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嫁接育苗是推广优良核桃类型,保持优良性状,提高核桃产量的重要途径。青海省民和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有丰富的嫁接育苗经验。目前,该县推广的嫁接方法为绿枝皮下贴接,嫁接成活率高达60%-70%。  相似文献   

2.
银杏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寿命长,用途广,种子含多种营养,为我国传统出口特产之一。银杏生产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生长较慢,结实晚,一般实生栽培需20年左右才能结实,采用嫁接栽培可提早结实,但从播种到嫁接成苗至少要5年时间,育苗速度过慢,为了解决快速繁殖嫁接苗,1986—1987年,我们在四个单位进行了银杏小砧绿枝嫁接技术研究,共嫁接6万余株,成活率高达94.2%,成苗时间较常规硬枝嫁接提前2—3年,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银杏秋季绿枝嫁接的时间,方法等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4.
绿枝嫁接是在梨树生长期进行嫁接的一种技术,它具有嫁接时间长、品种清楚易认、针对性强、成活率高;还可以通过绿枝高接授粉枝解决授粉树配置不当的问题;解决老树老枝通过重截促发新枝后进行绿枝嫁接,提高嫁接成活率,恢复梨园旺势;通过绿枝嫁接进行老树空膛或整形缺位进行补膛或补形使树形充实完美,达到丰产稳产、优质高产的效果。一、接穗选择应选择适于本地区的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种,选取已木质化的充实的新枝条作为接穗。为促进接穗枝成熟及芽体分化,可进行摘心,达到半木质化程度时,即可采穗嫁接。做接穗的绿枝幼嫩,只有半木质化…  相似文献   

5.
山核桃嫁接育苗技术研究与造林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连续3a对影响山核桃嫁接成活不同因素的试验表明,不同嫁接方法,其成活率影响极为显著,以挖骨接最好,达83%,贴睃接其次,为79%,切接和劈接最差。只有65%和42%;接穗类型不同,嫁接成活率也不同。其中生长枝成活率最高,达65.2%,其次是徒长枝,为45.2%,最差为结果枝,成活率只有12.1%;砧木不同,其成活率表现也不同,以本砧、化香为好,成活率分别是77%和79%;以4月上旬至5月中旬茎干基部生长活跃,树皮极易剥开且嫩叶有0.8—1.2cm长时留床或提早移植嫁接为好。生长枝与结果枝嫁接苗造林能使树体矮化,但以生长枝嫁接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刘芳 《安徽林业》2009,(4):54-54
葡萄绿枝嫁接新技术具有以下特点,①接穗截取改过去带叶柄嫁接为不带叶柄嫁接(传统绿枝嫁接的接穗上要带叶柄,不易包扎,透气失水,成活率低;绿枝嫁接新技术不带叶柄,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7.
在香榧母树上采取1年生三叉枝或五叉枝,沙藏,于3月春分前后对粗榧进行高位截砧多枝嫁接,嫁接后做好整枝除蘖、防治病虫害等管理工作,嫁接成活率可达88.12%。  相似文献   

8.
应用嫁接技术建立无性系种子园,是马尾松良种繁育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十多年来的摸索和实践,利用嫩枝接穗嫁接不论是小范围试验还是大面积生产,均表现出质量高、效果好的优良特点。广东韶关地区林科所应用嫩枝嫁接,平均成活率达84.1%以上,比老枝嫁接高2~3倍。广西贵县覃塘林场连续4年分别不同季节进行嫁接对比试验,嫩枝嫁接成活率达84.5%~100%,而老枝嫁接仅有10%~21.4%。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与开化  相似文献   

9.
山地橄榄嫁接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橄榄利用半年生营养袋苗种植,培育管理1-2年,当主干嫁接部位达到1-2cm粗后,采用多芽切接和单芽贴枝腹接两种方法,从2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行大面积嫁接,1998-2000年,3年共嫁接58137个接芽。每年7月上旬进行接芽保存率全面检查,平均保存率达82.1%,其中切接法为83.6%,腹接法为80.2%。通过3年的试验和实践应用,总结出了较佳的嫁接方法和时间。  相似文献   

10.
3种核桃嫁接方法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核桃嫁接成活率,在不同试验点最适宜的肥水条件下,对核桃子苗嫁接、芽接、绿枝接的成活率、新梢生长量及成本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熟练掌握嫁接技术的情况下,嫁接方法不是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子是嫁接时期。同一时期嫁接时间宜早、不宜晚。子苗嫁接、绿枝接、芽接相比较,子苗嫁接育苗周期短、成本低、技术易掌握,适宜工厂化育苗。  相似文献   

11.
为了达到银杏早实、早丰、优质之目的,经5a试验,摸索出侧向披荫和塑膜全封闭改良切接、挖骨皮接、切接这3种切实可行、便于推广的春季枝接技术,培育出良种苗木上万株。  相似文献   

12.
王邦富 《湖南林业科技》2010,37(5):47-49,52
以银杏核用品种最优单株"宁银1号"为接穗,对宁化县定植12年的银杏核用低产劣质品种的盛果期幼树进行高位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季节、嫁接方法和接穗的年龄、粗度、性别以及接芽部位与砧木接口粗度对嫁接成活率、当年抽梢长度具有极显著影响,但对抽梢率没有影响。嫁接成活率、当年抽梢长度以春季采用粗度为0.8 cm以上接穗的1年生顶芽、接口粗度1.0 cm砧木、嫁接方法采用截干切接或截干舌接进行高位嫁接效果最好;雌株嫁接成活率达98%以上,当年抽梢率达100%,抽梢长度达50 cm以上;雄株成活率达80%以上,当年抽梢率达100%,抽梢长度达40 cm以上。  相似文献   

13.
银杏酚酸类物质防治农业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银杏酚酸类物质即银杏酸、银杏酚和白果酚是从银杏(Ginkgo biloba L.)外种皮中分离得到的杀虫活性成分。利用银杏外种皮粗提物配制的生物农药,具有广谱防治农业害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银杏LEAFY同源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银杏 (GinkgobilobaL .) ,又名白果 ,公孙树 ,著名的孑遗植物 ,是珍贵的药用、材用、观赏用树种。但银杏的童期很长 ,实生树开花需要 2 0a以上。为缩短银杏童期 ,果树工作者从栽培方式、传统育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成效不大。近年来应用分子生物学研究植物上的  相似文献   

15.
南平市银杏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芳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4):195-198,208
对南平市银杏生产的优势和弊端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并对今后南平如何进一步发展银杏这一产业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黑银杏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全县银杏种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通过初选、复选和高接栽培对比试验,从297株雌银杏古树中发现并选育出了两个具有药用价值高、结实早、丰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点的黑银杏优良无性系———中银黑1号和中银黑2号。黑银杏种仁中总黄酮含量09mg/kg,叶片中总黄酮含量85g/kg,分别比普通银杏高50%和417%。文中还介绍了黑银杏的优良经济性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梁红  潘伟明 《林业科技》2004,29(1):55-57
通过人工落叶及用植物生长物质对落叶前的盆栽银杏植株进行处理,可明显促进新芽萌动和生长,并可在温室条件下继续越冬生长而不落叶。通过改变盆栽银杏生长的光温条件,可推延或打破银杏的休眠,防止银杏冬季落叶。由于实现了绿叶越冬而使盆栽银杏进入冬季和早春花卉市场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截干对银杏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银杏截干对银杏叶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截干30cm时,叶产量可提高13%,并能增加长枝总长度和长枝数量,截干可提高黄酮含量17%-50%,银杏采收时间以9—10月为宜。  相似文献   

19.
用定位研究的方法,在丹东不同区域建立生态因子观测场,测定不同土层厚度、pH值、土壤养分含量、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降雨、蒸发量等各因子对银杏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银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不同,经20 d后,种子发芽率恒温比变温高6.2个百分点,幼苗根系生长、苗高、地径恒温比变温分别提高36.7%和16%。经过遮阴处理,银杏幼苗生长好于对照区。生长在壤土和沙壤土上的银杏其生长表现优于生长在沙土和黏土上的,土壤含盐量以0.03%~0.043%,银杏生长良好。银杏对pH值适应范围很宽,在pH值4~8.5的土壤上均能生长。  相似文献   

20.
银杏外种皮乙醇提取液对蔬菜害虫的毒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讨银杏外种皮对蔬菜害虫的室内毒力效果,采用非选择性拒食和毒杀作用方法研究银杏外种皮乙醇提取液室内对蔬菜害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银杏外种皮乙醇提取液的稀释倍数与菜粉蝶5龄幼虫的拒食率呈现较好的负相关性,菜粉蝶5龄幼虫50%拒食率所需的银杏外种皮乙醇提取液的质量浓度为0.63mg/mL。100倍稀释的银杏外种皮乙醇提取液对蔬菜菜粉蝶3龄幼虫、黄曲条跳甲成虫和美洲斑潜蝇幼虫毒杀作用的死亡率分别为25.00%、32.50%和36.67%。说明银杏外种皮乙醇提取液对菜粉蝶5龄幼虫有很好的拒食作用,而对蔬菜害虫的毒杀作用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