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桑瘿蚊(Diplosis sp.)属双翅目,瘿蚊科,是广东桑园重要的芽部害虫。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在我省珠江三角洲曾大发生和大流行,给蚕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90年代初期,在粤北蚕区,桑瘿蚊再次爆发成灾。近年来此虫在广州地区发生也很严重。因此,我们对桑瘿蚊开展了综合治理研究,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展鲟鱼养殖以来,形成了一些较为集中的主要产区,这些产区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江汉平原以及黑龙江流域。随着三峡水库的全面蓄水,以三峡水库为核心,包括湖北西部清江、漳河、丹江等巨型水库及周边其它水库在内的三峡水库群正式形成。从其优越的条件和近几年养殖鲟鱼的实践来看,这一水库群必将成为我国新兴的鲟鱼主产区。  相似文献   

3.
80年代至今,广东省蚕桑生产有了较大的变化,主产蚕区经历了一个从珠江三角洲地区向粤北、粤东、粤西等地区转移,到现在主要集中在粤西地区的过程,蚕种生产也随着蚕区转移和时代的发展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七五”期间广东的蚕桑生产走过了艰难的历程,认真回顾一下对今后恢复和发展广东的蚕桑生产是有益的。一、“七五”期间广东蚕桑生产的特点。“七五”期间广东的蚕桑生产有下列三个特点: 1.老蚕区珠江三角洲的蚕茧产量急剧下降。历史上珠江三角洲都是广东省蚕茧的主产区,1979年以前珠江三角洲的桑地面积占全省桑地面积的80%左右,蚕茧产量占全省总产茧量的90%以上。从1980年开始,老蚕区珠江三角洲的蚕茧产量逐年下降,1984年产茧1.072万吨,占全省总产茧量2.3351  相似文献   

5.
孟磊  张永文 《广东蚕业》2000,34(1):47-51
家蚕细菌性中毒病即卒倒病,从发现至今已有近100年历史,由于以前国内发病很少,故缺乏对该病的深入研究。70年代中后期曾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发生大流行,造成巨大损失,曾引起各级领导及科技人员重视,进行了不少研究报道,并初  相似文献   

6.
“作为典型的水网地区,珠江三角洲由于经济发展快,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大,环境负荷极其沉重。”去年12月30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凯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上的一席讲话,令听者动容。据调查,目前珠江三角洲大...  相似文献   

7.
从80年代起,广东蚕业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向粤北的翁源、清远、英德、乳源、曲江,粤西的化州、高州、雷州、徐闻、罗定、德庆、郁南等地区转移,对广东蚕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已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其经济开放区(俗称“小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南海、番禹、顺德、东莞等十九个县市,总面积21,492平方公里,总人口951万人。珠江三角洲是目前我国工厂化养猪最兴旺发达的地区。近年建成和筹建的万头猪场达24个,占全国万头猪场数的八成。其中规模达到八万头和十万头的各一  相似文献   

9.
由于对外开放,80年代初期,广东省出现了一个工厂化养猪热潮。这个热潮是以1981年深圳市光明合营猪场引进美国三德(Sand)公司一套年产万头肉猪的封闭式猪舍设备,并开始投产为起点,1986年,以年产10万头瘦肉猪的广三保养猪有限公司深圳市万丰猪场投产达到高潮。与此同时,发展瘦肉型猪,兴建工厂化猪场在珠江三角洲迅速发展。总结工厂化养猪场的建筑以及管理经验对推动我国工厂化养猪、提高肉猪出口的竞争能力,增加经济效益很有必要。广东省工厂化养猪的特点: 一、引进的设备美国三德公司的养猪设备一套包括六幢猪舍:配种怀孕舍、分娩舍、育仔舍、生长舍和二幢肥育猪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的蚕桑生产近10年来有了较大发展,这10年也是主要蚕区从珠江三角洲向新蚕区转移的过程,因此,蚕种生产也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和蚕区的转移而有着较大的变化。一、近 10年(1984—1993年) 来广东蚕桑生产的变化广东省从1984年开始,珠江三角洲的蚕桑生产出现明显萎缩,该地区1980年尚  相似文献   

11.
长江客运呼吁有序竞争本刊记者黄昌银尹可“三才”者,天地人也,俗话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齐备,方能成事。生长在山区的王世模将他的轮船公司命名为“三才水运公司”,或许正是基于此吧!80年代末期,鱼嘴至重庆的客轮只有一班过路船,停靠仅5分钟,而每天的客流量...  相似文献   

12.
1基地建设的作用与意义广东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桑树生长期长,全年可以养蚕7~8造20多个批次,因而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广东省在蚕业科学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科研成果,使蚕桑科学技术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形成了广东独特的种桑养蚕体系,平均667m2桑园产茧量超过100kg。从80年代起,广东蚕业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向粤北的翁源、清远、英德、乳源、曲江,粤西的化州、高州、雷州、徐闻、罗定、德庆、郁南等地区转移,对广东蚕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粤…  相似文献   

13.
广东的蚕业在我国蚕业发展史是一个新区。今日的蚕业更是新区中的新区。它是广东改革开放从珠江三角洲老蚕区经济腾飞而使蚕业迅速退出,结束广东蚕业史上光辉的一页,在“加快新蚕区发展”进  相似文献   

14.
清末时期,重庆的开埠带动了川江木船运输业的发展,由此川江木船运输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川江木船运输的货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时期的川江木船分为挂旗船和厘金船,挂旗船是外国侵略者进行经济侵略的运输工具,但是厘金船的数目和运输量还是大大超过挂旗船;同时,川江木船运输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川江上木船船帮的形成和发展,为四川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蚕桑生产受大气污染的危害,在国内外早已见诸报导。日本五十年代初开始发生蚕桑煤烟为害,研究证实主要为氟中毒。国内某些工厂(例如玻璃、钢铁、磷肥、炼铝、砖瓦)周围,蚕桑生产受氟污染的危害也陆续发生,但多数还是局部的,零星的。近年来,珠江三角洲蚕区桑叶因受到大气氟污染,使大批桑蚕中毒死亡,蚕茧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晚,为害的机理、发生的规律、防治的措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6月份,因为是荔枝上市高峰期,广东水果市场普遍都较活跃。但今年是荔枝生产小年,珠江三角洲荔枝产量只及去年的1/3,价格同比上升近一倍。另外,今年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08年2月接卸第一船进口储备大豆至2014年2月,新沙港库接卸进口储备大豆35批次,数量为134万t。其中,15批次产地为美国,总计59万t,13批次来自阿根廷,达46万t,6批次产地为巴西,数量为26万t,1批次产地为乌拉圭,数量为3万t;均采用立筒仓、浅圆仓储存。新沙港库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常年高温高湿,年均温度22℃,年均湿度77.8%,保管高油高蛋白进口大豆难度大,其保管经验对指导高温高温地区进口大豆的安全储藏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蛋用麻鸭的利用年限各地不一,有些地方利用年限仅为一年或一年半,过去,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普遍利用两年,甚至利用三年或四年,利用年限多久最为合算?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根据手头积累的养鸭资料与近年来在广东省肇庆市郊区鸭场实际考察,综合如下: 一、历史资料: 中山麻鸭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普遍饲养的一个地方优良品种,种鸭在100日龄后开始性成熟,母鸭在110-120日龄开始产蛋,当地喜欢每年秋季进行选育,来年一月份开始产蛋,自然产蛋规律持续到夏、秋季,开始停产换羽,换羽期需要20多天,完全停产期达35天至45天之久,到年底才能恢复正常产蛋,因而年产量低。但可利用人工换羽控制产蛋,以提高产量,适当延长种鸭的利用年限.具体做法是:在鸭群经过  相似文献   

19.
水浮莲原野生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池沼、湖泊,解放后,随着养猪事业的发展,水浮莲很快成为我国南方广泛养殖的一种水生饲料,并且逐步北移到长江、黄河流域,直到华北、东北地区。在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水浮莲  相似文献   

20.
迟到的反应     
森林里的动物们聚会,由猴子组织,小猪、小猫、小狗、小羊、小鹿等等很多动物都参加了,大家最后一致同意去河对面玩。于是大家找了一条船向对岸划去。当船划到河中央的时候,突然河面上起了大风,小船摇摇晃晃地要翻了。于是猴子对大家说:"风很大,船弄不好就会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