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立油斑烟污染源物质的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进一步鉴别油斑烟支的污染物来源提供依据。以9种污染源物质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顶空-气质联用法(HS-GC-MS)对每种污染源物质不同批次的样品进行分析,分别确定每种污染源物质的共有特征指纹峰,初步建立了油斑烟污染源物质的HS-GC-MS指纹图谱,并对所建立的图谱进行方法学考查和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每种污染源物质不同批次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可作为油斑烟污染物鉴别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云南昭通烤烟大田期气候对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摘 要 为促进昭通烟叶生产发展,本文着力探讨烤烟品质与气候问题。采用对比分析和系统聚类法,研究云南昭通烤烟气候特点及其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对昭通烤烟化学品质进行了客观分类,研究并解译了昭通4类烟叶化学品质的气候成因,明晰了昭通烤烟气候的优势和不足。昭通烟区大田生长期光热总量和累计雨量都偏少,但4-6月光照条件优于贵州烟区、7-8月光热总量多于云南主烟区。这种气候有利于形成糖、氮、碱含量总体适中,钾含量偏低、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略高于滇中烤烟的烟叶。  相似文献   

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方法对湖南省10种籼稻谷挥发性成分的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分离籼稻的挥发性成分;通过对10种籼稻的GC-MS图谱分析,共确定了12个色谱峰为这10个品种籼稻挥发性成分的特征指纹峰,建立了籼稻挥发性成分的GC-MS指纹图谱,并对该图谱进行了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10种籼稻相似度很高。建立的籼稻GC-MS指纹图谱,具有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评价相关籼稻质量,为进一步研究稻谷挥发性成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福建武平典型烤烟产区烟叶品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阐明福建武平烟区烤烟的内在质量特征、改善和稳定其烟叶质量风格特色和提高烟叶的工业可用性,以福建武平典型烤烟产区‘云烟87’主栽品种C3F初烤烟叶为试验材料,分析研究该烟区烟叶理化特征及感官评吸质量。结果表明:武平烟叶开片度和叶片厚度存在极显著差异,有8个乡镇中部烟叶的开片度已接近或达到40%的优质烟叶标准;武平县各乡镇中部烟叶总氮、钾和氯含量及钾氯比、氮碱比存在极显著差异;极高的钾含量、偏低的氯含量和适宜的烟碱含量是武平烟区烟叶最显著的特征。不同质地和pH土壤种植的烟叶香气质、杂气和余味3个感官评吸质量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云南黄金走廊烟区气候类型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进一步评价气候条件对云南黄金走廊烟区烤烟生产的影响,通过对云南黄金走廊烟区10个州53个县1971—2004年共34年的光照、温度、降雨量等主要气象因子数据进行分析,以烤烟生育期均温、生育期最高气温、生育期最低气温、生育期累积日照时数、生育期降水量、生育期蒸发量、生育期平均相对湿度等为指标,基于SPSS系统聚类方法将云南黄金走廊烟区划分为4个气候类型区域,并分析了各类型的气候特点,结果表明生育期均温、最高温、累计日照和平均相对湿度在4个气候类型区之间差别较小,而生育期最低温、降雨量和蒸发量在4个气候类型区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可能是影响黄金走廊烟区特色烤烟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云南普洱市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精细化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普洱市多站点气候资料,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隶属度函数模型,结合烤烟生态学理论,分析了云南普洱市烤烟气候特点,论证并构建了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精细区划。结果表明,普洱烤烟气候与云南主烟区气候既有相似性又差异显著;普洱烟区温度适宜度普遍较高,而降水适宜度总体偏低,北部区域光照适宜度明显较高;烤烟种植综合气候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北部6县中、低海拔和部分中高海拔地带,南部区域因降水过多、日照不足,适宜植烟面积小。区划结果与近几年烤烟生产实际相吻合,具有较高精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渝产白芷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建立渝产白芷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分析其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以便规范渝产白芷科学发展和有效控制其生产质量。以RP-HPLC法采集色谱图,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年)”建立各类对照指纹图谱并计算相似度。结果表明:65批次白芷样品指纹相似度介于0.633~0.997,其中9批次介于0.633~0.773,均为熏硫品,其余都超过了0.9;渝产白芷与遂宁白芷相似性很强;渝产白芷的指纹相似度,以产地、种植土壤和采收加工方法影响最大,海拔高度差异影响其次,采收日期和表皮差异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种子》2019,(8)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探寻建立苗药红禾麻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比较分析野生与引种药材之间的指纹图谱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红禾麻原产地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为0.212~0.769,存在明显的产地差异;每个野生药材与对应的引种药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结果大部分在0.75以上。建立的红禾麻指纹图谱方法快速、特征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红禾麻药材的整体质量评价。红禾麻野生药材之间、野生与对应引种药材之间的指纹图谱差异,表明环境因素影响其化学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云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频率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云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特征,对云南烟区327个烤烟C3F烟叶样品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烟叶中的糖含量较高,总糖和还原糖分别为30.96%和26.81%;烟叶中的氯、两糖差、钾氯比、淀粉、糖碱比和柠檬酸变异系数较大,受产地生态环境和种植技术等的影响较大;研究得出了云南烤烟中30种主要化学成分指标的频率分布特点。本文研究结果对云南特色烟叶开发和烟叶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当前烤烟质量分类费时费力且主观偶然性强的问题,采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技术,对来自多个省份的典型烟叶产区共14批B2F下限等级烟叶进行图谱信息采集,并基于14批烟叶图谱进行主成分提取、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选取前5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相关性分析表明,钾和主成分值之间呈极显著相关。聚类分析表明,来自多个省份典型烟叶产区的烟叶可大致分为3类。其中第1类样品与第2类样品的钾含量差异明显;第2类样品中氯的含量明显高于第1、3类样品。试验结果表明,烟叶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作为烟叶质量控制的新方法,此方法可以提高烟草品质判别效率,降低人工评价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1.
GC-MS法检测广藿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建立广藿香挥发油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对广藿香的品质进行控制。[方法] 采用GC-MS法对广藿香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和量化分析,并对市售的不同批次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以9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实验的重复性、稳定性、重现性良好;不同批次的样品各组分的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 以9个共有峰作为广藿香挥发油的指纹图谱,以广藿香酮与广藿香醇的峰面积比值作为控制质量的指标参数,建立了相应的指纹图谱。建议在使用广藿香时应根据产品的不同特点建立相应的指纹图谱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黔西南州烤烟种植气候特点,本研究选用烤烟大田期不同月份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采用比较研究、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黔西南州与国内外主要烟区烤烟大田期气候的差异和相似性。结果表明:黔西南州烤烟大田期的日平均温度在20℃以上,降水量在900 mm以上,日照时数在700 h以上,具有日均温中等,降水量较多,光照和煦的特点,具备了优质烟叶种植基本条件和优势。黔西南州烟区烤烟大田期气候与国内的遵义、玉溪和龙岩中度相似,与国内的郴州和国外的巴西、津巴布韦相似度较低。贞丰县与其他5个县(市)烤烟大田期气候差异较大。采用烤烟大田期的月均气象因子更能明晰烟区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目前云南规划烟区在耕地资源配置方面的详细情况,以及市场经济对云南规划烟区坡度影响,以最新烤烟种植区划成果数据和坡度格点化数据为基础,分析各州市烤烟种植区划核心区,优质区和适宜区在坡度类型的分布状况和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州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分析市场经济对云南烤烟种植区坡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省烤烟规划面积为全省适宜种植烤烟耕地坡度为Ⅰ和Ⅱ类耕地总面积的47.9%,仅为Ⅰ~Ⅲ类总面积的18.7%。而最新规划的烟田40.0%在Ⅲ类耕地区,在Ⅳ和Ⅴ类区的比例高达26.3%。各州市Ⅲ~Ⅴ类烤烟规划面积百分比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正比,表明可支配收入越高的地区,烤烟种植区向坡度较大耕地发展的趋势越明显。在市场经济作用下,云南烤烟产业发展在耕地资源配置方面的情况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14.
旨在找出遵义产区烤烟大田期的气象因子对烤烟化学成分影响的主次关系,为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布局提供理论依据。以2009—2013年贵州遵义烟区的气象数据和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基础,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模型对该区的气候适生性进行评价,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遵义烟区主要气候因子与烟叶化学成分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遵义烟区的平均气候适生性指数(CFI)均值为0.853,符合优质烟叶的生长条件,但遵义烟区各年份间气候变化大,尤其是年份间各生育期的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导致年际间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稳定性差。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表明,与遵义烤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关联度最大的气象因子主要是各生育期的日照时数,而影响烤烟烟碱和总氮含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则是旺长期的降雨量。  相似文献   

15.
南平烟区植烟土壤适宜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进一步了解南平烟区植烟土壤适宜性,测定了1101份植烟土壤样品的18项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并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模型进行了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平烟区土壤适宜性中等偏上,综合评价指标值(IFI)在0.575~0.665之间,平均为0.628,CV为14.04%,按5个等级划分则以Ⅲ级土壤面积最大,占62.49%,而Ⅰ~Ⅲ级土壤占80%;各县(市、区)差异较小,Ⅱ~Ⅳ级土壤均占90%以上,其中以延平和浦城最高,建瓯最低;全市有83.05%的乡(镇、街道)适宜性平均水平属于Ⅲ级。因此,南平烟区烤烟施肥应注意施用石灰或钙镁磷肥,同时应增施钾肥,补充硼和氯等微肥。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国内不同产地烟叶在同一等级、同一年限的情况下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分析国内9个省份17个产地的烤烟单料烟的样品。结果表明,云南楚雄、陕西咸阳、河南洛阳烟叶总体危害性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云南昭通、河南南阳烟叶总体危害性稍高于平均水平;黑龙江烟叶的氨释放量几乎是平均水平的2倍,BaP释放量高于平均值40%以上,总体危害性指数明显高于全国水平;福建三明、湖南张家界、云南德宏烟叶总体危害性与平均值基本持平;四川凉山、河南三门峡、贵州遵义、甘肃陇南、福建南平烟叶总体危害性稍低于平均水平;湖南郴州、永州、云南宣威烟叶总体危害性明显低于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集云南省代表烟区烤烟样品和收集相关地点气象资料,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分析云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与30个气象因子之间关联度。结果表明,云南烟叶质量稳定性和化学成分均衡性较好。碱含量与成熟期的平均气温的关联度最大。总糖含量与旺长期平均日照时数和平均日照全辐射的关联度最大。还原糖含量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和总糖基本一致。总氮含量与成熟期平均气温关联度最为密切。钾含量与成熟期平均相对湿度有较高关联度。氯含量与团棵期的平均相对湿度关联度最大。可见,大田期的平均气温、团棵期的平均相对湿度和成熟期平均日照时数是影响烤烟化学成分积累的关键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8.
云南保山高海拔地区不同烤烟品种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掌握云南保山高海拔烟区不同烤烟品种适宜性问题,2011—2012年对云南保山烟区2000 m海拔区域7个烤烟品种共计99个C3F烟叶样品分析,结果表明:‘云烟’系列品种整体海拔敏感度低,其中‘云烟100’综合表现最好,烤后烟叶外观物理特性突出,内在化学成分协调,各指标均在云南优质烤烟适宜范围内,工业可用性较高,适宜在保山烟区高海拔区域种植;而‘云烟99’原烟含梗率偏高,‘云烟97’总糖含量偏高,‘K326’烟碱和总氮含量偏高且总糖含量偏低,以上3个品种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海拔敏感度高,工业可用性较低,不适宜在保山烟区高海拔区域种植;‘云烟85’、‘云烟87’、‘红花大金元’3个品种在保山烟区高海拔区域种植适宜性有待进一步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9.
福建生态条件下品种、栽培措施与烟叶风格特色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条件、品种特性和栽培措施与烤烟烟叶风格形成关系密切。福建烟区4—6 月成熟采收是福建烟叶清香型风格形成的关键,随着烤烟播栽期的推迟,烤烟生产季节温度逐步上升,光照逐步增强,烟叶成熟采收期对应更高的温度和更强的光照,导致烟叶清香型风格弱化,并向中间香和浓香型转化。温度差异是形成清香型、中间香型和浓香型3 种不同烟叶风格的关键因子,日照时数的差异导致云南清香型和福建清香型有所不同。栽培措施中,影响烟叶风格的最为关键因素是移栽期,施氮量和采收成熟度主要影响烟叶质量,间接影响烟叶风格。耐低温的烤烟品种适宜早栽、早成熟采收,有利于烟叶清香型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追肥量和追肥时间对烟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出最优的肥料基追比例和追肥时间,提高烤烟肥料利用率,改善烟叶品质,设置6个处理和1个对照,研究不同追肥量和追肥时间对‘云烟105’烤烟品种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云南曲靖宣威植烟区,施用纯氮量为97.5 kg/hm2,基追肥比例为70%:30%,于烤烟移栽后25天追施硝酸钾肥料能促进‘云烟105’烤烟正常生长,改善烟株田间农艺性状,使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更协调,改善抽吸品质。其中,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平均提高14.03%,感官评吸质量平均提高2.93%,并能使中上等烟比例、产量、产值和均价等经济指标等分别提高5.05%、4.79%、9.98%和5.45%,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