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涉县湿地现状,分析了湿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协调机制;成立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完善政策,创新良好机制;加强湿地保护,加大综合执法力度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湿地资源现状及生态系统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通过法律手段对湿地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是履行国际义务和"依法行政"的需要。我国现行法中没有专门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也无系统法律框架。本文通过对十余部与湿地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评估,阐述了我国湿地行政管理立法取得的进展,分析了我国湿地保护立法中存在的不协调、不完善之处,提出了完善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道县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县湿地资源的特点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完善法制、健全体系,科学规划、严格执法等湿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湿地系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供给淡水资源、维持淡水资源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和科学管理湿地已经成为保障淡水资源安全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分析了青海省湿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保护意识单薄、管理机制不完善、与经济发展矛盾较大、经费不足等。提出了构建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的措施,包括完善湿地分级管理体系、落实各方责任、建立健全湿地用途监管机制和加大资金投入、健全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做好湿地保护、恢复措施,能够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增强湿地公园建设效果。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完善湿地保护配套设施、建立湿地保护教育基地、健全湿地保护条例、强化湿地保护检查验收这几项湿地保护措施,以及基质恢复、水环境恢复、植被恢复、恢复维护这几项湿地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6.
浅析国外湿地保护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公约》的签署为世界各国进行湿地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在介绍国外湿地保护相关政策与立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湿地保护的启示以及如何完善保护、恢复和持续利用湿地的立法工作,提出了制度层面构建我国湿地保护的若干制度。  相似文献   

7.
创建湿地景区是保护湿地的一种较成功的模式,科学合理地开发泉映梨花景区资源,有利于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调研泉映梨花景区湿地资源现状,发现景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较差、湿地资源保护力度不足、品牌建设与宣传不够、旅游服务和经营管理不力等问题,提出完善湿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加大品牌建设与宣传力度、提升服务意识、建立湿地资源管理档案等改进对策,以期促进泉映梨花景区湿地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对吴忠市黄河湿地类型、土地现状和利用结构、黄河湿地气候、生物资源状况、土壤与植被、交通和旅游资源等6个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从编制完善湿地规划、依法管理黄河湿地、大力建设黄河湿地等3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提出在黄河湿地规划建设中,贯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加大对黄河湿地保护性建设的融资力度;提高旅游资源品位,拓展生态旅游空间;大力改善黄河湿地周边环境,使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等4条力促吴忠市黄河湿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息县是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对该县湿地资源及其生物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了其湿地资源分布类型和生态功能特性。同时,分析了当前该县湿地保护管理现状与主要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湿地保护力度、加大对现有湿地公园保护能力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对湿地保护意识、适度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等方面提出逐步建立湿地保护管理协作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的湿地保护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贵州喀斯特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两江"上游的贵州喀斯特湿地资源不仅稀缺而且十分脆弱,当前面临地域分布不均衡,总体质量不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保护脱节等诸多问题。通过建立健全法制、强化群众参与意识、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加大科技支撑、加强监督管理、创新发展模式等诸多措施,可以协调推进贵州喀斯特湿地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推动贵州喀斯特湿地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赵峰  张小甫  杨文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248-11250
首先分析了我国湿地退化的原因,如排水发展畜牧业、农业围垦、油田开发、湿地污染。然后根据我国湿地恢复的现状。提出今后湿地恢复的措施,如注重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再生能力,加强湿地生态恢复的评价,积极推进湿地立法、加强宣传教育、坚持法制法规建设,旨在为湿地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实现我国湿地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2.
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与湿地的生态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人类重要的资源之一,是具有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人们逐渐意识到由于湿地的破坏导致其生产力下降所带来的危害和隐患,并开始重视湿地的保护与恢复。论述了湿地的生态功能与效益,并结合案例,阐述了湿地生态恢复的手段之一——湿地公园的湿地恢复方法和成效,呼吁人们保护湿地,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当前我国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胡达维  聂海兵  余本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716-16717,16738
分析了黎滩河省级湿地公园的基本概况,以及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湿地资源、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解析了公园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性质定位、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分区规划。估算其建设资金,提出了资金筹措方法,进而进行了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2001~2010年国内湿地恢复研究专题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这些文献的文献学特征(年代、期刊源和学科方向分布,研究机构特征,科学基金资助,以及合作度与合作率状况),用以明确湿地恢复科研领域的研究能力及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贵州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类型、面积和分布,分析了湿地资源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阿哈湖湿地公园的资源保护对策与措施,以期为阿哈湖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与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森林湿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小燕  于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92-9693,9708
综述了国内外森林湿地和湿地植物的研究进展及研究前景,探讨了保护和研究森林湿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淮南市十涧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湿地生态系统的定义与功能的基础上,对淮南市十涧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进行规划,运用景观生态学设计方法,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科学整治和资源适度开发与利用,将公园划分为重点保护区与湿地展示区、中部湿地景区、西部褐地改造示范区三大区域和一个环湖防护林带,并对各功能区的功能与规划及公园总体利用原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原湿地退化与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湿地是我国重要湿地类型之一,生态环境功能独特,极具研究价值。总结了中国高原湿地退化与退化湿地恢复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高原湿地退化研究主要优先领域及退化湿地恢复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银川湿地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湿地生物、水量、水质和人为活动等因子的关系分析,研究湿地各组成部分与湿地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银川湿地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