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属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特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产量较少.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的黄曲霉毒素20余种,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B2、G1、G2以及由B1和B2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M1、M2等[1].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极强,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其中以B1毒性最大[2].当摄入量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3],对人和动物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相当大的危害.近年来,犬只黄曲霉毒素中毒病例很多,研究黄曲霉毒素中毒对犬只肝脏组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由曲霉属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基本结构都有一个二呋喃环和双香豆素,又名氧杂萘邻酮,目前分离出的有B1、B2、G1、G2等18种,凡二呋喃环末端有双键者毒性较强。尤以B1最甚,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对人和动物危害极大,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A类致癌物质。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多为B1、B2、G1、G2四种,动物摄取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实验证明,当动物食入黄曲霉毒素B1后,经过代谢所产生的黄曲霉毒素M1从尿和乳汁排出,部分存留肌肉中。用含100μg/kg黄曲霉毒素B1的饲料喂牛,牛乳中含M1…  相似文献   

3.
1 黄曲霉毒素的特点 1.1 毒性强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孔曲霉菌等某些菌株的代谢产物。黄曲霉菌素是一组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现已明确结构的有十几种,毒性较强的有B1、N1、G1、B2、M2、G2和P1等,其中以B1毒性最强,M1和G1次之,B2和M2等较弱,一般检测对象是B1和B2。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毒素B1在乳畜中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曲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高致癌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我国饲料及饲料原料普遍受到黄曲霉毒素B1污染。乳畜摄入黄曲霉毒素B1后,代谢生成的羟基化产物黄曲霉毒素M1可通过乳汁污染乳及乳制品,并因这两种毒素都具有极强的毒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黄曲霉毒素B1在乳畜的肝脏、瘤胃和乳腺等部位均可代谢转化,黄曲霉毒素M1向乳中的转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从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与转移排泄、影响黄曲霉毒素M1的转化因素以及黄曲霉毒素B1对乳腺上皮细胞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1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衍生物的总称,多达17种,已知毒性大小的黄曲霉毒素排列顺序为: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G,〉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急性毒性最强,长期食入含有此类毒素的饲料可使动物发生肝癌等病变,也是目前发现的最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不仅直接危害畜禽机体健康,还可以转移到畜禽产品(肉、奶、蛋)中,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柴静 《养殖技术顾问》2013,(12):102-102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家禽中常见的霉饲料中毒,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代谢的产物,是结构相似的化合物的总称。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种,其中8种有致癌作用,以B1、B2、G1、G2毒素的毒力增强,尤其以B1毒素更为突出。所以,目前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均指B1毒素。寄生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由此霉素引起的中毒成为黄曲霉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7.
发霉的饲料不仅其营养价值降低,用时也因某些霉菌能产生性质不同的毒素而导致畜禽的中毒。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其已知毒性大小的排列顺序为B1M1G1B2G2,其中B1的毒性最强,它是已知最强的经口致癌物质,以损伤动物肝脏为主要特征。长期食入含有100×10-6毫克/千克的黄曲霉毒素饲料即可使实验动物发生肝癌。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作用表现在多方面,它不仅是一种肝毒素和致癌剂,而且对血液循环、造血、消化机能和免疫机能等都可产生影响,导致增重减慢,饲料转化率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以及鸡的产蛋率、孵化率下降等。饲喂黄曲霉毒素之后的免疫抑制还能引起畜禽的免疫失败,自1997年发现,在田间条件下饲喂黄曲霉毒素后,免疫鸡对NDV、IBV和巴氏杆菌病的免疫保护结果不理想。目前,由黄曲霉毒素引起的畜禽中毒,已成为危害畜牧业发展的主要中毒疾病之一。笔者就引起该病的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生产中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饲料原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频率越来越高,畜禽霉菌毒素中毒的案例越来越多,其中黄曲霉毒素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和威胁乳制品安全的重要毒素之一。1黄曲霉毒素的生物特性黄曲霉毒素(AF)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能够产生黄曲霉毒素常见的真菌主要有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黄曲霉毒素分为B1,M1,G1,B2,M2,G2。  相似文献   

9.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人畜共患并且严重危害的一种真菌毒素中毒性疾病。黄曲霉毒素,目前已发现有20种,其中以B1、B2、G1、G2毒素毒力最强,尤其是B1更突出的强,所以目前的黄曲霉毒素均指B1,由于该毒素可致癌,动物饲喂后其产品如奶对人的健康有影响。黄曲霉毒素在体内吸收后.微量进入血液,肌肉中基本没有,移行于肝、奶中较多。奶牛采食含该毒素的饲料。奶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产物黄曲霉毒素M1其毒性与黄曲霉毒素B1近似。由于幼小动物对该毒素最敏感。乳又是大多数婴儿的重要食品,因此,对乳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问题人们十分观注。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 (Aflatoxin,AF)是影响家禽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由黄曲霉 Aspergillus flavus和 Aspergillus parasiticus产生的真菌毒素。目前已发现了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 2 0多种 ,其中以 B1,B2 ,G1,G2 毒性最强。由 AF中毒引起的家禽业的经济损失包括 :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死亡率高、产蛋量下降、腿病增多以及屠体可利用性降低等。黄曲霉毒素 B1能够引起哺乳动物及家禽的肝损伤 ,而且 ,许多研究表明 ,黄曲霉毒素对于家禽和哺乳动物都具有免疫毒性。最近的研究显示 ,黄曲霉毒素能够在鸡胚发育时期影响鸡的免疫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广西饲料黄曲霉毒素污染情况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真菌毒素的重要代表之一,主要是由黄曲霉菌、寄生曲霉产毒株产生的结构类似的一组化合物,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G2等二十多种,在自然界广泛分布。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很大,是目前已发现的霉菌毒素中最大的一种,以损伤肝脏为主要特征,是一种高毒性  相似文献   

12.
曲霉毒素(AF)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二呋喃香豆素衍生化合物。从结构上看,各种黄曲霉毒素彼此十分相似,均为含C、H、O三种元素的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8种,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B2、G1、G2以及由B1和B2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M1、M2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式越来越严峻,消费者对黄曲霉毒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人、畜共患的中毒性疾病,其主要侵害人、畜肝脏,可导致出血、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症状,其具有致癌作用。奶牛采食含该毒素的饲料后,所产奶中含有黄曲霉毒素M1,其毒性与黄曲霉毒素B1近似。1病原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产生的真菌毒素。牛采食被上述产毒真菌污染的玉米、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和脱毒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称AFT是寄生曲霉和黄曲霉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是一类结构相似含多环不饱和香豆素的化合物,双呋喃环与香豆素是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双呋喃结构为双键的毒性强。黄曲霉毒素在紫外线下都发荧光,黄曲霉毒素现已分离出17种,分别命名为B1、B2、G1、G2、M1、M2  相似文献   

15.
去除饲料黄曲霉毒素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 AF)是黄曲霉菌(asperigillus flavus)的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都有很强的毒性。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衍生物,它们都有一个糖酸呋喃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结构,现知饲料、食品或培养基中的黄曲霉毒素有B1、B2、G1、G2、B2a和G2a6种。毒素进入动物体后,可生成结构相似的6种代谢物:M1、M2、P1、Q1、GM1和GM2。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很大,而以B1毒性最大,M1、G1次之,B2、G2和M2较弱。B1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黄曲霉毒素耐高温,至少在280℃以上才能裂解,一般的煮沸是不能将它破坏的,在低温下,即使是-40℃以下也不能破坏,但易被强碱或强氧化剂破坏。  相似文献   

16.
<正>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具有剧毒和强致癌特点~([1-2])。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的黄曲霉毒素有B1、B2、G1、G2、M1、M2等20余种,由于黄曲霉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饲草饲料在保存不当的情况下很容易被黄曲霉污染而产生黄曲霉毒素~([3-4])。2018年11月,作者接到养殖户通过12316"三农"咨询热线,对发病情况进行综合诊治。从本次诊断情况来看,是养殖户给育肥肉羊饲喂了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肉羊全价颗粒饲料,从而引起的黄曲霉毒素慢性中毒。具体诊疗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7.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和脱毒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曲霉毒素 (Aflatoxin简称AFT)是寄生曲霉和黄曲霉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 ,是一类结构相似含多环不饱和香豆素的化合物 ,双呋喃环与香豆素是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 ,双呋喃结构为双键的毒性强。黄曲霉毒素在紫外线下都发荧光 ,黄曲霉毒素现已分离出 1 7种 ,分别命名为B1 、B2 、G1 、G2 、M1 、M2 、P1 等 ,其中AFTB1 毒性最大 ,所以一般饲料检测中主要检测AFTB1 。1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目前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生物学测定法 ,化学分析法 (薄层层析法、仪器分析 )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国内外已有利用薄层层…  相似文献   

18.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一种真菌毒素中毒性疾病,属人畜共患,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非常严重.该毒素是剧毒物质,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其中幼小动物对该毒素最为敏感,目前已发现的黄曲霉毒素有20种,其中B1、B2、G1、G2毒素的毒力最强,尤以B1毒素毒力为甚.黄曲霉毒素可致癌,动物在饲喂含该毒素的饲料后,其产品如奶等含有黄曲霉毒素,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奶牛长期或大量摄食经黄曲霉、寄生曲霉污染的饲料可导致黄曲霉毒素中毒.其临床特征是消化机能紊乱、神经症状和流产;剖检见肝变性、坏死和纤维化硬变.  相似文献   

19.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人畜共患并且危害严重的一种真菌毒素中毒性疾病。黄曲霉毒素目前已发现有20种,其中以B1、B2、G1、G2毒素毒力最强,尤其是B1更突出。所以,目前的黄曲霉毒素均指B1,由于该毒素可致癌,动物饲喂后其产品如奶对人的健康有影响。黄曲霉毒素在体内吸收后,微量  相似文献   

20.
黄曲霉菌是一种真菌。黄曲霉毒素对人、畜肝脏有剧烈损害,资料记载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以上。目前,黄曲霉毒素对食品原料和成品的污染很普遍,我国南方地区,印度、美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粮食产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率均较高。1黄曲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产生1.1黄曲霉毒素的来源黄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属真菌中的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寄生曲霉在我国较罕见。黄曲霉菌作为贮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普遍存在于空气和土壤中,在有氧、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容易生长,可在花生、玉米、大米、小麦、大麦、棉籽和大豆等农产品上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