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了10种杨属植物白城二号杨、小黑杨、俄罗斯杨、中东杨、小青杨、小青×黑杨、大青杨、斯大林杨、银中杨和小叶杨树皮中的挥发性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分别发现了19、22、29、20、10、36、20、14、16和10种物质,从中分别确定了15、21、27、18、9、33、17、13、13和9种化合物.已醛、糠醛、邻羟基苯甲醛、(E,E)-2,4-癸二烯醛和亚油酸5种组分是10种杨树树皮挥发油的共有组分,邻羟基苯甲醛在10种杨树树皮挥发油中的含量都在12.16%以上,在小叶杨中的含量高达90.15%.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醛类、酯类、烃类等,所鉴定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5.06%、98.34%、96.91%、91.08%、100%、96.00%、90.69%、89.65%、95.31%和99.55%.  相似文献   

2.
青杨虎天牛的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青杨虎天牛 ( Xylotrechus rusticusPinnaens)属鞘翅目的天牛科 ,是危害杨树、柳树重要的蛀干害虫 ,近几年在齐齐哈尔、哈尔滨、绥化等地区大面积发生。为适应生产需要 ,在对该害虫发生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明确了青杨虎天牛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 与寄主的关系与寄主种类的关系 青杨虎天牛在黑龙江省主要危害杨树 ,其次为柳树、桦树、柞树、榆树 ,在杨树中又以中东杨、大青杨和小青杨为主 ,其次为小叶杨、厚皮杨、小黑杨、斯大林杨、小青×黑。就同一林地而言 ,林缘比林内受害重 ,孤立木比群栽林受害重 ,粗皮树种比光皮树种受害重。…  相似文献   

3.
杨树品种对杨干象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野外调查,了解到不同杨树品种对杨干象敏感性是有差异的。抗性强的品种有小美旱36、小美旱39、小美旱、青杨、北京杨、小黑杨和小叶杨等;中间类型有美小杨、小美杨、美杨、小青杨、晚花杨等;抗性差的品种有北京杨8000、214杨、合作杨、中东杨、斯大林杨和加杨等。  相似文献   

4.
杨树花粉植株的诱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从1964年Guha等人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成功地获得曼陀罗花粉植株以来,世界一些国家和我国相继开展了杨树花药培养诱导单倍体植株的研究。我们于1975年春开始杨树花药培养的研究,5、6月份开始进行器官分化,当年12月获得了杨树小植株。1976年春移入苗圃,通过几年的工作,诱导成功的有小叶杨×美杨+旱柳、小叶杨×黑杨(P.simonii×P.nigra)、P15A、北京杨、中东杨(P.berolinensis)、美杨、美杨×青杨(P.nigra.var.italica×P.cathayana)健杨、欧洲黑杨、美杨×欧洲黑杨(P.nigra var.italica×P.nigra)、箭杆杨×欧洲黑杨(P.nigra var.thevestina×P.nigra)、银白杨×小叶杨(P.alba L×P.simonii)、欧洲黑杨×小叶杨(P.nigra×P.simonii)、胡杨14种杨树花粉植株,已移入苗圃九百余株,三年生最高3.9米。小叶杨×滇杨、香杨、合作杨、山海关杨(美洲黑杨)、草杂杨(小叶杨×美杨天然杂种)、加杨、格鲁德杨和新疆杨都已进行过器官分化,其中部分未能从小芽抽茎长成植株,部分在试验中因污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辽宁省乡土青杨派杨树基因资源的广泛调查,共调查到小叶杨、小青杨、青杨、香杨、马氏杨和大青杨6个树种基因资源,并对其种群分布的概况进行描述;同时收集了小叶杨和小青杨各6个种源共35株优树的种质资源,收集了青杨、香杨、马氏杨和大青杨共16株优树的种质资源,进行繁殖和保存。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了辽宁省乡土杨树基因资源存在的问题和对下一步研究、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展不同品系的杨树亲本来源、干部物理特性与抗性关系研究,为抗杨干象新品系的选育奠定一定基础.[方法]本研究连续2年研究了10个亲本51个不同杨树品系10~11年生杨树的被害株率、杨干象虫口密度与杨树木质部硬度、树皮硬度、树皮厚度、胸径等的关系.[结果]免疫品系、高抗虫品系、抗虫品系、感虫品系和高感虫品系木质部平均硬度分别为(47.38±1.71 ) HD、(46.07±1.17) HD、(44.64±1.61) HD、(41.84±1.66) HD、(40.73±2.04) HD;树皮平均硬度分别为(40±3.53) HD、(39.99±0.96) HD、(37.63±0.46) HD、(32.35±1.54) HD、(31.7±0.52) HD;平均胸径分别为(361.64±13.8) mm、(313.8±6.19) mm、(309.98±5.27) mm、(289.56±10.73) mm、(287.67±17.49) mm,亲本为美洲黑杨×青杨、马氏杨、美洲黑杨×马氏杨、小叶杨×胡杨的品系为抗虫品系;亲本欧洲黑杨×美洲黑杨、欧洲黑杨×小叶杨、美洲黑杨的多数品系为感虫品系.[结论]杨树木质部硬度与树皮硬度越大抗杨干象能力越强;胸径生长相对较快的品系抗性强;青杨、马氏杨、小叶杨为亲本抗虫性强,美洲黑杨、欧洲黑杨为亲本抗虫性差.在抗杨干象品系育种工作中应选择青杨、小青杨或甜杨做为亲本;避免以美洲黑杨或欧洲黑杨为亲本.  相似文献   

7.
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 Marsh.)是北美的一个重要杨树种,69杨(P.deltoid-es CV.‘I-69/55’或者 P.deltoides CV.‘L-ux’是意大利从美洲黑杨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良无性系。各国杨树育种工作者用美洲黑杨与欧洲黑杨杂交培育出许多欧美杨品种,也用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杂交培育出不少品种。近年来,一些国家对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的杂交尤为重视,如比利时、新西兰等国用美洲黑杨与毛果杨(P.tricoca-pa)、滇杨(P.yunnanensis)等杂交,选出了一些较好的无性系。我国青杨派树种的种类多,分布广。育种工作者曾用小叶杨(P.simonii)、青杨(P.cathayana)等与欧洲黑杨(P.nigra)  相似文献   

8.
杨树品系抗杨干象水平及其与木质部和韧皮部硬度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品系杨树的亲本来源、干部硬度等特性与抗性的关系,为杨树抗杨干象新品系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连续2年研究11个亲本来源的67个不同杨树品系2~3年生杨树的被害株率、杨干象虫口密度与杨树木质部硬度、韧皮部硬度、韧皮部厚度、胸径以及各品系杨树亲本来源的关系。【结果】1)杨树木质部硬度达到(45.43±3.59)HD为免疫品系,硬度达到(44.17±2.76)HD为高抗虫品系,抗虫、感虫和高感品系木质部平均硬度分别为(43.6±0.53) HD、(40.39±2.98) HD 和(39.47±2.98) HD;杨树韧皮部硬度达到(33.96±4.72) HD为免疫品系,硬度达到(32.61±2.69)HD为高抗品系,抗虫、感虫和高感品系韧皮部平均硬度分别为(31.13±0.72)HD、(28.08±3.98) HD 和(24.75±3.19) HD。2)胸径达到(33.38±6.08) mm 为免疫品系,胸径达到(36.65±3)mm为高抗虫品系,抗虫、感虫和高感品系平均胸径分别为(41.31±1.56) mm、(43.34±6.8) mm、(48.16±2.52)mm。3)经杨树抗性水平与亲本来源关系综合分析可知,亲本为美洲黑杨×小青杨、美洲黑杨×青杨、美洲黑杨×甜杨的多数品系为抗虫品系,亲本为欧洲黑杨×美洲黑杨、美洲黑杨、美洲黑杨×马氏杨、欧洲黑杨×小叶杨的多数品系为感虫品系。【结论】杨树木质部硬度与韧皮部硬度越大抗杨干象能力越强,木质部硬度与韧皮部硬度越小抗杨干象能力越弱。生长相对较快的品系胸径大,其抗性差。不同品系杨树亲本来源不同其抗杨干象能力也不同。青杨派的小青杨、青杨、甜杨为亲本抗虫性强,黑杨派的美洲黑杨、欧洲黑杨为亲本抗虫性差。在抗杨干象品系育种工作中应选择青杨、小青杨或甜杨做为亲本;避免以美洲黑杨或欧洲黑杨为亲本。  相似文献   

9.
根据青杨天牛的发生规律,在3月、6月、9月及12月对不同品种杨树木质部和韧皮部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与青杨天牛危害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杨树对青杨天牛的抗性差异显著,其抗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白林3号杨、小青黑杨、群众杨、晚花杨、黄快杨;在幼虫危害期(6月),各品种杨树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单宁、总酚及黄酮含量均高于幼虫越冬末期(3月),表明杨树在与害虫长期协同进化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不断调节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以抵御昆虫的侵害。  相似文献   

10.
一、通辽市杨树发展的历程及栽培状况建国初期,杨树造林多用于乡土树种小叶杨、小青杨等。育苗采用种子繁育,实生苗造林或埋于造林。至60年代起开始引进加拿大杨、沙兰杨、毛白杨、小黑杨、北京杨等。当时由于种源少,没有大量繁殖,只有少量的观赏造林,育苗除播种育苗外,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高速公路绿化对空气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测定SO2、NO2和CO2气体含量的方法,研究了山东省主要高速公路路侧绿化带,互通立交区、入口匝道区和服务区绿地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路侧绿化带对SO2有较明显的净化作用,互通立交区、入口匝道区和服务区的绿化对SO2和NO2均有较好的吸收净化作用,而高速路绿化对CO2含量的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12.
两个方向的费希尔主成分分析方法(2D)^2FPCA结合了二维主成分分析方法(2DPCA)和二维费希尔线性方法(2DFLD)的特点,很好地解决2DPCA特征提取时比传统PCA需要更多系数来表达图像信息的问题。根据木材体视图受光照影响及同一树种的样本图片之间差别较大等特点,适当增加了识别的类内散布矩阵从而提高了木材的识别率。(2D)^2FPCA为木材的智能识别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津研7号"和"津春4号"黄瓜幼苗为材料,在其生长期外施不同浓度的H2O2,研究了H2O2对黄瓜幼苗抗低温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幼苗经低温胁迫后,其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急剧上升,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外施H2O2能提高其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膜渗漏率,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减缓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提高黄瓜幼苗的抗低温胁迫能力,其中以10 mmol.L-1的H2O2处理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以自制诺卜醇和乙酸为原料,固体超强酸SO2-4/ZrO2-TiO2为催化剂,甲苯为带水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乙酸诺卜酯,考察了微波辐射条件和催化剂制备条件、催化剂用量等对乙酸诺卜酯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温度、时间及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用量对乙酸诺卜酯得率有较大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诺卜醇质量 20 g,醇酸物质的量比1:1.15,微波辐射温度 105 ℃,微波功率 650 W,辐射时间 85 min,催化剂SO2-4/ZrO2-TiO2(Ti与Zr质量之比为6:1,焙烧温度 450 ℃)用量为诺卜醇质量的 2.5 ﹪,该条件下乙酸诺卜酯得率 81.3 ﹪.此外,催化剂可重复使用4次.与普通加热反应相比,时间缩短,产物得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选择吸附填料提供基础数据,比较了人工沸石、膨胀蛭石、天然沸石、硅藻土4种矿物吸附Zn2+和Cd2+离子的能力.结果表明:4种矿物吸附Zn2+和Cd2+离子的容量大小顺序为人工沸石天然沸石>膨胀蛭石>硅藻土;给定废水锌、镉离子去除率目标,4种矿物使用成本大小的顺序为硅藻土>人工沸石>膨胀蛭石>天然沸石.说明在比较的矿物吸附剂中,天然沸石与膨胀蛭石是最佳的人工湿地填料.  相似文献   

16.
液/固离子吸附体系中的强度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离子质量浓度25~500 mg.L-1和吸附剂(蛭石)质量浓度10~150 g.L-1范围内分析测试了平衡固液体系中Zn、Cd离子等温吸附量.试验数据表明:平衡离子吸附密度qe(离子吸附量与吸附剂量的比值)唯一由C0/W0(起始点液相离子浓度C0与吸附剂浓度W0的比值)与Ce/W0(平衡液相离子浓度Ce与W0的比值)的差屿来决定,与离子、吸附剂的浓度及吸附反应过程无关.重复测试证实:给定C0/W0时,qe与Ce/W0具有唯一对应的值.指出液/固相离子吸附体系中的强度因子不是离子的浓度而是离子量与吸附剂量的比值,离子吸附反应的方向与速率取决于系统中离子量与吸附剂量的相对水平,离子吸附反应达到平衡的条件是离子与吸附剂化学势之和在液、固相之间的差异为0.  相似文献   

17.
油桐光系统性状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用叶绿素荧光技术和叶红外 82 0 nm吸收技术测定了 0 .3 ppm SO2 和 2 % O2 测定环境对于油桐 (Vernicia fordii) PS 和PS 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测定环境对光系统的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活性产生影响。2 % O2 测定环境下对照、处理 (0 .3 ppm SO2 熏气处理 10 8d)的光能利用效率、PS 和 PS 的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活性均明显下降。2 % O2 测定环境使对照的 Ft明显下降 ,ETR略有下降 ,qp几乎不变 ,q N明显上升 ;使处理的 F1 、ETR、qp明显下降 ,q N明显上升。 0 .3 ppm SO2 测定环境下对照的光能利用效率、PS 的光能转换效率和 PS 的潜在活性均下降 ;Ft、ETR、q N、qp均有所下降 ,且 qp下降十分明显 ,q N明显上升 ;PS 的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活性明显下降。 0 .3 ppm SO2 测定环境下处理的光能利用效率和 PS 的潜在活性均下降 ,PS 的光能转换效率升高 ;Ft几乎不变 ,ETR下降 ,qp和 q N上升 ;使处理叶片 PS 的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活性明显下降。对照叶片中有 15 %的电子流向光呼吸 ;与对照相比处理叶片中流向光呼吸的电子增加 82 %。  相似文献   

18.
杨木浸渍填充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浸渍填充碳酸钠和氯化钙两种不同的无机盐溶液,使浸入木材的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在木材微纤丝间隙和管胞的胞腔中生成稳定的固体化合物碳酸钙,从而使杨木中填充了大量的无机物,得到无机复合木材。实验表明当温度为60℃、CaCl2溶液浓度为40%、Na2CO3溶液浓度为25%时,木材增重率最大,可达32.4%;而且处理过的杨木试件的硬度均比未处理高,且硬度平均提高24.36%。  相似文献   

19.
朱国普 《绿色科技》2013,(8):231-233
以纳米TiO_2作催化剂、H_2O_2为氧化剂,在80W紫外光灯的照射下研究了光催化-化学氧化法对罗丹明B的协同降解效应。结果表明:纳米TiO_2对罗丹明B溶液具有一定的降解效果,在实验中添加适量的H_2O_2溶液会有效提高罗丹明B的脱色率,纳米TiO_2和H_2O_2的投加量以及处理时间对罗丹明B的脱色效果有明显影响,当罗丹明B的初始浓度为10mg/L时,加入1.0mL、35%的H_2O_2溶液以及1.5mg纳米TiO_2,催化反应2h后,罗丹明B溶液的脱色率达到了98.3%。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纳米固体超强酸SO2-4/ZrO2催化松油醇乙酰化反应.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50 ℃,反应时间5 h,催化剂用量3 %,乙酐和松油醇摩尔比(酐醇比)为1.3∶1.在此条件下进行稳定性实验,产物中总酯的含量为92.79 %,主要副产物柠檬烯和异松油烯的含量为5.27 %,松油醇的转化率100 %;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都优于普通固体超强酸,而且可重复使用5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