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有效地挽救和保护已经陷入严重濒危的洱海特有鲤鱼物种种质资源, 云南省科委于1988年10日批准由云南大学生物系、大理州洱海管理局和大理州水产工作站,共同完成“洱海特有鲤鱼资源保护与增殖研究”,我站主要承担野生亲鲤塘养驯化、人工繁殖、苗种培育与放流洱海的任务。经过近5年的努力,已圆满完成野生春鲤、洱海鲤、黄壳型杞麓鲤和幼鱼的驯养、繁殖培育成功,并已建立千余尾的亲鱼群体。3年间放流洱海3-10厘米规格鱼种290万尾。为洱海特有鲤鱼资源的保护和增殖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充分利用水库资源及网箱优势,结合斑鳜繁育生物学特性,在水库网箱上成功批量繁育斑鳜鱼苗,为斑鳜人工繁育开辟一条新途径。2012年5月~2013年7月在辽宁省宽甸县景波水产品养殖场共进行了6批次繁育试验,共计催产亲鱼146组,平均催产率84%,获卵320万粒,平均受精率65%,平均孵化率80%,获水花鱼苗180万尾,利用水库网箱孵化鲤鱼苗配套提供饵料,繁殖了鲤水花11亿尾,共培育斑鳜夏花鱼苗40万尾(平均全长3.1cm),平均2750尾鲤鱼苗培育一尾斑鳜苗,培育前3d斑鳜全长日增长0.54mm,3d后全长日增长约1mm。水温19℃~22℃,显微摄影观察斑鳜胚胎发育时序和特点,受精卵140h7min破膜,胚胎发育划分为6个阶段25时期,提出在斑鳜产卵后配套饵料鱼亲鱼注射催产时间公式:t=t1-t2-t3;(t1:斑鳜胚胎发育时间;t2:饵料鱼胚胎发育时间;t3:饵料鱼亲鱼效应时间)。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河北地区利用小型温棚进行鲤(Cyprinus carpio)提早繁殖的可行性,在11月中旬挑选3龄鲤亲鱼400组(雌雄各400尾)放入小型温棚,雌雄分开放养。通过利用太阳热能和人为控制,越冬期间小棚内水温最低温度不低于8℃,次年3月中旬,棚内水温升至16℃,进行人工繁育。2023年3月15日、3月22日和4月13日进行三批人工催产试验,3个批次的催产率分别为48.8%、88.6%、89.7%,受精率分别为80.29%、81.27%、87.3%,出苗率分别为54%、37%、55.84%,共生产水花1.23亿尾,培育乌仔364.6万尾。鲤早繁比自然繁殖提前15~20 d。  相似文献   

4.
《江西水产科技》2010,(2):47-48
5月19日,承担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鲟鳇鱼全人工繁育及池塘养殖模式构建”项目的黑龙江所科技人员在鲟龙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肇东五站镇养殖基地,对静水土塘培育成熟的4尾施氏鲟鱼进行了人工催产,通过活体取卵技术,成功获得成熟鱼卵12.5kg,共计45万粒。  相似文献   

5.
胭脂鱼,又称火烧鳊、燕雀鱼,属鲤形目、胭脂鱼科、胭脂鱼属,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其自然分布主要在长江干、支流及其附属湖泊。为探索胭脂鱼的资源增殖保护及人工繁育技术,我们于2004~2005年开展胭脂鱼子一代苗种培育与人工放流试验。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培育池的条  相似文献   

6.
为保护抚仙湖特有大型凶猛肉食性鱼类花鲈鲤,恢复其种群数量,2008年以来,先后收集从抚仙湖捕捞的花鲈鲤原种28尾,在鱼池开展人工驯养繁育试验。试验结果:经过多年的驯养培育,至2016年花鲈鲤原种存活12尾,驯养成活率42.9%;2011-2016年,在花鲈鲤的繁殖季节共进行了10次人工繁殖试验,其中2015年前均未获得成功,2016年获得鱼卵260粒,孵出水花鱼苗160尾,至2017年底培育获得全长20 cm的大规格鱼种8尾,人工繁殖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7.
首次报道了黄河上游特有鱼类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在池塘、流水池、网箱中人工驯化养殖试验情况。395g/尾的花斑裸鲤855尾,经过170d的池塘驯养,成活778尾,驯养成活率91.0%,均重450g/尾,平均增重55g/尾,增重率13.9%;378g/尾的花斑裸鲤405尾,经过180d的流水池驯养,均重530g/尾,平均增重152g/尾,增重率40.2%,成活308尾,驯养成活率76.0%;345g/尾的花斑裸鲤2029尾,经过14个月的网箱驯养,均重500g/尾,平均增重155g/尾,增重率44.9%,成活1002尾,驯养成活率49.4%。野生花斑裸鲤驯养试验平均总成活率为72.1%。寄生虫病是导致花斑裸鲤成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驯养试验对黄河上游土著鱼类的人工繁育和增殖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角鲤(Cyprinus multitaeniata Pellegrin et Chevey)俗称江鲫、黄板鲫,主要分布于我国珠江水系和沅江水系,其肉嫩、味美,为鱼中上品,是广西江河名贵经济鱼类之一。为增殖保护这一名贵鱼类资源,促进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广西水产研究所早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了三角鲤野生鱼种驯化、亲鱼培育、人工繁殖等研究工作,2003年获重大突破,至2004年,系统研究解决了三角鲤人工繁殖技术,成功繁殖鱼苗300多万尾。人工繁殖种苗经初步推广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首次报道了黄河上游特有鱼类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在池塘、流水池、网箱中人工驯化养殖试验情况。395g/尾的花斑裸鲤855尾,经过170d的池塘驯养,成活778尾,驯养成活率91.0%,均重450g/尾,平均增重55g/尾,增重率13.9%;378g/尾的花斑裸鲤405尾,经过180d的流水池驯养,均重530g/尾,平均增重152g/尾,增重率40.2%,成活308尾,驯养成活率76.0%;345g/尾的花斑裸鲤2029尾,经过14个月的网箱驯养,均重500g/尾,平均增重155g/尾,增重率44.9%,成活1002尾,驯养成活率49.4%。野生花斑裸鲤驯养试验平均总成活率为72.1%。寄生虫病是导致花斑裸鲤成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驯养试验对黄河上游土著鱼类的人工繁育和增殖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黄河鲤自古就有"肥美甲天下"之称。它不仅金鳞赤尾,鲜艳可爱,而且肉质鲜嫩可口,一向被誉为食中上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无棣县紧靠黄河,为了开发利用黄河鲤这一名贵鱼类,我们于2008年承担了聊城市科委下达的"黄河鲤鱼人工繁育及无公害养殖推广技术"研究课题。经过2年的试验研究,取得圆满成功。共繁育黄河鲤600万尾。现将2年来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墨瑞鳕在广东全人工繁育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墨瑞鳕是澳大利亚的"国宝鱼",记者近日获悉,广东东莞安业水族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业水族)全人工繁育养殖墨瑞鳕获得成功。据安业水族董事长罗汝安介绍,公司早在2011年就引进墨瑞鳕,并开展了全人工繁育及养殖试验。2013年春季,培育的一百多尾亲鱼便逐渐成熟并少量产卵,今年春季亲鱼开始大量繁殖。截止至今年4月底,安业水族已成功繁育出体长4公分~10公分的种苗六万多尾,罗汝安估计今年一共能培育  相似文献   

12.
郭财增 《科学养鱼》2003,(11):13-13
北方地区的春季仍然比较寒冷,鲤鱼及四大家鱼必须提前转入温棚进行人工培育、催产、孵化,培育乌仔。用不同的繁育方法培育鲤鱼乌仔,其结果相差很大。 第一种方法:直接将棕榈皮扎成束作鱼巢培育鲤鱼乌仔。宁夏地区一般在4月中旬  相似文献   

13.
《水产养殖》2014,(9):3-3
<正>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14年8月8日,从顺昌县兆兴鱼种养殖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从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引进,进行人工繁育试验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中的一个新品"长丰鲢",经过驯养、选育和亲鱼人工催产孵化,2014年已成功培育出新品"长丰鲢"水花鱼苗500多万尾,夏花鱼苗300多万尾,全部鱼苗已转入培育池培育,且长势良好。目前,家鱼新品良种"长丰鲢"的人工繁育工作已进入批量  相似文献   

14.
<正>云南裂腹鱼(Schizothorax yunnanensis Norman),小裂腹鱼(Schizothorax parvus Tsao)均隶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弓鱼亚属。前者主要分布于澜沧江中游洱海上游的弥苴河、剑湖等水域,为云南四大名鱼之一,2011年被列为云南土著鱼类繁育推广鱼类品种,是大理洱海增殖鱼类;后者主要分布于金沙江支流的漾弓江流域水体,为云南特有裂腹鱼,  相似文献   

15.
<正>云南保山市水产养殖品种以大宗淡水鱼为主,鲤鱼是养殖规模最大、市场消费最多的水产品种,全市鲤鱼品种以福瑞鲤为主。保山市于2013年5月引进福瑞鲤鱼苗进行亲本培育,2015年2月繁殖成功,此后福瑞鲤成为全市主推和主养鲤鱼品种。为推动养殖品种更新换代,进一步提高优质鲤鱼苗种自繁供给能力,增加渔业经济效益和农(渔)民收入,保山市于2021年11月引进福瑞鲤2号开展亲本培育和繁殖推广试验,并在池塘、网箱、稻田等养殖模式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观赏渔业研究室首次繁育成功美丽硬仆骨舌鱼(青龙鱼),此次孵化的一窝青龙鱼仔鱼14尾,这是我国大陆在人工驯养环境条件下第一次成功繁育出青龙鱼。青龙鱼对配偶的选择和繁殖的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在原产地以外一直未能实现人工繁殖,项目组在我国大陆开展了青龙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历经十余年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突破,为今后形成系统性的繁育技术体系奠定基础,也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鮸鱼的渔业生物学和人工繁养技术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鮸鱼是近年来浙江、福建等省沿海新开发的海水养殖鱼类。对鮸鱼的渔业生物学如形态特征、栖息、食性、生长等特性,亲鱼的捕捞与驯养、人工催产及孵化、苗种培育等人工繁殖技术和海水网箱养殖和病害防治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为合理利用鮸鱼的自然资源,提高其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河鲤[Cyprinus(Cyprinus)carpio haematopterus Temmincket Schlegel],金鳞赤尾,体形梭长、肉质细嫩而鲜美,它与松江鲈鱼、兴凯湖白鱼、松花江桂鱼被共誉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自古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洛鲤伊鲂,贵于牛羊"之美誉。黄河鲤自古被人们视为吉祥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7月5日,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办公室、青海省农牧厅、果洛州人民政府在果洛藏族自治州联合举办"2014年青海省黄河土著鱼类增殖放流活动",20万尾体长10cm的花斑裸鲤放流甘德段(夏日乎寺)。200多名农牧民群众、寺院僧众及干部职工参加。2007年以来,青海水产技术推广站和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公司合作,建成第一座黄河苏只和积石峡鱼类增殖站,开始了花斑裸鲤等黄河上游土著鱼类的人工繁育试验研究工作,在野生土著鱼类亲鱼的捕捞、运输、人工驯养、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等  相似文献   

20.
黄颡鱼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4月21日至7月3日进行了黄颡鱼较大规模的人工繁殖试验,人工催产黄颡鱼6批,其中催产雌性黄颡鱼1017尾,计82.7kg,雄性黄颡鱼1080尾,计130kg,获黄颡鱼苗40万尾左右.本文对黄颡鱼的繁殖季节,雌雄比例,注射方法,几种催产激素对黄颡鱼的催产效果,流水孵化与静水孵化的效果,人工鱼巢的设置,苗种培育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