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千屈菜科紫薇属的落叶灌木或者小乔木,有着树姿优美、花期长、花色丰富等优点,还可以抗污染,吸附有害气体及粉尘,是我国重要的园林绿化观花树种。作为紫薇的原产国,中国有着丰富的紫薇种质资源,然而,关于紫薇育种的研究起步较晚,相比之下,国外的育种研究起步早些,并且利用中国丰富的种质资源,取得了紫薇以及紫薇属育种傲人的成绩。目前我国的紫薇育种研究存在着紫薇种质资源圃不完整、育种意识淡薄等问题。本文对紫薇国内外的种质资源、育种机构、育种现状、育种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探讨我国育种研究现存的主要问题、研究趋势和育种策略,以期为我国紫薇的育种研究与栽培繁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柽柳属植物种质资源及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为柽柳属植物的综合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文章论述了柽柳属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综述了我国柽柳属植物种类的资源调查、鉴定评价、收集保存及引种育种情况,总结了国内柽柳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和组织培养育苗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柽柳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柽柳属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绣球属植物花期长、花色丰富,是重要的切花、盆花和园林绿化植物。我国是绣球属种质资源分布中心,但育种技术落后,缺少具备市场竞争力的自育品种。分子标记技术可辅助定向改良观赏性状、缩短育种周期,已成为观赏植物育种的重要手段。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常用分子标记技术在绣球属植物种植资源鉴定与评价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并展望新一代测序技术应用前景,如提高资源评价与鉴定的准确性、发掘与观赏性状紧密连锁分子标记、提高育种后代选择效率、缩短育种周期等,为绣球属种质资源保护与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崔勇 《广西农学报》2015,30(2):40-42,51
文章介绍了我国山茶科石笔木属植物的种质资源、观赏特性和观赏价值,分析了其孤植、对植、群植三种配植应用形式。提出石笔木属植物应用前景广阔,应尽快查清该属植物的种质资源本底,选育出观赏性好、抗性强、适应性好、耐修剪的优良品种,通过引种驯化、育种等手段,培育出优良的园林绿化品种进行规模化生产,在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系统介绍我国苜蓿种质资源现状及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因地制宜引种;重视优良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大新品种选育、引种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系统回顾了有关紫薇属植物的种质资源、栽培繁殖、遗传性状以及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保存种质资源、加快紫薇新品种选育、品种归纳和鉴定为今后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芒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我国芒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选育种现状,认为目前我国在资源收集、整理、评价和选育种方面做出了较大成绩,部分研究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分析了芒果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今后我国将继续加大芒果种质资源的收集和选育种力度,促进我国芒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最后提出了种质资源研究的趋势,认为要加强不同科研单位的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利用;此外还要瞄准国际国内市场,选育出具有抗病、色艳、质优、味鲜等特点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我国石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榴为近年来我国发展较快的小杂果类树种之一。对目前我国石榴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和保存,优良品种选育,品种分类,遗传规律等几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石榴种质资源研究方向,为确定石榴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和育种、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玉簪是优良的耐荫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中广泛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从国内外资源与育种概况两个方面对玉簪属植物育种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引种选育、实生选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辐射育种及分子育种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并对我国玉簪属植物育种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加快我国玉簪属植物育种进程,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簪属植物新种质。  相似文献   

10.
紫薇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 60 种,已培育出 500 多个品种。紫薇属植物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植物, 除花色艳丽夺目外,还有净化空气的特性,在园林和园艺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目前,由于紫薇属植物频繁的 种间杂交和基因渐渗,形态分类系统已不能满足紫薇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基于 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在物种亲缘关系研究中表现出明显优势,从叶绿体基因组中发掘的 DNA 片段及简单重复序 列常用作植物分子标记,便于植物的鉴定与分类。迄今已完成 22 种紫薇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全序列测定, 利用贝叶斯法分析了 22 种紫薇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得出 22 种紫薇属植物为单系群;并归纳得出紫薇属 叶绿体基因组大小约为 150 kbp,最大的 Lagerstroemia venusta 长度为 152 521 bp,最小的 L. guilinensis 长度为 151 968 bp,其中 LSC 区长度为 83~84 kbp,SSC 区长度约 16 kbp,IR 区约 25 kbp,叶绿体基因组中 GC 含量为 37.6%~37.7%。综述了紫薇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其在 DNA 条形码、简单重复序列与系统发育中的应用, 旨在了解紫薇属植物叶绿体全基因组的研究现状,提高对紫薇属在园林应用中的评价认识,为该属基于叶绿体 基因组的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和系统发育等方面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为培育更多应用于园林观光的紫薇属植物 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在对中国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品种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形态特征选取调查品种中的51个紫薇品种和对照种南紫薇L. subcostata和福建紫薇L. limii,共计53个样品为分类运算单位,把数量分类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紫薇品种分类,探讨紫薇品种分类的等级和标准,建立完善的中国紫薇品种分类系统。Q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将种系作为紫薇品种分类的一级标准,将花色作为紫薇品种分类的二级标准,这与传统紫薇品种分类的观点基本相符,说明分类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图1表2参6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中国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品种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形态特征选取调查品种中的51个紫薇品种和对照种南紫薇L. subcostata和福建紫薇L. limii,共计53个样品为分类运算单位,把数量分类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紫薇品种分类,探讨紫薇品种分类的等级和标准,建立完善的中国紫薇品种分类系统。Q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将种系作为紫薇品种分类的一级标准,将花色作为紫薇品种分类的二级标准,这与传统紫薇品种分类的观点基本相符,说明分类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图1表2参6  相似文献   

13.
辐射诱变技术是创制菊花新种质的有效途径,可为观赏植物功能基因挖掘提供重要资源。综述了菊花辐射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菊花辐射诱变种质创新及变异机制研究进展,对不同射线辐射诱发菊花的花色、花期、抗性、叶型等表型变异进行了系统总结,着重介绍了高能重离子束在菊花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同时探讨了当前菊花辐射诱变育种存在的部分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份文心兰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3年对15份文心兰种质资源的叶色、叶形、株形、花色等10个性状以及开花习性进行了观察,在株高、株幅、叶长、叶宽、叶数等17个性状上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各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有5份适合于做切花品种。按花序类型可将文心兰种质资源分为两类,若按每年抽花芽期和开花期的次数,也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运用植物分类学原理,对西宁芍药栽培品种的花色、花型进行了初步界定和区分,为今后进一步优化芍药种质资源,开展引种驯化、实施种苗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菏泽和洛阳芍药品种资源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芍药是我国优良的传统花卉,有丰富的品种资源。菏泽和洛阳是我国芍药的主要栽培地,品种资源最为丰富,但目前两地的品种表型多样性研究较少,不利于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方法本文选取山东菏泽和河南洛阳栽培的芍药240种,利用28个表型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多样性研究。结果芍药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分别为1.98~2.10和0.28~1.94,绝大多数性状的多样性水平较高。提取前10个主成分,并将因子荷载矩阵经Varimax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得到影响芍药表型的10个主要因子,依次为高度、花色数、侧蕾及长势、花型、瓣化、叶型及花径、花期、茎色、小叶卷度和花蕾;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40个品种被分为6大组群,前4大组群分别包括69个、67个、16个和84个品种。第5组群和第6组群分别仅有1个和3个品种,推测这4个品种与其余236个品种的来源不同。结论本研究明确了菏泽、洛阳两地的240个芍药品种的表型多样性特点与亲缘关系,今后在芍药新品种培育选育亲本时,应着重考虑株高、花枝长、花色数、植株长势、花型、雄蕊瓣化情况及颜色等因素,同时注意选取聚类图中间隔距离较远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中国观赏芍药品种资源多样性水平,并从切花品种农艺性状角度分析资源特点,为种质收集、利用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来自4个主要栽培地的346个中国观赏芍药品种,从品种资源整体和不同栽培地品种两个方面对采集的表型性状进行频率分布统计、变异系数计算和多样性指数计算,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我国观赏芍药品种多个性状多样性丰富,二元性状、有序多态性状和无序多态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0.29—1.90,数值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1.90—2.08。二元性状、有序多态性状和无序多态性中,花色和花型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1.90和1.88,其次是花蕾颜色(1.46)和雄蕊瓣化程度(1.42)。数值性状中,株高和茎长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2.08和2.07,其次是蕾径(2.04)、花径(2.04)和花高(2.01),仅茎粗(1.99)和花梗长(1.90)多样性指数小于2。株高和茎长呈正态分布,株高介于38.50—100.50 cm,茎长介于43.19—120.00 cm;蕾径、花径、花高、茎粗和花梗长等5个指标呈非正态分布,蕾径偏大,分布介于1.22—3.99 cm;花径变异系数最小,为15.65%,分布介于3.11—19.50 cm;花高偏大,分布介于1.73—14.30 cm,变异系数最大,达32.55%;茎粗偏小,分布介于0.18—0.59 cm;花梗长偏小,分布介于5.57—40.00 cm。聚类分析将芍药分为9组,绝大多数组包含来自2—4个栽培地的品种,各组品种的蕾径、花径、茎粗和花梗长间无明显差异,但株高、茎长、花高及雄蕊瓣化程度有一定差异。从切花适用性分析,目前我国观赏栽培品种中受市场喜爱的圆形花蕾且不绽口的品种数量较多,占71.39%;重瓣品种虽然较多,但受市场喜爱的绣球型品种仅占4.9%;79.8%品种花香不明显;71.7%品种有侧蕾;62.7%品种花期为中花期,早花、晚花品种少。不同栽培地品种的株高和茎长无显著差异,但临洮和菏泽品种的茎粗显著高于扬州和洛阳栽培品种,且菏泽品种的蕾径和花径显著更大。【结论】中国观赏芍药的多样性水平较高,作为一种多功能植物,需要注意芍药多样性的保护。但从切花适用角度看,存在直立品种数量少、花香不明显、有侧蕾、花期集中等问题。临洮和菏泽两地栽培品种在茎粗、蕾径和花径上有一定的切花优势。我国芍药品种作为切花筛选和选育尚有不足,各地均需发展创新种质,亟需引入具长茎、单秆、香花和晚花等特征的种质参与育种。  相似文献   

18.
石竹属花卉植物花色艳丽,有较高观赏价值,且具有较强耐逆性,是极为宝贵的基因资源。为从分子水平探究石竹属花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利用SRAP分子标记构建了44份石竹属花卉种质的指纹图谱。经遗传多样性分析,44份石竹属花卉被划分为五大类群,与物种分类结果一致;种内分类结果也与花色、株型等指标分类结果相符。物种差异是石竹属植物类群划分的主要因素,种内划分则以花色、株型等指标为主。通过SRAP分子标记可以有效地区分石竹属花卉种质,为石竹属花卉种质资源鉴定与保护、育种应用和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个紫薇品种的花粉离体培养与萌发。[方法]以3个紫薇品种(‘红蝶飞舞’、‘翠盘堇薇’和‘紫爪银薇’)的盛花期花粉为材料,对花粉离体培养及花粉管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出紫薇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50g/L蔗糖+60mg/L硼酸+20mg/LCaCl2+20mg/LMgSO4+100mg/LKNO3,其中蔗糖和硼酸的浓度对紫薇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紫薇的长、短花丝萌发力存在差异,其中‘紫爪银薇’和‘红蝶飞舞’短花丝的花粉萌发力高于长花丝,而‘紫爪银薇’相反。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交授粉后2~6h内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生长速度由快到慢。[结论]为培育紫薇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