著,不同施肥配方处理比对照的麻竹笋产量提高45.95%~ 87.8%,产量平均高达78.2 kg/丛;在酸性紫色土区域内麻竹适宜的施肥配方为N∶P2O5∶K2O∶SiO2=1.7∶1∶2.1∶1.3.  相似文献   

19.
通过积累率、污染分担率等方法,对早竹笋土壤重金属含量、经营管理措施等与产品安全质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d在竹笋中的积累率最高,引起竹笋产地土壤受污染的主要元素是Cd,而引起竹笋受污染的主要元素是Pb。土壤重金属含量与竹笋安全质量的相关性中,Pb指标呈一定的正相关,其他Cd、Hg、As3个指标相关系数值接近于0,表明基本不相关。施肥等经营管理措施的不同对土壤和竹笋中的Pb、Cd、Hg、As、NO2-等指标值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无相关性。关键指标亚硝酸盐含量不因施肥种类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规律,但不同的采样时间结果显示,后期竹笋其含量相对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